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基本信息课名送另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音乐学段3-6年级五年级授课日期2016.1相关领域核心内容:歌曲送别的演唱相关内容:歌曲送别的识读乐谱、综合性艺术表演;感受与欣赏领域之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表现要素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线谱)五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设计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审美为核心”的学科素养理念。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通过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合唱的魅力。(二)理论依据新课标(2011版)表现领域明确要求学生能够用自然准
2、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参与合唱。根据课标中“强调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二声部合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音乐学科课程标砖(2011版)总目标明确提出: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歌曲背景分析本课教学歌曲送别是一首经典的合唱歌曲,此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歌词朗朗上口,是广为传唱的一首经典歌曲。该曲调出自美国约翰P奥德威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艺人歌曲”一一由涂黑脸扮“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的歌曲格调创作而成),于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
3、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中国音乐教育家李叔同1941年日本留学期间,因与友人突然离别,挥毫写下送别(诗词),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填入歌词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此曲原是一首单声部歌曲,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见图1)。歌曲经后人加工改编成了现在的多个版本的合唱歌曲及多种演唱或演奏形式的乐曲。*(J5G鼠】加郴垮斗逵专4心玄楊Jj乩f=!n7*札(图1)歌曲结构分析教材选用版本送别有两个乐段,演唱形式为齐唱、合唱(即齐唱和合唱两个乐段)C每个乐段都由两个乐句构成,全曲共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旋律较为平稳,节奏相似,情绪起伏不大,构成第一个乐段
4、即齐唱部分。第二个乐段进入合唱部分,由高低两个声部组成,多以三度音程构成(只有两组四度音程,见图3标注蓝圈部分),音区稍有变化(向上)旋律起伏较为明显。全曲句式工整,有重复的乐句也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统一了作品的风格,突出了“伤离别”的主题思想。(图2)CM)均愉pAiflKRffi車*冋1*河A怅外古i边,時革笛连天.晚国狒欄苗料竝夕阳山时山亠a四度0刚+尋11_!-天之谁*地之用知交半培四度潘呈金欣,(图3)3歌词分析理解歌词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演唱时情感的表达。本课歌曲送别的歌词原为我国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在日游学期间感念与友人的突然离别而写下的诗句。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凝练,
5、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该曲最初发表在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的歌谱中,并未出现第二段歌词,所以教材中出现的第二段歌词是否为李叔同所作还有待考证(见图1)。A乐段歌词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最经典的告别画面,而碧绿的芳草反衬诗人此时心情的暗淡,令人遐想放诸至天地间。后两句诗词(B乐段歌词)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得激动,好似深沉地感叹,恰当地表现了与友人分别的愁情,短短几行诗句令人百感交集。(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资源分析本课教学设计对象为五年级2班(共44人),是授课教师从三年级任教至今的学生。本班特点是喜欢并且善于歌唱,情感表达较为丰富,思维敏捷、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已有两年音乐课的
6、合唱学习积累(三年级和四年级)。通过平时课上的声音训练,能够做到不喊唱,轻声高位置演唱,声音状态较为统一,只有极个别学生由于嗓音的先天条件和逐步进入变声期会出现沙哑的现象。2.学生音准分析两年的音乐课堂学习积累及短期的柯尔文手势辅助音准教学和发声练习,学生基本能够唱准本课歌曲中的三度音程关系。本班学生音乐素养较高,基本功较为扎实,视唱练耳能力比较突出,易于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由于歌曲广为流传,有一少部分学生对于歌曲的主题旋律并不陌生,这就降低了高声部学习的难度,难点就放在了低声部的音准方面。学生课外音乐学习分析从下表中得出(见图4),校管乐团和校合唱队员共占全班比例31%,以上这些学生将成为本
7、课识读乐谱的“主力军”课外学习音乐管乐团合唱队参加人数8人6人占全班百分比18%13%学生课外音乐学习统计表(图4)(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教学方式1讲授式教学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2.实践探究法由于歌曲的节奏简单速度较慢,多采用视唱练耳(听音模唱)的形式进行识读乐谱的教学。通过学生提问环节,自主学习歌曲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自主学习探究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对比分析得出问题答案。柯尔文手势辅助教学学生运用柯尔文手势有效的进行二声部发声练习和解决歌曲的声部之间和谐问题。(四)技术准备1.运用overtrue打谱软件
8、制作合唱歌谱。2利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展示教学内容。3教师课前编配好歌曲的钢琴伴奏(符合歌曲的风格)。网络搜集与歌曲有相关的音乐文化。问题(预设)(1)合唱教学,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二声部音准问题问题框架(可选项)对策(图5)二声部的第一个音程如果能够准确进入可以为下面的声部旋律和谐打好基础;制定了“从齐唱部分最后一个长音do接合唱部分第个音程,找准音咼,然后保持长音的”练习;(见图5)结合歌曲旋律中多次出现的三度音程,课前发声练习有针对性的采用柯尔文手势进行三度音程音准解决,进而夯实旋律音准,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音高记忆;在学生学会高低声部旋律后,加入歌词前,再次聆听范唱,要求学生默唱歌
9、词,不出声音,教师跟范唱中的低声部,帮助低声部巩固音准;低声部单独跟范唱演唱自己声部,高声部仍然默唱(张嘴加歌词,不出声音)。(2)歌曲的情感表达开门见山地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有感情地轻声高位置朗诵歌词(诗词),奠定好歌曲的感情基调;在学生朗诵时,背景音乐配以提琴演奏的送别(轻音乐)旋律,不留痕迹地烘托意境、激发情感、强化主题;教师的教学语言、肢体语言、钢琴伴奏及教学课件的整体风格要符合歌曲的表现内容,从而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投入到歌曲的表达当中;在歌曲唱会后,结合歌曲的旋律进行歌词意境的梳理,帮助学生理解歌词。教学过程(文字描述)(一)情境导入环节目标:通过轻声高位置诗词朗诵,让学生在体会诗词意
10、境的同时了解词作者导出新课。活动1.0诗词朗诵(1)教师活动:出示课件送别歌词,请同学用轻声高位置的方法跟老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2)学生活动:与教师朗诵诗词。(3)教师活动:教师提出“你们知道这首优美的诗词是谁写的吗?”的问题。(4)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小结:他就是我国早期的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一一李叔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他填词的经典合唱曲送别。(二)发声练习环节目标:通过音准、音程的发声练习,培养学生的音感和音高概念,让学生知道用正确的发声位置正确的歌唱,同时为歌曲中的二声部学习作铺垫。活动2.0二声部练习(1)教师活动:要求同学用柯尔文手势做二声部发声练习。(2)学生活
11、动:学生分成高低两个声部,演唱三度音程。(3)师生活动:教师弹琴,指定两名学生(高低声部各一名同学)领做柯尔文手势,其余演唱。(三)歌曲学唱环节目标:通过聆听、感受旋律、引导学生准确视唱等活动,学习合唱歌曲送别活动3.1初听歌曲送别(1)教师活动:教师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边听边打稳定拍,提出:“听后提问再指定同学回答”的要求。(2)学生活动:学生听歌曲打稳定拍。(3)学生活动:学生提问,找同学回答。提问内容包括歌曲的主音位置、情绪、演唱形式、拍号、词曲作者等,教师作为补充。(4)师生活动:教师结合学生的互动进行小结。师小结:这首歌曲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歌谱中并未
12、出现第二段歌词,教材中的第二段歌词是否为李叔同所作还有待考证,所以今天我们就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见图7)送别I5rd二1IInI*-I$11s李駅溯伺中速、深怪世长亭外,古迫边芳草碧连天,(图7)活动3.2视唱齐唱部分旋律师生活动:教师弹琴,学生跟琴慢唱歌谱。对于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时解决。活动3.3视唱低声部旋律教师活动:教师要求学生从齐唱部分的最后一个长音do接下面的低声部。(见图8)凿1W天丁之莊,地之角,知左半藝落丄(图8)学生活动:学生练习。师生活动:教师弹琴,学生完整唱低声部。活动3.4学唱高声部旋律教师活动:教师提出“唱完第二行高声部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学生活动:学生
13、回答问题“和齐唱部分第二行是完全一样”(见图9)教师活动:解释“找到相同乐句就降低了我们学习的难度”送别哺.何襟招冶走夕RF1LU山.Tm迪洒届亲或.殍出审芳瑟*(图9)丰职叵1k11=ar-aa-t*r、.OfK*外,古逍世,芳难吾连去,师生活动:完整演唱咼声部。师生活动:夯实合唱部分第一、二乐句首音程的音准。活动3.5歌曲学唱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范唱,要求同学动嘴不出声,默唱歌词,请低声部同学仔细听到自己的声部旋律,教师来唱出低声部帮助学生巩固音准。(2)学生活动:聆听歌曲范唱。(3)师生活动:要求学生再听范唱,低声部跟范唱出声音,高声部依然默唱。(4)师生活动:学生跟教师钢琴合唱。(四)歌
14、曲处理环节目标:通过乐段、乐句分析等活动,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换气,旨在更好地表现歌曲。活动4.1歌曲乐段、乐句分析(1)师生活动:教师弹伴奏,学生跟唱。提出“唱完请你说一说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又有几个乐句?”的问题。(2)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两个乐段,每个乐段有两句”(3)教师活动:小结一共四句,提出问题“你发现这四句最后一个小节有什么特点?”(4)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都是以全音符结束。”(见图10)送别约酚尸臭注6世晚凤騙期自尹歿j夕山9卜111.0厂丨号丄Ml油:百冬議欧,今苗M梦枣呂一J丨匕丄弹(图10)教师小结:这也是划分乐句的一个好方法之一。除了最后一句的全音符,那么老师请你
15、,把剩下每一个全音符的时值都要唱够至少三拍半,剩下的半拍做什么一一(5)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换气。”活动4.2歌曲换气(1)教师活动:教师提出“这首歌曲在换气方面有没有什么规律?”的问题。(2)学生活动:(运用分析比较法)学生得出“两个小节一换气”教师小结:换气的方法正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那么这首歌曲书中提示我们要深情地来演唱,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运用你的声音来表达情感。活动4.3歌曲情绪分析师生活动: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歌词,逐句分析歌曲,强调开始第一个音的重要性。教师讲解第一个音既不是很强的音但也绝对不是弱音,因为它处在四四拍的强拍位置上,又是歌曲的第一个音,“长”字口型要
16、打开,声音立起来,前两行歌词写景,脑海里要有画面感才能用声音烘托出寂静冷清的意境。第二句的力度渐弱是为了衬托下一句(第三句合唱)的情感抒发。第三句进入到合唱部分,我们可以把高声部看成是对友情的歌颂赞美,而低声部则是与友人分别不舍的淡淡忧伤,两个声部交织在一起表达出歌曲丰富的情感。(五)完整表现歌曲师生活动: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教师弹伴奏。教师总结: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分别的时刻总是不舍的。最后请同学们用真挚的歌声“送别”我们今天的这节音乐课。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鼓励性语言采用即时评价的方式,及时监听学生的演唱,在学唱过程中从唱会目标音高、节奏准确,词曲对应无
17、误、声部和谐等方面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促进唱会、唱好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量规: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制定此量规(图11)评价内容评价要点效果A.优秀B.良好C.一般自评互评师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情感反应参与程度ABA“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效性实施ABA“知识与技能”方面作家作品掌握合作演唱能力AAA(图11)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本课是一课时合唱歌曲教学课,内容本身较于单声部歌曲教学有一定难度。(一)大胆创新地启用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解决问题此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多做多听多说多唱多动脑,教师少说少做多听多评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领的作用。(二)学生领做柯尔文手势进行音准及发声的练习一来锻炼学生大胆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的体现;二来教师在监听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充分地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做好“配角”工作。(三)“审美为核心”贯穿于教学始终(如图12所示)表现歌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年级【部编语文】阅读理解知识点题型经典
- 低妆感放大真颜值
- 2021-2026年中国果蔬汁饮料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无机复合材料合作协议书
- 苹果手机供货合同范本
- 2025年液压泵项目评估报告
- 2025年中国当归种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河沙开采合同范本
- 实验渔船合同范本
- 2025年轧钢导卫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护理工作十四五规划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研究
- 汽车行业维修记录管理制度
-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 城市自来水厂课程设计
- 重庆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标准规范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上 劳动项目一 疏通厨房下水管道 课件
- 2024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FSD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及未来展望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银行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