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助人行为表现的比较研究_第1页
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助人行为表现的比较研究_第2页
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助人行为表现的比较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助人行为表现的比较研究混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而言具有独特的价值。由于混龄班级幼儿年龄各异,能力不同,不同年龄幼儿间的交流与交往对其社会性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者在武汉市A幼儿园随机选取三个混龄班和三个同龄班(小、中、大各一个班)发放幼儿社会性发展调查问卷(家长版)发现,混龄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尤其是共情与助人维度的发展显著好于同龄班幼儿。而助人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全面发展的范畴。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无论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言,还是从幼儿个体的成长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前期调查,研究者随后在A幼儿园随机选取三个混

2、龄班和三个同龄班一共204名幼儿为观察对象,通过采用自编的幼儿助人行为观察记录表对幼儿的助人行为进行观察,重点考察幼儿助人行为数量、助人者的性别、助人情境、助人对象、助人起因、助人动机、助人情绪、助人类型、助人策略、助人结果、助人对象反馈、教师对幼儿助人行为的反应等方面。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助人行为表现存在一些共同之处:(1)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助人行为增多;(2)不同性别幼儿的助人行为无显著性差异;(3)幼儿助人行为发生最主要的情境是生活活动情境;(4)幼儿帮助他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要求;(5)不同助人动机幼儿的助人行为无显著性差异;(6)幼儿助人时的积极情绪显著多于中性情绪和消极

3、情绪;(7)幼儿主动助人显著多于被动助人;(8)体力帮助策略是幼儿使用最多的策略;(9)幼儿助人行为事件顺利解决的情况显著多于未顺利解决的情况,助人者满意的情况显著多于不满意的情况,受助者满意的情况显著多于不满意的情况。与此同时,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助人行为表现差异明显:(1)混龄班幼儿的助人行为显著多于同龄班;(2)混龄班游戏活动情境中发生的助人行为显著多于学习活动情境,而同龄班学习活动情境中发生的助人行为显著多于游戏活动情境;(3)混龄班幼儿最主要的帮助对象是同性同伴,而同龄班幼儿最主要的帮助对象是教师;(4)同龄班幼儿因教师要求而产生的助人行为显著多于混龄班,而混龄班幼儿因同伴遇到学习、生

4、活自理、物品匮乏、人际交往、身体等问题而产生的助人行为显著多于同龄班;(5)混龄班幼儿助人时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显著多于同龄班,而同龄班幼儿助人时的消极情绪多于混龄班;(6)混龄班幼儿主动助人显著多于同龄班,而同龄班幼儿被动助人显著多于混龄班;(7)同龄班幼儿使用的体力帮助策略多于混龄班,而混龄班幼儿使用的语言提醒、物质帮助、求助他人、心理帮助等策略多于同龄班;(8)混龄班幼儿助人行为事件顺利解决、助人者以及受助者满意的情况多于同龄班,而同龄班幼儿助人行为事件未顺利解决、助人者以及受助者不满意的情况多于混龄班;(9)混龄班幼儿助人对象反馈中的积极反馈显著多于同龄班,而同龄班幼儿助人对象反馈中的无反馈和消极反馈多于混龄班;(10)混龄班教师在场注意积极反馈、不在场、以及在场未注意的情况显著多于同龄班,而同龄班教师在场注意无反馈和在场注意消极反馈的情况多于混龄班。进一步分析发现,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助人行为表现存在相似的原因包括:幼儿自身因素(如能力、成熟等)、教师因素(如教师的选择、控制等)。引起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编班形式、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助人反馈、教师因素(如教师的角色、管理方式、师幼互动、教育方式、助人意识等)。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