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大厦建筑方案文本_第1页
中建大厦建筑方案文本_第2页
中建大厦建筑方案文本_第3页
中建大厦建筑方案文本_第4页
中建大厦建筑方案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5 区位分析中建大厦位于XX浦东新区陆家嘴竹园商贸区2-11-5地块上,属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域,该区是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区”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按照XX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发展规划要求,该区域将建成以经济、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为主要功能的地区,是21世纪XX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交通便捷,南有南浦大桥,北有杨浦大桥,杨高路快速干道横贯全区;区内的主要交通干道还有世纪大道、浦东大道、浦东南路、张杨路等。这一区域是浦东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核心地区,其中“一道三区”(世纪大道、陆家嘴金融区、竹园商贸区、花木生态文化区)以及南浦、杨浦两桥之间的滨江地区是21世纪XX城市发展的标志

2、性地区,体现XX的繁荣、繁华。该区域要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会展旅游、现代居住、中介服务等高层次服务业,重点聚集中外金融机构、中外大企业(集团)地区总部、销售总部、投资决策中心,成为XX面向国内外的现代服务中心的核心区域。中建大厦东北面为世纪大道,东南面为浦项商务广场,西南面为竹林路,西北侧为东方广场和全华信息大厦。地块周边道路交通极为便捷,主干道包括世纪大道,东方路、张扬路和杨高路,延安路隧道、大连路隧道和复兴东路隧道,地块距轨道交通二号线东方路站约1公里,即将于2005年通车的轨道交通四号线和六号线均在浦电路设有站点。基地面积为9189.8平方米,要求容积率为8,高度168米。建设规

3、模及主要设计原则本项目由三层地下室、二层商业裙房及一幢32层的办公塔楼组成。建筑高度为地上168米(包括装饰高度)地下14.6米。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本工程属于一类超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计烈度按7度抗震设防,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汽车库防火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依据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地形图及用地红线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137-8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4、 GB50038-94人民防空地下室防火规范 GB50098-9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XX市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64-97XX市标准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4-96XX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 DBJ08-49-96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设计描述 方案简介I 701XX在历史上是亚洲和整个世界的文化大都会。它在这个“太平洋地区的世纪”之初得到了再生,尤其是从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视角来看,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遇。商业和居住区的开发发展,决定着人们在这座城市中怎样生活和工作,同时反映了或者

5、说展示出了它的文化状态和发展抱负。浦东和世纪大道正处于XX新的发展浪潮的前沿,体现着现代中国独特的景象。在本项目的建设单位的支持下,我们相信,用来代表未来中国的建筑语言应该是前瞻性的,面向未来,超脱于历史上殖民时期的传统设计风格。我们对中建大厦的设计。信念是:通过建筑形态和建筑表现形式来体现XX当前的发展活力。4.2 基地设计同时,我们也相信,建筑应该基于它周边环境,融入周围的建筑和空间。我们的基地北面是世纪大道,东面是浦项广场,南面是竹林路,西面是公共绿地。按照规划要求,大厦从世纪大道后退,后面紧邻相似规模的建筑物。东面有世纪公园景观,西面在中高建筑高度之上有陆家嘴景观。进入基地的入口在竹林

6、路。我们这座32层高楼的体量是根据它的周围环境与因素来设计的,具有明显的曲线型,平面上呈三边形。东面幕墙与红线平行,尽量利用世纪公园的景观,而西面幕墙是折线型,以打开向陆家嘴景观、避免临近办公区的交叉视线。大厦底部靠世纪大道人行道是一个二层商业裙房。朝南的商业和办公楼大堂都设计为面向公共绿地,以尽量利用这一优势。为使建筑与基地进一步融合,我们建议采用更和谐的方式设计公共绿地塔楼弯曲的线条和自然地形的互动淡化了本来不规则的红线。建筑的后勤区位于东面,共享浦项广场的后勤通道。4.3 建筑设计建筑的动感形态代表着前瞻性的设计理念,采用了 “包围性”的外墙表面,从底部商业裙房以螺旋形式攀升到面向世纪大

7、道的塔楼最高点。北面和南面的曲面幕墙,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向外微倾,增加了塔楼的生态性和雕塑感。幕墙系统由低反射率的玻璃单元组成,遮阳/遮光板进一步加强线条感。同样材质的幕墙沿着塔楼的形态一直到达顶部螺旋上升的女儿墙,围合了塔楼顶部的灯光装饰,成为了世纪大道的新亮点。我们认为这种建筑形态和幕墙的结合会形成一个轻快、优雅的塔楼,沿着建筑周边移动或者随着天空光线的变化,塔楼外观也会不停地变化。该方案是根据基地独有的特点而特别设计的,我们相信它最好地代表了XX可以给中国以及整个世界带来的发展潜力。消防设计总平面本建筑退红线距离满足地块规划要求,与周围建筑的间距13m,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利用建筑物四周的

8、道路及硬质广场铺地形成消防环道,消防车道转变半径12m,登高面处道路6m,其余部位道路4m,消防登高面位于建筑的西南面及西北面。建筑本项目由地下三层车库,地上二层商业裙房及一幢32层的办公塔楼组成。建筑高度为地上168米(包括装饰高度)地下14.6米。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本工程属于一类超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汽车库防火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910 m2,地下二、三层建筑面积5690m2,地下每层扣除设备房及核心筒以后面积小于4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独立向外的疏散楼梯;地面到地下一层设两个7m宽坡道,地下一层到地下二层设

9、两个7m宽的坡道,地下二层到地下三层设两个7m宽的车道。裙房每层面积均小于4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办公楼每层面积扣除核心筒以后均小于2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I 702在十八层设消防避难层,另外在三层设避难通道(夹层)通向屋顶花园,利用屋顶花园作为消防避难平台;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在避难层分隔,避难面积满足5人/ m2;塔楼每层设两部防烟楼梯,均设加压送风,前室面积大于6 m2;所有疏散楼梯及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每层设两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由首层到顶层所需时间小于60秒;所有的设备用房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且外开,除风井以外的设备管井均层层封堵,设丙级防火检修门。人防设计设

10、计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XX市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DBJ08-49-96国家的有关法规设置标准及面积:设于地下三层,平时兼作车库,人防面积3284 m2,六级二等人员掩蔽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9189.8m2建筑占地面积:3284 m2总建筑面积:90247 m2地上建筑面积:73957 m2地下建筑面积:16290 m2计容积率建筑面积:73322 m2容积率:7.98建筑覆盖率: 35.7%绿地率: 9.8%停车位:336辆其中地上:20辆地下:316辆(其中地下一、三层设局部机械停车位)建筑高度:168m(包括装饰高度)各层建筑面积如下:地下一层

11、建筑面积: 4910 m2地下二层建筑面积: 5690 m2 地下三层建筑面积: 5690 m2一层建筑面积: 3284 m2 二层建筑面积: 2526 m2三层建筑面积: 2341 m2四层建筑面积: 2105 m2五层建筑面积: 2113 m2六层建筑面积: 2121 m2七层建筑面积: 2129 m2八层建筑面积: 2137 m2九层建筑面积: 2145 m2十层建筑面积: 2153 m2十一层建筑面积: 2161 m2十二层建筑面积: 2169 m2十三层建筑面积: 2176 m2十四层建筑面积: 2184 m2十五层建筑面积: 2192 m2十六层建筑面积: 2200 m2十七层建筑

12、面积: 2208 m2十八层建筑面积: 2215 m2十九层建筑面积: 2223 m2二十层建筑面积: 2231 m2二十一层建筑面积: 2239 m2 二十二层建筑面积: 2247 m2二十三层建筑面积: 2255 m2二十四层建筑面积: 2263 m2二十五层建筑面积: 2271 m2 二十六层建筑面积: 2279 m2二十七层建筑面积: 2287 m2二十八层建筑面积: 2294 m2二十九层建筑面积: 2302 m2三十层建筑面积: 2310 m2三十一层建筑面积: 2318 m2三十二层建筑面积: 2326 m2顶层建筑面积: 1552 m2 I 7031 结构概况本地块发展项目由地

13、库、裙楼及办公塔楼组成,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1.1 地下室地下室共三层作为停车及设备机房用途。地下室楼面为钢筋混凝土板结构,地下室底板设计应考虑重力荷载及向上水压的最不利组合。人防设计按有关方面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地下室底板及外墙作防水处理。1.2 裙楼地上部分有两层,作为商场和餐厅等用途,乙类建筑,采用框架结构。1.3 办公楼本项目办公楼位于地块东南侧,高约140米,地下室三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考虑到塔楼立面在竖向方面局部略有外倾, 在结构体系方面特别加强了核心筒部分的抗側力刚度, 并以多种建筑结构分析程序进行对比分析, 确保结构反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1.4其它为适应工期要

14、求,办公楼结构将与裙楼及地下停车场分开。在各连接口处将作特殊构造处理。 设计依据结构设计以下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依据:2.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3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与技术规程JGJ320022.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2.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15、2.1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012.12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2.13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DGJ08-77-982.14XX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08-9-20032.15XX市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筒体结构设计规程DGJ08-31-20012.16XX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992.17XX市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2.18平战结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程DBJ08-49-962.19XX市建设委员会文件沪建建规(98)第0267号件2.2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设计荷载3.1 恒载及活荷载按业主使用要求并

16、依照有关规范,我司建议楼面荷载如下:功能分区找平层(kPa)吊顶及设备管线(kPa)隔墙(kPa)其他荷载(kPa)楼面活荷载(kPa)办公区办公区1.20.52.0卫生间1.20.51.02.0电梯大堂、走廊1.20.53.0消防疏散楼梯1.23.5机房设备间1.07.0屋顶3.62.0商场商店1.20.53.5餐厅1.20.52.5厨房1.20.54.0卫生间1.20.52.5走廊,门厅,楼梯1.20.53.5三楼屋顶花园3.60.510.0(500厚土)(大景观另计)3.0地下室车库及车道1.00.54.0机房设备间1.0I 7047.0以上各项荷载未包括建筑外墙、分户墙及梁板柱墙结构的

17、自重。玻璃幕墙自重取1.5kN/m2,隔墙重量仍依实际布置覆算其平均荷载。3.2 风荷载3.2.1XX地区基本风压为0.55kN/m2,考虑高层建筑取50年一遇风力,乘以1.1系数,采用(0.55x1.1)=0.61kN/m2。3.2.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C类地面粗糙度采用。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风振系数将按有关之XX标准考虑。3.3 地震荷载3.3.1 计算地震作用时,采用XX市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所附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结构阻尼比取0.05。3.3.2 抗震设防列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g。3.3.3 计算地震作用时采用重力荷载包括下列:1

18、00% 恒荷载50% 楼面活荷载3.3.4 抗震计算采用考虑耦连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质量参与系数达到90以上。4 水平位移控制值规范对层间位移有所规定,高度150米以下的混凝土框剪、框筒结构,控制值为1/800;剪力墙结构控制值为1/1000。高度等于或大于250米的高层建筑取1/500,中间高度可采用插值法取用。5 基础工程基础设计考虑恒荷载、活荷载、浮力、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综合作用下的影响,同时亦考虑施工期间对工地外建筑物、道路管线等的影响。塔楼及裙楼均采用桩基筏板基础形式,作整体和单体强度设计验算,并进行沉降验算。高层建筑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加大基础的埋置深度可减小结构基底的地震动加速度,有

19、利于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结构稳定,防止倾覆和滑移,减小建筑物 的整体倾斜。承台板底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的1/18,当有可 靠锚固措施时,埋置深度可适当减小,将按审批结果而定。6 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本项目各构件材料如下: 适用建筑材料及适用构件办公区及商场混凝土塔楼筒体墙、柱C60(19层)C50 (1019层)C45 (20顶层)梁C35板C35裙楼柱C35梁C35板C35地下室桩承台、外墙、板、梁C35钢筋(国产)主筋HPB235HRB335HRB400型钢钢结构的型钢选用国产Q345级或进口钢板焊接而成。地下室外墙及底板必须考虑地下水作用及防水工程的需要,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取1

20、.2Mpa或更高要求,亦可以同时考虑使用防水卷材。I 705强电系统1、设计依据现行国家规范及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2000年版)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2001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1版)汽车场,修车场,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

21、97建筑、给排水及暖通等专业所提电气资料。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依据和要求。2、 设计范围本设计范围包括裙房及办公楼的供、配电系统设计、照明设计和建筑物防雷及接地系统的设计。3、 电气负荷负荷等级本建筑物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类,本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物,其用电设备负荷等级划分如下:一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及正压风机、 消防控制室电源)事故照明、疏散照明、紧急出口指示灯通信系统、楼宇智能控制和管理系统排污水泵二级负荷:生活水泵,客梯电力,厨房动力与照明三级负荷:除一、二级负荷外的其他均为三级负荷本工程为高层办公建筑物,要求供电局予以两路电源供电,总计算负荷为912

22、5kVA(详见附件一)。各用电单位的负荷密度为:办公室照明:13 W/m2办公室插座:48 W/ m2停车库照明与插座:13 W/m2零售照明与插座:85 W/m2餐饮照明与插座:153 W/m24、 高压配电办公楼由两路35千伏独立电源供电并同时使用,当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应能承担70%的全部负荷。两路电源均用专线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供电。本工程无需为供电局建设变电所。I 70635千伏高压进线由供电局负责埋地引入地下一层35千伏开关柜室,再经35/6kV变压器室将线路降到6千伏,35千伏开关柜室内设两台6300kVA变压器。35千伏及6千伏变压器室、主低压开关柜室以及

23、控制室均设于地下一/二层。主低压开关柜室供电于制冷机组、水泵、升降机等设备及办公楼。6/0.4kV变压器的设计为六台一组,两台2500kVA变压器供租户,四台1600kVA变压器供大厦设备及公共场所照明与动力。变电所的操作电源采用一组Ni-Cd蓄电池。遇到变电所事故停电时,电池组可提供一小时的电容量。5、 低压配电低压供电电压为380V/220V三相四线制。接地方式为TN-S即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相连,系统中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办公室配电将采用全绝缘铜母线槽以增加灵活性。低压配电干线将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供电。最终电路将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敷设于电线管中。

24、对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自动切换。对于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重要的消防设备,配电线路采用耐火电缆沿电缆桥架内敷设,对于其他的配电设备线路采用阻燃铜芯交联聚乙烯电缆。在每一个主低压开关柜将装置电容补偿器,经自动调节系统使整个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维持在0.9或以上。短路电流计算及电器选择。继电保护计算及整定,待电流确定后,根据电流参数进行。变压器设置过流、速断及温度保护。低压侧主开关采用二段保护(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6、 电能计量电能计量本工程为35千伏高压供电,两路35千伏电源分别配置专业的电能计量柜,设有专业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和专业的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办公室租户用

25、电为380V/220V,供电电表由业主负责并将集中在每个层面的配电间兼电表房。主要节能措施在配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设置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对于影响功率因数比较大且较分散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电容器,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及光源。大楼采用楼宇自控系统,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7、 应急电源在裙房屋顶设有两台1500 kVA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当市电两路电源同时故障停电时,应急柴油发电机在10秒左右自动启动,经自动转换开关,向应急负荷供电。应急电源足够供应下列各负荷:a. 一台1500 kVA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供给:消防设备,如消防电梯、消防泵、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6、等事故照明、疏散照明、紧急出口指示灯通信系统、楼宇智能控制和管理系统防火卷帘门一台500 tone冷冻机及相应的水泵和冷却塔一台1500 kVA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供给:租户应急用电设备和照明照明8.1 办公室一般照明采用荧光灯以达到下列照明标准:办公室-500 lux走廊 -200 lux电梯厅-200 lux 楼梯 -200 luxI 707 停车库-100 lux室内室外公共区域照明设计由照明设计顾问和景观设计顾问具体落实。景观灯饰由XX市批准。8.2 照明光源及灯具控制室、行政办公室,机房,服务通道,服务区域等照明均采用T5电子整流器荧光灯,大堂,大堂走廊、卫生间等客流公共区域采用的灯具将

27、由灯光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提供具体类型和布置。一般有吊顶的房间均采用嵌入式灯具,辅助站房等采用防水防尘灯具,厨房,卫生间采用防潮灯具。大厅,餐厅,等需采用高显色指数的光源及高效节能灯具,具体由灯光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确定。景观灯饰由XX市批准。一部分照明灯具将配制1.5小时后备电池,作为应急疏散照明用。8.3 照明配电及控制各层电气竖井内设置楼层照明总配电箱,均采用双电源供电,自动切换。各层一般照明(控制室、会议室、办公室、走廊卫生间、水泵房、冷冻机房、空调机房,小餐厅等)均采用分散就地控制。大宴会厅,大堂等大空间照明采用分区集中控制。 防雷本建筑属于第二类防类建筑物。大楼顶层安装专用设计避雷针带

28、相称导体,防止雷击的损坏。引下导体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专用导体。接地极利 用大楼基础。10、 防雷击电磁脉冲为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对将来可能装置的信息系统造成破坏,办公楼的金属件都必须等电位接驳在一起,包括混凝土内钢筋、金属框架、金属管道以及配电保护接地系统。各配电极加浪涌保护器。租户将按其本身信息系统的需要,再加上屏蔽及电涌保护器。弱电系统设计依据: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921.2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500116-981.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11.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1.5

29、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200-941.6 保安电视监控工程设计规范 GA/T75-941.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1.8 建筑工种提供的平、立面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技术要求2、设计范围根据本项目作为高级办公楼的功能并结合未来办公的发展趋势,设计如下智能化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及VOD视频点播系统内部无线寻呼系统背景音乐兼消防广播系统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停车收费管理系统2.1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I 708本工程设程控交换设备一套。另外,与广域网的数据通路将采用光纤接入方式。通讯进线室设在裙房二层,市政通讯电缆及数据光纤

30、均埋地引入。为满足办公楼对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需要,根据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的原则,本项目将设计一套百兆位到户的标准、灵活、开放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该布线系统采用光纤加超五类双绞线,集语音、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可满足高速数据传输。布线系统的拓扑方式为星型方式,以放射性方式布线。设置一个上升通道,每层设置一台19寸墙柜。各楼层通讯及数据线缆由各层弱电管井内的墙柜引出,信息端口为双孔型,满足一个工作区既有电话接口又有网络接口的需要。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部分:a. 工作区子系统部分通过各楼层的配线箱至各楼层的各信息终端。由超5类4对双绞线及RJ45、RJ11终端插口组成。b.

31、 干线子系统部分采用多模光纤连接总机房与各层的配线箱,可为今后布线系统的发展留有足够余地。c. 管理子系统部分由各层的配线箱组成。配线箱内安装交换机、双绞线跳线架等组成。d.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在计算中心的网络服务器、交换机、主配线架及主干线等组成。2.2 安全防范系统本项目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以下各个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等。可以通过统一的通讯平台和管理软件将中央监控设备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中央控制室对群系统进行信息集成的自动化管理。财务室等重要场所均设紧急手动按钮,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立即向保安中心报警,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并留有与外部公安110报警

32、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出入口控制及防盗报警系统:在地下室和裙房的内部主要设施和重要部位设置入侵报警系统,在一层窗户处设置窗磁,在大厦内不常开通道门处可考虑设置门磁报警。电视监控系统:办公楼出入口、电梯厅、停车库出入口、停车库内部、商场走道、通往地下室及一层的楼梯出入口、裙房及办公楼内重要开放区域、裙房楼顶等处设置高性能彩色摄像机,电梯内设置半球彩色摄像机,24小时连续监控,监控中心使用矩阵控制主机,可放大、循环等方式自由查看各楼层、电梯内情况,加入硬盘录像可储存,可回放查看。巡更系统:在办公楼和裙房内外部的公共区域设置巡更点,主要用于信息采集,查阅各楼层及周边情况。2.3 有线电视系统、卫星接收

33、系统及VOD视频点播系统在有关部门的批准下,本项目预设鑫诺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用于接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金融信息及文化娱乐节目,满足建筑内对电视信号的需求。本工程卫星天线设在裙房屋顶。前端信号为提高图像质量采用转频方式,信号传输网络由同轴视频线缆和分支器、分配器、放大器组成,并留有与有线台联网接口。系统采用860MHZ邻频双向传输,电视终端控制在7075db范围,图像质量不低于4级,终端主要在会议室。2.4 无线对讲及移动电话系统I 709无线对讲系统至少提供两个相对独立的通话频段,拟设置两台无线中继设备,1F4F以及地下室采用天线的方式,5F及以上采用泄漏电缆隔层覆盖的方式,工作方式

34、为半双工方式。2.5 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大厦广播系统分2类,一是面向公共区域的公共系统,平时作为背景音乐的广播,二是火灾或紧急情况时的消防紧急广播。广播系统具有2个主要功能,即平时的背景音乐或普通广播以及消防紧急广播。消防紧急广播总控制器有最高的逻辑控制优先权。当消防紧急广播总控制器有消防控制触发信号抵达时,通过启动各分区的逻辑控制模块将相应的负载回路切换成对应的紧急广播回路。在平时,无消防信号时,各分区独立操作,将相应回路切换成普通广播回路,而当无普通控制信号时,则处于背景音乐状态。2.6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本工程为一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设计。系统形式为集中控制方式。火

35、灾报警系统由报警控制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警铃、楼层显示器 等组成。各层消火栓动作信号、水流指示器、信号闸阀、湿式报警阀动作信号均送至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泵房、变电所等场所设固定消防电话,各层手动报警按钮均带消防电话插孔,消防中心设火警专线电话,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联动控制分一下几类:a. 非消防类风机联动控制要求非消防类风机包括:送风机、排风机等。在火灾报警后,消防中心能通过就地控制模块自动关闭这类风机及接收这类风机的停机信号和70熔断式防火阀动作信号。这类风机正常工作时的开、停机信号受消防线路锁定不送至消防控制中心,以免影响值班人员工作。b. 消防类风机联动控制要求消防

36、类风机包括:排风兼排烟风机、正压风机。在火灾报警后,消防中心能手自动控制这类风机开、停及接收其停机信号和280熔断式排烟阀动作信号。c. 消防给水联动要求室内消防给水分消火栓水系统和喷淋水系统,消防泵及喷淋泵可由消防控制中心手动或自动控制,并接收水泵动作信号,喷淋泵的启动受喷淋总管湿式压力阀开关控制。在消防中心可接收各层消火栓按钮动作信号。d. 消防告警火灾预报警时,消防广播按本层着火层,相邻防火分区及上下层防火分区自动作提示性预报警。火灾确认后,着火层、相邻防火分区及上下层防火分区的消防广播和消防警铃投入正式报警,消防广播至火灾报警结束后才停止。e. 电梯联动控制在火灾确认后,普通电梯立即实

37、施迫降至底层停止运行,消防电梯迫降底层待命。2.7 楼宇自控系统本大厦楼宇自控分为:用电系统、电梯系统、冷热水源系统、送回风系统、空调机组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监测、公共部分照明的控制、各类泵的控制、部分设备及给排水设备监测等。用电系统利用配电房配电装置采集电源为信号进行高低峰区别来节约控制用电计划。电梯系统监测电梯运行的状态信息。冷热水源系统对冷热水源的泵机进行有效的控制。送回风系统为确保室内湿温度达到设定的位置而进行自动调节。I 710空调机组系统在送回风系统的前提下来实施空调机组的启、停机运转。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监测通过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流、电压、功率因素、有功功率变送器的信号进行监测。公

38、共部分照明的控制通过时间逻辑控制对公共部分照明进行控制。各类泵的控制通过各类泵的启/停信号、故障信号可对各类泵进行监测和控制。2.8 停车收费管理系统本工程自动停车收费系统应为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停车场的操作。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 汽车进出停车场的通路控制,亦即自动进出。b. 车辆栅栏机应能够由设于停车库的收费亭进行遥控。c.应设置磁卡系统。I 711方案依据1.1建筑方案E的面积指标和建筑平面示意图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水源2.1生活水源:从市政给水管道引入一根DN200(暂定)的给水管至地下生活水池,供本项目生活用水。2.2消防水源:从不

39、同方向的市政给水管上引入两根DN300(暂定)的管道作为本项目的消防水源。用水量估算3.1 生活用水量估算序号用水地点用水定额最高日用水量(m3/d)最大时用水量(m3/h)备注1塔楼办公50l/人班2493710m2/人2裙房商场8l/m2天1823裙房餐厅60l/p次235291.3 m2/人4员工餐厅25l/p次4051.3 m2/人5地库地面冲洗水2l/ m2次4146绿化及道路冲洗2l/ m2天1147冷却塔补水暖通专业提供37037按4500冷吨冷却塔计算8未预见水量 取最高日用水量的15%14518总用水量11091363.2 消防用水量估算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室内消火

40、栓系统用水量:40l/s.喷淋系统用水量:30l/s消防总用水量 :100 l/s系统介绍4.1 给水系统4.1.1 在B3层设一座生活水池,水池有效容积取裙房和塔楼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35 (另:屋顶水箱有效容积取裙房和塔楼最高日用水量的5) ,水池有效容积取370m3,分成两格,每格有效容积185m3。4.1.2 给水系统采用分区给水。本项目共分三个区。地库为区,裙房为区,4 层至屋顶为区。4.1.3 给水点水压采用0.10.55MPa。给水系统分区高度不超过45米。4.1.4 方案设计:水泵水箱联合供水a. 地库用水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得到,裙房和塔楼给水由屋顶水箱供给。b. 在B3层设一组给

41、水泵,把水提升到屋顶高位水箱,供裙房和塔楼生活用水。屋顶水箱有效容积取裙房和塔楼最大时用水量的50,有效容积取65m3(5*5*3米(H)的不锈钢水箱,约占裙房和塔楼最高日用水量的5)。屋顶生活水箱与消防水箱分开布置,不合用。4.2 热水系统4.2.1在每个卫生间单独布置一套容积式电热水器,供该套卫生间的洗手盆热水。4.2.1容积式电热水器储存30min的设计小时耗热量。4.3 污废水系统4.3.1 取0.9的供排系数,污废水最高日排水量约为525m3/d,最大时用水量70m3/h。I 7124.3.2 裙房和塔楼卫生间排水分开,各自重力自流接入室外污水管网。首层排水单独接出至室外。4.3.3

42、 地库卫生间排水重力自流到污水井,然后由污水泵提升接入室外污水管网。4.3.4 地库地面排水用排水沟收集至集水井,然后由潜污泵提升接入室外污水管网。4.3.5 厨房排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网。4.3.6 室外污水全部汇集到格栅沉砂池,经格栅沉砂池处理后排到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市政管管径DN300(暂定)。格栅沉砂池采用浦东新区 “污水格栅沉砂池通用图”型。4.4 雨水系统4.4.1 设计重现期取3年,暴雨强度取4.67l/s.100m2。4.4.2 屋面雨水由87型雨水斗收集后排到室外雨水管道。4.4.3 裙房屋面雨水单独排放。4.4.4 空调机房、给水泵房和茶水间地漏排水接到室外雨水管道

43、。4.4.5 室外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到雨水井,然后汇集接到市政雨水管网,排入市政管管径DN600(暂定)。材料5.1 给水系统:5.1.1 泵房内管道、给水立管以及减压阀之前的管道采用衬塑镀锌钢管,卡箍式连接。(暂定)5.1.2 减压阀后的管道及给水支管用铜管,焊接。5.1.3 热水管道用铜管,焊接。5.1.4 室外埋地管道用球墨铸铁管,橡胶圈承插连接。5.2 排水系统5.2.1 室内排水管道全部采用离心浇铸排水铸铁管,不锈钢卡箍连接。5.2.2 压力排水管用球墨铸铁管,卡箍式连接。5.2.3 室外排水管道用HDPE双壁波纹管,橡胶圈承插连接。说明7.1 市政接驳口的资料,应以市政公司提供的

44、资料为准。并应尽早确定。7.2 供水方案应得到自来水公司的同意。消防水系统1、设计依据1.1 建筑方案E的面积指标和建筑平面示意图。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1.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1年版)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1.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1997年版)1.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1.7 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 DGJ08-94-20011.8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20219-952、水源消防水源:从不同方向的市政给水管上引入两根DN

45、300的管道作为本项目的消防水源,不设消防水池。3、消防用水量I 713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喷淋系统用水量:30l/s 消防总用水量 :100l/s4、消防系统本项目设室外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水泡沫联用系统以及移动式灭火器和手提式灭火器。4.1 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系统分区以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不超过80米来计算。分别在B3层、避难层和屋顶设消防泵房。消防主泵出口设泄压阀。B3层泵房内共设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B3层泵房内共设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避难层泵房内设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设消火栓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避难层泵房内设喷

46、淋泵两台,一用一备。设喷淋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在屋顶设设消火栓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设喷淋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每套消防泵各设一套带变频器的自动巡检装置。在避难层和屋顶各设一个18m3的消防水箱,保证10分钟的消防用水量。消防水箱和生活水箱分开布置。消火栓箱的最大距离: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箱的位置:消火栓箱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公共部位明显易取处。消火栓箱内包括:一个DN65的消火栓,25米长DN65的衬胶水带,19水枪一支,自救卷盘一盘,3个MF3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破碎玻璃按钮一个。消火栓栓口离地1.1米。消火栓系统设3套DN150的水泵

47、接合器。消火栓管道上下成环状布置。4.2 喷淋系统喷淋系统按中危险级考虑。地库和裙房按中危险级考虑,其余部位按中危险级考虑。中危险级的喷水强度按6/min.m2考虑,作用面积160 m2,喷头工作压力0.1MPa。中危险级的喷水强度按8/min.m2考虑,作用面积160 m2,喷头工作压力0.1MPa。系统布置:一个湿式报警阀最多带800个喷头,报警阀组前环状供水。每个防火分区设独立的水流指示器。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它防火分区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DN25的试水阀。喷头布置:除规范规定的不能用水扑救的地方,小于5平米的卫生间、小于3平米的管道井、以及采用水泡沫联用系

48、统、气体灭火系统的地点外,其余部位都设喷头。裙房和地库喷头按中危险级布置,其它部位按中危险级布置。喷头形式:全部采用闭式喷头,保护钢屋架的喷头用114喷头,锅炉房用93喷头,其它用68喷头。设3套DN150的喷淋水泵接合器。4.3 水泡沫联用系统在柴油发电机房设水泡沫联用系统。4.4 气体灭火系统在电话机房设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4.5 灭火器在锅炉房、直燃式机组机房、柴油发电机房设手推式灭火器。I 714在变压器室、开关室、电话机房、消控中心和机房等地点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4.6 室外消防系统室外消防管网成环布置。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并沿建筑物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最大间距120米。室

49、外消火栓离水泵接合器的距离在15-40米的范围里。5、管道材料5.1 消火栓、喷淋系统 DN=100热浸镀锌无缝管;DN=80热浸镀锌钢管。5.2 水泡沫联用系统 热浸镀锌无缝管。5.3 气体灭火系统 热浸镀锌无缝管。5.4 室外埋地管道 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天然气1、设计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93(2002年版)城市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DBJ08-65-972、气源从市政天然气管网接入一根中压管道供本项目使用。3、天然气用量估算3.1燃气锅炉天然气用量:2700kw/h。3.2 餐厅天然气用量(按2500m2的中餐厅考虑,其中厨房面积800 m2,餐厅面积1700 m

50、2):2200kw/h。3.3 天然气用量估算总计:4900kw/h。4、管道材料埋地天然气管道用无缝钢管 GB8163-87室内天然气管道用镀锌钢管 GB3091-825、说明根据惯例,室外天然气管道由XX市燃气设计研究院设计。I 715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依据1.1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规范 GB500191.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45-95(2001年版)1.3 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1.5 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制性条件 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1.6 办公建筑设计

51、规范 JGJ67-891.7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64-891.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107-20041.1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821.11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对本专业的设计要求1.12 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1.13业主的各项要求设计范围和要求地下汽车库的机械通风及防排烟设计机电设备用房的机械通风系统设计裙房的空调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裙房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办公楼的空调及通风系统的设计办公楼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设计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计算参数夏季冬季地理位置北纬3110,东经12126,海拔4.

52、5m大气压力mbar1005.31025.1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4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3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2-极端温度38.9-10.1计算日较差6.9-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375室外平均风速m/s3.23.1主导风向ESENWI 716室内空气设计计算参数与有关指标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新风量噪声级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m3/PH)db(A)办公区245522403535交易层245522403540大厅256021-1045电梯厅256021-20商业中心26-20-2050餐饮24-20-2545注:表中所注温度为计算时所取用的温度,实际使用时室温

53、应有1的波动。表中所标注的相对湿度,在实际使用时应有5的波动。全空气系统的新风比不小于10。室内空气设计计算参数与有关指标房间名称人员人员密度照明动力显热(W)潜热(W)(m2/P)(W/m2)(W/m2)办公区7064102035交易层70641020110大厅641182050-电梯厅641186205商业中心5812310556餐饮70112240100空调设计空调系统设计应由以下因素综合考虑:满足空调区域的功能要求初始投资及运行费用在满负荷及部分负荷时设备的效率方便运行管理及维修保养且有备件提供噪声、振动、安全、节能、环保等性能空调负荷空调冷热负荷估算: 裙房建筑面积约7400m2,冷

54、负荷约1800KW,热负荷约1500KW。 办公区建筑面积约65800m2,冷负荷约8000KW,热负荷约3000KW。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本建筑冷负荷共约2800RT,选用制冷机容量需3400RT。四台离心式冷水置于地下一层。两台制冷量为1200RT,采用6kV供电,两台制冷量为500RT,采用380V供电。夏季提供供回水温度为612的空调冷冻水。冷凝器的热量由冷却塔释放到室外,冷却塔的进出水温度为3732,采用六台600T的开式横流方形冷却塔。根据业主要求,设置在塔楼屋顶。办公区新风热源及大厅、裙房热源由两台1.4MW的燃天然气热水锅炉提供,通过板式换热器转换成供冬季空调使用的供回水温度为5

55、060的热水,办公区冬季室内热负荷的热源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提供,供热量约为2000kW。I 717空调水系统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与制冷机或板式换热器一一对应,二次泵选用三用三备,分别对应裙房、低区和高区的空调系统,通过变频实现二次环路的变流量,水泵设置在制冷机房内,一次泵与制冷机一一对应,二次泵根据末端负荷确定。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办公区新风机及裙房的末端设备采用四管制,办公区的空气处理机组采用两管制。空调水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均为同程式,开式膨胀水箱补水定压。空气处理系统办公楼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由设在每层的变风量空调机组(送风温度约为11)通过中压风管、VAV风机箱和送风散流器送至空

56、调区域,通过回风口、吊顶回到空调机组。新风由设在避难层和屋顶的新风机组通过每层空调机房内的定风量末端送至本层的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采用变频风机。空调机组采用变频风机。变风量风机箱带电加热,分内外区设置,冬季外区供热,内区供冷。灯槽式风口,上送上回。裙房根据房间功能及吊顶情况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形式或低速单风道全空气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的形式。大厅采用单风道全空气系统的形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制冷机组、锅炉、板式换热器、冷热水泵、空调机组及新风机组除设就地控制开关外,全部进入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管理和监控。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显示、记录、打印室内外空气状态参数、机组进出水温度,监控各空调、通风

57、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设备事故报警等。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供水总管和回水总管上的温度、流量信号计算实际负荷并控制水泵及机组运行台数。自动控制系统可累计各台水泵和主机的运行时间并控制各台水泵和主机均衡运行。机组及其配用冷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连锁运行。在夏季空调工况下启动顺序:制冷机蒸发器进水管上的电动蝶阀打开同时冷水泵运转冷凝器进水管和冷却塔进水管上的电动蝶阀打开同时冷却水泵运转冷却塔风机运转制冷机启动。停机反之。在空调水系统的分水缸和集水缸之间安装连通管,以适应系统水流量。变风量系统综合使用房间温度控制、送风量控制、送回风风量匹配控制、新排风风量控制和送风温度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的

58、出水管上均安装电动调节阀,通过改变水流量来控制所需空气温度,空调机组以回风温度作为控制信号,新风机组以送风温度作为控制信号。风机盘管出水管上安装电动两通阀,通过两通阀的启闭来控制室内所需温度,风机盘管的控制信号由室温感应器提供,室温感应器安装在风机盘管回风口处,室温控制器及三速开关在室内方便操作处安装。主回风管内设置感烟探测器,与空调控制器联动。当探测器探测到烟时,关闭相应的空调机组。机械通风设计机械通风系统应包含风机、风管、送风口、排风口、进风百叶及排风百叶,给以下房间如:厕所,机电设备房,地下车库和其他非空调区域或非自然通风房间。I 718地下汽车库机械通风系统地下汽车库之机械通风将采用送

59、风及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6次/小时。B1层通过车道入口自然补风,B2、B3层设置机械送风系统,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送风及排风机室将设于地下层。其进风口及排风口将设于1层。日常通风系统采用诱导风机的形式。卫生间排风系统所有卫生间设机械排风,裙房卫生间通过门的百叶补风,换气次数为20次;办公层卫生间通过吊顶上的连通管补风,换气次数为15次。厕所采用集中排风系统,排风机设于19层(设备层)及顶层,经由排风管进行机械排风。厕所的排风经由热回收装置将能源回收用以处理室外新风。热回收装置应设置在新风机组内。办公区机械排风系统办公区的排风和厕所的排风量的总和应为新风量的90%。办公区的排风应经由热回收装

60、置将能源回收用以处理室外新风。厨房机械通风系统厨房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为40次/小时,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厨房的排油烟系统设计应根据厨房面积及灶具的排列。排油烟系统应安装净化装置,用以清除油烟机和管道中的油烟及气味,最后再将其排放至室外。机电设备房机械通风系统所有机电设备房的通风应根据设备发热量通过热平衡计算,当缺乏相关资时,参考以下的换气次数确定。电梯机房应设置空调及排风系统,排风量为12次/小时,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以控制其室内温度不超过40oC,当通风系统不能满足降温要求时,将其切换至空调系统。消防水泵房应设置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5次/h;送排风机应与消防水泵联动。当消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