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完整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完整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完整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完整版)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demographytransition):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由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消长带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转变过程。孩子养育成本:微观人口经济学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种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孩子在社会、经济和心理方面对其父母及家庭表现出一定的作用,这就是孩子的价值所在。或者P81孩子的积极价值表现:情感上的满足、经济上的贡献、对父母的激励、家庭的纽带和传承的载体。孩子的消极价值表现:情感和心理的付出和损失、经济负担、机会损失、体力付出。社会养老:P86适度人口:p94经济适度人口:p94人口质量:p97人口质量(populationquality)

2、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水平,也就是说人口质量是与数量相对应的、反映人口质的规定性特征的总和。PQLI指数:p100HDI指数:p101ASHA指数:p102“人口素质逆淘汰”现象:p104人力资本:p106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指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以及迁移等方面形成于劳动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即投资于人口质量产生的非物质资本称人力资本。人口结构:p114人口年龄金字塔:p117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ageing):指在总人口的构成中,少儿人口比重和青壮

3、年人口比重降低,而老年人口相应增加的动态过程。通常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时,该人口就被称之为老年型人口,该国也相应地成为人口老化的国家。P118城市化:p125过度城市化:p129逆城市化:p131自然资源:p171耗竭性资源:p171可再生资源:p172指资源本身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通过繁殖、生长而实现自我更替的生物资源和其它一些具有动态自我更新特点的非生物资源。不可再生资源:p172本身没有自我循环生长的能力,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日渐消耗减少的自然资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p194公地悲剧:p198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

4、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界定产权的交易成本太高)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循环经济:p198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

5、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3R原则:p198市场失灵:P287市场在某些领域不能有效作用或能有效作用但是结果不好的情况。即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环境资源不适当配置。产生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不确定性、垄断的存在、非对称信息、外部性、产权不清晰、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政府失灵:P290政府失灵(Governmentmalfunction)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

6、府来提供。公共资源:公共资源是指那些没有明确所有者,人人都可以自由获得、免费利用的资源,如海洋、湖泊、草场等。14.外部性:P292-296某个人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个人或厂商的福利造成的直接的、非故意的单方面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中。将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庇古税、私人谈判、公共政策方案、道德约束。生态工业:p313所谓生态工业,是指合理的、充分的、节约的利用资源,工业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最小以及废弃物多层次综合再生利用的工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性的生态工业模式,是一种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ISO14000:p314

7、可持续发展原则:p318人类环境宣言:p317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problems):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环境问题分为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如火山、地震等,也称为第一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也称为第二环境问题。2、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EKC)::经济曾长与一些环境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负相关和正相关,而是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程度较轻,污染程度随着

8、收入的增加而趋于严重,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3、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4、人力资本(Humancapital):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等方面形成于劳动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即投资于人口质量产生的非物质资本称人力资本。5、人口质量(populationquality):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

9、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水平,也就是说人口质量是与数量相对应的、反映人口质的规定性特征的总和。6、人口数量的微观分析: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把家庭看成一个生育行为决定的微观单位,把人们对孩子数量的选择看成是类似对其他消费品一样进行选择的经济决策过程,决策者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和消费需求满足方式的选择而决定自己的生育行为,从而决定家庭人口数量的一种分析方法。7、人口转变(demographytransition):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消长带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的转变过程。8、绿色GNP: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

10、融合环境经济学方法对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的一种方法。9、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在资源和环境支持的限度内,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运用和人类广泛的共同参与,在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前提下,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公正。11、市场失灵(Marketmalfunction(failure):市场在某些领域不能有效作用或能有效作用但是结果不好的情况.即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环境资源不适当配置。12、政府失灵(Governmentmalfunction):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

11、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13、外部性(Externality):某个人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个人或厂商的福利造成的直接的、非故意的单方面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中。14、耗竭性自然资源(Exhaustibleresources):指该种自然资源以一定量蕴藏在某地点,其存量会随着人们的开发利用而日渐减少,直至枯竭。15、非耗竭性自然资源(Non-exhaustibleresources):指自然界生成的数量丰富而稳定,而且几乎不会因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其开发利用而导致枯竭的资源。16、可再生自然资源(Renewableresources):指资源本身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通过繁殖

12、、生长而实现自我更替的生物资源和其它一些具有动态自我更新特点的非生物资源。17、不可再生自然资源(Non-renewableresources):本身没有自我循环生长的能力,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日渐消耗减少的自然资源。18、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主线贯穿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国际上通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辨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19、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ageing):指在总人口的构成中,少儿人口比重和青壮年人口比重降低,而老年人口相应增加的动态过程。通常当一国60岁及以

13、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时,该人口就被称之为老年型人口,该国也相应地成为人口老化的国家。20、影子价格的含义假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某类资源应该具有的价格。、污染削减的三大支柱政府的作用、市场的作用、社区的作用2、资源价值评估的一般方法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3、不可再生资源价值的评估底价法、收益现值法、市价法、拍卖法4、可再生资源价值的评估收益现值法、轮作最优法。5、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型试:同步型城市化(Synchronousurbanization);过渡型城市化(Transitionalurbanization)滞后型城市化

14、(Hysteretic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般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再生性资源使用原则、非再生性资源使用原则、污染排放原则。7、中国历史上表现出持续发展理念的思想资源有:忧患意识、和谐与中道思想、天人合一观念、绿色意识、互动共济8、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9、自然资源的类型:非耗竭性资源与耗竭性资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5、10、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协调11、人口质量人口质量的测度:P100在人口质量的测度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综合性指数:PQLI指数(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数是“15岁以上的人口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及1岁人口预期寿命3个指标的平均值。即PQLI=(XLI+XMI+XYI)/3HDI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指数由“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及人均GDP指数3个指标计算而得。即HDI=1-(XLI+XEI+XWI)/3ASHA指数(AmericanSocialHealthAssociation):ASHA=(就业率X识字率X预期寿

16、命分值X人均GDP增长率)/(人口出生率X婴儿死亡率)12、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排效应。13、孩子的积极价值表现:情感上的满足、经济上的贡献、对父母的激励、家庭的纽带和传承的载体。14、孩子的消极价值表现:情感和心理的付出和损失、经济负担、机会损失、体力付出。二简述题与论述1、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当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0大环境问题)答: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损耗3、酸雨蔓延4、生物多样性减少5、大气污染肆虐6、森林减少7、土地荒漠化扩大8、资源短缺9、水环境污染严重10、固体废弃物成灾2、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有哪些?答

17、:1、发展循环经济2、优化经济结构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4、推进技术创新5、深化体制改革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7、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8、构建和谐社会3、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答:1、环境质量下降引发环境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损害生产要素的质量。2、环境治理成本降低经济曾长率、影响就业。3、严格的环境管理影响国际贸易中的行业竞争力。4、污染削减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4、实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答: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2、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3、优化区域资源配置。4、提高利用国际资源能力。5、简历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5、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答

18、:1、提高老年人口赡养系数,加重家庭、企业和社会的负担。2、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影响,削弱企业和社会是我创新能力。3、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结构。6、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7、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的新特点?答:1、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适度人口的多维特性。2、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不仅仅是指人口规模的适度而且在人口的质量和结构方面也有其要求。3、人们不应该再在某一国家和区域内孤立研究该国和地区的适度人口,而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8、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答:1、人口是经济社会系统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为了人。2、人口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3、人口质量的提高,是

19、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4、人口结构的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9、怎样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答:(1)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2)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能够节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并且不断开发出更丰富、更有效、更清洁的新资源;(3)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了环境,维持了生态平衡。10、.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答:提高人口质量的方法可以分为五大类:第一是进行知识的研究和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20、导致知识积累增加的发明创造活动;二是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方面的创新。第二是教育。包括:一是由父母进行的作为家庭代际教育的非正式教育;二是由各级教育机构进行的正规教育;三是对劳动年龄人口进行的成人教育。第三是培训。包括:一是在职培训,主要是企业组织的职业技能的学习;二是由家庭传递的技术和知识。第四是健康。包括:一是由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二是由劳动者所在企业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三是在日常消费中保持平衡的营养;四是改善对人类健康状况有利的其他各种条件。第五是迁移和流动。包括:一是国内迁移流动;二是国际迁移流动;三是为产生高生产效率的迁移和流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11、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第一、自然属性。

21、自然资源主要是自然产物,较少凝聚人类的劳动。第二、系统性。自然资源存在于各种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它是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区域分布不均性。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分布上依据地里位置和换进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第四、多功能性。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用途。第五、稀缺性。由于资源储存量有限,分布不均,自然资源稀缺;对于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和人的无限要求,自然资源稀缺;现有经济机制下的经济增长的内在冲动使自然资源更为稀缺。第六、难以替代性。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基础的自然资源,整体上难以找到替代品。12、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发展循环经济对摆脱资源

22、困境的意义?(1).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3).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4)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5)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13、四大资源的特点?水资源(Waterresources):特点:总量多、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原因: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森林资源(Forestresources):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低,分布很不均衡。我国是世界上树种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当丰富,有林地面积居世

23、界前列,而人均林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8,是世界上少林的国家(我国人均占有面积为0.107公顷)。土地资源(Landresources):我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2%,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11.6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矿产资源(Mineralresources):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某些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峻。15、中国资源的总体态势?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数量少;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大,配置利用不甚合理;资源类型多、品位低、开发难度大,浪费严重;呆滞资源

24、多,开发投资大;16、实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2)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3)优化区域资源配置;(4)提高利用国际资源能力;(5)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16、性别比偏高的影响?儿童成长环境异常,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和习惯;就业性别挤压: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供给失衡,部分适合特定性别的劳动岗位供求脱节;造成婚姻挤压现象。如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持续发展,有可能造成适婚年龄人口婚配发生困难,必然产生婚配年龄差加大,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未来10年,8%的男性将找不到老婆)可能引发单亲家庭增加,离婚率上升等问题;可能造成针对女性的犯罪(如拐卖

25、妇女)活动增加。17、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一,人口是经济社会系统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为了人。第二,人口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第三,人口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第四,人口结构的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18、为什么人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答:(1)可持续发展问题随人口发展而产生(2)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是不断增加的人口及其活动(3)膨胀的人口及其对资源无度的利用是资源短缺的根源(4)调控人口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19、怎样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答:提高对环境保护盒管理的认识、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进行环境与经济

26、发展的综合决策和治理。20、经济全球化对环境问题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观念文化和信息流动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拓展着国际环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化。全球化刺激了各类非政府环境组织的大量涌现,形成了全球性的环境运动,推动着环境问题的解决。2、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

27、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21、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什么特点?答: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较早。二是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经济不发展时期。三是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多重压力阶段。22、赋予自然资源影子价格的作用?使自然资源尽可能地产生符合社会需要的作用,实现最大综合效应;使社会生产运行机制的耗费最经济,达到最小的总消耗。二者结合,促使人们实现资源的最优管理和使用从资源稀缺到资源枯竭:对经济学的对象和主旨认识的深化(古典、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人类的主体)。P3答:古典经济学:经国济世、探求致富之路的科学。现代经济学:研究利用稀缺资源满足各种需求、谋取

28、最大福利的学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以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可能性为逻辑起点,研究人类整体福利最大化的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持续发展)。P1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在可持续发展主线贯穿下进行研究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国际上通称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之间辨证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历史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P15中国历史上表现出持续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可以从忧患意识、“和谐”与“中道”思想、“天人合一”观念、绿色意识、互动共济的人伦观等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

29、。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P31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P35/37定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内涵:在资源和环境支持的限度内,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运用和人类广泛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前提下,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公正。(换言之:它是要求在生态持续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包含了

30、四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生态持续、经济持续、社会持续和科学技术。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核心,社会持续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P3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P38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一般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一般性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包括:再生性资源使用原则、污染排放原则、非再生性资源使用原则。7.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P41-43第一,人口是经济社会系统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为了人。第二,人口规模的大小,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第三,人口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第四,人口结构的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绿色GNPP59(看书

31、上)人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P71a.可持续发展问题随人口发展而产生(2)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是不断增加的人口及其活动(3)膨胀的人口及其对资源无度的利用是资源短缺的根源(4)调控人口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人口转变的定义:P75人口转变(demographytransition):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由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消长带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的转变过程。孩子价值及其成本与效用分析P79(书本详细介绍)微观人口经济学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种物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孩子在社会、经济和心理方面对其父母及家庭表现出一定的作用,这就是孩子的价值所在。孩子的积极价

32、值表现:情感上的满足、经济上的贡献、对父母的激励、家庭的纽带和传承的载体。孩子的消极价值表现:情感和心理的付出和损失、经济负担、机会损失、体力付出。(3)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的特点:P95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适度人口的多维特性。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不仅仅是指人口规模的适度,而且在人口的质量和结构方面也有其要求。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客观上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和要求,即人们不应该再在某一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孤立研究该国家和地区的适度人口,而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虑。人口质量的定义和内涵:P97人口质量(populationquality)是人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通常是指在一定

33、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水平,也就是说人口质量是与数量相对应的、反映人口质的规定性特征的总和。人口质量的测度:P100在人口质量的测度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综合性指数:PQLI指数(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数是“15岁以上的人口识字率、婴儿死亡率及1岁人口预期寿命3个指标的平均值。即PQLI=(XLI+XMI+XYI)/3HDI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指数由“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指数及人均GDP指数3个指标计算而得。即HDI=1-(XLI+XEI+XWI)/3ASHA指数(AmericanSocialHealthAssociati

34、on):ASHA=(就业率X识字率X预期寿命分值X人均GDP增长率)/(人口出生率X婴儿死亡率)人力资本的定义:P106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指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以及迁移等方面形成于劳动者身上的非物质资本,即投资于人口质量产生的非物质资本称人力资本。提高人口质量的途径:P110提高人口质量的方法可以分为五大类:第一是进行知识的研究和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致知识积累增加的发明创造活动;二是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方面的创新。第二是教育。包括:一是由父母进行的作为家庭代际教育的非正式教育;二是由各级教育机构进行的正规教育;三是对劳动年龄人口进行的成人教育。第三是培训。包括:一是

35、在职培训,主要是企业组织的职业技能的学习;二是由家庭传递的技术和知识。第四是健康。包括:一是由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二是由劳动者所在企业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三是在日常消费中保持平衡的营养;四是改善对人类健康状况有利的其他各种条件。第五是迁移和流动。包括:一是国内迁移流动;二是国际迁移流动;三是为产生高生产效率的迁移和流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人口老龄化的定义P118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ageing):指在总人口的构成中,少儿人口比重和青壮年人口比重降低,而老年人口相应增加的动态过程。通常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时,该人口就被称之为老年型人口,该

36、国也相应地成为人口老化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什么特点?P118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较早。二是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经济不发展时期。三是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多重压力阶段。23人口性别比正常性别比:。P122人口性别比(Populationsexratio):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所占的比例。性别比=男性人口数量/女性人口数量*100;正常的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在102-107之间性别比偏高的影响儿童成长环境异常,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和习惯;就业性别挤压: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供给失衡,部分适合特定性别的劳动岗位供求脱节;造成婚姻挤压现象。如果出生人

37、口性别比偏高现象持续发展,有可能造成适婚年龄人口婚配发生困难,必然产生婚配年龄差加大,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未来10年,8%的男性将找不到老婆)可能引发单亲家庭增加,离婚率上升等问题;可能造成针对女性的犯罪(如拐卖妇女)活动增加。25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型式:P128同步型城市化(Synchronousurbanization);过渡型城市化(Transitionalurbanization)滞后型城市化(Hystereticurbanization);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26自然资源的类型P171从自然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关系的角度看,自然资源分为:耗竭性资源

38、和非耗竭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分为:恒定性资源:如太阳能;易被误用及污染的资源:如大气。耗竭性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27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的定义P171耗竭性自然资源(Exhaustibleresources):指该种自然资源以一定量蕴藏在某地点,其存量会随着人们的开发利用而日渐减少,直至枯竭。非耗竭性自然资源(Non-exhaustibleresources):指自然界生成的数量丰富而稳定,而且几乎不会因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其开发利用而导致枯竭的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定义P172可再生自然资源(Renewableresources):指资源本身在自然条件下

39、可以通过繁殖、生长而实现自我更替的生物资源和其它一些具有动态自我更新特点的非生物资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Non-renewableresources):本身没有自我循环生长的能力,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日渐消耗减少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P173第一、自然属性。自然资源主要是自然产物,较少凝聚人类的劳动。第二、系统性。自然资源存在于各种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它是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区域分布不均性。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分布上依据地里位置和换进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第四、多功能性。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多种用途。第五、稀缺性。由于资源储存量有限,分布不均,自然资源

40、稀缺;对于人口数量的增长趋势和人的无限要求,自然资源稀缺;现有经济机制下的经济增长的内在冲动使自然资源更为稀缺。第六、难以替代性。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基础的自然资源,整体上难以找到替代品。水资源:P187:“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994年开始,“中国水周”时间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循环经济的定义P198循环经济(recyclingeconomy)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

41、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32发展循环经济对摆脱资源困境的意义PPT6.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33资源价值评估的一般方法P206(1)直接市场法:市场价格法、净价法、重置成本法。(2)替代市场法:旅行费用法、收益还原法。(3)假想市场法(意愿调查法)34不可再生资源的评估方法P208一般的不可再生资源价值的评估构成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资源采掘权

42、益;对资源耗竭的补偿;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对勘探的补偿;资源发现权益。主要方法有:底价法、收益现值法、市价法、拍卖法35可再生资源的评估方法P210收益现价法、轮作最优法36影子价格模型P211函数计算题(详见PPT例题)1、影子价格的含义:假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某类资源应该具有的价格。2、赋予自然资源影子价格的作用:使自然资源尽可能地产生符合社会需要的作用,实现最大综合效应;使社会生产运行机制的耗费最经济,达到最小的总消耗。二者结合,促使人们实现资源的最优管理和使用。37能量定价模型P217书本通过计算自然资源中所含有的总能量来确定自然资源价格UVE=GNP

43、/TECTEV=TEXUVE38.四大资源的特点P219水资源(Waterresources):特点:总量多、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原因: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森林资源(Forestresources):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低,分布很不均衡。我国是世界上树种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森林资源总量相当丰富,有林地面积居世界前列,而人均林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8,是世界上少林的国家(我国人均占有面积为0.107公顷)。土地资源(Landresources):我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7.2%,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积0.777公顷(1

44、1.6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矿产资源(Mineralresources):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某些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形势严峻。39中国资源的总体态势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数量少;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大,配置利用不甚合理;资源类型多、品位低、开发难度大,浪费严重;呆滞资源多,开发投资大;40实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P229(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2)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3)优化区域资源配置;(4)提高利用国际资源能力;(5)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41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

45、的定义及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P244环境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倒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EKC):即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呈倒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程度较轻,污染程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趋于严重,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42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P250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减排效应。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是这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环境质量水平=F(A,B,C)43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P254(1)环境质量下降引发环境与贫困的恶性循环

46、,损害生产要素的质量;(2)环境治理成本降低经济增长率、影响就业;(3)严格的环境管理影响国际贸易中行业竞争力;(4)污染消减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44环境问题的定义和分类P261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problems):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分类:环境问题有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生态破坏和污染两大类。原生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如火山、地震等,也称第一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也称第二环境问题。45当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47、10大环境问题)P266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损耗;3酸雨蔓延;4生物多样性减少;5大气污染肆虑;6森林减少;7土地荒漠化扩大;8资源短缺;9水环境污染严重;10固体废弃物成灾。46欠发达的环境问题(不发达与欠发达不是一回事)P269表现(Expression):贫困与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成因(Reason):经济落后、战乱、社会不稳定等。对策(Countermeasure):恢复增长,消除贫困47经济全球化对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正面、负面的影响)P2783、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观念文化和信息流动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经

48、济全球化拓展着国际环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化。全球化刺激了各类非政府环境组织的大量涌现,形成了全球性的环境运动,推动着环境问题的解决。4、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48.市场失灵的定义P287市场失灵(Marketmalfunction):市场在某些领域不能有效作用或能有效作用但是结果不好的情

49、况。即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环境资源不适当配置。产生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不确定性、垄断的存在、非对称信息、外部性、产权不清晰、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了解:政府失灵(Governmentmalfunction)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49外部性及其内部化(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的内部化方法)P292-296外部性(Externality):某个人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的个人或厂商的福利造成的直接的、非故意的单方面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中。将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庇古税、私人谈判、公共政策方案、

50、道德约束。50污染引起的外部成本P293污染引起的外部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成本。51污染消减的三大支柱P297政府作用、市场作用、社区作用52怎样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P311提高对环境保护盒管理的认识、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进行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和治理。53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54怎样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P355(1)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2)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51、,能够节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并且不断开发出更丰富、更有效、更清洁的新资源。(3)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和改善了环境,维持了生态平衡。55怎样实现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八点)P3631、发展循环经济2、优化经济结构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4、推进技术创新5、深化体制改革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7、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8、构建和谐社会(详细书本)世界银行计算各国财富的指标体系被分解为四种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生产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拥有各类自然资本的价值。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各种人造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进行教育、医疗等形

52、成的价值。生活资本: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的价值。看不见的脚:人们基于自利行为而对资源和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看不见的手在私人和社会之间造成失衡,产生一只看不见的脚。稳态经济:是人口和社会商品生产规模维持在恒定的水平。物资和能量流通率最小的经济。四个特点:一是持横的人口数量,二是持横的人造资本数量,三是上述两个数量的持横水平要足以使人们过上较好的生活并可延续到未来,四是维系人口和资本数量所需的物质保持恒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持续发展。任务: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因、条件、特点、规律和途径。人类文明史的三次转折:第一次转折有狩猎和采集社会向农业文明社会的转折(黄色文明);第二次转折是

53、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折(工业文明);第三次是从黑色的工业文明像着绿色的生态文明的转折。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发展与普及并深入实践的过程:1980年在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念。(1)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产生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2)1982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共同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后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目标和策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真正成为一种具有逻辑内涵和完整内容的思想体系,也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3)19

54、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把可持续发展转化为具体目标行动的纲领性文件全球21世纪章程是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转向实践的重要标志。(4)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又称地球峰会,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内涵:在资源和环境支持的限度内,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运用和人类广泛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在保持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前提下,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公正。换而言之,是要求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包含四个极其重

55、要的方面: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科学技术,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生态持续是基础,是经济持续的核心,社会持续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正是自然经济和社会这样一个复合环境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和谐与发展。绿色GDP:绿色GDP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融合环境经济学方法对传统的国民经济合算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的一种方法,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对人为活动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治理需要费用后剩下的国民生产总值。融合了资源与环境的绿色GDP也称为可持续的国民生产总值SNP,或可持续国民收人SI,体现了“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和“谁使用,谁付费”的精神。世界人口数量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

56、缓慢增长阶段。跨度为人类出现在地球直至17世纪中期的约200多万年的时间,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时期人类基本上依赖于自然界的现存食物为生,自然灾害和疫病造成大批人口死亡。人口死亡率极高,地球人口的总数增长极其缓慢。由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农业革命”带来的世界人口增长人们称之为第一次“人口革命”。第二阶段,资本主义发展引致的工业革命掀起了世界人口增长的高潮,不同国家和地区从此进入了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世界人口发展进入第二阶段,这阶段自17世纪中期开始,将持续至2050年左右。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被称为第二次“人口革命”。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社会经济因素:家庭经济活动的内容,即是以农业生产经

57、营为主还是以非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经济活动,大都伴随着较高的生育水平,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率也一直最高。以非农业生产经营为主,其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将发生很大变化。11、明确提出适度人口理论的学者,英国经济学家:埃德温.坎南;首次提出适度人口概念的是:威客塞尔人力资本: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面而形成在劳动着身上的非物资资本13人口年龄结构的社会意义?(1)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反映人口再生产的发展趋势(2)人口年龄结构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状况和发展趋势,掌握劳动力供给规律为采取适当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3)人口老年结构可以让我们掌握人口发展

58、带来的社会负担及发展趋势,即使制定和调整有关社会政策,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中国老年化的特点:(1)人口提前老年化打到高峰,(2)经济社会不太发展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3)拜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很大,(4)老龄化的程度呈加速发展趋势,(5)人后老龄化发展不平衡的格局15、性别列失衡的影响(负面效应):1.儿童成长环境异常,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和习惯;2.可能造成劳动力市场供给失衡,部分适合特定性格的性格劳动岗位供求脱节3.造成婚姻挤压现象。4.可能引发单亲家庭增加,离婚率上升等问题。5.可能造成针对女性的犯罪(如拐卖妇女、性犯罪等活动增加)。16城市化:指乡村人口不断转化成城市人口的过程。内

59、涵:1.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居住的地理空间发生了变化(空间上城市规模扩大)2.人们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有农业生产经营转化为非农业生产经营。3.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4.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相关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17、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可以用一条随着时间平移上升的拉平了的S型曲线来表示:整过城市化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在初期,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表示为S型曲线的左下端斜率较小。中期,城市化发展水平上升速度很快,表现为S型曲线的中间部分,曲线斜率较大;后期,城市化速度趋缓表现为S型曲线右上端由大转小。18、城市化的类型:同步型、过度型、滞后型、逆城市化。1

60、9、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P中国人口数量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为19501957年,其特点是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和初步下降的人口死亡率带来了人口快速增长。第二阶段:1958-1961年,其特点是非正常的低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带来了非正常的人口减少和增长(天灾人祸)第三阶段:1962-1970年其特点是恢复性的高水平出生率的持续,下降的死亡率带来人口快速增长第四阶段:1971-1979年其特点是迅速下降的出生率和趋于稳定的低死亡率带来较高速度担忧呈下降式人口增长第五阶段:1980至今其特点是:缓慢而持续下降的出生率和趋于稳定的死亡率带来的人口缓慢而持续的增长。20、耗竭性自然资源:又称有效性自然资源,它是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