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的流动沸腾 气液两相流2013/11/20主要内容2换热特性研究1流阻特性研究2一、换热特性研究3文献统计1.微通道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two-phase flow of water in a singleshallow microchannel with a uniform diverging cross section 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Cirtical heat flux 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
2、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4研究需求1.微通道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two-phase flow of water in a singleshallow microchannel with a uniform diverging cross section 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微尺度流动沸腾换热系数较高,受到重视饱和沸腾研究较多,过冷流动沸腾研究较少相比氟化物冷却剂,水更容易发生气泡合并现象研究背景试
3、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51.微通道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实验一:微管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实验系统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61.微通道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实验一:微管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实验系统(试验段)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7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实验二:微通道水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two-phase flow of water in a singleshallow microchannel
4、 with a uniform diverging cross section Main components:fluid tankPumpFlowmeterpre-heatertest sectioncondenser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8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实验二:微通道水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two-phase flow of water in a singleshallow microchannel with a uniform diverging cross section 2 parts:Fo
5、ur heater-blocksThe test specimen with the rectangular channel水流通过实验段微通道底面热单元加热,热单元热容很大,因此可以认为实验段热流量为常量。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9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实验二:微通道水的流动沸腾换热实验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two-phase flow of water in a singleshallow microchannel with a uniform diverging cross section The heat is tran
6、sported via the three channel sides to the working fluid, and the heat fluxes are equal.The wall temperature Tw is measured at 8 positions along the channel, viz. at Z = 35, 70,110, 145, 185, 225,260, 295 mm behind the channel inlet.Flow patterns are observed at 5 positions along the ow passage, viz
7、. 60, 120, 180, 240, 300 mm from the channel inlet.The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for dierent mass andheat uxes (mass uxes 50, 100, 300, 500, 700 and 1000 kg/ms, maximum heat ux about 100 kW/m).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0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two-phase flow of wa
8、ter in a singleshallow microchannel with a uniform diverging cross section 流量:由玻璃浮子式流量计测得,量程0.44ml/min,最大误差为4%温度1:实验段进出口及微管外壁面温度由7根直径为0.5mm的镍铬-镍硅热电偶进行测量温度2:聚四氟乙烯保温套筒外表面由4根直径为1mm的T型热电偶进行测量温度3:保温套筒开一条缝,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测量微管外壁面瞬态温度场加热方式:直流稳压电源直接电加热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1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一)
9、微管壁面温度场的瞬态变化:实验一图为a:0时刻的红外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到有数段柱塞状的图形,而相应的曲线图反映这些区域温度较高,相邻两柱塞区域间壁面温度较低。可以判断其显示的塞状流动。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2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一)微管壁面温度场的瞬态变化:实验一图b:0.4秒后,各个气塞合并,形成环状流,这个区域额温度也明显升高。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3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一)微管壁面温度场的瞬态变化:实验一图c:0.8秒后,温度明显
10、下降,整个区域壁面温度均低于流体的饱和温度,此图应该是单相过冷流体经过时的图形。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4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一)微管壁面温度场的瞬态变化:实验一20秒的测定时间内,整个温度场这三种图形胶体产生。此时管内水的过冷流动沸腾流型变化基本上以单向流、汽塞流和环状流的交替产生为主分析原因:流速较小时,局部产生气泡。由于尺寸限制,气泡快速合并成汽塞。汽塞阻碍工质流动,压降增大,推动流体流动。当汽塞离开实验段出口,容积增大,压降减小,溢出使对应的出口温度迅速增大汽塞级过冷水周期性的通过微管,造成出口温度及压降波动
11、剧烈。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5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二)换热特性实验一图一:饱和沸腾换热系数与干度的关系进口温度不同,离实验段进口70mm处热电偶的换热特性曲线。质量流量分别为132.7265.4kg/ms,热流密度为100250kW/m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6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二)换热特性实验一图一:饱和沸腾换热系数与干度的关系结果分析:换热系数h随着干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幅度很小。这可能是由于微管内流动沸腾中液滴的夹带并在壁面上沉积
12、而导致的。当干度较小时,随着流量的增加,换热系数反而减小。而当干度逐渐增大,质量流量对换热几乎不存在影响。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7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二)换热特性实验一图二:进口温度对微管换热特性的影响不同流量下,进口温度对换热的影响情况。由上图可知,当流量较小时,进口温度对换热稍有影响,但是随着流量的增大,换热特性几乎不受进口温度的影响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8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二)图一实验二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two-phase flo
13、w of water in a singleshallow microchannel with a uniform diverging cross section 饱和状态下,热流量为66kW/m时,质量流量增大,换热系数减小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19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二)图二实验二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two-phase flow of water in a singleshallow microchannel with a uniform diverging cross section 热流量增大,传热系数增加水蒸气
14、即干度质量增大,传热系数减小传热系数随着热流量而变化显著,属于核态沸腾研究背景试验装置数据采集结果分析一、换热特性研究20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总结在过冷沸腾状态下,过冷流动沸腾流型变化基本上式以单相流、汽塞流和环状流的交替产生为主。饱和沸腾换热系数h随着干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减小的幅度非常小。这可能由于微管内流动沸腾中液滴的夹带并在壁面上沉积而导致的。当干度较小时,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换热系数反而减小。当干度逐渐增大,质量流量对换热几乎不存在影响。当流量较小时,进口温度对换热稍有影响,但是随着流量的增大,换热特性几乎不受进口温度的影响。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一、换热特性研究2
15、1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飞行器在加速、减速或机动飞行时,运动载荷必然作用于机载两相流系统。动载作用和相分布的多变性(相密集、弥散、分层等等)使得两相间的力学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两相流动的传热特性。对于加热沸腾的两相流动,相变造成质传递和含气率变化,运动流型不仅沿流道不断发生变化,也会随过载的大小发生改变,导致流动计算复杂化。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现阶段测量手段的局限性,对其传热机理,流动特性,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模型还没有较为肯定的结论。因此,动载作用下沸腾两相流传热机理还需从大量实验数据中归纳总结出来。数据处理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16、 subcooled water boiling一、换热特性研究22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一、换热特性研究23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一、换热特性研究24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
17、d water boiling一、换热特性研究25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在实验开始前,先启动水泵对循环管道进行冲洗,然后排空液体,取下测试段对其认真清洗,之后安装好测试段,对整个工质回路进行气密性检查。考虑到实验所用的自来水在加热时会在加热器内出现结垢现象,因此每次实验都会充注已经沸腾过的热水来进行实验。 确认气阀门关闭后,开启水泵将水充满整个管道后停止流动,打开ADAM-4000自动检测信号软件,调节电导探针测量仪,对各测量参数的零点初值进行记录,并在采集程序中做相应调整。 准备工作结束后,再开启水泵和加热器对单相流动水加热至沸腾两相流。打开采集程序和摄像机,检查转台上所有设备固
18、定好后,开启、调节转台调频器,对不同动载下两相流特性进行实验并测试和记录相关参数和图像。 实验结束后,先关闭调频器。待转台静止后,切断加热器电源,让流体在管内继续流动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水泵、阀门和其他电源。取下摄像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步骤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26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
19、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27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28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29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小结1 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平管内流动水加热沸腾时两相流的基本流型,获得了静止和旋转状态下的沸腾汽-水两相流流型图,并分析了重力和离心力效
20、应对沸腾流型的影响。主要工作归纳如下: 在同一加热条件下,进行了转台在057r/min (测试段中心截面所受过载量为02G)加速过程中沸腾两相流的流型实验。从所摄图像资料中,发现并定义了新的流型:冲击流、高冲击交混流和低冲击交混流。 在同一加热条件下,进行了转台在570 r/min(测试段中心截面所受过载量为2 G0)减速过程中沸腾两相流的流型实验。获得了同样载荷下,由于转台的加 速、减速引起的流型非对称特性,并分析了气泡受力时的变形情况。 从管内流体质点的受力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两种变化过程中的流型变迁出现 非对称现象的原因。 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
21、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30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小结1 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平管内流动水加热沸腾时两相流的基本流型,获得了静止和旋转状态下的沸腾汽-水两相流流型图,并分析了重力和离心力效应对沸腾流型的影响。主要工作归纳如下: 在同一加热条件下,进行了转台在057r/min (测试段中心截面所受过载量为02G)加速过程中沸腾两相流的流型实验。从所摄图像资料中,发现并定义了新的流型:冲击流、高冲击交混流和低冲击交混流。 在同一加热条件下,进行了转台在570 r/min(测试段中心截面所受过载量为2 G0)减速过程中沸腾
22、两相流的流型实验。获得了同样载荷下,由于转台的加 速、减速引起的流型非对称特性,并分析了气泡受力时的变形情况。 从管内流体质点的受力角度出发,分析了造成两种变化过程中的流型变迁出现 非对称现象的原因。 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31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32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
23、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33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34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35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
24、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36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37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 利用旋转实验台及流动沸腾装置,对水平管内沸腾两相流的流动及传热参数进行了一系列测量,并使用摄像机和流动可视化技术对流型进行了实时拍
25、摄,得到了动载作用下的实验数据和图像。通过对试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整理,获得动载作用下气液两相流的部分流动及传热特性。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1) 过载对饱和沸腾两相流流型有一定的影响。加热时转台在 0-57r/min(即加热段中心处所受过载量变化为 0-2G)的加速过程中,会出现冲击流、高冲击交混流和低冲击交混流。 (2) 过载对管内两相流动尤其是压力降及空隙率产生强烈影响。当加速度方向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同时,过载可以看作是流体受到一个与流动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所以过载会增大管内流体的流阻,阻碍管内流体继续向前流动。过载越大,流阻越大,液相后壅的现象越明显。即随过载增大,液相流量减小,进出口压差增
26、大,空隙率减小。 (3) 过载促进管外散热。静止时,管壁散热以辐射换热为主,而过载状态下,管外散热以强迫对流散热为主,且随着过载的增大,外掠圆管外壁的空气流速增加,其对流散热量迅速增大。 (4) 过载削弱对管内流体的加热能力。静止时,两相流传热能力高于单相流,其主要因素就是潜热量的存在,而在过载增大过程中,两相流逐渐转变为单相流,其换热优点消失殆尽。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环节数据处理一、换热特性研究38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Behavior of air bubbles during subcooled water boiling1.由于动载条件的复杂性,缺少可靠的数学模型,为了了解
27、其流动与传热特性,通常采用实验方法来进行初探性研究。不过,我引用的三篇文章提到的同一个试验台,我觉得有些结果有问题。2.通过分别介绍了两个实验台,我觉得有很大的意义。实验如何设计、包括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要预先尽量想到。有些问题是可以遇到再解决的,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一旦错了,就全盘有问题了。3.动载实验畅想,火箭车实验。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装置一、换热特性研究39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Cirtical heat flux 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Boiling
28、of a liquid fluid is used for cooling and/or steam production in many technical applications, like power plants or electronic devices. However, the nucleate boiling process is limited by the critical heat flux (CHF), which is the highest heat flux that can be dissipated into a nucleate boiling syste
29、m before the local transition to film boiling occurs. Critical heat flux at low flow, low pressure conditions is important with respect to accident conditions of boiling water reactors. Nevertheless,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and prediction methods for these conditions are scarce.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装置一、换热特
30、性研究40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Cirtical heat flux 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装置一、换热特性研究41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Cirtical heat flux 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The own measured data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ndencies and
31、 the value region of the literature data.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装置一、换热特性研究42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Cirtical heat flux 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The outlet pressure influence on the CHF values is similar for both annuli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装置一、换热特性研究43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Cirtical heat flux
32、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It is evident that the CHF was detected always on the top end of the heated section for the large annulus, whereas the data points of small annulu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upper half as described above. Moreover, the CHF position co
33、uld vary in the axial and azimuthal position on the heated surface even for the same parameter set in case of the small annulus.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装置一、换热特性研究44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Cirtical heat flux 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both works are mat
34、ching very well. 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装置一、换热特性研究45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Cirtical heat flux 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the CHF results for the different annular geometries of Rogers et al.and the present work at similar inlet subcooling enthalpy conditions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装置一、换热特性研
35、究46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Cirtical heat flux 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The 3-k-factors correlation using the LUT1986 led to 70130% higher CHF values. Using the LUT200626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with predicting errors of 3462%, but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stil
36、l over-estimated.分析结论研究背景试验装置一、换热特性研究471.微通道2.动载下3.临界热通量Cirtical heat flux for flow boiling of low pressure in vertical internally heated annuliThe CHF value results from the LUT for tubes by inserting the correlated vapor quality.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the rod-centered correlation illustrated in
37、 Fig. 15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applied range of low pressure and low mass flux.主要内容48换热特性研究1流阻特性研究2二、流阻特性研究49文献统计微通道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水平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0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研究背景现存问题本文内容以微尺度相变理论为基础的微通道内流动沸腾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而微通道内压降特性正是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38、现有文献对单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采用蒸馏水为实验工质,水力直径0.267mm的矩形微槽为实验段,通过测量沸腾时进出口压降,获得压降变化特性,并在实验范围内考虑各参数效应提出新的流动沸腾压降实验关联式。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1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实验装置图经除气后的水经高压小流量恒流蠕动泵由冷凝器降温和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恒温水浴箱和辅助加热器进行预热,达到一定进口温度后进入实验段。工质通过实验段后经冷凝器回到贮液罐,形成循环。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2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
39、究矩形微槽实验段图不锈钢薄板上矩形微槽道截面积为0.4mm0.2mm(宽高),水力直径为0.267 mm,长度80mm。微槽上部覆盖玻璃便于沸腾情况的高速拍摄,利用直流稳压电源加热薄电阻片间接加热水至沸腾;进出口联箱和整个实验段四周用聚四氟乙烯进行保温;压力与温度测点布置在进出口联箱处;压力传感器垂直布置,从而有效减小压力测量误差。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3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试验现象在起始沸腾时 实验观察发现压降和出口温度的波动较大,呈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且两者呈一一反相对应。在过冷沸腾时 两相流动表现为蒸汽与过冷水交替出现。由于水力直径较
40、小,气泡会快速合并,形成汽塞。当汽塞一离开实验段出口时,由于出口处容积的突然增大,压降迅速减小,此时蒸汽从出口处的溢出使对应的出口温度迅速增大。在过冷沸腾时 出口温度基本维持饱和温度,此时稳定的饱和蒸汽环状流和饱和水的交替出现,压降及出口温度波动减小。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4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压降分析 本实验采用的进口温度均低于进口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实验段的前端必定是单相流发展段。 实验前端压降分析 两相压降=为实验所测进出口压降-单相压降 冷却工质单相流动的压降变化为 为密度; 为过冷段长度,由热平衡计算得到; 为水力直径; 为摩擦因子
41、。 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5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压降分析实验两相压降分析 由于采用水平布置,因此可忽略重力压降,实验两相压降由摩擦压降 和加速度压降 两部分组成。其中,加速度压降采用Zivi的空泡率关联式进行计算 两相摩擦压降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6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为了得到两相摩擦压降关联式采用L-M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两相摩擦压降修正因子 与LockhartMartinelli参数 X 的变化关系。当X较小时, 随X的增大而减小,相同进口温度下, 的变化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X大于0
42、.3时,随X增大而增大,而几乎不受流量的影响。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7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右图为实验数据与已有常规尺度管槽和微尺度管槽分相模型的比较结果的误差的原因 本实验是矩形单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实验,由于水的气泡脱离直径较大,气泡更易合并,即使在过冷状态下也会产生汽塞,阻碍液体的正常流动,并相应引起压降及出口温度的剧烈波动而造成。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8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对加速度压降采用Zivi空泡率关系式进行计算,利用分相模型及Collier关联式进行两相摩擦压降计算结合实验结果
43、及与其他模型的比较结果,对Mishima and Hibiki关联式稍做改动,考虑水力直径及流量影响建立了水平布置矩形单微槽内水流动沸腾的压降关联式,结果讨论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59矩形微槽水平微管矩形微槽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右图示了不同质量流速,进口温度45下所有实验数据与新的压降关联式的比较情况,其平均误差分别为14.8,10.9,15.4,9.3。总体上该模型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对所有的实验数据与本压降关联式进行比较,其平均绝对误差为12.6。分析结论试验结果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60矩形微槽水平微管水平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研究背景近年来研
44、究表明:以微尺度相变理论为基础的微通道内流动沸腾不仅取得了非常好的换热效果,并且利用冷却工质的相变潜热使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安全温度之内。出现的问题:微通道内过大的压降做过的研究:冷却工质的压降特性、提出适用各自范围的实验关联式本文内容对不锈钢微管的实验段进行电加热至沸腾,沸腾稳定后测量进出口的压降。通过改变流量参数、进口温度参数、加热热流密度来获得水平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的压降变化特性,并考虑了在实验范围内的个参数引起的效应,然后提出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实验关联式。分析结论试验结果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61矩形微槽水平微管水平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实验装置图分析结论
45、试验结果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62矩形微槽水平微管水平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实验段组成分析结论试验结果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63矩形微槽水平微管水平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数据采集和处理 流量-玻璃浮子式流量计1 实验段进出口温度-镍鉻-镍硅热电偶2 实验段进出口压力值-压力传感器3分析结论试验结果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64矩形微槽水平微管水平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参数设置进口温度Tin分别为30 、60 、75 流量范围G为79.62-238.85 kg/(m2s)有效加热热流密度 27. 8- 91 kW/ m2Tin= 60 G=132.7 kg/(m2s)q=80 kW/ m2分析结论试验结果主要内容试验环节二、流阻特性研究65矩形微槽水平微管水平微管内水的流动沸腾压降特性实验研究过冷沸腾-其两相流动是蒸汽与过冷水交替出现而形成的. 当局部区域气泡产生后, 由于管径较小, 气泡会快速合并, 形成汽塞. 汽塞的存在并且扩大阻碍了工质的流动, 压降开始增大, 推动两相流体向前流动. 当汽塞离开实验段出口, 由于出口处容积的突然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方自愿合作协议模板
- 公司的股权转让的协议书
- mpa案例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真题重组卷(统编版)-A4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环城四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原卷版)-A4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件-任务2.1认识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工程现场
- 《犯罪构成》课件
- 养老院老人情感慰藉制度
- 课件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介绍
- 导游工作中的常见案例分析
- 快递服务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 2023年鳌江镇活动策划项目招标文件
- 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课后答案Unit1-2
- 安全与合规管理
- 《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版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油烟净化器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 输卵管积水护理查房
- 护理门诊开科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