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铜梁区西北中学201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1页
重庆铜梁区西北中学201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2页
重庆铜梁区西北中学201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3页
重庆铜梁区西北中学201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4页
重庆铜梁区西北中学201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重庆市铜梁区西北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五)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27分) TOC o 1-5 h z .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0C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 1min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云朵为参照物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3.在下列物态变化

2、中,都吸热的是()A.凝固、液化、凝华 B .熔化、汽化、升华C.升华、凝固、凝华 D .熔化、汽化、液化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 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 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 摄影”等,下列的 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 错误的是()A.手影-光的直

3、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 .摄影-光的反射.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A.金属块取出后水不断往外渗透B.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C.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金属块表面.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月明”,这两句诗描述的分别是光的()A.反射、反射 B.反射、折射 C.折射、反射D.折射、折射.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男声”音调高

4、、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如图,给凸透镜 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 取下”近视眼镜,为 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 .靠近透镜 B .远离透镜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位置二.填空题(每空 1分).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

5、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 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 运动.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 现象,后者是光的 现象,所看到的都 是 (填实像或虚像”).如图所示,40表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 地方到达 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min.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 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 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 m.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 2s内通过的路程是 40m,后2s内的通

6、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 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 , 4s内的平均速度是 .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 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若将金属块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古诗中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 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 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的 位置(填甲或乙).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 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折射角为.用质量相等的 0c的水和0c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三.作图题(每题 2分,共8分).在图中完成光路. 一束光射向

7、一块玻璃砖,如图所示,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如图是光源 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光由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四.实验探究(共 26分).如图甲所示,是 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 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 填A、 B”或C”),示数为 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丙ABCDE ),则可知该物质是 (

8、选填 晶体”或非 晶体”).(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 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C,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 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4)图象中DE段是 过程.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测量焦距: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 cm.(2)如图2所示

9、,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 光屏三者中心调到,这样做是为了 .(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 填 放大”或缩小)的.(选填 实或 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 仪器是.(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原因是.(5)小明在图2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 (选填 远离”或 靠近”)透镜方向移 动.同时把光屏向 (选填 远离”或 靠近”)透镜方向移动.(6)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

10、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 当向 (选填 远离”或 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7)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 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 移动.27.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 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在向右盘加祛码时, 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应该 (填增加或减少”)祛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祛码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g;金属块的密度为 .,3kg/m .(2)小华说小明在天

11、平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这个错误是 ;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 (选填褊大、褊小”或不变”).(3)小华接着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他绘制的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g.五.计算题一节运油车能装50m3的石油.为了知道一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 采取了这样的办法: 用量筒从车上取30cm3的石油样品,称得石油样品的质量为 24g .那么一节运油车能装多少 吨石油?3一个玻璃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1200g;装满密度为0.8g/cm的酒精时的总质重为1000g;当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为105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小红的妈妈到

12、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52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19.3g/cm3和8.9g/cm3.(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3)请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2015-2016学年重庆市铜梁区西北中学八年级(上)期末 物理模拟试卷(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27分)1.学习

13、、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0C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 1min【考点】 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 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 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36.5C左右,故A错误;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在 30cm左右,选项B符合实际,故 B正确;C、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 1.1m/s左右,达不到10m/s,故C错误

14、;D、人的脉搏在每分钟 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那么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0s,达不到1min (60s);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云朵为参照物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

15、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解答】解: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位置没有变化,所以说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故 A错.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受油机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故B错.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月亮相对于云位置发生着改变, 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故C正确.D、漂流而下的小船,相当于河岸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 小船是运动的.故D错.故选C.【点评】 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确定被研究物体;选定参照物;判断被研究物体相

16、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来确定物体 的运动情况.3.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是()A.凝固、液化、凝华 B .熔化、汽化、升华C.升华、凝固、凝华 D .熔化、汽化、液化【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由此 可判断出四个选项中哪些都是吸热的.【解答】 解: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故 ACD错误,B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只要记住各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是不难做出选择的.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图甲中,小孔

17、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2)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3)白光

18、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4)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依据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来判断此题.【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 不是虚像,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利用了凹透镜的发散 的作用,用凹透镜矫正,此项错误;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 是光的色散现象,此项正确;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

19、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色散、近 视远视的矫正.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 手影”,剧院放映的 电影”,湖岸景色在 水中形成的 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 摄影”等,下列的 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 错误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凸透镜成像D .摄影-光的反射【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倒影、电影、摄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解答】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

20、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A错误;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光的反射形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B错误;C、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C错误; D、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 D正确.故选D.【点评】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镜、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金属块在冰箱中被

21、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用干毛巾擦净,过一会儿金属 块又变湿了,原因是()A.金属块取出后水不断往外渗透B.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C.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金属块表面【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 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解答】解: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 取出来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 形成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金属块的温度还是比较低的,待一会儿,空气中的水蒸气继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

22、珠,附着在金属块表面,所以金属块又变湿了.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知识,熟记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的条件是水蒸气受冷.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月明”,这两句诗描述的分别是光的()A.反射、反射 B.反射、折射C.折射、反射 D.折射、折射【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

23、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1)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2)池水映明月”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C.【点评】在物理题中,将古诗文中提到的情景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相联系的题目很多,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与机械运动相联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与声现象相联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机械能

24、相联系等等,这也是考试的一个热点.8.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处感觉的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解答】解:歌手表演时,主唱的人声音大,伴唱的人声音小,即独唱的男低音歌手响度大, 伴唱的女高音歌手响度小;由于男低音歌手声音低沉,所以音调低,女高音歌手声间尖细,所以音调高.

25、故选:D.【点评】理解清楚音调和响度的概念,重点理清二者的区别,另外生活中人们把高低和大小 说混淆的话,也要区分开.如图,给凸透镜 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 .靠近透镜 B .远离透镜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位置【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 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分析】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解答】解:本题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

26、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故选A .需要对近视镜的类型有一个清晰的【点评】主要考查透镜成像规律以及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认识.二.填空题(每空 1分).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 这种现象叫 升华.停止加热后, 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凝华.【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 这就

27、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解答】解:(1)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升华;(2)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 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 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1: 1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在状态和温度一定时

28、,同种物质密度大小与体积、质量无关.【解答】解:已知实心球是同种材料制成的,所以密度相同,与体积大小无关,所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1:故答案为:1:1.【点评】对于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的变化无关.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车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 西 运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而树木本身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所选取的参照物 相对于地面是向西

29、运动的.故选取火车为参照物.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向西运动.故答案为:车;西.【点评】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有两种方法: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 告诉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运动状态.此题全面地考查了这两方面.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 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 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 前者是光的 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 折射现象,所看 到的都是 虚像 (填 实像”或 虚像”)【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简答题.【分析】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看到倒影和水中的鱼,倒影是光的反射,看到鱼是光的折射,所看到

30、的像都为虚像.【解答】 解: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日食在物理学中,这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可知, 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 这些看到的都是虚像. 故答案为: 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像.【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属于常见的考题.如图所示,40”表示 从此地到西大桥限速 40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40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12 min.西大桥 8km速度的计算;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

31、用.应用题;信息给予题.了解标志牌的含义,40代表速度40km/h, 8km代表路程.(2)根据速度变形式求时间.【解答】 解:(1)标志牌的含义:40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 8km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的路程是8km.(2)根据得故答案为:=0.2h=12min从此地到西大桥限速 40km/h ; 12min【点评】准确理解标志牌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获取信息根据公式求解.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8 m沅: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5 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计算题.【分析】

3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则可求出人与像的距离.【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距等于物距,已知此人距离平面镜4m,可知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 4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4m+4m=8m .由题意可知他以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1.5s后走的路程为s=vt=1m/s M.5s=1.5m ,则此时它与平面镜的距离为4m - 1.5m=2.5m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距等于物距可知,此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5m,则人和像的品巨离为:2.5m+2.5m=5m .故答案为:8; 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外对相对于”要

33、有正确的理解,相对于“平面镜与 相对于他的像是不同的.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 2s内通过的路程是 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 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 4s内的平均速度是15m/s .【考点】 速度的计算;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计算题.后一内通过路程40口【分析】 分析题意知物体后 2s内的平均速度=2s| ; 4s内的平均速度效内通过的总路程|前的内通过路程+后航内通过路程= 4mL二45,将数据代入计算.女,.用季I【解答】解: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V2=_Z= 2s|=i0m/s;4s内通过的路程是 s总=si +s2=40m+20m=60m ;60rd

34、则4s内的平均速度 v平=总=4s |=15m/s .故答案为:10m/s; 15m/s.【点评】此题考查路程时间速度的对应关系,在计算某段平均速度时,应该用对应时间段的路程除以相应的时间.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 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2.7M03kg/m3 ,这种金属可能是 铝;若将金属块截去 ,剩余部分的密度是2.7X103kg/m3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查密度表确定金属的种类;(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解答】解:

35、(1)这种金属的密度:=2.7M03kg/m3.查密度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铝;(2)二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I,如果将它截去理,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 2.7X103kg/m3;故答案为:2.7X103kg/m3;铝;2.7M03kg/m3.【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密度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古诗中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折射 而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的乙 位置(填甲或乙).【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

36、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 解:太阳升起时,太阳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但现在太阳落山了.地球另一边太阳升起了,但他们也是看的在下面的虚像,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太阳位置偏高一些了.故答案为:折射,乙.【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 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 60 ,折射角为 3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先由入射角的概念得出入射角的大小,再由反射定律得出反射角的大小,由已知得出折射角的大小

37、.【解答】 解: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则入射角为 60。,反射角也为 60。,而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故折射光线与界面成60。角,即折射角为30.故本题答案为:60; 30.【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概念.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反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用质量相等的0c的水和0c的冰来冷却物体,0c的冰 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熔化 过程中要 吸收 热量.【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因为0c的冰熔化为0c的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 0c不变,

38、当冰全部 熔化后,再吸热,水才能升温;而0c的水吸热后直接升温, 因此不难判断谁的冷却效果好.【解答】 解:0c的冰变成0c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 0c的冰效果会更好;故答案为:0c的冰,熔化,吸收.【点评】此题结合冰、水实例考查学生对熔化吸热的理解与应用,要会结合物态变化特点分析解答.三.作图题(每题 2分,共8分).在图中完成光路.【专题】作图题.【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解答】解:射向焦点的光线【点评】 本题考查了凹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所

39、示,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 作图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解答】解:由分析知,先画出法线,然后大致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点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和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是不同的.如图是光源 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本题有两种作法: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

40、 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解答】 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 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 SB、SC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第二种作法:先过 A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左侧指向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反 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同理画出反射光线 CD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 S即为发光点 的位置,如

41、图所示:【点评】本题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提 供了两种解题思路:先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作像点后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发光点或先根 据光的反射作出发光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像点.24.光由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向.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空气【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 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解答】 解:过入射点

42、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折射定律内容以及折射定律内容的应用情况,是一道基础题.四.实验探究(共 26分)25.如图甲所示,是 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 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丙(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 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 (选填A、B”或C”),示数为 38 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如图丙 ABCDE ),则可知该物质是晶体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2)在该

43、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 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 (选填 吸收”或 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固液共存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50 C, 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 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慢 (选填快” 或慢”).(4)图象中DE段是 沸腾 过程.【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图析法.【分析】(1)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读数:确定

44、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向大数字读.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2)熔化是吸热过程.(3)如图,物质先吸热温度升高,到达熔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之后,温度再升高,不断吸热,液体的温度升高,到达沸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完成沸腾过程.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晶体的熔点.【解答】解:(1) A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C是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 10C,每一个小格代表 1C,示数是38 C.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2)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

45、,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3)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c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50 C.物质是固态时,吸热 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 28 C (48C- 20c =28 C).物质是液态时,吸 热3min ,物质温度升高了 40 C ( 90 C - 50 C=40 C).所以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 熔化后(CD段)升温慢.(4)如图,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DE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故答案为:(1) B; 38;晶体;(2)吸收;(3)固液共存;50;慢;(4)沸腾.【点评】 本题考

46、查了晶体升温、熔化、升温、沸腾四个过程,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点、沸腾、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读数等,该题综合性很强,有很大的难度.26.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图1图2(1)测量焦距: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 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10 cm.(2)如图2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 (选填

47、放大”或缩小”)的 实.(选填 实或 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照相机 .(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原因是 蜡烛到了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的是虚像(或蜡烛在焦点上).(5)小明在图2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靠近 (选填 远离”或 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 远离 (选填 远离”或 靠近”)透镜方向移动.(6)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

48、次得到清晰的像.(7)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上 移动.【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 实验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物体的像能够 成在光屏的中心.(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 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

49、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照相机, 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投影仪.(4)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虚像的概念,知道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成在光 屏上.同时要知道当物体放在焦点上时,不能成像.(5)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知道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小;(6)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老花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7)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若成的像靠近光屏的上方,可以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蜡烛,即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使成的像向下移动.或者直接向上移动光屏.这样都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解答】解:(1)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50、,太阳光经凸透镜 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侧, 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是焦距.据图知, 凸透镜的焦距是 40cm 30cm=10cm .(2)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成的像要用光屏来承接,所以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烛 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证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3)当蜡烛距凸透镜 25cm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照相机.(4)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可能是不能成像,物体放在焦点上,即物距为10cm;或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10cm.(5)要使

51、所成的像更大, 应增减小物距,所以使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所以光屏要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移动.(6)小明把一副老花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由于老花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提前会聚了,像距更小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靠近凸透镜.(7)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由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靠近光屏的上 方.所以应向上移动光屏.故答案为:(1)会聚;10; (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缩小;实;照相机;(4)蜡烛到了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的是虚像(或蜡烛在焦点上);(5)靠近;远离;(6)靠

52、近; (7)上.【点评】该题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要熟记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27.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 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 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在向右盘加祛码时, 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应该减少 (填 增加”或 减少”)祛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祛码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52 g;金属块的密

53、度为2.6M03 kg/m3.(2)小华说小明在天平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这个错误是金属块上有水,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偏大 (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3)小华接着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他绘制的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烧杯的质量为10 g.【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分析】(1)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祛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后,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祛码的质量和标尺所对应的刻度值的和;测出质量和密度后,根据 尸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2)本题中先用量筒测量的金属块的体积,然后将金

54、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 平的左盘,这样导致质量的测量存在误差.(3)图象中的质量不是液体的质量,而是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所以图象不过原点.【解答】 解:(1)在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向右盘加祛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 说明祛码的质量大于物体的质量了,此时应减少祛码. 天平平衡后,祛码质量加上游码左侧所对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由图可知小金属块的质量是50g+2g=52g.金属块的体积为 80cm3 - 60cm3=20cm3,因此金属块的密度为:年9=l=2.6g/cm3=2.6 X103kg/m 3.3故答案为:减少;52; 2.6M0 .(2)本题中先测量的是金属块的体

55、积,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这样金属块上沾有水,导致质量的测量值偏大,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k因此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偏大.故答案为:金属块上有水,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偏大.(3)图象中的质量不是液体的质量,而是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即便液体的体积为零时,质量是不为零的,这个质量就是烧杯的质量,由图可知,烧杯的质量是10g.故答案为:10.【点评】对于密度测量值和真实值大小分析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质量和体积测量量, 哪个测量量是准确的,哪个测量量是不准确的,根据密度公式进行判断,这个类型的习题很容易迷糊,学会这种方法.五.计算题一节运油车能装50m3的石油.为了知道一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 采取了这样的办法: 用量筒从车上取30cm3的石油样品,称得石油样品的质量为 24g .那么一节运油车能装多少 吨石油?【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先用石油样品的质量和体积算出石油 的密度,再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m= pV就可以算出这节车所装石油的质量.【解答】解:石油的密度:0=0.8g/cm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