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脂肪对鹅脂类代谢的影响(共16页)_第1页
不同脂肪对鹅脂类代谢的影响(共16页)_第2页
不同脂肪对鹅脂类代谢的影响(共16页)_第3页
不同脂肪对鹅脂类代谢的影响(共16页)_第4页
不同脂肪对鹅脂类代谢的影响(共1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3青岛(qn do)农业大学毕 业 论 文 题 目: 不同(b tn)脂肪对鹅脂类代谢(dixi)的影响 姓 名: 毕瑜林 学 院: 动物科技学院 专 业: 动物科学 班 级: 2005级4班 学 号: 04050154 指导教师: 王宝维教授 2009年6月15日目 录中文(zhngwn) TOC o 1-3 u 摘要(zhiyo) PAGEREF _Toc232816072 h 1Abstract. PAGEREF _Toc232816073 h 2引 言 PAGEREF _Toc232816074 h 31材料(cilio)与方法 PAGEREF _Toc232816

2、075 h 41.1试验动物与材料 PAGEREF _Toc232816076 h 41.2 主要仪器设备 PAGEREF _Toc232816077 h 41.3 试验设计 PAGEREF _Toc232816078 h 41.3.1填饲日粮的配制 PAGEREF _Toc232816079 h 41.3.2填饲方法 PAGEREF _Toc232816080 h 51.3.3样品采集 PAGEREF _Toc232816081 h 61.4 屠宰程序 PAGEREF _Toc232816082 h 61.5测定指标与方法 PAGEREF _Toc232816083 h 61.6数据统计分析

3、 PAGEREF _Toc232816084 h 72结果与分析 PAGEREF _Toc232816085 h 72.1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的影响 PAGEREF _Toc232816086 h 72.2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脂类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PAGEREF _Toc232816087 h 72.3不同脂肪对血清无机离子的影响 PAGEREF _Toc232816088 h 83讨论 PAGEREF _Toc232816089 h 93.1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的影响 PAGEREF _Toc232816090 h 93.2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脂类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PAGEREF _Toc2

4、32816091 h 94全文结论 PAGEREF _Toc232816092 h 11致谢 PAGEREF _Toc232816093 h 11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32816094 h 12不同(b tn)脂肪对鹅脂类代谢(dixi)的影响动物科学(kxu)专业 毕瑜林指导教师 王宝维摘要:为研究不同脂肪对鹅脂类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将100只同批孵化、体重相近的鹅随机分为4个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1%等量的鹅油、羊油、玉米油和豆油,填饲结束后屠宰取样分析,初步探索不同脂肪对鹅脂类代谢的影响,旨在探讨不同脂肪对鹅血脂水平及与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的影响。结果表

5、明: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羊油组脂肪酶(LPS)的含量显著升高;豆油组脂蛋白脂酶(LPL)的含量显著升高;玉米油组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显著升高;玉米油组中的磷(P)含量显著升高;不同脂肪对血清中的淀粉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钙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没有影响,不同脂肪能够影响LPL、LPS和AKP的活性使肥肝鹅体内脂肪合成、脂类转运通道趋饱和。关键词:脂肪;鹅;脂类代谢Effect of different fatty on

6、lipid metabolism of gooseStudent majoring in animal science BiYulin Tutor WangBaoweiAbstract: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tty on lipid metabolism, the experiment uses the single HYPERLINK javascript:showjdsw(showlj_1,lj_1) factorial design scheme,100 healthy fatty liver goose were divided int

7、o four groups at radom, which were hatche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body weight were closed. One percent with same quantity goose oil, sheep oil, corn oil and soy-bean oil were added the basis of over feeding grain to explore different fatty on blood lipid levels and fatty metabolism.The results sho

8、wed that different fatty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G,GLU,TC,LDL-C,HDL-Ccontent;sheep oil group increased LPS significantly; soy-bean oil group increased LPL significantly; corn oil group increased AKP and P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t fatty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Amy, GOT, GPT,

9、serum calcium content. It was Showed that different fatty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blood lipid; fatty goose fat synthesis, lipid transport channel has become saturated by impacting LPL, LPS and AKP activity.Key words: Fatty; Goose ;Lipid Metabolis引 言目前,鹅肥肝作为世界上的热门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10、卵磷脂、甘油三酯、各种酶、核糖核酸(h tn h sun)、脱氧核糖核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是一种高级营养食品,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脂香醇厚,营养丰富,是广泛公认的世界三大美味佳肴之一。鹅肥肝是指水禽生长发育大体完成后,在短时期内人工强制填饲大量高能量饲料,经一定的生化反应后在肝脏大量沉积脂肪形成,肥肝质地细嫩、风味鲜美,不仅富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磷脂(ln zh),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非常丰富,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好处。经填饲后的鹅肥肝,其营养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脂肪含量高达6070%左右,是正常肝的712倍,卵磷脂增加4倍,酶活性增加3倍,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增加一倍。鹅肥

11、肝与普通鹅肝相比,有效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后产生的热量增加10倍,极大地提高了它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1-4,是当前(dngqin)国内外市场畅销食品之一。为了生产大而优质的肥肝,必须对肥肝鹅用配合饲料和专门技术来强制填饲。国外研究鹅肥肝生产技术的历史悠久,经验技术相对丰富成熟。而我国是上世纪80年代初才陆续开始进行肥肝的研究与生产,起步较晚,主要是借鉴国外的技术知识。我国对肥肝鹅饲料的研究比较缺乏,生产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使用的饲料较单一,饲料成本高,产品达不到出口质量检验标准等。因此,可考虑通过改变肥肝鹅饲料成分,即在饲料中填加其它一些营养物质或调制方法的改变,来达到生产高质量鹅肥肝的目的。国

12、内外研究表明,生产鹅肥肝的填饲料中添加油脂能加快脂肪沉积,增加肥肝质量,显著提高肥肝形成速度。但不同脂肪对填饲鹅肥肝脂类代谢的影响研究目前却少见报道。为此,这项试验在超饲养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研究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脂类代谢的影响。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之一。脂肪由甘油的三个羟基与三个脂肪酸缩合而成,又称甘油三酯,是维生素A、D、E、K的良好溶剂,为机体吸收维生素提供条件。脂肪的许多理化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脂肪酸分子的种类5。某些脂肪酸可以在体内转化而有些是机体必需的且机体本身不能制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向日粮中添加不同脂肪对动物本身也产生重要影响。家畜沉积的体脂肪

13、按性质和组成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食入的脂肪。通过许多试验资料可以证明,通过营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畜体脂肪酸的组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日粮脂肪酸明显影响脂蛋白组成,从而影响脂肪转运。Hargis等报道-3PUFA可以(ky)抑制肝脏VLDL三酯酰甘油和VLDL-C的合成,并能抑制肝中脂肪酸的从头合成6。Grundy提出,饱和脂肪酸能够抑制由受体作为媒介的LDL的吸收,当利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时,会降低这种抑制现象的发生。结果可能是:仅在膳食中加入(jir)单不饱和脂肪酸或多不饱和脂肪酸时,可能会使胆固醇水平保持不变,而不能降低LDL-C7。肖颖等还研究了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

14、-美国(mi u)大杏仁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血脂作用。结果发现,受试者在服用大杏仁后血清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ApoB)明显下降,载脂蛋白A(APoA)明显升高,在型高脂血症患者中血清TC、LDL-C和ApoB均明显下降,而且这种作用可持续至少4周8。以上研究均表明,减少膳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降低了胆固醇血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鹅脂质代谢一直是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的难点和热点之一。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的脂肪酸类型来调节血脂水平是其中的一种9,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各种动物血脂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10,与脂肪酸的种类、添加量、动物种类等有关11。关于不同脂肪如何影响肥肝鹅脂类代谢的含量未见报道。本试验

15、的目的旨在探讨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水平及与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与材料试验鹅选自同批孵化、日龄相同,体重相近(P0.05),13周龄100只鹅,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1%等量的鹅油、羊油、玉米油和豆油。1.2 主要仪器设备冷冻离心机、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ioSpec1610核酸蛋白测定仪、微量移液器(Eppendorf)、恒温水浴锅、试管架、超净工作台等。1.3 试验设计1.3.1 填饲日粮的配制(pizh)填饲饲料调制方法:将玉米经过筛选,剔除杂质、劣质和霉变玉米,留下粒大、饱

16、满、色质好的;将玉米颗粒分别倒入不同的水锅内,煮沸510min后,捞出沥干,每组趁热拌入1%脂肪、0.3%的食盐充分拌匀,冷却备用。水煮玉米不能煮得太久,以玉米粒表皮起皱(拨开(b ki)玉米粒后,玉米芯还是白色),用手搓时能去皮最佳,约为七成熟,以免由于吸水太多,玉米体积增大、容易破裂而影响填料量。日粮配方见表1.2表1.2 日粮配方(pi fng)Table1.2 Composition the diets项目原料 Ingredients玉米%脂肪%食盐%鹅油goose oil10010.3羊油sheep oil10010.3玉米油corn oil10010.3豆油soy-bean oil

17、10010.31.3.2 填饲方法正式填饲期,根据鹅群的具体情况,在预饲前做好相应的疫苗接种、驱虫及填饲舍和填饲机消毒等工作。填饲鹅实行小圈饲养,限制填饲鹅的活动,减少其能量消耗,加快填饲鹅的肥育和肝内脂肪的沉积。填饲后期,由于鹅体重的迅速增加和肥肝的逐步形成,要轻捉轻放,尽量减少对鹅的惊扰。平时不断给予清洁饮水,及时清粪,保持圈内的清洁卫生。经常检查鹅群是否有消化不良或其它疾病的鹅只,对其治疗,康复后继续填饲。填饲操作方法:助手将鹅固定,填饲员坐在填饲机座位上,面对填饲机填饲管,左手抓住鹅头,掌心贴往鹅头顶部,拇指和食指捏开鹅喙的基部,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固定鹅喙的基部,用食指伸入鹅的口腔内按

18、压鹅舌的基部,将填饲机的填饲管缓慢的插入鹅的口腔,沿咽喉、食道直插至食道膨大部的中端(两锁骨前缘连线的中点位置);待填饲管插入预定位置后,填饲员右脚踩填饲开关,螺旋推运器运转,玉米粒从填饲管中向食道膨大部推送,填饲员左手仍固定鹅头,右手触摸食道膨大部并缓慢的挤压,待玉米填满时,边填料边退出填饲管,自下而上填饲,并且右手要顺着进料的方向缓慢的抚摸食道,做往下挤压玉米的动作,使食道和食道膨大部充分的填满玉米,直至距咽喉约5cm为止,右脚松开脚踏开关,玉米停止输送;将鹅头、咽部慢慢从填饲管中退出,填饲员仍捏住鹅头,再一次抚摸鹅的食道,进一步的把食道中的玉米送入食道膨大部,以防止鹅通过甩头把填入的玉米

19、粒从食道中甩出来。这种填饲机因填饲管较长,可直接插到食道膨大部,省去了捏挤食道的操作;缩短了填饲时间,减少了食道部的损伤,增加了填料量,从而提高了填肥效果。填饲员应注意手脚协调并用,脚踩填饲开关填饲玉米与向下退鹅的速度要一致,速度退慢了会使食道局部膨胀形成堵塞,甚至食道破裂,退得太快又填不满食道,影响填饲量,进而影响肥肝增重。当鹅挣扎颈部弯曲时,应松开脚踏开关,停止送料,待恢复正常时再继续填饲,以避免填饲事故发生。填饲方法详见表1.3。表1.3 填饲方法(fngf)Table 1.3 Overfeeding method天day填饲量(克/次/只/天)Overfeeding amount(g/

20、time/goose/day)填饲次数(次/天)Overfeeding times(times/day)填饲时间(次/天)Overfeeding time(times/day)1-2100-12528:00 20:003-4125-15028:00 20:005-6150-17542:00 8:00 14:00 20:007-8175-20042:00 8:00 14:00 20:009-10200-22542:00 8:00 14:00 20:0011-12225-25042:00 8:00 14:00 20:0013-14250-2755(加砂砾)1:00 5:00 9:00 14:30

21、19:0015-16275-3005(加砂砾)1:00 5:00 9:00 14:30 19:0017-18300-3255(加砂砾)1:00 5:00 9:00 14:30 19:0019-结束325以上5(加砂砾)1:00 5:00 9:00 14:30 19:001.3.3 样品(yngpn)的采集翅静脉采血10mL,低温3000r/min,离心(lxn)20min,分离出血清,-40冰箱保存待检。1.4 屠宰程序采血后宰杀称重、挂起沥血;屠体浸入6070水温中手工脱毛,屠宰后的胴体放入-20的冰柜中冷冻48h,将冷冻后的鹅胴体放置在操作台上,腹部向上尾部朝操作者。用刀从龙骨前端沿龙骨脊

22、左测向龙骨后端划破皮脂,然后用刀从龙骨后端向肛门处沿胶中线割开皮脂和腹膜,从裸露胸骨处,用剪刀从龙骨后端沿龙骨脊向前剪开胸骨,打开胸腔,使内脏暴露。将肥肝与其它脏器分离,取肝时要特别小心。操作时不能划破肥肝,分离时不能划破胆囊,以保持肝的完整。如果不慎将胆囊碰破,应立即用水将肥肝上的胆汁冲洗干净。操作人员每取完1只肥肝,用清洁水冲洗一下双手。取出的肥肝应适当进行整型处理,用小刀除去附在肝上的神经纤维、结缔组织,残留脂肪和背囊下的绿色渗出物,切除肝上的淤血、出血斑和破损部分,放在0.9%的盐水中浸泡10min,捞出沥干,放在盘中称重,然后放在-40的冰箱中冷冻保存待测。1.5 测定指标(zhbi

23、o)与方法脂肪酶测定、脂蛋白脂酶LPL及肝脂酶HL的活性测定按照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甘油三酯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法测定;总胆固醇(TC)采用总胆固醇(Cholesterol)试剂盒(CHOD-PAP法),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磷钨酸-镁沉淀法),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剂盒采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聚乙烯硫酸(li sun)沉淀法),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OT和GPT活性采用赖氏法;Amy活性采用碘-淀粉比色法;AKP活性采用

24、磷酸丙二钠法; 血钙(EDTA-2Na法)、血磷(钼蓝法)。1.6 数据(shj)统计分析用SAS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处理数据。试验结果的组间差异用Oneway ANOVA检验,两组间差异采用LSD法统计,试验数据以“sd”表示。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的影响 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的影响见表1.4,结果表明:鹅油组、羊油组、玉米油组、豆油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没有影响。表1.4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的影响Table 1.4 The effect

25、s of different fatty in diet on serum lipid of geese liver项目Items鹅油组goose oil羊油组sheep oil玉米油组corn oil豆油组soy-bean oil甘油三酯TG(mmol/L)6.540.87a6.330.66a7.220.53a7.340.65a总胆固醇TC(mmol/L)14.183.77a12.755.75a12.916.46a12.543.96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3.141.25a3.341.01a3.121.52a3.251.39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mol/L)

26、9.701.61a7.311.86a8.430.97a8.512.59a2.2 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脂类代谢相关(xinggun)酶活性的影响不同(b tn)脂肪对肥肝鹅血清酶活性影响见表1.5,结果表明:添加(tin ji)羊油组脂肪酶的含量显著的高于添加鹅油、羊油、玉米油组(P0.05)。添加豆油组脂蛋白脂酶的含量显著的高于鹅油、玉米油组(P0.05)。添加玉米油组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的高于添加鹅油、羊油、豆油组(P0.05)。表1.5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脂类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Table 1.5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tty on related Enzyme A

27、ctivities of lipid metabolism of geese live项目Items鹅油组goose oil羊油组sheep oil玉米油组corn oil豆油组soy-bean oil脂肪酶LPS(mol/L)70.0510.03b182.1316.66a38.5318.53 b31.0110.50b脂蛋白脂酶LPL(U/ml)2.491.58b3.282.75ab2.571.55b3.83.2.06a肝脂酶 HL(U/ml)3.642.41a2.481.43a3.843.06a4.232.20a总脂酶(LPL+HL)(U/ml)6.131.45a5.762.09a6.312

28、.01a8.063.16a碱性磷酸酶AKP(U/gprot)28.5913.10b25.024.76b43.895.93a23.6014.39b淀粉酶Amy (u/dl)722.5847.18a684.5787.70a718.9056.82a683.5619.98a谷草转氨酶GOT(IU/L)171.20179.60a233.25239.36a340.0040.30a69.2555.51a谷丙转氨酶GPT(IU/L)125.69105.52a178.6190.33a248.6131.98a141.94125.85a2.3 不同脂肪对血清无机离子的影响不同脂肪对血清无机离子的影响见表1.6 ,结

29、果表明玉米油组中的磷含量显著高于鹅油、玉米油、豆油组(P0.05)表1.6不同脂肪对血清无机离子的影响Table 1.6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tty in diet on serum inorganic ions of geese live项目Items鹅油组goose oil羊油组sheep oil玉米油组corn oil豆油组soy-bean oil钙Ca(mmol/L)3.441.29a4.772.16a3.902.43a3.470.44a磷P(mmol/L)1.100.152b1.180.56b1.6150.165a1.180.3548b3 讨论(to

30、ln)3.1 不同脂肪(zhfng)对肥肝鹅血脂的影响禽类脂肪合成主要在肝脏,其肝脏脂肪沉积的敏感性主要与TG的沉积和分泌有关。肝脏中合成的TG主要通过HDL和VLDL运送,当肝脏合成TG的速度高于VLDL分泌速度和脂肪酸-氧化速度时,造成肝脏中TG的大量沉积,形成肥肝。对鸭的研究表明:超饲养期,肥肝性能较差的普通鸭血清(xuqng)VLDL变化与肥肝性能较好的番鸭无显著差异,但普通鸭正常血清中TG,VLDL浓度却高于番鸭。鸭的肥肝性能越好,其肝脏脂肪合成能力越强,进食后VLDL的分泌以及其它脂蛋白中TG的浓度越低;普通鸭禁食时VLDL浓度高于番鸭,但HDL浓度较低,其对肝脏脂肪沉积抗性较强的

31、原因可能是肝脏分泌VLDL能力较强造成的,而HDL对肝脂沉积的影响力可能很小。关于鹅的研究表明:朗德鹅脂肪合成能力较强,肥肝性能优于波兰鹅,但VLDL分泌能力较弱;而且朗德鹅和波兰鹅HDL参与肝脏磷脂代谢途径不同,朗德鹅HDL中PL含量低于波兰鹅,可能也是其肥肝性能优于波兰鹅的原因。由此可知,脂蛋白中VLDL模式与鹅鸭肥肝性能的关系尤为密切。本试验结果表明,填饲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脂肪对血清TG、CHOL、HDL和LDL影响的差异不显著,说明:(1)VLDL可能只具有品系特异性,超饲养期,其浓度的变化与饲粮中油脂水平无显著关系;(2)填饲期鹅对脂肪合成急剧增加的代谢适应,当肝脏利用血糖合成脂肪速

32、度增加时,它能通过促进脂蛋白组装和分泌,提高脂肪向肝外组织运输的能力,促进脂肪优先在肝外脂肪组织中沉积;(3)TG和CHOL的浓度虽显著增加,但在各试验组间保持稳定,表明朗德鹅随着体内脂肪合成和转运加强,其脂类转运通道已趋饱和。3.2 不同(b tn)脂肪对肥肝鹅脂类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脂肪酶(LPS)又称甘油三酯基酰水解酶,主要由胰腺腺泡合成。正常情况下,合成分泌出来(ch li)的LPS绝大多数进入十二指肠,只有少量进入血液,胰腺中LPS浓度比肝、十二指肠、小肠中高100倍,比血清高20000倍12。除能直接反应胰腺功能外,LPS作为生物体内脂类代谢不可缺少的水解酶与脂类代谢有着(yu z

33、he)不可忽视的联系。邱炳源等(1998)研究发现,LPS能分解LDL,可用来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具有明显的降低大鼠血清HDL-C的作用13。另外,Karpe等(1998)研究发现,血清LPS作为TG降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限速酶可受到GH影响,GH可通过修饰LPS的糖基化低聚糖链,二聚体的形成及降解等过程来抑制血清LPS活性14。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脂肪对肥肝鹅LPS活性的影响为:羊油组鹅油组玉米油组大豆油组,说明了饱和脂肪酸的羊油比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鹅油、玉米油、豆油对提高LPS活性作用效果更好,易于鹅肥肝的增重,促进肥肝的提前成熟。脂蛋白脂酶(LPL)存在肝外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主

34、要催化血浆中的乳糜微粒(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LPL)是催化CM和VLDL所携带的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的限制性酶15,Goldberg(1986)研究表明,LPL主要分解CM和VLDL中的TG,并在脂蛋白之间转移胆固醇、PL及载脂蛋白,代谢后的VLDL转变为中密度脂蛋白及CM残粒被肝脏摄取,LPL活性降低,血中TG升高,从而可引起高脂血症16。Cisar等(1989)指出LPL是血循环中与内源性TG代谢相关的关键酶,由肝外组织细胞合成,分泌后附着肝周围组织毛细血管表面,在脂肪组织和肌肉中分布最广17。虽然LPL在哺乳动物脂肪组织

35、的脂肪沉积中不起关键性作用,但在家禽脂肪组织的脂肪沉积过程中是调控的关键酶18。LPL的调节较复杂,并具组织特异性,胰岛素、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均可对LPL进行调控19。Chapmanman等(2000)研究结果表明,饲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日粮能提高大鼠网膜脂肪组织的LPL活性20。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脂肪对肥肝鹅LPL活性的影响为:豆油组羊油组鹅油组玉米油组,这与李奇发研究朗德鹅肥肝重与LPL活性呈负相关结果相一致,LPL活性是其外周脂肪组织沉积的主要限制因子,使得未经LPL水解的VLDL又返回肝脏促进肝酯变性,添加豆油能够使LPL活性升高,大量水解的VLDL,动员肝脏脂肪能力更强,脂肪合成

36、率降低,TG在肝中的沉积受到抑制,影响肝重。AKP是反映成骨细胞在体外分化为成熟骨细胞及基质钙化的一个重要指标(zhbio),是成骨细胞的标志酶,它能够分解磷酸盐化合物产生游离磷酸盐,磷酸盐与细胞间质中的钙结合形成磷酸钙,从而参与调节钙化过程;张明志21报道(bodo)血清AKP与骨质矿化有联系,它可促进磷酸钙在骨内的沉积,使钙磷的吸收增加,促进骨胶原的形成和钙化的过程,加速新骨的形成;黄生强22等报道AKP活性与骨生成率呈显著正相关(xinggun)。这都表明了AKP活性与Ca、P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AKP是消化代谢的关键酶,脂肪代谢因其作为具有遗传标志的同工酶,其活性的高低可反映生长速度和

37、生产性能,祝国强等认为AKP的变化会影响TG、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本试验表明玉米油组中的碱性磷酸酶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可能与血清中的磷含量有关。AMY是新陈代谢过程的调节剂,AMY活性大小直接影响着机体化学反应的速率,进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AMY活力高说明机体新陈代谢水平越高,反之则说明新陈代谢能力较弱。本试验表明鹅油中的淀粉酶最高,玉米油、羊油、豆油依次降低,但是差异不显著,淀粉酶升高,表明对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作用升高,鹅油能够促进肥肝鹅对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提高了饲料消化率,促进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速了肥肝的形成,促进肥肝的提前成熟。AST和AST

38、在肝脏、心脏和肾脏中含量较多,其活性高低反映了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状况。正常情况下活性很小,但当肝脏组织发生损害或病变时,血液中的AST和ALT活性会增加,因此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本试验条件下,各添加组AST、ALT差异不显著,表明试验组朗德鹅肝脏组织正常,不存在组织坏死、病变和损害的情况。4 全文结论不同脂肪对肥肝鹅血脂没有影响,不同脂肪能够影响LPL、LPS和AKP的活性使肥肝鹅体内脂肪合成、脂类转运通道趋饱和。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王宝维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王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对我影响深远,王老师给予我大学四年学业上的谆谆教诲和生活上无微

39、不至的关怀让我铭记在心。在此,谨向王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gnxi)青岛农业大学优质水禽(shu qn)研究所所有的师兄(shxing)师姐在试验和生活中予以的无私帮助!(范永存、王巧莉、张倩、孙鹏、姜晓霞、王娜、王伟伟、张乐乐)。感谢动物科技学院的各位领导及老师,在我大学学习期间给予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父母及朋友在这四年来给予我的精神上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我所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倾注着他们的希望和心血。最后,向在大学期间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同学,朋友以及亲人们致以我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参考文献:1 高原.鹅肥肝与心脏病J.中国家禽,2001,23(7):

40、27.2 郗远,何燕.鹅肥肝酱加工技术J.中国家禽,2007,29(1):48-49.3 陈耀王.鹅肥肝生产的简史、现状和展望J中国家禽,2005,12: 27-29.4 Hermier D,Rousselet-Pailley D,Peresson R,et al.Influence of orotic acid andestrogen on hepatic lipid storage and secretion in goose susceptible to liversteatosis.Biochim Biophys Acta,1994,1211(1):7-106.5 刘玉芳. HYPER

41、LINK /kns50/detail.aspx?dbname=CJFD1991&filename=SCKJ199106008&filetitle=%e7%bc%a2%e8%9b%8f%e7%ad%89%e8%b4%9d%e7%b1%bb%e9%a3%9f%e5%93%81%e8%84%82%e8%b4%a8%e8%84%82%e8%82%aa%e9%85%b8%e7%bb%84%e6%88%90%e5%88%86%e6%9e%90%e7%a0%94%e7%a9%b6 o 缢蛏等贝类食品脂质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相似度 43% t _blank 缢蛏.贝类食品脂质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J. HYPER

42、LINK /kns50/Navi/Bridge.aspx?DBCode=cjfd&LinkType=BaseLink&Field=BaseID&TableName=CJFDBASEINFO&NaviLink=%e6%b0%b4%e4%ba%a7%e7%a7%91%e6%8a%80%e6%83%85%e6%8a%a5&Value=SCKJ t _blank 水产科技情报, HYPERLINK /kns50/Navi/Bridge.aspx?DBCode=cjfd&LinkType=IssueLink&Field=BaseID*year*issue&TableName=CJFDYEARINFO&V

43、alue=SCKJ*1991*06&NaviLink=%e6%b0%b4%e4%ba%a7%e7%a7%91%e6%8a%80%e6%83%85%e6%8a%a5 t _blank 1991,6:25.6 Hargis, P. G. Dietary modification of yolk lipid with menhaden oil.poult-SciJ.1991,70(4):874-883.7 Thomsen C, Rasmusseno, ChristiansenC,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ets of a Monounsaturated fat di

44、et and a high carbohydrate diet on cardiovaseular risk faetors in first degree relatives to type-2 diabetic subjeetsJ.Eur J Clin Nutr,1999,53:818-823 .8 肖颖,王军波,梁学军.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2,8(8):931-934.9 Sukhinder K, Cheema K, Luis B A. Metabolism of cholesterol is altered in the live

45、r of C3H mice fed fats enriched with different C-18 fatty acidsJ.Journal of Nutrition, 1999,129:1718-1724.10 Burley R W, Evans A J, Pearsond A. Molecular aspects of the synthesis and deposition of hens egg yolk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low density lipoproteinJ.Poultry Science, 1993, 72: 850-855.11 汪鲲.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蛋黄和组织中的富集规律及其对产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yngxing).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12 LaDu M.JKapsas H.,Palmer W.K.Regulation of lipoprotein lipase in adiposeand muscle tissues during fas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