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隧井控制围岩破碎带巷道成型PPT_第1页
某煤矿隧井控制围岩破碎带巷道成型PPT_第2页
某煤矿隧井控制围岩破碎带巷道成型PPT_第3页
某煤矿隧井控制围岩破碎带巷道成型PPT_第4页
某煤矿隧井控制围岩破碎带巷道成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控制围岩破碎带巷道成型 小 组 名 称: 小 组 注 册 号: 注 册 登 记 号: 小 组 类 型: 成 果 发 布 人: 2010年3月25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小组概况三、选题理由四、现状调查五、设定目标六、原因分析七 、要因分析八、制定对策,按对策实施九、实施效果检验十、巩固实施效果十一、总结及今后的打算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主体工程 平煤十三矿主斜井井筒设计1858.8m,设计方位角31620,施工坡度-20。半圆拱形断面,净宽5600mm,净高3900mm,净面积18.4平方米,主要担负十三矿提煤及人员运送。支护形式:锚网喷+钢筋混凝土联合支护。地质状况 工程施工至850m处,遇

2、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岩石松软,破碎,遇水情况易恶化。二 小组概况小 组 概 况 表小组名称 成立时间 课题名称控制围岩破碎带巷道成型活动时间2010年1月 2010年3月小组注册编号 课题注册编号 序号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组内职务123456建井三处第九项目部qc小组成员简介控制围岩破碎带巷道成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围岩破碎带支护困难,影响了施工工程质量。工程处要求存在的问题选择课题项目部要求安全、快速的把围岩破碎带通过。以技术为指导,实践相结合,控制工程质量。本工程的生产目标:争创优质工程采用常用的施工手段,很难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 三、选题理由四、现状调查 井下施工安全系数低 支护难度大进

3、度缓慢1、由于岩石破碎,工作面片帮、少顶现象严重。 2、偏帮超挖后,还需用岩石充填,再进行挂网喷浆。3、工作面有渗水、淋水现象,岩石松软,遇水易恶化。工人劳动环境安全系数低。加重了工人劳动强度工作面出砟困难五、设定目标要求安全快速的通过围岩破碎带。总体目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井筒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工程处要求质量要求 放炮后,巷道初次成型与巷道标准尺寸的差别控制在200mm范围内。1、人员培训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2、工作面岩石松软,所用炸药量可能过大。3、工作面围岩状松软,难以支护。4、工作面渗水、淋水,岩石见水恶化。 井下施工安全系数低 支护难度大进度缓慢六、原因分析七、确认要因序号末端因素确

4、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时间1人员培训不到位考核施工班组人员考核合格率100%10.1.53工作面岩石松软,所用炸药量过大。现场勘察验算 勘察验算符合施工要求10.1.54工作面围岩松软 安全存在隐患对地质进行勘察正常放炮未经过支护前,围岩是否冒落10.1.55工作面渗水、淋水施工环境见水恶化对地质进行勘察是否导致围岩冒落,片帮。10.1.5结论 10.1.4-10.1.5,对施工班组人员共计98人进行考核,成绩如下: 根据考核情况,岗位考核合格率是100%,达到标准的要求。实测完成时间负责人考核合格率=100%标准考核施工班组人员确认方法考核项目90-10080-9070-80理论知识26648

5、操作技能226115非要因1、人员培训不到位10.1.5人员培训不到位为非要因结论测算结果完成时间负责人超挖量200mm标准现场勘察测算确认方法要 因2、炮进距离大,炸药量多。 2010.1.5由项目部技术副经理以及技术员在现场完成了对工程的勘察测算,并经小组成员商讨后,得出了以下结论:10.1.51、目前巷道循环进尺1.8米,炮进过大,容易发生冒顶、片帮等现象,加大支护难度,劳动环境安全系数低。2、目前巷道一次起爆消耗炸药量为42.4kg。经过小组成员商讨并计算,认定目前岩石为软岩,单位炸药消耗量过大,从新设定装药量。炮进距离大,炸药量多。是要因结论实验结果完成时间负责人标准对地质情况进行现

6、场勘察确认方法要 因3、工作面围岩松软,难以支护。 2010.1.5 qc小组成员姬国民、王志恒,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了勘察,结果如下: 目前施工地段处于泥岩与砂岩互层,岩石松软,见水强度迅速降低。导致支护困难,出砟困难。10.1.5是否导致围岩冒落工作面围岩松软,难以支护是要因结论勘察结果完成时间 是否导致 围岩冒落负责人标准对地质情况进行现场勘察确认方法要 因4、工作面渗水、淋水,施工环境见水恶化 2010.1.5 qc小组成员张俊臣、王志恒,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了勘察,结果如下: 目前施工地段处于泥岩与砂质泥岩岩互层,系平顶山砂岩含水层,工作面岩石遇水后,难以支护,会出现顶板冒落,片帮等安全

7、隐患。10.1.5工作面渗水、淋水,施工环境见水恶化是要因 前进钻眼深度过大,周边眼装药量过大。 工作面围岩石松软,难以支护。工作面岩石见水导致施工环境恶化经过逐一确认,小组成员最终确认出以下三项末端因素八、制定对策对 策 前进钻眼深度过大,周边眼装药量过大。 1、为了减轻支护难度,经过我们反复验算、商讨,把循环进尺由原来的1.8m改为1.0m。 2、根据煤、岩普氏系数,单位炸药消耗量由原来的1.35改为0.96,从新做出爆破图表,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围岩 松软 1、放炮后立即对工作面进行超前支护,并把超前锚杆的间距从500mm减少到300mm。 2、把两掘一喷改为一掘一喷,即随掘随喷。 渗水

8、、 淋水 现象 采用壁后注浆,固结工作面周围岩土,形成帷幕,起到堵水的作用,防止工作面岩石遇水成泥。 其他 为了制定对策顺利的实施,小组成员不定期到工作面观察,并做好记录。按对策实施1前进钻眼深度过大,周边眼装药量过大。1、把循环进尺由原来的1.8m改为1.0m。 2、立即根据对策制定出新的爆破图表,确定一次爆破炸药量为30.15kg,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讲解,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按对策实施。按对策实施2把超前锚杆间距由500mm改为300mm.按对策实施3渗水、淋水现象 编制注浆措施,再对施工人员贯彻后在施工中监督落实。时 间第一炮第二炮第三炮第四炮第五炮第一周 228(255) 216(

9、260) 195(245) 193(230) 196(215)第二周189(215)197(225)176(205)183(210)178(200)小组成员取巷道十个点为检验点,用来检验巷道成型情况,下表为实行对策后两周内十炮平均超挖量(括号内为最大值)。单位:mm 九、实施效果检验决策施行前两周与实行后两周巷道成型情况对比序号决策实行前决策实行后1.片帮次数5次1次2.冒顶次数1次0次片帮冒顶76543210决策实行前决策实行后片帮76543210实施效果检验实施效果检验 效果检查: 2010年1月9日20:45分,工作面实施壁后注浆完毕。工作面渗水、淋水现象得到控制,劳动环境得到改善。 2010年1月25日,根据小组成员两周内的跟踪观察,巷道成型逐步达到了工程质量的要求。工作面仅出现了一次片帮现象,根据追查,系工人在出砟时挂耙斗机滑子没找好位置,耙斗机运行时斗子撞到帮上导致小面积的片帮现象,工人劳动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了。问题得到了解决! 2010年2月18日,巷道围岩破碎带顺利过完,本次QC活动进入资料整理阶段。 十、巩固实施效果 1、2010年1月10日我们针对实施效果制定了专项管理规定,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便于管理,奖罚分明。 2、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形成文字,从而在以后的施工中加以推广和应用。总结这次成功经验,便于以后qc管理工作的开展。 十一、总结及今后的打算 1、总 结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