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和二次备课_第1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和二次备课_第2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和二次备课_第3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和二次备课_第4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和二次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

2、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

3、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3、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算式说出来。(如x除以a减b的差。)这也为学生对文字题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4、遇到学生错误的典型例题时,进行错误的辨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

4、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同学们自始至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冰天雪地”的出现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应用所学的知识得到答案。是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5页例1、例2。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

5、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目标:1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

6、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单。 教学实录: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师:很高兴能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提前学习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四则运算。关于四则运算的知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先来回顾和今天学习有关的内容。 课件演示: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师:这里的43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出43的和,再用它们的和减2。 师:那么423呢? 生:先算43的差,再用它们的差加3。 课件演示:二年级下册中再一次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并第一次学习含有

7、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师:这里的64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64得24,再算243得8。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用递等式计算,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递等式的等号要对齐。 生:横式上不用写得数了。 生:先算哪一步可以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二、结合情境,探究学习。 1学习只有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师:“温故而知新”,回顾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图中描绘的是哪里?人们都在做什么?(出师课本23页主题图。) 生:是一幅冰天雪地的景象,人们在滑冰、打雪仗等。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8、题? 生:滑冰区的人比滑雪区多多少人? 师:你提的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用减法解答。 生:三个区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解答。 师:同学们把你提的数学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 师:现在我们把观察的视角集中到滑冰场来,全班齐读例1。 生齐读: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再次默读,并找出题中的有关信息。 生:信息有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师:从这些信息中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说你看出些什么解题的方法? 生:上午原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这里应该用减法计算。 生:又有85人到来,从这里知道应该用

9、加法计算。 学生回答同时进行课件演示。 师:怎样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同学们在作业单1题下尝试列式计算。 学生完成例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人) 2885113(人) 方法2:列综合算式 724485 2885 113(人)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求出的是什么?再算什么?求出的又是什么? 生:先算7244,求出来的是原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 生:再算2885得113人,是中午剩下的人和下午来的85人合并,现在有113人。 师:在解答这道题目时,也有部分同学分步列式,根据先算7244再用差与85合并,分布也能改写

10、为综合算式。(用课件进行演示) 师:抢答365457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3654,再算它们的和减57。 师: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出运算顺序,一个同学倾听并判断对错。 出示:右边说,左边听1004565;左边说,右边听1208416。 学生活动。 师:观察这些题目,它们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运算顺序又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加减法混合运算。 生:它们都是先算前面的一步,再算后面的一步。 生:它们都没有小括号。 师:把我们的发现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 生: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学习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师:例1的学习小朋友们通过努力

11、找到了解题方法,掌握了运算顺序,现在来看看例2。全班齐读题目。 生:“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师:同样再次默读一遍题目,找一找题中的信息。 生:信息有3天接待987人。 生:还有“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的6天。 师:我们先把这些信息用图画直观的表示出来。(课件演示) 师:题中“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生:就是让我们照“3天接待987人”来计算。 师:你会先算什么呢? 生:我先算一天接待多少人,再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生:我先求出6是3的2倍。 师:(课件边演示边提问)6里面有几个3,也就是有几个987? 生:6里面有2个3,也就是有2个987? 师:现在

12、在同学中有了不同的思考方法,请你在作业单的2题下自己列综合算式解答出这道题。 学生完成例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方法1:98736 方法2:63987 师:分别说说在这两个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结合题意叙述。 师:同桌合作,一个同学说出运算顺序,一个同学倾听并判断对错。 出示:右边说,左边听12504;左边说,右边听3567。 学生活动。 师:观察这些题目,它们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运算顺序又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乘除法混合运算。 生:它们都是先算前面的一步,再算后面的一步。 生:它们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生:它们都没有小括号。 师:把我们的发现一起读一读。(

13、课件出示) 生齐读: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法、除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师:我们把今天学习的只有加、减法的算式和只有乘、除法的算式放在一起对比,它们的运算顺序有相同处吗? 生:有。 师:那么这两个结论你能把它们变得更简洁一些吗?同桌先交流一下。 生: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运算,只有乘、除法运算,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生: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师:两位同学的叙述谁的更准确,为什么? 生:第二个同学的更好,他说加、减法运算,乘、除法运算时中间加了一个“或”字,这样更准确。 师:全班同学再来把我们归纳出的结

14、论读一读。 生齐读: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运算,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师:(课件出示课本做一做两题)可任选一题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注意递等式计算的格式。) 师:(课件出示判断并改错)课后作业。 四、全课小结。 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反思教学“四则运算”,可以是直奔主题,告诉学生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机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的准确、熟练。但练习中忘记运算顺序的情况常会出现。单纯的机械训练,学生只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尝试给学生提供

15、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1. 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单元中,我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

16、学时,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我们改变了以往计算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内容生活化,并注意了开放性,即问题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解题的策略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解答问题。这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在课堂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

17、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情境中探索新符号,并掌握了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使学生乐想、善思、敢说,自由地思考、实践、计算。2.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考的主动权。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研究者。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思

18、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心地让学生去想、去做。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但这些“错误答案”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面对错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识体系。3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是关键。在叙述解题思路时,

19、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下午比上午多接待游客多少人,再计算下午比上午多派保洁员多少人”。不要停留在“用下午保洁员的人数上午保洁员的人数”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况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

20、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法则,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相对于第一课时的内容而言,本节课的难度的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后进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通常有个别学生由于不熟练的原因,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率极高。本课的内容还需要查漏补缺。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后反思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

21、,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

22、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要让学生多动手。不少学生会说但是一旦动手就错,特别是对“东偏北,还是北偏西” 以及在地图上标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茫然。我结合例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

23、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并强化练习还可以怎样说:南偏东45度 、东偏北50度 、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

24、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本单元的活动交流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能利用培优补差的时间,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稍好一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

25、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我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具体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图上方位与实际方位的联系区别 在引导学生认识实际方位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以教室中的实物为中心,画一幅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巩固了实际方位,又引申出了图上方位,同时学生由于所定方位不同,实物也就不同,所以图的画法多种多样。这样教师便可以引出图上方位,并且编成口诀告诉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二、图上方位要确定标准 在确定某一建筑物的方位时,以某一建筑物为标准,它是一个方位,而以另一个建筑物

26、为标准,它又是另一个方位。以花坛为标准是在花坛的北面,而以大门为标准,则在大门的东北角上。所以,确定标准是关键。三、采用表格式进行路线描述是个好办法,既清楚又简洁明了。 总之第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认识事物。在这个

27、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我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在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鼓励学生用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与同伴合作交流,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好。具体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位置与方向时,要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首先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西南北方位的技能: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右面是南方。教学中必

28、须带领学生到实地辨认,反复操作,并通过完整、正确的语言来表示。(例:大门在校园的东面。)再根据自身方位和地图方位的联系:因为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我们仍然从自身方位出发,面向东方(右面),后面是西方(左面),左手是北方(上面),右手是南方(下面),并通过反复操作活动让学生把自身方位和地图方位相统一,形成辨认方向的技能。 学生对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已有基础,但这个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任意方向,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此方面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空间想象力比较薄弱。基于上述原因,要上好这一单元的内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

29、,尽量上得通俗易懂。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要求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 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此题中的观察点是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自己要确定一个起点作为观察点,然后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为观察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

30、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每画(走)到一个地方,标出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弄懂了以上两道例题,这一单元的其它几道题也是大同小异,那么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自然而然地全学会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时我想,学生只要把这两个例题学会和理解了,就没问题了。通过做练习册和习题时,发现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未掌握好。问题是不知道对观察点的确定,主要原因是:一是学生没有听课,二是可能是老师疏忽没有强调观察位置与方向一定要确定观察点。今后在解决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当出现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时只根据方向或距离其中一个条件时,要

31、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怎样说才能更准确呢?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索发现正确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探索,进行实际操作,才能掌握这方面知识。 学生早已积累了有关位置知识的感性经验,能通过一些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在解决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当出现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时只根据方向或距离其中一个条件时,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怎样说才能更准确呢?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索发现正确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但学生在交流1号检查点位置时出现了两个答案东偏北30和北偏东60,首先应肯定学生的说法都是对的,再向学生介绍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方位,这样做可以避免以后的练

32、习中出现类似问题。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探索,进行实际操作,才能掌握这方面知识。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是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随后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更容易理解。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中,除了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可以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这一册中全部出现了。如何让学生把这些简便运算都掌握,并且能融会贯通的运用,这是我们每位老师所思考的首要问题。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学会寻找题目的特点。 (1)看到数字5、2

33、5、125想到数字2、4、8。将他们相乘,凑成整数。 例如:25、36,把36写成49。变成2549,使计算简便。 (2)把接近整数的写成整数和一个一位数相加减。 例如:20232,把202写成2002,变成20032232,使计算简便。 (3)寻找能凑成整数的数,把它们相加减。 例如:1265574,发现12674=200,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5200,使计算简便。 例如:3576457,发现357和57,都有一个57,相减正好是整数,可以运用数字搬家的方法:3575764,使计算简便。 二、巧妙运用简便计算。 简便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用整数来参与计算,达到使计算化难为易的目的。题目的简便计算

34、是千变万化的,主要是要让学生看懂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简便计算。 例如:2825的计算方法可以是(A)(208)25=2025825(B)(74)25=7(425)(C)28(1004)=281004 三、注重题目的对比。 有些学生对于简便计算,你出10题,他做下来可能是题题错。学生很难掌握简便计算的一个原因就是将题目混淆,故就不知道该题该用哪种简便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类似题目间的对比。 例如:(2520)4与(2520)4的比较,前者是运用乘法结合律,后者是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如:12588和88102的比较,前者是拆88,把88拆成811或88拆成808,后者是拆102,把 102拆成1

35、002。 总之,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探究方法,才能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才能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后记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部分共包括了五个定律和两个性质: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者a(bc)abac减法的性质:abca(bc)除法的性质:abc=a(bc) 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的比较好,然而对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常混淆,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

36、进。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探索时,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算法。于是我在教学中强调了以下几点:1. 在教学中我把各种简算题型分类整理,尤其对于乘法分配律进行详细归类和整理。让学生从整体认识到个别比较,加深简算的印象。我发现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思维。例如:101 87=(100+1) 87=8700+87=8787(乘法分配律 拆项法) 34 43+34 56+34=34 (43+56+1

37、)=34 100=3400(乘法分配律 添项法)2. 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比较区分,可学生还是多次把分配律说成结合律,在计算过程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混淆。尤其是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还是不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注意观察,乘法分配律有两种以上运算符号,而乘法结合律只有一种运算符号。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在区分中比较。3. 简算与学生的数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让学生多观察数据,用选数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训学生,对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大有益处。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大力练习。4. 注重生活练习实际,将简算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易于学

38、生接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简算类型的不断增多,学生开始对一些类型混淆了,随着简算方法的多样化,简算的准确性也开始大打折扣,不能灵活选择更合适的简算方法。我也很困惑:明明简便计算比四则混合运算简单多了,为什么还是有部分学生摸不着头序?找不到简算的方法呢?其实,简便计算对学生的理解力和计算技能的要求是很高的,简算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特征,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于是,我强化学生的训练,进行了大量的练习,把带有明显特征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可以简

39、便的数的计算。简便计算的思路会有很多,在本单元的教学总结中,我强调只要把握“凑整”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运算定律,就是正确的。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本单元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在计算中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很多的实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途径来解决,学习要善于分析和总结,选择合理、方便、简单的方法更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以致用的道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是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随后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更容易理解。在简

40、便计算这一部分中,除了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可以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这一册中全部出现了。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知识,我觉得很合乎情理。 但是,在“简便计算”的习题中有这样几道练习题,42页第题的67236+64和25+75-25+75,在备课时,却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教师教学用书上明确写出:简便计算这类题目,教师应强调运算定律适用于连加、连乘运算,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上面的几道题要求虽然是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如果按教师教学用书上所说的“运算定律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那么这几道题就只能按从左往右的

41、顺序计算了,这显然是错误的,这三道题也应该有简便计算的方法,其实只要让学生明白带着数字前的运算符号交换位置就可以简便计算了。如果教师直接把这样的规律告诉学生,相信学生会记住这一简便方法的。可又背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并不能真正理解。 于是我就思考:如何让学生能理解在加减混合运算中,为什么可以把数字及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来进行简便计算?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本章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将简便计算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也就是说,都是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的。我想:即使是练习课,也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理解的出发点。在前面的例题中,

42、一般都是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开始引出简便计算的,在这儿的练习中,我采用了“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的办法”,为了节约教学时间,出示了42页第题的67236+64,请学生看看算式,以我校的生活情景来编题说给同桌听,等反馈交流后提问:你认为怎样算可以简便一些呢? 这样,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就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出发点了,有了生活经验的支撑,教师只要引导:“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需要交换数的位置必须带着运算符号一起交换。”就可以了。那么,学生在计算25+75-25+75这道题时就已经能得心应手了,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理由,结果教学效果不错。 上了这节练习课后,学生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简

43、便计算的方法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我认为“简便计算”的教学必须遵循“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从数学自身的特点看,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思维的结果。学习这些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付出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曾经所付出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地实现以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 教学计算就应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

44、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计算规律,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和超越。乘法分配律课后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在设计本教案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

45、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学生能自由发挥,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气氛热烈。到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 三、总体

46、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四、在学习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表示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

47、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难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所以本堂课我通过口算、读算式、写类似算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感知乘法分配律,最后由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概念。这是我本堂课唯一感到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把课堂的主体权交给了学生,学生们都很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可是不足之处颇多。一、本课堂我的教学程序是:先让学生口算,再出示情景图,根据情景图上所给的信息列出算式:(4

48、2)25=425225并且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算式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读读这个算式(意图是让学生去感知乘法分配律),然后再让学生去写出两个类似的算式(意图是让学生体验乘法分配律)写完之后再板书几个同学所写的算式并选取期中一个同学的算式让他说说算式的左边为什么等于右边(62)5=6525);而且我还要求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意图是让不同层次的同学们都能反复去感知乘法分配律),通过刚才的几道程序,然后再让同学们去总结这类算式左边和右边的特点,得出乘法分配律,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同学们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原以为这样上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事与愿违,在要同学们独立写出两个类似的算式时,发现有小部分同

49、学并不会写,所以本堂课后面部分上得就不怎么顺畅了。课后向刘司一老师请教得知,原来我的教学程序上出现问题了-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应该是先由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写出类似的算式,体验乘法分配律,最后再通过练习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二、在要求同学们去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时老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同学对乘法分配律特点的认识比较模糊。三、在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时,我只是一笔带过的把乘法分配律通过课件再展示给学生们看了一遍,没有反复强调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导致学生没有较好的掌握乘法分配律。四、课堂用语不够简洁。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

50、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

51、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

52、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抢答(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算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

53、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知识掌握的牢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以后注意,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

54、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感悟和发现乘法分配律,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乘法分配律是继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之后的新的运算定律,在算术理论中又叫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由于它不同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单一的运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对学生而言,难度偏大。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成功之处体现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本节课创设立足于生活背景的贴瓷砖活动的情境,既贴近儿童知识背景,形象直观又蕴含着数学味儿,为学生进一步探索规律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课堂

55、上我通过猜想验证总结应用四个环节,不断让学生感受分配律,丰富学生体验,逐步经历从具体情境实例符号化,抽象到运用符号来表示“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2让学生亲历规律探索形成过程。就是让学生亲历规律形成的科学过程设计中,不着痕迹的让学生不断观察,比较,猜想,验证,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在探索,归纳过程中,渗透着从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3结合乘法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以“(6+4)969+49”为例,左边算式括号里算得10,表示10个9,右边算式的“49”表示有4个9,“69”表示有6个9,加起来共有10个9。等号两边的算式形式不同,但它们的意思

56、是相同的,都表示10个9,所以是相等的。在练习中,359+35,让学生先在理解乘法意义,说明9个35,后面又加了1个35,这样就凑成了10个35。不足之处也有很多:1刚才提到的结合乘法意义理解乘法分配律,仅仅只体现在“(6+4)969+49”上,如果能从学生的大量的例子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式形结合解释,那就更有利于模型的建立。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但时间较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3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偏多,如果能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第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比较,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举大量的例子验证,然后结合乘法的意义从本质上理解

57、乘法分配律,并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第二课时,再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因为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法分配律。4课堂上应该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乘法分配律的意思。 总之,每上完一节课,对自己的教学又是一次促进,反思每一堂课的成功与不足,都会给自己的教学实践积累一些经验,今后要多反思,以便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更丰富。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不断的学习,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将书本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课堂上使学生能真正获得发展,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体验,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使教学获得理想的效

58、果。乘法分配律教案(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二)能力训练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三)德育渗进点通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羹育渗遇点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实践,使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运用已有经验知识迁移类推,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知识。1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2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小黑板(转板)、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红(白)方木块。(一)锚垫孕伏1口算:(卡片)25 174 12524引导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

59、定律,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2先口算,再把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投影片)(6+4)5 64+45(二)探究新知1导人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且知道应用这些定律可使一些计算简便。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乘法的分配律。(板书课题)2教学例5:(1)出示例5: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算式,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懂得:两个算式相等。两个算式可用等号连接。学生答,教师板书:(18+7)6150 186+76二150(8+7)6二186+76 (4)教师出示:20(15+9) 20 15+20948020(15+9)二2015+209组织学

60、生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反馈练习:按题目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学生答,教师填写投影。(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初感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填空题的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拥有足量的感性材料,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知识的获捐达到水到渠成。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相乘”指不固定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等号左右两边两个算式相等。3概括定律: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