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1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2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3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4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味黄芪生脉饮对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随着生活习惯的 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动脉粥样 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所以在培养良好的生 活作息习惯及饮食习惯外积极的寻找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已 成为当务之急。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理,目前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的药物主要是西药他汀类药物,其现代药理研究及大规模的临床跟踪试验已经 证实其有效性。但由于老年患者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在具体应用时存在诸多的 问题,由于老年人机体衰弱,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使其对药物的耐受性较

2、差, 加之老年患者往往一身多病,服用多种药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此种情况 下,开发中医药的宝库,从中寻求有效地治疗方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中医药是个巨大的宝库,发挥中医优势,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老年病的特 点,系统研究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发掘出有效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实现在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对多种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作用,将 成为中医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之一。研究目的发挥中医的优势,运用中医理论系统研究阐述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 机及治疗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观察选取切中老年动脉粥 样硬化病机的方药,用实验及临床观察的方法,验证加味黄芪生脉饮治疗

3、预防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验证所阐述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的正确性,最终将有效方药作为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加以应用,达到预防治疗保 健的综合作用。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生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脂的异常,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加味黄芪生脉饮对老年高脂血症的影响2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加味黄芪生脉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粥样板块的影 响,研究其对粥样斑块的直接影响。3 通过临床观察, 观察加味黄芪生脉饮对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治疗效果, 究其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结果的分析,证实所阐释理论的正确性,加味黄芪 生脉

4、饮预防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同时阐释其对老年患者的保健作 用。研究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最常见的一 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病变从内膜开始,有多种病变符合存在,包括脂质和复 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钙质沉积形成斑块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多样化,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年龄性别、血脂异常、 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肥胖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将肥 胖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同时存在称为“代谢综合征” , 本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

5、奏的加 快,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持续升高。所以积极的预防治疗 有其众多的现实意义。动脉粥样硬化在西医是原因不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有众多的假说,主要 有: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以及内皮损伤反应学 说。近年来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是动脉内膜 对损伤做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动脉内膜的损伤主要是氧化修饰的 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造成功能性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本病 的形成。所以降低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着重要作 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肌弹力型动脉和中型 肌弹力型动脉。前

6、者主要是主动脉,后者主要有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 肢体各动脉、肾动脉等。主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影响是可发生动脉瘤,如破裂可 导致致命性大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心病,如脂质斑块破裂阻塞血 管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出现脑组织萎缩严重者出现老年性 痴呆,如继发血栓形成可形成缺血性脑卒中,也可因小动脉瘤的破裂出现脑和 蛛网膜下腔出血。颈动脉硬化主要引起脑供血不足。肾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引起动脉的狭窄闭塞,从而出 现肢体萎缩和缺血坏死。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广泛、危害严重,所以有效的 预防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对已形成斑块的治疗、 稳定和逆转有着

7、广泛的临床意义。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一般性的治疗主要 有合理膳食、适当的运动、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危险 因素等方面。药物治疗主要是调整血脂药、抗血小板药以及溶栓药和抗凝药。 但对于老年患者这个特殊群体来说,上述药物治疗存在很大的弊端。主要由于 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各器官功能不全,特别是肝肾功能的不全,加之老年 患者往往一身多病,造成了用药的局限,使得许多药物不能应用,或应用后因 其副作用而停用。鉴于上述的种种原因,我们转回头来在博大精深的中医药领域寻找预防和 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成为时代的呼唤。中医的精髓就是治未病,从根本上预 防疾病的发生,

8、这也是中医和现代医学先比的一大优势。 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 结合老年人体质特点,系统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并得出相关的预 防治疗方法和措施,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医药的预防治疗作用,已经成为一个必 然方向。近些年来有学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运用中医理论进行了阐述,也有学 者对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从临床和实验等方面做了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但总的来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也较零散,不系统。 本研究将系统阐述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的方法研究加味黄芪生脉饮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研究动态及水平1 现代医学发病机理的研究 目前动脉

9、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主要有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 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以及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而脂质学说、炎症学说 和感染学说在阐述其发病机制中最多见。对AS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 质代谢紊乱、血管壁细胞生物学行为及细胞问的相互作用上。目前认识比较一致的是脂质代谢的紊乱与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 蛋白在发病过程中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1】。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因素和 机理被发现。赵 氏通过总 结国内外文 献表明白细 胞分化抗原 40 及其配体 (CD40-CD40L信号通路在AS的炎症免疫调节中日发挥重要作用, 但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2】。徐氏通过总结

10、认为 CRP不仅可以强烈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也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演变和进展过程的重要促炎因子 【3】。 姚氏总结了近年来蛋白组学在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及存在的 不足【 4】。余氏等总结国内外文献研究认为现有资料充分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 形成过程中DNA的异常甲基化是早期事件,也可能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 原因【 5】。戴氏等通过总结发现:有较多的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动脉 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自身免疫反应高度相关 , 涉及到的抗原有氧化低密度 脂蛋白、热休克蛋白、B 2糖蛋白、凋亡细胞等,不但固有免疫参与了动脉粥样 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 获得性免疫

11、也参与其中 , 后者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6】。 吴氏通过总结神经肽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研究表明:。神经肽(NPY)作为神经体 液调节的主要物质基础,一方面,可作为递质或调质,通过影响心血管中枢神 经元的活动,实现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另一方面,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与血管, 影响血管内皮的功能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对 AS形成起着重要作用【7】。王氏 等通过文献回顾表明:许多资料提示外膜炎症的出现使血管周围微环境发生相 应变化,这种变化会对诱发 发生有很大影响【 8】。马氏等综述了感染和动脉粥 样硬化的关系,认为长期、慢性、持续性感染是 As 形成的重要原因。病原微生 物不仅作为一种抗原分子引起炎症

12、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使脂质和 炎性细胞在动脉内膜下的沉积,而且亦可作为一种转录因子促进SMC的增殖和迁移血脂代谢异常,促进炎症因子产生,诱导巨噬细胞吸收的脂质,形成泡 沫细胞;抑癌基因功能受损与细胞过度增殖、凋亡及斑块破裂有关。感染可能 启动As的发生,促进As的发展导致动脉痉挛、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9】。 郭氏通过总结表明:众多研究表明纤维蛋白 (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 素。纤维蛋白 (原)能够调节炎性细胞黏附和迁移,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刺激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10】。程氏等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甚至在 斑块出现之前,血小板就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

13、色,并且、 血小板衍生炎症介质介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11】。另外也有从具体病原 体感染、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磷脂酶等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的 角度和层次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2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虽没有动脉粥样硬化之说, 但从古代文献相关的论述来看, 其当属于中 医“胸痹”“中风”“脉痹”“头痛”“眩晕”等范畴,另外还散在于“痰证” “消 渴”“痴呆”等范畴【 12】。对于其发病机制无统一的认识。陈美华等认为动脉 粥 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气虚、血瘀、痰阻密切相关。病位多在心、脾、肾,其基本 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在于肾精不足,标实在于痰瘀互结,阻于经脉【13】。,黄河

14、清等通过肝气虚衰与动脉粥样硬化在发病年龄、病机及症状等方面比较分 析,认为二者关系密切,且认为痰瘀阻滞、肝气虚衰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主 要病因病机之一【 14】。范氏等从提出从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并分析了毒的致 病特点,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其有关【 15】。张勉之等通过近年来对动脉粥样硬化 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认为其外因为嗜食肥甘厚昧,内因为脾肾不足,属本虚 标实之证。脾肾不足为本,痰浊瘀血为标【 16】。于俊生等从探讨高脂血症和血 液流变学异常与痰瘀的关系出发来探讨了动脉硬化的中医病机。认为动脉粥样 硬化与瘀、痰、毒有密切的关系,并认为痰瘀毒是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 的病理产物【 17】。陈俊

15、发 认为七情内伤、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或饮食失节、 血瘀痰阻、气滞血瘀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机【 18】。从上述的论述可以初步 看出,目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理多集中在气虚、血瘀、痰浊等方面,病 位在于心、脾、肾。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于脾肾不足,标实于痰瘀互结。 与嗜食肥甘、七情内伤、气机不畅、劳逸失适等有密切关系。对于和本病有密切联系的高脂血症对其病因,诸家看法较为一致,认为其 外因是嗜食肥甘厚味,暴饮暴食,饮酒过度,导致脾失健运,水谷肥甘之物变 生为痰浊;内因为肝、脾、肾三脏虚损,导致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无论何 种病因,皆致脏腑功能失调,主要病位在肝、脾、肾三脏,以脾脏为主。一则 过食

16、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运化不利而为痰瘀;二则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或 恼怒伤肝,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脾,脾胃运化失司而成痰湿;三则年老体虚, 肾精亏虚,精血不足,血行迟缓,血脉瘀滞,痰浊凝聚而成高脂血症。是以肝、 脾、肾功能失调为本,痰浊血瘀为标。其中痰饮湿浊是高脂血症发病的关键, 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是引起高脂血症的基本病机。 与本病的病因病机基本一致。 3 中医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单味中药的实验研及临床观察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主要体现在中药在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方面。中药对高脂血症的影响是多靶点多途径的,有学者将中药降血脂的作用机理总 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

17、抑制 TC TG内源性合成。 影响脂类体内代谢。促进体内Tc的排泄。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 学异常。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而调节脂质代谢。调控血脂相关基因的 表达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19】。有学者参考历年的医药专著及杂志,统计具有降 脂作用的中药在135种以上,分属70余科。其降脂的有效成分约40余种,具 体有:皂苷类:绞股蓝、人参、柴胡、三七叶、刺五加叶等;蒽醌类:以蓼科、豆科植物居多,如大黄、何首乌、虎杖等;黄酮类:山楂、银杏、葛根等;生物碱类:荷叶、川芎、北豆根等;挥发油及脂肪油类:月见草、中华大蒜、火麻仁、沙棘等; 多糖类:枸杞、灵芝等。除了上述降脂活性成 分外,尚有少数固醇类、

18、萜类等化合物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显示了一定的降脂作 用【20】。万氏等进一步总结: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有蒲黄、泽泻、人参、刺五 加、灵芝、当归、川芎、杜仲、银杏叶、荷叶、薤白、大豆、陈皮、半夏、怀 牛膝、漏芦等。降甘油三酯为主的中药有金银花、黄连、黄芩、刺五加叶等 既 降低胆固醇又降低甘油三酯的中药有:大黄、何首乌、山楂、绞股蓝、银杏叶、 女贞子、三七、枸杞子、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柴胡、茵陈、姜黄、虎 杖、决明子、黄精、马齿苋、熊胆、月见草等。归纳之,祛痰降脂首选茵陈、 泽泻、石菖蒲、桔梗,活血化瘀降脂以桃仁、赤芍、三七、丹参、水蛭为佳: 补益肝肾清源降脂以党参、白术、何首乌、枸杞子、决明子为

19、佳【 21】。在直接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面,李氏总结了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 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 平,降低血脂、抗氧化、改善血管功能,降低 c 一反应蛋白水平,抑制细胞黠 附分子的表达,升高脂联素水平,抗氧化、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等 22】。胡氏等通过总结近来实验和临床报道总结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主要 有:丹参、绞股蓝、黄芪、人参、川穹、陈皮、连翘、姜黄、半夏、葛根、山 楂等【23】。田氏等总结了清热类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理研究表明,清热类中 药的抗动脉硬化作用是多环节的作用过程。其除了具有抗抗感染作用外,还具 有降低血脂、调节

20、对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活性物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的增殖以及抗氧化等作用。从不同的角度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 展【24】。王氏等通过总结活血化瘀中药的研究表明, 其在降血脂、 抗氧化损伤、 保护内皮功能、调节内皮活性物质分泌,降低 AS早期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有着 明显的疗效。活血化瘀药预防和治疗AS,临床和基础研究皆表明有确切效果【25】。周氏等通过实验证实采用临床推荐剂量的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中,虎杖提取物和大黄醇提物可明显降低 AIxE 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血清炎症标志物 hsCRP及 SCD40L水平,黄连提取物可明显增加抗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保护性 受体PPARy的蛋白和

21、基因表达【26】。周氏通过研究证实活血、益气、化痰中 药有效部位均可通过改善斑块内部成分稳定斑块,化痰中药瓜蒌提取物在减少 斑块破裂次数方面可能更有优势【 27】。复方制剂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在高脂血症的治疗方面, 吴氏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进行临床观察表明: 半夏白术天麻汤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血压的稳定降低,而且 还明显改善 IR 以及降低血脂【 28】。赵氏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 液浓、黏、凝、聚状态,具有提高血管内皮功能, 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9】。 宋氏通过实验表明当归芍药散【 30】。亦有用黄连温胆汤、二陈汤等治疗者,均 取得良好效果,另外较多应用的是

22、中成药制剂,如血脂康胶囊、参芪降脂胶囊、 调脂胶囊、降脂宁颗粒等。在自制剂中主要有:健脾调脂饮、化痰降浊汤、降 脂冲剂、清脂减肥方、益肝降脂饮等以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的组方等。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面:郝氏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血脂康可以明显 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常规用药【31】。王氏通过中药(中药汤剂主方:白芍3Og菊花1Og桑叶1Og石决明30g ,珍珠母30g,钩藤IOg,天麻IOg,牛膝25g,地龙30g,香附IOg。乌药IOg)治疗脑 动脉硬化症 64,取得满意疗效 【32】。高氏通过灯盏细辛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证实灯盏细辛联合

23、奥扎格雷钠可降低血液 黏度、改善血液动力学、溶解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33】。王氏等通过对通 心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的临床疗效观察,证实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消退 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可降低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率【 34】。卫氏等通过观 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抑制作用,表明中药灯盏细辛 有抑制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作用 【35】。李氏等通过中药解毒活 血方方 (由大黄、血竭、茵陈、三七、川芎、葛根组成 )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 对比观察,表明解毒活血法能减轻炎性反应,调节血脂代谢,对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有一定的消减和稳定作用 【36】。汪氏通过对益气活血解毒汤

24、( 组成:红参 5 g、丹参10 g、丹皮10 g、连翘10 g、黄苓10 g、水蛭6 g)对动脉粥样硬化患 者血脂、细胞间粘附分子一 1、C反应蛋白的影响的观察,表明益气活血解毒汤 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调脂、抑制粘附分子的表达可能为其 机制之一【 37】。刘氏等通过观察化痰祛瘀汤(药用黄芪、党参、丹参、赤芍、 茯苓、半夏、菖蒲、川芎、绞股蓝等)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化痰祛瘀汤具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兔血清 hsCRF及提高血清NO的水平,其作 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38】。4 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 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

25、究主要是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研究方法临床研究主要包括两各方面: 1 观察加味黄芪生脉饮对老年高脂血症的疗 效,选取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 价位黄芪生脉饮治疗, 对照组采用血脂康治疗,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判断加味黄芪生脉饮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有效性。 2 观察加味黄芪生脉饮对老年 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主要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来实现。具体观察 方法同对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实验研究主要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通过饲喂加味黄芪生脉饮,对 比观察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内膜的影向,证实加味黄芪生脉饮对动脉 粥样硬化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行

26、性分析老年患者的特点 首先由于老年人在生理上是一个逐渐衰老的过程,所以在病理上是以虚为 主,其次,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除本身所引起的比如冠心病,脑卒中、周围 血管病等,还有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患,其中血脂的异常在动脉粥样硬 化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调节血脂既是针对高脂血症本身的治疗,又是对动 脉粥样硬化以及其所引起的冠心病、脑卒中的预防性治疗,第三老年动脉粥样 硬化患者在服药时往往多种药物一起服用,增加了药物疗效的不确定性,同时 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的减退,在应用调脂药物、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时要注意 用药的安全性问题,第四,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在中医看来就本虚标实的病理变 化,本虚于脾肾不足,标

27、实于痰瘀互结。痰浊血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 虚弱体质引起,但这种虚性体质造成了实邪的聚集,从而产生因虚致实的病理 变化,所以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又存在实的方面,是一个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的 病理过程,第五,基于上面的几点论述,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上有“虚 不可过补,实不可过泄”的特点,正符合“谨和阴阳,以平为期”的治疗原则, 也是治疗老年其他疾患多遵循的原则。加味黄芪生脉饮方义分析 黄芪是甘温纯阳之品,用之以益气温阳,西洋参,性凉而补,益气而无温 燥之弊,又可缓黄芪之纯阳,是其去性存用之意,麦冬甘寒养阴,能大补津液, 合而用之有阴阳相生之理,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竭,五味 子补

28、五脏之气,又具酸敛之性,使阴气得敛,阳气得潜,而消阳不得位而化火 之弊,无火伤津液之虞,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气旺则痰化,此其治本 之方。川穹血中气药,行气活血,丹参善走血分,能去瘀生新,亦能养血,二 者合用化瘀生新,气行血行,无留滞之弊,水谷津液流于血脉自归正化,无化 痰成脂之变,已成之痰脂亦能随气流行,化为无形,此二者合用亦可化瘀通络, 络气和合无变生他病之途。山楂能健脾除积,最善消油垢之积,亦能化瘀血, 决明子能利五脏,除肝家之热,大能消脂,二者合用消其痰脂以治其标。茶叶 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开利郁气,用之以消痰行气,亦能醒脾气以掌中焦 运化之权,此亦是组方之妙处。纵观全方,切中

29、病机,药性平和,补虚泄实, 以平为期,以温煦之力补已衰之阳,以甘凉之品培易亏之阴,以轻清之力化有形之浊,使阴阳平、气血和由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属于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于心、脾、肾,本虚于 脾肾不足,标实于痰瘀互结,与嗜食肥甘、七情内伤、气机不畅、劳逸失适等 有密切关系。结合老年患者的体质特点,其基本病机是气阴两虚、痰阻血瘀, 加味黄芪生脉饮符合其病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作用,亦 符合老年患者的体质特点。临床应用特点加味黄芪生脉饮采用中药茶饮的剂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服用方便,可 以即冲即饮,无需久煎, 2加味黄芪生脉饮组成中无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也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报

30、道,加之各味组成中药用量较小,所以其安全性 可以保证, 3加味黄芪生脉饮组方平和无明显寒热偏颇,用量较小,药性平和 可以长期饮用,符合老年人体质及老年高脂血症的特点,符合老年动脉粥样硬 化“虚不可过补,实不可过泄”的治疗特点,同时药味轻清,无滋腻碍脾之弊, 无损后天之本, 4口感较好,以酸甘为主带有清香之气, 5生脉散及其加味 对多种疾病都有着较好的疗效,加味黄芪生脉饮可以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调 节血脂的同时, 对其他疾病起预防和治疗作用, 符合老年患者一身多病的特点, 6现代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实验研究都证实生脉散具有抗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 加味黄芪生脉饮符合老年患者机体逐渐衰老的特点,在治疗高

31、脂血症的同时能 延缓衰老, 7加味黄芪生脉饮药性平和,补虚泄实,以平为期,以温煦之力补 已衰之阳,以甘凉之品培易亏之阴,以轻清之力化有形之浊,符合老年患者整 体的病机,对其阴阳气血有整体的调节作用。参考文献祖秀宏 王宗保 易光辉 .LOX-1 与动脉粥样硬化 J. 生命的化学, 2006, 26(3) :205-207. 赵文卿王蒙琴.CD40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9, 25(6) :106-108.徐索文 刘培庆.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关系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9, 25(12) :2487-2490.姚树桐 孙红卫 . 蛋白质组学在动脉粥

32、样硬化研究中的进展 J. 社区医学杂 志, 2006, 4(05S) :48-50.余小平(综述) 张媛(综述)凌文华(审校)动脉粥样硬化DNA异常甲基化研究进展 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6, 14(1) :70-72.戴树人 张晓刚 .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中的自身免疫反应 J. 心血管病 学进展, 2009(6) :1040-1043.吴连仲.动脉粥样硬化与神经肽 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3,24(3) :232-235.王建丽 胡维诚 . 动脉外膜炎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学中的应用 J. 中国动脉 硬化杂志, 2003, 11(7) :672-675.马雅銮 秦明照 曾辉.感

33、染与动脉粥样硬化 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 (电子版), 2009, 3(1) :51-54.郭芳 刘俊田.纤维蛋白(原)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生理科 学进展, 2009, 40(2) : 169-171.程蕴琳 刘莉.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早期的作用 J. 中华老年医学杂 志, 2007, 26(6) :408-409.胡高文 程晓昱.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J. 中西医结合心脑 血管病杂志, 2009, 7(2) :204-207.陈美华赵红佳,林求诚。等畅脉乐胶囊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1, 23(5) : 1 3.黄河

34、清, 黄骏李明富谈肝气虚衰与动脉粥样硬化 J 四川中医, 1997,15(2) : 78.范砚超 张国平 唐明 于俊生 陈柏楠 . 从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初探 J. 山 东中医杂志, 2004, 23(5) :261-263.张勉之张大宁补肾活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56 例 J 陕西中医, 200223(2) :l28 130于俊生,陈兆昌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J 山东中医志, 2002, 21(8) :451 454陈俊发.大黄虫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o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6) :331332张金生,王阶中药降脂途径及机理探要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10) : 1381楼锦英中药降脂研究现状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 26(5) :7980万样 林竹.中医药治疗高血脂研究进展 J. 甘肃中医, 2006, 19(12) : 47-49.李秀才 .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 15(5) :394-396.胡高文 程晓昱. 中医药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