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1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 第二节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 常用方法 第三节 企业流程重组 第四节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2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三、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四、MIS战略规划的组织3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Nolan模型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信息管理)阶段预算费用4 第一阶段:初装 初装阶段标志着组织购买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特点: 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
2、力; 该阶段一般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 (3)数据处理技术首先被引入。5 第二阶段:蔓延 处于蔓延阶段的组织中,计算机的应用初见成效,管理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 特点: 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 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 6 第三阶段:控制 主要指对组织中计算机的数量进行控制。 特点: 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采用了数据库(DB)技术; 这一阶段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7第四阶段:集成 集成阶段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特点: 建立集中
3、式的DB及相应的IS; 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 8 由于80年代时,美国尚处在第四阶段,因此,诺兰没能对该两个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他认为数据管理应该是实现企业全方位的数据存储、检索、处理和维护等;成熟应该是形成了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为各个管理层次提供信息。第五阶段:数据管理第六阶段:成熟9诺兰阶段模型的作用 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其基本思想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1)诊断信息系统当前所处的阶段:选择信息系统开发的时机 (2)对系统的规划作出安排: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并且对处于不同阶段上的各个子系统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 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4、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组织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0(1)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无外存到分布式(2)应用方式:批处理实时联机(3)计划控制:短期的、随机的长期的、战略的(4)MIS在组织中的地位:附属于其他部门独立(5)领导模式:MIS部门参与共同决定战略规划(6)用户意识:作业管理级上层管理级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要素11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一)“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个基本功能(即数据处理功能),然后逐步向高级建设(即,增加管理/控制功能)。(局部 整体)适应小型系统可以由点
5、带面,减少投资的浪费,见效快;但建成的系统难整体协调和管理。12(二)“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基本思想:先在组织的高层次制订全面规划和总体设计,进而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逐步求精地建立一套系统。适合中、大规模的系统开发建成的系统集成性、规范性、逻辑性强,容易整体协调和管理;但开发难度大、投资大、见效慢。13两种策略优缺点的对比:策略优点缺点备注自下而上能保证最终的系统可以运行(虽然系统性能不一定良好)。缺乏整体优化;开发过程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一般发生在“初装”和“蔓延”阶段。 自上而下整体性和逻辑性强。复杂、繁琐。 14(三)综合开发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由于“自上而下”的方法适用于系统
6、的总体规划,“自下而上”的方法适用于系统设计、系统实施阶段,所以,实际使用时往往将两种方法综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即采用“自上而下”方法进行总体规划,把企业的管理目标转化为对信息系统的近期和长远目标,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15三、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MIS的战略规划应是组织的战略规划的一部分。 1.作用 (1)合理利用信息资源,节省MIS投资; (2)明确MIS的任务; (3)为将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依据。 2.内容 (1)MIS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2)组织的现状; (3)业务流程现状、存在的问题、流程重组; (4)对影响规划的IT发展的预测。 16四、
7、MIS战略规划的组织 其要点包含成立领导小组、人员培训、规定规划的进度等三个方面。 制定战略规划一般包括以下九个步骤: 确定规划的性质; 提出总体结构; 收集相关信息; 选择开发方案; 战略分析; 确定实施进度; 定义约束条件; 形成文档,并讨 明确战略目标; 论、批准、生效。 17第二节 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1、基本思想2、作用3、工作步骤4、U/C矩阵的应用二、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18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基本思想(1)基于用信息系统支持
8、企业运营的思想。(2)自上而下分析企业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类,然后再自下而上设计和实施系统,以支持企业目标。(3)根据过程/数据需求进行信息系统规划。192、BSP法的作用(1)确定未来MIS的总体结构,明确整个系统的子系统组成以及开发这些子系统的先后顺序;(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优点:保证MIS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使其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MIS的结构体系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203、工作步骤(1)准备工作:成立由最高领导牵头的委员会,下设一个规划
9、研究组,并提出工作计划。 (2)初步调研:规划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各级管理层,了解企业有关决策过程、组织职能和部门的主要活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定义业务过程:业务过程指的是企业管理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的、为了完成某种管理功能的一组活动。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21(4)业务过程重组:业务过程重组是在业务过程定义的基础上,找出哪些过程是正确的,哪些过程是低效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优化处理,还有哪些过程不适合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应当取消。(5)定义数据类:从各项业务过程的角度将与该业务过程有关的输人数据和输出数据按逻辑相关性整理出来归纳成数据类。22(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10、:刻画未来信息系统的框架和相应的数据类,因此其主要工作是利用U/C矩阵划分子系统。 (7)确定系统开发顺序:子系统按先后顺序排出开发计划。 (8)核准信息系统规划: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23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4、U/C矩阵的应用 U/C矩阵:过程/数据矩阵,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利用U/C矩阵确定主要系统间的数据流,实现子系统划分,从而建立MIS的总体结构。U:Use,表示这类功能使用相应的数据类。C:Create,表示这类数据由相应功能产生。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24U/C矩阵法的六个步骤: 填入“数据类”; 填入“功能”; 标以“U”或“C”; 按
11、逻辑关系及发生的顺序,重排各功能; 重排数据类,使所有“C”尽可能靠近对角线; 分组,结果不唯一。25U/C矩阵制作原则 (1)原则上每一个列只能有一个C。如果没有C则可能是数据收集时有错;如果有多个C,则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数据汇总有错,误将其它几处引用数据的地方认为是数据源,其二数据栏是一大类数据的总称,如果是这样应将其细划; (2)每一列至少有一个U,如果没有U,则一定是调查数据或建立U/C阵时有误; (3)U/C矩阵中不能出现空行或空列。如果有空行或空列,则可能是下列两种情况:其一,数据项或业务过程的划分是多余的,其二,在调查或建U/C阵过程中漏掉了他们之间的数据联系。26272829
12、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1、基本概念关键成功因素: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30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2、步骤:(1)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4)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31第三节 企业流程重组(BPR)一、企业流程重组的概述二、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与方法 32一、企业流程重组的概述企业流程重组,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
13、、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核心是“流程”、“根本”、“彻底”和“显著”33企业流程重组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劳动分工原则下,企业流程被分割为一段段分裂的环节,每一环节关心的焦点仅仅是单个任务和工作,而不是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大都停留在“模拟”的程度,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核技术的特点。 企业流程重组正是要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来寻找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34实现手段:信息技术(IT):充分发挥IT的潜能,利用IT
14、改造企业过程,简化企业过程。组织:变革组织结构,达到组织精简、提高效率的目的。BPR过程简化的主要思想是:战略上精简分散的过程;职能上纠正错位的过程;执行上删除冗余的过程。 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涉及到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型的企业组织等。 35企业流程重组的适用情况企业濒临破产,不改只能倒闭; 企业竞争力下滑,企业调整战略和进行重构; 企业领导认识到BPR能大大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企业又有扩张需要;BPR的策略在自己相关的企业获得成功,影响本企业。36二、企业流程重
15、组的步骤与方法 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站在信息的高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之中。 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 1. 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2. 分析每一项活动的必要性; 3.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采用关键成功因素法等,去发现正确的业务流程,如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有些活动可以合并,管理层次可以减少,有些审批检查可以取消等。37 流程重组的指导性方法1.以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取消不增值的管理环节。2.以事前管理代替事后监督,减少不必要的审核、检查和控制活动。3.取消不必
16、要的信息处理环节,消除冗余信息集。4.以计算机协同处理为基础的并行过程取代串行和反馈控制管理过程。5.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自动化,尽可能抛弃手工管理过程。38第四节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二、原型法三、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四、CASE方法五、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39一、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1、特点: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预先规定好每个阶段的任务,按一定的准则(目标)按部就班地完成。 2、方法: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自顶向下设计和规划系统。 40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三个阶段:3.1系统分析开发请求的提出初步的系统调查开发新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可行性论证的内容主要包括:经
17、济上、技术上、管理上的可行性)413.2 系统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代码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和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3.3系统实施 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及调试、系统转换及系统运行与评估等环节。42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优缺点优点采用“从上到下”的开发策略,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特别适合开发大型MIS。缺点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43 二、原型法1、原型法基本原理原型:可以逐步改进成运行系统的模型。开发者在初步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成、设计和开发一个系统初始模型,该模型称为原型或骨架。(一个可以实现的系统应用模型。) 开发人员和用户在此基础上
18、共同探讨、改进和完善方案,开发人员再根据方案对原型进行修改得到新的原型,再征求用户意见,如此反复,直至用户满意为止。44原型法开发MIS的过程示意图确定用户基本要求构造初始模型评价、使用系统原型用户满意?系统转换、系统维护与评价修改、完善系统原型YN452、原型法的优缺点 优点:开发周期短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加强了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程度降低系统开发中的风险降低系统开发的成本易学易用,减少对用户的培训时间可产生正确的系统需求描述 46缺点:对于大系统,复杂系统,不适于直接使用;开发过程管理困难;用户较早看到原型,错认为就是新系统,使用户缺乏耐心;开发人员很容易用原型取代系统分析。 47三、面向对象方法1、基本思想: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能够完成独立功能的对象(类),然后把这些对象组合起来去完成复杂的问题。 采用面向对象模式,就像在流水线上工作。只需将多个零部件(已设计好的对象)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482、特征封装性抽象性继承性动态链接性3、优点能迅速适应资产运用的变化。(企业产品变化时,只要再追加新产品中包含新的要素,无需修改整个系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MIS就不会成为阻碍发展新业务的瓶颈。)老系统的维护工作和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变得相对简单。49四、CAS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职业大学《数据采集与预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花鸟画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户外基础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仿真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中学体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邢台学院《物理化学仪器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工程地质勘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大学《信息技术与网络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美术学院《公路工程监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 2024-2025学年中小学校第二学期师德师风工作计划:必看!新学期师德师风建设秘籍大公开(附2月-7月工作安排表)
- xxx项目财务评价报告
-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处理》课件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考试国家总局题库及答案(共280题)
- 初中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实施方案范文(2篇)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印刷公司生产部2025年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 小班孵鸡蛋课程设计
- 糖尿病的麻醉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