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课程基础医学_第1页
营养师课程基础医学_第2页
营养师课程基础医学_第3页
营养师课程基础医学_第4页
营养师课程基础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医学知识(上)一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一)人体基本结构与功能 1.细胞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共约有40万亿-60万亿个,细胞的平均直径在10-20微米之间。除成熟的红血球和血小板外,所有细胞都有至少一个细胞核,是调节细胞作用的中心。最大的是成熟的卵细胞,直径在0.2毫米左右;最小的是血小板,直径只有约2微米。 细胞的形状因其生长、分化和功能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有卵圆形、柱形、鳞形、梭形、树枝形等。细胞的形态植物气孔保卫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细胞膜 细胞壁的内侧紧贴着一层极薄的膜,叫 做细胞膜(Cell Membrane)。 这层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薄膜,水和氧气等小

2、分子物质能够自由通过,而某些离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它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细胞质的结构细胞质基 质成分:功能: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器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液泡叶绿体中心体溶酶体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组织 结构和功能相似或相同的一些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一起构成组织 基本组织有: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 由大量形态较规则、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

3、胞间质组成。分类: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1)被覆上皮被覆于体表或内衬于体内各管、腔及囊的内表面,构成该器官的特征性结构。 2)腺上皮是构成腺的主要成分。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间质又可分为基质和纤维。基质为均质状,纤维呈细丝状。 在体内结缔组织主要起连接、支持、营养、运输和保护作用。结缔组织是体内分布最广泛形式最多样的一种组织,它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一般所说的结缔组织,是指固有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肌细胞的细胞膜称肌膜

4、,细胞质称肌浆,肌浆内的滑面内质网称肌浆网。 肌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肌浆内含有大量肌丝,它是肌纤维舒缩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肌组织分类: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类 1)骨骼肌一般附着在骨骼上,其舒缩活动受意识控制,迅速而有力,但不持久,易疲劳,故称随意肌。 2)心肌仅分布于心壁,其舒缩活动不受意识控制,有自动节律性。 3)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和血管,其舒缩活动不受意识控制,缓慢持久而有节律,不易疲劳,心肌和平滑肌又称不随意肌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 神经细胞约有1011个,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称神经元,具有感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功能;神

5、经胶质细胞的数量为神经元的10倍50倍,对神经元起着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3.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分部 器官: 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器官,如心、肝、脾、肺、肾、胃 系统: 若干个器官结合一起共同组织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系统。包括,运动,循环,呼吸等十大系统。二、运动系统组织及功能长骨短骨不规则骨扁骨四种不同形态的骨 1.骨和骨连结 成人共有206块骨 关节: 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2.肌肉三、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消化系统 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1.消化管: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6、。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2.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 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均可分泌消化液,除胆汁外,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 改变消化腔内的pH,适应消化酶活性的需要 分解复杂的食物成份为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有利于吸收 通过分泌粘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粘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损伤。 (1)唾液腺 有三对,分别是腮上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成人每天

7、分泌11.5升,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糖。另外,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2)胃腺 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胰腺 位于胃的后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靠近胃与十二指肠。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注入十二指肠。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 (4)肝脏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重15千克。肝脏分泌胆汁,呈碱性,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可帮助脂肪的乳化,使脂肪变成脂肪微粒。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到胆囊中暂存,待有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引起胆囊的收缩,把胆汁挤压出

8、来,经总胆管注入十二指肠总胆管的末端与胰管合并而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使胆汁和胰液经此流入小肠。 (5)肠腺 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肠淀粉酶, 肠麦芽糖酶,肠肽酶,肠脂肪酶),成年人每日分泌肠液约13升。 四、呼吸系统组织及功能1 .呼吸道 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 ,包括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 肺泡。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 肺泡呼吸道功能 (1)调节气道阻力通过调节气道阻力从而调节进出肺的气体的量、速度 和呼吸功能。(2)保护功能 加温湿润作用 ,过滤清洁作用 。2.肺 左肺两叶,右肺三叶。由肺泡组成,

9、成人肺泡3-4亿个。3.胸膜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膈上面及纵隔侧面的一薄层浆膜,可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脏胸膜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而不能分离,并伸入肺叶间裂内。 壁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表面。 4.纵膈 纵膈是左右纵膈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其间有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食管、气管、胸腺、神经及淋巴组织等。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是纵膈胸膜,向上达胸廓上口,向下抵膈。 五、循环系统组织及功能循环系统 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组成的系统,由心血管和淋巴系统组成。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鳃或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

10、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 1.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通过心脏有节律性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是机体生存最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由于血液循环,血液的全部机能才得以实现,并随时调整分配血量,以适应活动着的器官、组织的需要,从而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循环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最后将导致机体的死亡。(1)心脏: 心脏有四个腔,即: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左、右半心有中隔分开

11、互不相通,同侧的房与室问均借房室口相通。 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在房室口和动脉口处均有瓣膜,它们在血液流动时起阀门样作用,保证血液在心内单向流动。心脏结构小结一心四腔肌肉造,上房下室各不同,上下连通左右封,室连动脉房连静,左室主动右肺动,左房肺静右腔静,房室瓣,动脉瓣,防止血液往回转。(2)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部分。 动脉由心室发出、运送血液到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动脉在到达身体各部位的路途中不断发出分支;愈分愈细,最后在组织间和细胞间移行为毛细血管血管动脉 由心室发出、运送血液到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动脉在到达身体各部位的路途中不断发出分支;愈分愈细,最后在组织间和细胞间移行为毛细血管。静脉: 是引导血液流回心房的血管。小静脉起源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管腔越变越粗,最后汇成大静脉注入心房。毛细血管: 是器官内极细微的小血管。管径平均79微米,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在组织内连于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数量极其丰富,几乎遍及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壁极薄、通透性强,同时血液在毛细血管内流动缓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3)血液2.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遍布全身,是一个网状的液体系统。该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 巴液组成。 淋巴结的淋巴窦和淋巴管道内含有淋巴液,是由血浆变成,但比血浆清,水分较多,能从微血管壁渗入组织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