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14.蜜蜂(课件音频5份打包)1_第1页
人教部编版14.蜜蜂(课件音频5份打包)1_第2页
人教部编版14.蜜蜂(课件音频5份打包)1_第3页
人教部编版14.蜜蜂(课件音频5份打包)1_第4页
人教部编版14.蜜蜂(课件音频5份打包)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蜜 蜂14第 二 课时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 朗读比较中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并积累语言。(重点)3. 学习作者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难点)学习目标 作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串珠问题1)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交代了做实验的原因。 作者只是“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这是做试验的原因;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不轻信盲从、求实的科学态度。作者为什么想做个试验?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

2、通过实验确定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核心问题)试验的过程是怎样的?(串珠问题2)这是课后第1题哦!捉蜜蜂 做记号放飞蜜蜂 检查蜂窝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这是实验的第一步:捉蜜蜂。第一步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第二步作者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我”走出四公里路,是因为路稍远一点儿,更能说明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这是实验的第二步:做记号放飞蜜蜂。 捉自家花园里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这是试验的第一步;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便于与其他蜜蜂区分

3、,证明是作者放飞的。说明他不仅观察得认真,而且用心思考。这是实验的第二步:做记号放飞。“我”为什么捉自家花园里的蜜蜂?还要做上记号?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写作者细致观察后的推测,说明作者非常善于观察与思考。“二十只左右”“好像”“大概”都表示大概的虚数,这样用更准确地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这句心理描写表现出作者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反问句,强调了作者担心蜜蜂找不到家。 概念: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

4、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作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答题模式:词语写出了人物的思想,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品质)。运用:第二自然段中我的想法,写出作者的做事风格。品析心理描写的手法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过渡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推测蜜蜂找不到家是因为作者在蜜蜂完全看不见路,还把它们带到那么远的陌生地方,再加上当时又起风了,蜜蜂飞不高,增加了难度的情况下而做出的判断。作者为什么

5、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呢? 从小女儿的动作、神态及语言的描写中,只能初步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不能据此就得出结论,毕竟二十只蜜蜂中只有两只飞回来了。想一想:两只蜜蜂飞回来能不能断定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为什么? 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我对蜜蜂飞行时间的分析。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第三步作者进行试验的第三步:检查蜂窝,了解蜜蜂飞回的实际情况。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此

6、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交代了试验结果,用事实证明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能,超过了总数的四分之三。可能风大,蜜蜂折断了翅膀,回不了家了;也可能是蜜蜂遇到伤害,出于自卫不能,蜇人后死了!想象: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吗?另外五只哪去了?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尽管但”这组关联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蜜蜂认路本领的赞叹之情。“确确实实”说明作者的试验成功了。尽管帮妈妈干活很累,但是我很开心。积累:用“尽管但”关联词,写一个句子。试验的结果是怎样的?(串珠问题3)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

7、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作者试验得出的结论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我无法解释的本能)。这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我们学习这篇课文,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而是要学习作者渗透在试验过程中的探究精神。作者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进一步说明他是一个严肃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想一想:作者得出明确的结论了吗?读课后“资料袋”,然后讨论,你从作者身上学习到什么? 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从作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串珠问题4) 这个试验告诉了我们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遇到事情

8、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轻信、不盲从,要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试验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目的;蜜蜂有无辨认方向的能力过程:捉、放、记、等、带、走、放结果:二十只蜜蜂中的十七只飞回蜜 蜂本文通过写“我”验证蜜蜂有无辨认方向能力的经过,验证了蜜蜂特有的本能,表现了“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凡事要多动脑筋、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一课一法一练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本课把实验的步骤和观察的细节介绍得很清楚。实验的过程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把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清楚,实验的过程也就写清楚了。一课一法一练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如何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呢?1. 把实验目的,怎样实验的、后来怎样

9、发展、结果怎样一步一步安排好。2. 把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写具体,其他地方简单叙述。练一练:学习运用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次实验的过程。 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了法布尔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去学习。课堂小结这篇文章记叙了一次试验的全过程。你在生活中肯定也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段时间我们也来通过试验来验证一下。建议:先想想理出你的研究目的(为什么试验)和试验过程,然后认真试验,记录试验的结果。然后在班里组织一次“我的试验”主题交流活动。主题延伸研究目的:夏初鼻炎发病率高与椿树开花有关吗?实验过程:1.提前找到10个每年

10、夏初鼻炎发作的同学或老师;2.夏初(5月20日6月20日)椿树开花时,每天去调查这10人的表现,并记录;3.分析记录的数据,看看结果。试验结论:夏初鼻炎发病率高与椿树开花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不是唯一的原因。一次成功的实验 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1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思考:1.第二自然段中描写教育家动作的词语有哪些?2.读短文,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

12、教育家的游戏过程。听诊器的由来一百多年以前,法国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他看到许多患肺结核的病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痛苦地死去,心里非常难过。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及早发现人体内出现的异常变化呢?有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儿吸引住了。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跷跷板上轻轻地划着。雷奈克很好奇,就问他们在干什么。一个男孩儿告诉他,通过木板能清楚地听到另一头划木板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果然,声音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高兴极了,赶紧跑回医院,找了一根小木棍,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

13、,心跳声,都听到了。 从此,雷奈克每次都用小木棍仔细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诊断。 后来,雷奈克又发现用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于是,他把小木棍改成了空心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思考:1.听诊器有什么作用?2.雷奈克为什么会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二、读一读,两个句子哪句更好?为什么?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这样,二十只蜜蜂,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第句更好。第句比第句表达得更准确。第句比第句多了“左右的”“至少”,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句是虚指,可能二十只,可能十八九只,也可能是二十一二只,

14、都属于“二十只左右”的范围 ;“至少有十五只”中“十五只”是底线,可能十五只以上,第句是确定的数字,不可能多一只或少一只。三、读课文第2 自然段,完成练习。1. 这段话中表示“我”的动作的词语有_。(写出五个即可)2.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重新写一下这个实验的过程。3. 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出“我”是一个_的人。做事有条不紊、严谨捉、放、叫、带着、走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先)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接着)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然后)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最后)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答案不唯一)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

15、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

16、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 8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1 9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2 0命运是那些懦弱和认命的人发明的!1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2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3昨天是失效的支票,明天是未兑现的支票,今天才是现金4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5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6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7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8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9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