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 地过着求学的岁月。(2)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 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3)刑警队员们表示,一定要把这
2、个案子查个 。A孤单 尽力 水落石出B孤独 竭力 水落石出C孤独 尽力 山穷水尽D孤单 竭力 山穷水尽2请根据情境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手足”指同学,等等。B兰兰勇敢地制止了商场里的一个小偷的偷窃行为,李晓明夸赞她说“你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C你到同学家做客,同学对你的到来表示欢迎说:“你大驾光临,我们家真是蓬荜生辉啊!”D小华最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想请教书法家王老师的指导,她恭敬的对王老师说:“请王老师斧正。”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政府各部门采取了互联网办公、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了服务
3、水平。B连徐高铁建成后,我们到南京的时间将缩短一倍多。C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D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山水”同在为“青”,“日月”同在为“明”。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_。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A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B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
4、,无日之月少了热烈C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D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5填空_,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则中所说“_,_?”我们在学过的古诗文中,有许多含有哲理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6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随
5、即,这句话刷屏朋友圈,同胞们纷纷为这种“家国情怀”点赞。请结合名著中的人和事,谈一谈你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二、阅读7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予观夫巴陵
7、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予惟鼓山,全闽胜境也。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雄伟峭拔,岩谷环复。其南则虎头诸峰,如笔格、如莲花、如牛羊驱而狮象舞。其东则巨海汪洋,当风收烟敛,万里一碧,远而琉球诸山,咸在目睫之下。西北则郡城百雉,市廛阛阓,杂遝鳞次。注翥:鸟向上飞。市廛:古代城市中的民居。阛阓:街市,街道。杂遝:行人很多,拥挤杂乱。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朝晖夕阴(_)南极潇湘(_)万里一碧(_)咸在目睫之下(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
8、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B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C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鹛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D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予惟鼓山,全闽胜境也。4甲文的“衔远山,吞长江”和乙文的“如牛羊驱而狮象舞”在描写法上有何共同点?各自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
9、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曰:子,西岸之土也,挻之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比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淄(z):河流名称。土偶:用泥巴捏的泥人。桃梗:用桃木雕刻的木人。挻(shn):揉和。东国:东方。四塞:四面都有险要的关口。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A止者千数而弗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B苏秦欲止之/孟尝君乃止C吾已尽知之矣/林尽水源(桃花源记)D过于淄上/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
10、忌讽齐王纳谏2三处加点的“君”,可以译为“您”,是苏秦对孟尝君的尊称。文中还有两个解释为“你”的词是_和_。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4文章开头写“孟尝君将人秦,止者千数而弗听”,除了交代事件的起因、引出下文以外,还有什么作用?5苏秦拜见孟尝君的目的是什么?他用什么方法达成了目的?10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器成还须久为功近日,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成材实属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往往类比,因为正像树木成材一样,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
11、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但反观当下,不少现象不免有些违反常识。对“超速”的渴望正涌动成一股潮流。“我报名了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加了个减肥群,10天变苗条”“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急于工作,急于恋爱,急着看成效,似乎成为唯恐落后于时代节拍的“紧箍咒”。其实,“神速”未必变成“神话”,拼搏进取的姿态固然可取,但如果心浮气躁占了上风,就难免落入急于求成的窠臼。对“速度”的追求应鼓励,但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人才成长也有其过程,一旦超出科学的界限,所谓的速成只会营造“海市蜃楼”般的幻影。创业风口光景无限,但若缺乏优质产品
12、,竞争过后只会留下一片狼藉;高薪职业令人羡慕,假如核心能力缺位,终非长久之策。有人向往钢琴演奏的古典优雅,可练习枯燥,每个指法要经过千百次重复方能形成记忆;有人向往芭蕾舞者的风度翩翩,可完美舞姿的背后隐藏着练功中数不胜数的伤痛。由此看来,所谓的“短期速成钢琴特长生”无非是商业招数,轻信这些并不会等来奇迹发生。速成背后,是偷懒投机心态在作祟。从自身角度出发,心不能沉、气不能静,浮于表面不下苦功夫,想钻空子不坐“冷板凳”,都会导致自我管理缺失缺位,信心发生动摇。现代社会选择自然是更多样了,实现选择的资源也更为丰富,从这个角度讲,所谓“速成”有一定市场。但看树知人,但凡能速成的恐怕很难让你优势独具。
13、目光游移、辗转腾挪倒不如一门深入、攀登高峰。“十年法则”认为,每个领域的大师都需要10年左右的勤学苦练;“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从平凡到超凡的跨越,需要经历一万个小时的稳扎稳打。小提琴家盛中国少年时被称为“天才琴童”,但“左手要长在琴上,右手的血脉要流入弓里”又需要怎样的艰苦付出?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季羡林先生曾描述他在北大种莲的经历,几颗莲子经过两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终于在第三年“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愿年轻人都能做一池“季荷”,生生不息,静待花开。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从内容和结构上看,
14、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请用“/”将第四段分成三个层次。 4文中第六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阅读全文,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愿年轻人都能做一池“季荷”,生生不息,静待花开。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葵花有籽,瓜子一枚春日的暖阳里,母亲坐在阳台上嗑瓜子,她突然就停了下来,盯着花盆里的泥土不语,良久后抬起头和我商量:“马上清明了,我们回老院子里种几粒葵花籽吧。”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我转遍了小城的花店,也没有找到葵花种子。经过护城河,不经意与钓鱼的老人闲聊起来,他走向不远处的小木屋里拿出一个鼓囊囊的小布包送给我。打开来,粒粒饱满的瓜子像睡在光阴深处的小虫,等待着
15、惊蛰的雷声将它喊醒,在黑暗里寻找重生的光明。母亲接过种子,双手捧着,深深地吸了一口,仿佛捧着一束盛开的花朵。葵花籽也称生瓜子,有着植物的天然芬芳,每一粒里都住着一瓣花的灵魂,你扣响紧闭的门,它就爆裂出嘎嘣脆响的呐喊。再到亭亭玉立托玉盘,直至供奉出生命的果实,葵花走过了春天,又在夏天的蓬勃中饱满丰盈,金秋飒爽里它再也没有理由昂扬在枝头,纷纷飞舞进宽敞的扁筛,在阳光里由流窜的风滤尽最后心事,从此后沦落红尘。葵花籽从姹紫嫣红的大观园里四散,颠沛流离,不再是闲风弄月的妙人儿,一个个束起绿罗裙,褪去锦绣袍,安心做起俗世烟火里的芸芸众生。跳进命运的大锅,哪分得清丑俊胖瘦,高雅低俗,一股脑儿用铁铲子翻来覆去
16、地折腾,直到修炼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才算尘埃落定。粗盐霸道,就算沾上一丁点,就再也不会去渴盼西瓜瓤心那一点甜,豁达通泰总是错不了,但若是吹胡子瞪眼过了头,就再难下咽,面临着被遗弃的命运,要知道适当的咸味是正好的香醇。可倘若运气不好,撞见了七荤八素的际遇沾染上五味杂陈就再也分不清自己,可偏有推崇此味者,美其名曰五香,这样的人即使经历过沧桑,举止谈笑间仍令人生出敬畏。也有好命的,直接就掉进蜜罐里,皮也甜瓤也甘,甜到极致衍生出忧伤,说到底并非人生最好的滋味。概括起来,所有的口味总不如咸瓜子越嚼越香,令人欲罢不能。老辈人常说,人生苦短,吃了咸盐才有力气往前走,年轻人总是万般挑剔,任何东西都不入口,怎样的
17、浓淡都不能相宜,唯有走过大半生才会不再计较,酸甜苦辣都尝遍,就会无比珍惜眼前,咸了吃起来更香,淡了味道正好,不再奢求甜的滋腻、酸的润爽、辣的畅快,仅握住手心里的一杯清水也就能了却余生。嗑瓜子,吃进嘴里的是丰腴,吐落尘埃的是渣滓,所有的琐碎和喜怒哀乐,都剥了沉重的壳只留一抹香,得以妥善安放。母亲说焦糖味的瓜子,是甜蜜又爱闹脾气的女子,身在福中不知福,每日里胡搅蛮缠伤了别人的心,自己也觉得累,一不小心就上了火焦灼不安,与这甜味倒是相得益彰,过日子就是清楚不了糊涂了,打打闹闹,吵吵跳跳,生活说到底就是这焦糖味儿。人的一生不正是原味葵花籽吗?当初沉甸的分量以为是理想,经历岁月光阴淘洗之后,只留下轻飘飘
18、的现实骨感,如今把瘦巴干筋的生命脉络填进嘴巴,品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没有人能永远做一株青青园中葵,徜徉在蜂飞蝶舞里安享盛世太平的自在欢喜,四季各有千秋,唯有历练方是一枚果实的真谛。葵花有籽,瓜子一枚,原来生命并非金碧辉煌的盾牌,而是镶满钉铆的铠甲。1分析第段中,瓜子束起绿罗裙,褪去锦绣袍后各有怎样的命运?2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母亲接过种子,双手捧着,深深地吸了一口,仿佛捧着一束盛开的花朵。(体会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2)粒粒饱满的瓜子像睡在光阴深处的小虫,等待着惊垫的雷声将它喊醒,在黑暗里寻找重生的光明。(赏析句子)3结尾一段似与前文没有联系,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4
19、结合文章内容,作者为什么说原味瓜子正如人生?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三、应用12生活中处处有文化,品味生活的情趣,你会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悟到生活的文化内涵。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油墩儿讲究的是用料,将面粉和萝卜丝充分搅和后盛放在铁制模具里,等油锅沸腾,轻轻一放,待炸到金黄色捞起,搁在筛子上沥油之后,用粗糙的牛皮纸或旧报纸一包就可以捧着边走边循着童年的记忆,多少往事带着温暖的温度,成为今天欲罢不能的味道王丽萍味道(有删改)材料二:乔家栅的糕团是上海人喜欢的点心,以糯米粉和大米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有玫瑰方糕、糯米团子、如意糕、定胜糕等,红红绿绿,形状各异。在上海的乔家栅,早起买糕团
20、的人总要排长龙,成为街边的一道风景。材料三:粽子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是豆沙、鲜肉和火腿咸肉,其他如莲蓉蛋黄、赤豆、花生等,拌以淘洗过的糯米,用粽叶或苇叶包成方形、锥形、斧头形等。各地民俗中在端午用粽子投江河,缅怀爱国诗人屈原,成为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从_、地方特色、_三方面体现了日常活中美食所蕴含的文化内涵。2下列与美食无关的一项是( )A争似艄公留口吃,秀州城外鸭馄饨。B穹庐为室分旗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C君子远庖厨,见其生不忍见其死也。D鲫鱼出网蔽江渚,获笋肥甘胜牛乳。3学校举办“美食伴我行,文化有传承”美食节活动,每个班级主推一款美食参加评比。请你从文化的角度写一段推
21、荐文字。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任选一题作文。(1)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养眼:养护眼睛,提升视力的方法;看了美丽的风景容等使人说;考古、收藏、鉴界常用的一向行话,意思是天天用真品来眼力。请以“ 养了我的眼”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何谓捷径?数学老师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船夫说:风向正好的风会鼓起船帆,这时的航路便是最短的。哲人说: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半步,跨一脚),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制,而是坚持。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
22、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析】(1)孤单:力量单薄。孤独:独自一个人。句中指单身无靠,所以选用“孤独”。(2)竭力:用尽全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力:费尽心力。“竭力”的程度要深一些,所以选“竭力”。(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这里形容案子趋于明朗,所以用“水落石出”。所以选B。2、A【解析】A.有误。“手足”指兄弟。3、D【解析】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
23、B.不能说“缩短一倍多”,应该改为“缩减了一半”。C.词语使用错误或否定不当,可将“无时无刻”改为“时刻”。D.正确。据此,答案为D。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语句排序题。此题的线索在于空白处后面一句话:“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四个分句是一个结构甲因为有了乙会怎样,主语为甲,所以前文对应的主语依旧是甲,应该是介绍甲如果没有乙会怎样。根据这一规律,“山因水不枯”所对应的应该是“无水之山少了情韵”,以此类推,只要理清了主语的逻辑关系,这题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B。这类题型的出题思想,注重知识的视野和积累,及考生的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注意方法,不仅要学习,还
24、要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 (1)共看明月应垂泪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安得广厦千万间 (4)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5)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6)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厦”“愠”“柳”等字词的书写。6、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
25、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示例:红岩中的江姐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恐惧和胆怯,是英勇中国人的代表,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崇高精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尊敬。真正做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解析】要求学生首先解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意思。“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最新表达。“我将无我,不
26、负人民”,是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心中有民、一切为民”。然后结合所读名著中的人具体事迹,精神品质阐释清楚即可。二、阅读7、1穿戴 认为美2(1)第二天,徐公来,仔细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2)能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寡人的)过失,让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朝(zh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美我者:以我为美。美:意动用法,认为美。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
27、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孰视之:孰,同“熟”,仔细。之,代指城北徐公。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指责,议论。市朝,公共场合。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点睛】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
28、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
29、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8、1(1)指阳光明媚;(2)达到
30、;(3)全,都;(4)全。2B3(1)欣赏景物而产生的情感,难道没有什么不同吗?(2)我认为鼓山是全福建最美丽的地方。4两文都从动态描写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甲文的语句表现了洞庭湖浩瀚辽阔的特点;乙文的语句表现了鼓山虎头诸峰姿态万千的特点。【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注意“晖”是指阳光明媚。“极”是“到达、达到”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
31、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句意为:这座山从雪峰来,就像凤凰、仙鹤突然出现在群山之间。故本句停顿为“其山自雪峰来/鸾翔鹤翥/突然出于群山之间”,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惟”,认为;“胜境”,美丽的地方。4本题考查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
32、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两文,在此基础上,分析各自特点即可。“衔远山,吞长江”从动态描写的角度描写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特点。“如牛羊驱而狮象舞”从动态描写的角度描写了鼓山虎头诸峰姿态万千的特点。故相同点是:运用了动态描写。不同点是:描写的对象不同。9、1A2 子 汝 3(1)我(这次)来,本来就不敢说人间的事。(2)那你将漂流到什么地方去呢?4与文末的“孟尝君乃止”形成对比,突出(衬托)苏秦善于劝谏。5目的是劝孟尝君不要入秦。苏秦用“土偶与桃梗”的故事设喻,让孟尝君明白入秦国就如同入虎狼之地,有生命危险,将不会再回来。【解析】1A都是表转折。B劝阻/取消。C才/尽头。D路过/过失。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
33、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文言文中代表你的称呼有:尔、君、卿、汝、若。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固:本来。子:耳:句末语气词,呢。4考查句子的作用。孟尝君一开始要到秦国去,有上千的人劝阻他入秦,但他一概不听。苏秦对他说了一番话后,最后孟尝君就取消了行程。孟尝君的做法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苏秦劝说的效果之大,侧面衬托出苏秦善于劝谏。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
34、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第一问根据“苏秦欲止之”可知苏秦入秦的目的是苏秦也想劝阻孟尝君不要入秦。第二问,苏秦没有直说来此的目的,而是先说自己遇到一个泥人和一个桃木人交谈的事情,以“土偶与桃梗”的故事来设喻,告诫孟尝君秦国就如虎口一般,入秦国就如同入虎狼之地,有生命危险,将不会再回来。【点睛】翻译:孟尝君要到秦国去,有上千的人劝阻他入秦,但他一概不听。苏秦也想劝阻他,孟尝就接见了他。苏秦对孟尝君说:“今天我来的时候,路过淄水,有一个泥人和一个桃木人在那里交谈。桃木人对泥人说:你是用西岸的土,捏成的人,每年八月,天降大雨,淄河洪水冲来,你就被冲毁了。泥人说:不对。我是西岸的泥捏成的,即使我毁
35、了,还能回到西岸呢!。现在你是东方桃木刻成的人形,天降大雨,淄河洪水横流,把你漂走,你在水中漂来漂去,还不知要漂往何处?现在秦国是一个四面都有要塞的强国,就如虎口一般,而你却要到秦国去,我就不知道你怎么出来了。”孟尝君就取消了行程。10、1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持之以恒的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2联系现实,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从反面举例,发人深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为下文对“速成”现象分析、批驳作铺垫。3/4举例论证,举盛中国自小勤学苦练小提琴,才能成为“天才琴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每个领域的大师都需要10年左右的勤学苦练”“从平凡到超凡的跨越,需要经历一万个小时的稳扎
36、稳打”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5“季荷”指上文季羡林在北大种描出的荷花:“生生不息”指荷花从长出绿叶到遮蔽池塘最终“红艳耀眼”,得以器成:“静特花开”指莲花的绽放源自于莲子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点出持之以恒是关键。【解析】1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第一段内容“树木与树人往往类比,因为正像树木成材一样,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分析得出: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
37、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2理解文中重要语段作用一般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题目,作为线索,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内容上,深化主旨,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文章第二段在结构上:承接上文,为下文作铺垫;内容上:联系现实,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从反面举例,发人深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四段。本段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述的。首先提出“对速度的追求应鼓励,但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然后列举风光背后的付出,最后总结所谓的“短期速成钢琴特长生”无非是商业招数,轻信这些并不会等来奇迹发生。故分层为:/。4要求学生掌握常
38、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结合“小提琴家盛中国少年时被称为天才琴童,但左手要长在琴上,右手的血脉要流入弓里又需要怎样的艰苦付出?”分析,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举盛中国自小勤学苦练小提琴,才能成为“天才琴童”的例子,证明了“十年法则”即每个领域的大师都需要10年左右的勤学苦练;“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从平凡到超凡的跨越,需要经历一万个小时的稳扎稳打。增强文章的说服力。5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结合“季羡林先生曾描述他在北大种莲
39、的经历,几颗莲子经过两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终于在第三年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分析理解:“季荷”指季羡林在北大种描出的荷花:“生生不息”指荷花从长出绿叶到遮蔽池塘最终“红艳耀眼”,得以器成:“静特花开”指莲花的绽放源自于莲子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本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点出持之以恒是关键。11、1经过粗盐浸染的瓜子,不会再渴求甜味,变得豁达通透;吹胡子瞪眼的瓜子,会被遗弃;沾染上五味杂陈的瓜子,看不清自己;掉进蜜罐里的瓜子,会甜出忧伤。2(1)“捧”是用双手托的意思,是指母亲小心翼翼的用手托着葵花籽,这一动作描写突出母亲对葵花籽的重视
40、和珍爱。(2)用比喻的手法,将饱满的瓜子比作沉睡的小虫,写出了葵花的种子蕴含的生命力量,表达了对葵花籽新生命到来的期待。3结构上,照应文章标题;内容上,点明文章中心,升华文章主题,告诉人们人生如葵花瓜子一般,唯有历练方能展现人生的真谛。4原味瓜子,是不经过外在装饰的,可以品尝到瓜子本身的味道。就像人生一样,起初满怀理想与信心,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在生活中摸爬滚打,体会到人生的五味杂陈,才会明白,只有经过生活的历练,褪去包裹,回归本心,才能得到人生的真谛。【解析】1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题目要求理解“各有怎样的命运”,就要结合第段的内容,分别找出瓜子束起绿罗裙,褪去锦绣袍后不同的结局。“粗盐霸
41、道,就算沾上一丁点,就再也不会去渴盼西瓜瓤心那一点甜,豁达通泰总是错不了,但若是吹胡子瞪眼过了头,就再难下咽,面临着被遗弃的命运,要知道适当的咸味是正好的香醇。可倘若运气不好,撞见了七荤八素的际遇沾染上五味杂陈就再也分不清自己,可偏有推崇此味者,美其名曰五香,这样的人即使经历过沧桑,举止谈笑间仍令人生出敬畏。也有好命的,直接就掉进蜜罐里,皮也甜瓤也甘,甜到极致衍生出忧伤。”概括作答即可。2(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先要写出词语的本义,再要结合语境来理解。“捧”本义指两手托着。“吸”本义指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这是母亲的动作描写,写出母亲对待瓜子的态度,“捧”字写出母亲对瓜子极为珍视,小心
42、翼翼。(2)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到赏析的点,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角度来理解。此句根据“粒粒饱满的瓜子像睡在光阴深处的小虫”,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将饱满的瓜子比作沉睡的小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种子蕴含的生命力量,表达了作者很是期待一个新生命的到来。3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此段结构上,“葵花有籽,瓜子一枚”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历练方能展现人生的真谛”的感悟;表现了文章的主旨。4第一问围绕“原味”来理解。“原味瓜子”
43、是指没有任何添加的最原始的瓜子,让你可以品尝到瓜子本身的味道。第二问,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结合议论抒情句子“唯有走过大半生才会不再计较,酸甜苦辣都尝遍,就会无比珍惜眼前”“当初沉甸的分量以为是理想,经历岁月光阴淘洗之后,只留下轻飘飘的现实骨感,如今把瘦巴干筋的生命脉络填进嘴巴,品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四季各有千秋,唯有历练方是一枚果实的真谛。”理解即可。三、应用12、1 童年记忆(生活经历) 文
44、化传承(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 2 C 3 示例一:粽子,端午节前后,人们用苇叶包裹糯米及各种馅料蒸煮二成,传说中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缅怀爱国诗人屈原。示例二:东坡肉,宋朝苏东坡发明的一道菜肴。示例三:汤圆,与元宵节有关。 【解析】1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材料一回忆的是童年制作油墩儿的经历,概括为“童年记忆”。材料三写的是传统节日端午习俗,制作粽子,概括为“文化传承”。2C项错误,“君子远庖厨”,是孟子劝诫齐宣王实行仁术。与美食无关。3开放性试题,推荐一款有传统文化的美食,推荐文字与文化名人有关即可。如示例三:月饼,与中秋节有关。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参考例文风景养了我的眼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
45、曾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那美丽的风景其实就在我身边。深谷苍松有一次,我与父母回爷爷家爬山游玩,在爬到半山腰时,我发现有一个好像被人用斧子劈开的一个山谷。而在山谷的边缘处,长着一棵苍松,让我惊讶极了。山谷又长深,下面就像一个无底洞,毫无阳光,十分黑暗。山谷的四周全是深灰色的岩石,是那么坚硬,丝毫没有生机。而就在那黑暗的边缘处,岩石的上面,竟然有一棵松树生长起来了!那松树紧紧贴伏着悬崖峭壁,那粗壮的根为了获得水分,在岩石与岩石的缝隙里挣扎着向下延伸,并为了不落入黑暗而紧攫住岩石,是那么遒劲而有力。它的树皮那么粗糙,有着一道道裂纹,极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它的树冠是深绿
46、色的,全力以赴地向上生长着。树叶像刺一样尖利,但又十分旺盛,都为了那来之不易的阳光做足了准备。我深深地被这一幕震撼了,那苍劲的青松顽强的生命力是我眼中的风景。负重蜗牛清晨,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刚刚结束,它那甘甜的雨水,唤醒了自然万物,也唤醒了那只小蜗牛。小蜗牛在雨水的呼唤下爬出土地,爬上葡萄藤,背上重重的壳,向那鲜美的叶子进发。它向前爬着,可时间早已过了清晨,火辣辣的太阳高高挂在空中,炽烤着自然万物。蜗牛爬到枝蔓上,任凭太阳光照射,都不放弃。它慢慢前进,把触角和头向前一伸,身体随着向前移动,壳也顺势前行。每走一步,都好像那么艰辛,那后面留下的黏液,也是它成功前行的象征。太阳还是依旧照着,可蜗牛依旧前行,也许它知道,坚持不懈,终有一天获得成功。那坚持不懈的蜗牛,也是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买社保合同范本
- 亚克力盒制作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无固定
- 公寓购买讲价合同范本
- 医院物业采购合同范本
- 加梯安装合同范本
- 公司做假雇佣合同范本
- 公司与政府合同范本
- 企业合同范本牛厂
- 交定金认购合同范本
- 2010哈弗H5维修手册
- (完整版)NRS数字分级法评分表
- LY∕T 2780-2016 松疱锈病菌检疫技术规程
- 航空服务形体训练课程标准
- 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GDAQ20102
- 一文看懂全部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方式
- 苏科版四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 应答器报文定义《运基信号[2005]224号》
- 电网公司客户资产接收管理细则
- SH3503-2007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
- DLT-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