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康复重点 名词解释填空简答_第1页
传统康复重点 名词解释填空简答_第2页
传统康复重点 名词解释填空简答_第3页
传统康复重点 名词解释填空简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统康复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治未病治未病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采取某些预防措 施避免其发生;既病防变则是在得病之后特别是发病之初、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加重趋势和已经萌芽 的先兆症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以阻止或扭转病情的发展和转变,促使疾朝痊愈方向转化。这些理论与现代康 复“三级预防”的理论不谋而合。2、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它内连脏腑,外络肢节,网络周身。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 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3、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

2、殊部位,其作用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4、五腧穴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6、原穴十二经脉在腕踝 关节附近各有一个腧穴,是脏腑原气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合称“十二原穴”。“原”即本原、原气之意,是人 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5、络穴络脉有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络穴,加上躯干前的任脉络穴,躯干后的督脉络穴 合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穴”。络穴不仅能治疗本经病症,也能治疗气相表里两经的病证6、郄穴郄穴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是空隙、间隙的意思。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阴阳跷脉合阴

3、阳维脉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7、指寸定位法1.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2.拇指同身 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3.横指同身、寸(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 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8、行针进针后为获得针感,调控针感采取的操作方法称行针,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基本手法有提插法、捻转法, 辅助手法有循、刮、弹、摇、震颤、飞。、9、得气是指毫针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的腧穴部位产生针刺的感应,这种针刺的感应称为得气。得气意 义:是针刺产生

4、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取穴准确及疾病预后、针治效应的依据,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 实施手法的基础。10、留针法 是针刺得气以后,将针体留置在穴内一段时间的方法。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达到候 气与调气的目的,主要有静留针法和动留针法。11、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以温热性刺激及药物作 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12、治神法、治神法:又称守神法,指医者在针刺过程中,通过对病人的神经调摄和医者本身的意念集中等,使针下 得气甚而气至病所,提高临床疗效的发法23、热敷疗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

5、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的一种方法。它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 达里,通过皮肤毛孔,循经运行,内达脏腑,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目的。埴空 填工1、传统运动疗法包括中医针灸,推拿,中药内外治法,传统太极拳,八段锦中医针灸,中医针灸 推拿,中药内外治法,传统太极拳,八段锦。2、传统中医文献中康复一词主要是针对伤病的痊愈和健康的恢复 伤病的痊愈和健康的恢复而言。应用治疗手段应以 “功能功能”为导向。伤病的痊愈和健康的恢复功能3、(1)黄帝内经不仅提出了中国传统康复方法的理论依据与治疗原则,而且还记载了许多使慢性疾病得以康复的具 体方法。强调疾病康复应当考虑人体的身心

6、功能以及自然、黄帝内经社会和环境的综合因素,强调全面康复的 原则。是传统中医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其中有关整体辩证康复观和杂合而的治的综合治疗和调理思想,一直为后世医 家进行中医康复治疗是所遵循的法则。(2)三国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编成了五禽戏五禽戏(3)隋代巢元方所撰的诸病源候五禽戏,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套由医生编成的医疗体操专著。论不仅是我国现 存的第一部论述病因、症候学专书,也可视为我国古代第一部采用医疗体育对一些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专著。(4)外 台秘要可以视为中国古代有关康复技术的专书。(5)元代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饮食康 复专著。(6)清代沈子复编撰的养

7、病庸言是清代出版的有关传统康复方法学的专著,养病(康复)不同于治病(临床医疗)及养生(卫生保健)5、 传统康复方法学的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贯穿三个基本观点:整体观、辩证观、功能观 整体观、整体观辩证观、 功能观。方法论上则体现为正气为主、杂合而治、治未病。6、传统康复方法的原则一、以功能为导向 二、注重全面康复7、经络的功能活动表现称为“经气”。经气对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起着总领的作用。经气还表现为经络的“反应 性和“传导性反应性”和传导性传导性”。反应性8、腧穴的作用反映病证,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9、八 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

8、会绝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10、推拿治疗分为温、清、补、泻、通、和、汗、散八种基本治法11、正骨八法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12、中药外治出现的异常情况有疼痛、过敏、感染、水泡、中毒13、 内治法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15、传统运动疗法的主要作用:调摄情志,恢复肢体功能, 促进代偿功能。应用原则:松静自然、准确灵活,因人而异、因时制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重三调”、练养相兼。 其中三调即调形、调气、调意。16、针灸疗法临床主要用于四个方面:针灸治疗、针灸保健、针刺麻醉、经络腧穴诊断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针灸保健、针刺麻醉、经络

9、腧穴诊断。17、电针的波形有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锯齿波, 中风后偏瘫用断续波、密波,腰腿痛用密波或断续波,坐骨神经痛用疏密波、断续波,面瘫用疏密波注意事项:1、使 用前检查性能是否完好2、调节电流时不可突然增强3、毫针若表面氧化不宜使用4、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 脏5老年体弱醉酒饥饿过饱等不宜电针。18、针灸处方的原则归纳为标本缓急,补虚泻实。三因制宜。选穴原则有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对症。22、针灸 治疗排便障碍临床上常用大肠腧、天枢、上巨虚疏理大肠腑气,支沟为三焦经穴,可宣通三焦气机,清泻三焦之热,胃 肠燥热者用曲池、合谷,气郁者取阳陵、太冲、疏肝解郁利气,胸腹腔疼痛取内关宽

10、中理气,虚证取大肠腧、天枢、 足三里、脾腧,气血两虚取气海、胃腧,寒凝加神阙、关元温阳散寒,津液亏损加太溪、复溜。23、针灸处方原则: 标本缓急、补虚泻实、三因制宜。选穴原则:进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对症选穴。配穴方法:按经脉配穴法(本经配 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左右)。简答4、简述腧穴的主治规律(一)分部主治规律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及邻近器官的病证。这是腧穴的近部治疗作用。即近治作用,所谓“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二)分经主治规律 腧穴能主治所属经 脉循行部位及其深部 组织、器官的病证。这是腧穴的远部主治作用。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三特殊穴

11、位主治规律既不属于分部主 治规律又不属于分经主治规律的一类独特的腧穴治疗作用。一是全身性治疗作用二是部分特定穴、奇穴的特定治疗作 用三是长期的临床经验。5、特殊穴和特定穴的区别在哪里: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特殊穴和特定穴的区别在哪里:号归 类的腧穴,称为特定穴。既不属于分部主治规律又不属于分经主治规律的一类独特治疗作用的腧穴6、推拿治疗原则、推拿治疗原则:一治未病,二治病求本,三扶正祛邪,四调整阴阳,五三因制宜7、推拿的作用原理、推拿的作用原理;(1)平衡人体阴阳(2)调整脏腑功能(3)疏通经络、行气活血(4)理筋整复、 滑利关节8、推拿疗法的注意事项、(一)辨证施法,严格操作

12、。(二)治疗时要全神贯注。(三)手法力量要轻重适宜。(四)患者体位 要安置得当。(五)医生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六)医生必须经常修剪指甲,保持双手清 洁;手上不应当戴有其他饰品, 以免擦破患者皮肤和影响治疗。冬天治疗时,双手要保持温暖,以免治疗部位受到凉的刺激而引起肌肉紧张。另外,除 少数手法如擦、推、捏等法,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操作外,治疗时必须用治疗巾覆盖被治疗的肢体或局部。1、请用1寸毫针针刺自身的合谷穴?答:体位的选择:坐位或卧位合谷的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 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0.50.8寸2、请1.5寸毫针针刺自身

13、的足三里穴?答:体位的选择:坐位或仰卧位足三里的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1寸3、请1.5寸毫针针刺自身的三阴交穴?答:体位的选择:坐位、仰卧位或侧卧位三阴交的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11.2寸4、请1.5寸毫针针刺自身的阳陵泉穴?答:体位的选择:坐位或卧位(仰俯侧皆可)阳陵泉的定位:在小腿外侧, 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或向下斜刺11.2寸。5、请1寸毫针针

14、刺自身的昆仑穴?答:体位的选择:坐位或卧位(仰俯侧皆可)昆仑的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 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0.50.8寸。6、请1寸毫针针刺自身的太溪穴?答:体位的选择:坐位或卧位(仰俯侧皆可)太溪的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 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0 . 50.8寸7、请1.5寸毫针针刺自身的曲池穴?答:体位的选择:坐位或卧位(仰俯侧皆可)曲池的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 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消毒:手消毒,针具消毒,针刺部位消毒。针刺:单手进针,直刺11.2

15、寸8、请模拟夹持进针法,并说明此法用于何处穴位?答: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露 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指两指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此 法适用于 长针的进针。9、请模拟提捏进针法,并说明此法用于何处穴位?答: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 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10、请模拟舒张进针法,并说明此法用于何处穴位?答:用左手食、拇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 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腧穴。11、请模拟指切进针法,并说明此

16、法用于何处穴位?答: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 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 宜于短针的进针。12、请持针模拟提插补法操作,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答: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 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 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13、请持针模拟提插泻法操作,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答: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 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把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 重提,提插幅度大,

17、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14、请持针模拟捻转补泻的补法操作,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答: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 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拇食指捻转时,补法需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为主。15、请持针模拟捻转补泻的泻法操作,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答: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 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拇食指捻转时,泻法需以大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为主。16、请模拟操作艾炷灸的直接灸(包括艾炷的制作)?答:用艾绒捏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小体,安放在穴位上,点燃 其尖端以施灸,每燃烧1枚艾炷即为1壮。将灸炷直接放置在皮肤穴位上施灸,按其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 为瘢痕灸和

18、无瘢痕灸两种。17、请模拟操作艾炷灸的隔姜灸(包括艾炷、姜片的制作)?答:是用姜片做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将鲜生姜切 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5cm的薄片,在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以便热力传导。将姜片置于穴位上,再将艾 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温热,局部皮肤汗湿红晕时,可换艾炷再灸,不换姜片,灸510壮。如初 灸l2壮时,自觉灼痛,可将姜片略向上提起,然后放下,此种灼痛非真热,是药性刺激所致,故必须以小艾炷灸 之,如灼痛不可忍耐,可移动姜片,然后再灸之。18、请模拟操作艾炷灸的隔盐灸(包括艾炷的制作)?答:是用食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用于脐窝部。将纯 净干燥的食盐

19、填平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温烫时,将大艾炷剩余部分去掉,换炷不换盐,以感到温热舒 适为度,可灸59壮。19、请持针针刺操作,后使用温针灸,同时以语言旁白(说明)?答:先针刺得气后(针刺的消毒要考察),将毫 针留在适当深度,再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由下端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 2厘米的艾条 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20、请模拟操作艾条灸的温和、雀啄、回旋灸?答:(1)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靠近穴位熏灼,距皮肤23厘 米,以患者有温热舒适为度,可固定不移,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稍有红晕。(2)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点燃 的艾条悬于施灸的部位平行往复回

20、旋移动,使皮肤有温热感,距皮肤23厘米,灸2030分钟。(3)雀啄灸将点 燃的艾条于施灸部位上约3厘米高处,对着穴位,像小鸟雀啄米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地灸,每处灸5分钟。21、请模拟操作火罐的闪火法?答:用镊子或止血钳挟住燃烧的95%酒精棉球,在火罐内壁中段绕1-3圈后,迅 速退出,然后将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节约棉球,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22、请模拟操作火罐的架火法或投火法?答:架火法是准备一个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 -3厘米,放在应 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可产生较强的吸力。投火法是将酒精棉 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速将火罐罩在施术部位。此法适于侧面横拔,否则会因燃物下落而烧伤皮肤。23、请模拟操作火罐的闪罐?答: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 机能减退的虚证病例。24、请模拟操作拔罐的坐罐与起罐?答:拔罐时,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局部皮肤瘀血时,将罐取下。取罐时,左 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松脱,不可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