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课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1.含义“百家”:“争鸣”:泛指数量多(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论和诘难战国七雄春秋五霸2.百家争鸣的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经济:井田制崩溃阶级关系:“士”的活跃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重大变革时期(根本原因)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道家创立:老子春秋晚期思想学说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可道,非常道;
2、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创立:老子春秋晚期思想学说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辩证法思想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创立:老子春秋晚期思想学说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辩证法思想政治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小国寡民评价: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其政治主张具有消极悲观的态度;以柔克刚小国寡民“道”是本源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
3、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一代圣哲,横空出世,弘道布德,修身、修家、修天下;五千精妙,涵古覆今,继往开来,法天、法地、法自然 。天下第一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创立:老子战国时期发展:庄子思想学说哲学思想相对主义顺其自然、安于现状处世态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者遨游,泛若不系之舟。”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B 儒家创立: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学说政治主张“苛政猛于虎也。”教育思想材料1材料2子曰:“仁者爱人。” 论语雍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4、。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请根据以下材料归纳孔子的政治主张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B 儒家创立: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学说政治主张“仁”(核心)和“礼”“为政以德”(民本)“性相近”(伦理观)“苛政猛于虎也。”教育思想文化贡献阅读材料,理解孔子 “仁”的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1)“仁” 基本内涵是什么?“爱人”(人与人的关系)(2) 分析“仁”的实质是什么? 通过内修,形成美德。(3)“仁”的思想提出有什么意义? 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孔子的“仁”和“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 礼的实质是什么?礼是周的统治秩序。(2)达到礼的方法是什么?正名(贵贱有序)(3)如何看待礼?保守(4)仁与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 内“仁”方能外“礼”,外“礼”有助内“仁”。阅读
6、材料,理解“礼”的思想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B 儒家创立: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学说政治主张“仁”(核心)和“礼”“为政以德”(民本)“性相近”(伦理观)“苛政猛于虎也。”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学习态度教学精神学习方法文化贡献孔子如何阐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
7、政)培养学习兴趣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学思结合及时复习,温故知新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B 儒家创立: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学说政治主张“仁”(核心)和“礼”“为政以德”(民本)“性相近”(伦理观)“苛政猛于虎也。”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学习态度教学精神学习方法文化贡献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创办私学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大成至圣先师“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 ,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B 儒家创立:孔
8、子发展:孟子战国中期主张“春秋无义战。”请根据材料概况孟子的思想主张,你如何看待?材料一: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材料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仁政民贵君轻剥削有理积极:有利于抑制暴政,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消极:孟子的政治思想具有阶级属性,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一、百家争鸣1、含义2、
9、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B 儒家创立:孔子发展:孟子战国中期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民本)“性善论”(伦理)“春秋无义战。”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朱元璋读孟子,一看到不称心处就骂:“这老头要如生在今日,岂能放过他!”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B 儒家创立:孔子发展:孟子战国中期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民本)“性善论”(伦理)荀子战国末期主张“君舟民水”(民本)“性恶论”(伦理)王霸并用,德治与法治相结合(通过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仁义)冯友兰认
10、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仁义和王道孔子仁礼孟子荀子仁政义(舍生取义)理想派仁义,王道以礼治国,趋向法治现实派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时 期仁的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末期战国中期战国末期同异奠定基础体系完整,成为大宗目的:孔子孟子、荀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B 儒家C 墨家(墨子)战国初期“兼爱”、“非攻”主张“尚贤”“节俭” 材料: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
11、,此也。”墨子“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B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以法治国变法革新(战国末期)“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材料: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守株待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请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韩非的治国主张是什么?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变法革新(改革观)以法治国(法治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集权观)主张把君主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趋势意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统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法治,结果呢?天下大乱,15年便灭亡。历史启示?法家打天下(进取),儒家守天下(守成),道家养天下(休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法家道家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上课
13、说话的现象?儒家:法家:道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德治”“法治”“无为而治”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4.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一、百家争鸣1.含义2.背景:3.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5.影响:A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 大大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C 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实
14、质)4.特点材料主张学派“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刑过不避不臣,赏善不遗匹夫。”仁政(民贵君轻) 儒家 兼爱 墨家无为而治 道家法治 法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简表派别人物主张儒家孔子“仁”与“礼”,德治孟子“仁政”、君轻民贵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道家老子辩证法思想、“无为”、“小国寡民”庄子“道”为世界最高原则、万物都是相对的法家韩非子加强中央集权,法治,改革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
15、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材料一 “为政以德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地方方百里而可以为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贯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之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16、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1)据上述材料,概括围绕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这一中心问题,先秦主要学派各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儒家重德化、礼治,主张施行仁政;墨家主张尚贤事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严刑重罚,实行法治。(2)上述主张中哪家学说在战国时期更能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简析原因。法家。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
17、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法家的法治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隐士、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A孔子说:我仁;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我
18、以柔克刚;庄子说:我顺其自然;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趣味百家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知识梳理仁礼民本清静无为法治兼爱非攻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这就是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平、公正;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或者说,墨家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道家留下了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法家留下了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儒家留下了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在现代中国讨论思考: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
19、些主张对现代中国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依法治国、与时俱进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严于律己等请将下面的人物与当今的思想观点连线,并说出其思想主张的渊源人物 现今思想主张及观点 思想渊源 礼治文明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兼爱”思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平等、友爱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公民享有教育的权利义务见义勇为依法治国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教育方法以不变应万变“非攻”有教无类义利观法治因材施教无为而治1.(2007广东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人
20、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夷夏关系2.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君子所言”,“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也?”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A 仁政 B性善说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AD 巩固练习 3.古代思想家孟子认为: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这是对孔子的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和发展 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客观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站在平民的立场上
21、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 B C DC4.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崛起B.各国相继变法 C.战争频繁D.社会处于经济、政治大变革时期D5.“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私学的兴盛 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社会的剧烈变革 A B CDD6.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在当进世界哪些还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 (1)“仁”的学说 (2)“己所不欲,勿施与人”(3)“有教无类” (4)“克己复礼” A 123 B 234 C 124 D 1234 A7.(2005江苏)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者,爱人”贵贱有“
22、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 . .B8.“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抑制统治者的暴政.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B9.在对于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孟子与荀子 A观点相同,说法有异 B观点不同,目的相同 C观点不同,目标不同D互相借鉴,互相补充10.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万物虚无,祸福相倚.兼爱非攻,节用尚俭.以法为教,今必胜昔.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D11.儒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优秀思想不包括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和谐社会B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23、, 刘项原来不读书。请思考:诗人在这首诗中讽刺了哪一历史事件?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坑 章碣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时间:汉代公元前3世纪3世纪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东汉:公元25220年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1、董仲舒A 历史地位:西汉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B 思想特点:糅合了儒家、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道之大,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家天道观)】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
24、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阴阳五行学说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1、董仲舒A 历史地位:西汉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B 思想特点:糅合了儒家、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C 历史贡献: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D 著作:春秋繁露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1.董仲舒2.原因萧规曹随社会潜伏着危机,如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汉稳定;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1.董仲舒3.新儒学的内容A 政治:“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材料1: “天子
25、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 为人者天材料2: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 春秋繁露史记记载:“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2.原因“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C.阴阳五行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D“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起到什么作用?神话了皇权;但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1.董仲舒3.新儒学的内容A 政治:“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B 伦理:提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为
26、人处世标准2.原因材料: 【仁】亲也。对人宽厚有爱心君为臣纲君臣义 【义】事之宜也。为人正派,爱憎分明父为子纲父子亲 【礼】理也。待人彬彬有礼,行为端庄夫为妻纲夫妻顺 【智】智慧也。处事果断周密 【信】诚信也。做人诚实稳重讲信誉“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D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1.董仲舒3.新儒学的内容A 政治:“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B 伦理:“三
27、纲五常”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为人处世标准C 思想:“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实质:思想为政治服务2.原因思想主张1、“儒学独尊”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3、发挥儒家仁政思想、轻徭薄赋4、“三纲五常” zxxkxueyikeji作用思想统一、国家安宁,中央集权加强君权,服从统治;爱护百姓减轻负担,缓和矛盾,改善生活维护
28、统治秩序天 = 君忠君君权中央集权统一知识点拔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1.董仲舒3.新儒学的内容5.新儒学的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 “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4.新儒学的实质:思想文化专制“吾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 汉宣帝“子不语怪力乱神。”2.原因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1.董仲舒3.新儒学的内容5.新儒学的特点4.新儒学的实质:6.汉武帝采用新儒学:A 原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B 措施:(根本原因)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家大政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上:教育上:讲经图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大力推
29、行儒学教育汉武帝起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五经和博士名词解释五经由“六经”而来,是指春秋末年孔子亲自编制的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乐经,秦以后,乐经已经失传,只有五经。名词解释太学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 ,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实质:都是为了适
30、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二、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罢黜百家”1、董仲舒2、新儒学的内容3、新儒学的特点4、新儒学的实质:5、汉武帝采用新儒学:A 原因:C 影响:B 措施:思想: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政治:利于巩固与加强中央集权和封建大一统局面;消极:但儒学独尊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1.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 A孔子是“至圣先师” 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 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合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D 巩固练习2.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
31、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C DD3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C4.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 “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A5.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举贤良对策 重用文学儒者 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 B. C. D.6.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
32、新的含义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CC7.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D儒 学 的 兴起孔子孟子荀子创始人发展改造系统完整蔚然大宗人数之多沉重打击春 秋 战 国秦“焚书坑儒”汉成为正统“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知识梳理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
33、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
34、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4、无论你
35、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
36、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饶平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 抗旱供水工作简报范文(5篇)
-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茅竹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联考中考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3年湖南岳阳市汨罗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公开招聘正式员工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1年中国塑料软管支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桥泡沫消防车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划线仪表墨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全自动地板抹布成型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含麻黄碱类药品登记表
- -电子公章-模板
- 语音信号处理第4讲剖析
- 锤击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综合施工记录
-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酸和碱黄琳娜微项目皮蛋制作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 Q∕SY 02098-2018 施工作业用野营房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库房工作日志》示例
- 施工现场防洪防汛应急预案45173
- 大猫英语分级阅读 八级1 Unusual Traditions课件
-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