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汇编】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汇编】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汇编】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汇编】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汇编】(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点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 H一届三中全会2、以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1924 年 1926 年1936 年 1937 年 1945 年iI1II.国民党北伐西安八路军抗战一大战争事变新四军胜利A.北伐胜利进军B.抗日战争的胜利C.国共两党合作D.国民党的革命历程3、H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经济建设上来B.阶级斗

2、争上来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D.解决工人下岗问题4、”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 矛盾”,这“报告”应出自于()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5、1988年,我国新增设的第五个经济特区是()A.浦东B.广州C.南通D.海南岛6、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 据是这一时期()A.帝制复辟B.军阀混战 C.日本侵华 D.东北易帜7、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美国控制。1959年,在卡斯特罗等人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专制政权,走

3、上了 道路。题中横线处应选()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封建主义D.原始社会8、新中国建立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是()A.宪法 B.临时约法 C.党章 D.共同纲领9、“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 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以下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 D.10、新中国经历了假设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巩固新生政权一一初建社会主义一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一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一改革开放一一巩固新生政权一一初建社会主义 C.初建社会主义一一

4、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一改革开放一一巩固新生政权 D.巩固新生政权一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一改革开放一一初建社会主义 H、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 局。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三角洲一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D.经济三角洲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12、1841年,林那么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 以下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选项是()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

5、米的土地13、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4、在西藏布达拉宫广场上矗立着一库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纪念碑的铭文上 写着“值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谨立此碑,以志先烈,永昭后世! 你知道 此碑落成于()A. 1951 年 B. 2001 年 C. 1999 年 D. 2006 年15、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有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伟 大转折”,这两次“伟大转折”分别是指()A.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B.抗战胜利、文革结束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D.遵

6、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16、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 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立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17、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一组资料: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那么、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等。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和平统一中国B.外交事业的开展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民主政治建设开展1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 宪法公布于()A. 1949 年 B. 1952 年 C. 1954 年 D. 1984

7、 年19、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 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20、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D.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21、“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 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A. 土地改革的成果B.农业合作化初见成效C. “大跃进

8、”的浮夸风D.人民公社的优越性22、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 观点的是()A. 1978年在北京召开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23、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B.农业生产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24、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25、以下图为我国

9、1998年与1978年工业经济形式构成比照示意图。该图所反映 的变化,说明:()A.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改变B.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C.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 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近代 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这个主题进行的。材料二: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国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说明:占世界人类总数四分之

10、一的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个事件有哪些重大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关系。2、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中学艮英大继垃a丈室事左 A *AK公“4 A A ( Y ”人 dJl4-4s.-xJL-一Y丸 -”上 a , 0e-斤.-4aA.人 44.(4 七人N4.-,*七 * AM .* d “ 7 7 .,x.,.( 4 a人-n.Gft,“w4.,5 8

11、*支艮也 4 -人八0人久x 0.- A4.久 i-KR ”c4*A1rlrqwGA-,c*4,*独*!. 二:一 ; e - 4: , MX事一 A 4,rf I (Kl.A?,.,_a.4Ja-。* XA.A.X-Ia7 *r54A.-*. a A a $ M A & ,可” e ,,基 A A & a - 0*4a*a.k,S 43 。一A.*KJ&!4* e A 4 ,” e A LA-、人 a .*,*.-上 4 4#l?u3(l叶- AA.9A“ 731【人 4*4.e day V 统一(,重A.& * d.A44.A4.A*a matKxm,! A , T 441工人 B c.M

12、AA8x.NHt,A.4 4&T *一0 AA.JL21t纥 2 aJLQ* a , 一人Hr M c A A 久 sc. 攵,*rA./4 一.4-一 ,*. A *.“念4 -4s.-xJL-一Y丸 -”上 a , 0e-斤.-4aA.人 44.(4 七人N4.-,*七 * AM .* d “ 7 7 .,x.,.( 4 a人-n.Gft,“w4.,5 8 *支艮也 4 -人八0人久x 0.- A4.久 i-KR ”c4*A1rlrqwGA-,c*4,*独*!. 二:一 ; e - 4: , MX事一 A 4,rf I (Kl.A?,.,_a.4Ja-。* XA.A.X-Ia7 *r54A

13、.-*. a A a $ M A & ,可” e ,,基 A A & a - 0*4a*a.k,S 43 。一A.*KJ&!4* e A 4 ,” e A LA-、人 a .*,*.-上 4 4#l?u3(l叶- AA.9A“ 731【人 4*4.e day V 统一(,重A.& * d.A44.A4.A*a matKxm,! A , T 441工人 B c.MAA8x.NHt,A.4 4&T *一0 AA.JL21t纥 2 aJLQ* a , 一人Hr M c A A 久 sc. 攵,*rA./4 一.4-一 ,*. A *.“念4 人人 L4 = 1 大+圆元f唬材料二,威逼清帝退位。19

14、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 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材料三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发表解职词。他说,他的辞职“并 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四万万国民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 巩固基础”。材料一图中的“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 “孙文”是谁?材料二中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从材料二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 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辛亥革命后建立起中华民国,但孙中山却 说大功还没有告成呢?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中国欲自强,那么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那么莫如觅制 器之器。李鸿

15、章材料二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 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 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 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材料三(1898年)光绪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 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 “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土 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 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材料四见以下图(1)根据材料一列举一例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具体

16、活动。(2)材料二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 是什么?(3)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戊戌新政的内容。(4)材料四反映的是谁英勇就义的情景?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D2、C3、A4、D5、D6、B7、A8、D9、D10、A11、A12、D13、D14、B15、D16、A17、B18、C19、A20、A21、C22、D23、B24、A25、D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主题:反帝反封建,实现近代化。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大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 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 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 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3)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2、(1)1912年。孙中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