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_第1页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_第2页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_第3页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下边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B.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C.他心急如火地雇了一只小船,渡过太湖。川D.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答案】B【解析】 【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 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卜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A、C、D都是比喻。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学生

2、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 判断,会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雨天,撑柄布伞去看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在迷蒙的雾气里淡去了轮廓,溶成一片。小河依然流淌,雨滴击起一圈圈涟yi不等散开,便已消逝,偶尔敲打在岩石上的,容不得半点犹豫,就绽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瞬间开落。美丽,在刹那间成为永恒。(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轮更() 涟y 1() 烈()那(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开落”中在文中的意思是()A.开始凋落B.张开和收落C.(花的)开放和萎谢(4)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答案】(1) ku o;漪;ch a

3、(2)溶成一片;融成一片(3) C(4)比喻;拟人【解析】【分析】(1)需要注意 漪”的书写,这个字是一个易错字,还有刹”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 che”(2)溶成一片”融成一片。融: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溶: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化 开。(3)结合前文 就绽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 ”可知 开”即花开,落”即花谢。故选Co (4)此 题考查的是修辞方法的判断。偶尔敲打在岩石上的,容不得半点犹豫,就绽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瞬间开落”此处将雨滴敲打在岩石上比作美丽的花,又写容不得半点犹豫”,所以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ku a漪;ch。溶成一片;融成一片;C;比喻;拟人。【点评】本题考查学

4、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 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 语的意思;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根据语段内容或是平时对课文注释的积累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 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3 .读下面语段,完成题

5、目。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r a n()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中华大地的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zhen()聋发耳贵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 g e十为纪念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 ”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2 )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 字。【答案】 ( 1) “ 邀请您务必参加 ”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 “ 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 2 ) 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亲近自

6、然,拥抱青春!【解析】 【分析】 题干指出文中的错误是 “用误不得体 ” ,据 此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邀请您务必参加”一句中 “务必 ”使用不当,邀请老师参 加活动,不可以命令的语气,可将其删去; “我将到寒舍拜访 ”一句中的 “寒舍 ”使用也 不当, “寒舍 ”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家,应改为 “贵府 ”或是 “您家 ”。 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 此题紧扣主题,表述出活动的方式或意义即可,如拟写为:激扬青春,挑战自我。 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亲近自然,拥抱青春!故答案为: “ 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 “ 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

7、访。 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亲近自然,拥抱青春!【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正误的辨析。答题时应注意,仔细分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 含义,结合句意、语气、语序、表达是否明白等方面辨析正误。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答题时应注意,写宣传标语应注意: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语言简洁,朗朗上口。.下面的文段选自一棵小桃树,阅读后,完成各题。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生(甲)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觉,像是 ,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乙)笑着。(1)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

8、一项是()A.灼(zhu 0 薄(b G。B.灼(sh 口力 薄(b可C.灼(zhu 0)薄(b 6)D.灼(sha,薄(ba。(2)在 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中进行选择,填入文段(甲)(乙)两处。(甲);(乙)(3)文段中横线处所填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忧心忡忡的少女B.忧心忡忡的少男C患了重病的少女D.患了重病的少男【答案】(1) C(2)得;地(3) C【解析】【分析】(1)灼”的正确读音是“zhu a”薄”是多音字,一般来说,用于书面语 时读“b6,”用于口语一般读 “ba0”据此, 薄”在文段中的读音是 “bd”故答案为Co(2)在语句中, 的”一般是定语的标志;地”是状语的标

9、志;得”是补语的标志。甲处,似纸做的”是补充说明 单薄”的,所以应该选用 得”。乙处, 苦涩涩”是来修饰 笑”的,做 状语,所以应该选用 地”。据此可作答。(3)语句叙写的是 瓣片,一般不能用 少男”来形容,应该用 少女”来形容。可排除掉 BD两项。再依据 没有肉的感受,没有粉的感觉 ”和 苍白白的脸”,表现出来的像是一种病 态;所以不能用 忧心忡忡的少女”来形容,用 患了重病的少女”更恰当。据此,答案为 Co 故答案为:C;得;地;Co【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 于平时的的积累,要养成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对课文中出现的字,

10、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 本题考查对结构组词的选择能力。结合语境和词性即可做出选择。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具体意义及常用用法,注意其感 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敲,如果是关联词要掌握其固定搭配。6 按要求完成小题。( 1 )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B.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 )下列不属于谦辞的是()A.舍弟B.小生C鄙人D相公( 3 )酒 杯 ,用 来饮 酒的 器 具。 中 国古 代 有很多 关 于酒 杯 的称 呼 ,比如 、 、蛊

11、、角、壶、酌、钟、爵、杯等。【答案】 ( 1 ) A(2) D( 3 )觥;白;斗(樽)【解析】 【分析】( 1)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 据此可知A不是对偶句,晨”时间名词,而客”是人物名词。BCD属于对偶。ABC属于谦称,D相公:古代妻子对丈夫的敬称。3)根据平时对文化常识的积累答题,如 “觥筹交错 ”中的 “觥 ” , “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尊”,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中的 “白”,这些都是古代酒杯的称呼。故答案为:A;D; 觥;白;斗(樽)【点评】 本题考查辨析对偶修辞手法的能

12、力。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敬辞和谦称的理解辨析能力。敬辞谦称很多,多冠于词头, 、敬辞前缀:屈老俯光请,雅芳拜华令; 叨玉垂大贤,高贵恭惠奉。 、谦称前缀:愚家小敝浅,鄙舍老贱寒。 拙陋不敢管,窃劳寡奴犬。记住这些,就容易判断了。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半夜里,忽然

13、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银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 ch自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 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蜷()起来 ch (u)立咀鳖()(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3)文中 寒气逼人”中逼”的意思是 ,不可捉摸”中捉摸”的意思是。(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14、。【答案】(1) qua n;矗;ju e(2)闪银;闪烁(3)逼迫;给人以威胁;猜测 ;预料(4)排比;比喻【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易错字音字形。蜷qua n形声。字从虫,从卷,卷亦声。卷”意为弯曲“、折叠“。虫”指身体细长的虫类如蛇。生”与卷”联合起来表示 虫类弯曲或折叠身体本义:虫类弯曲或折叠身体。引申义 :身子卷缩。本题易读错为:ju a a ch u()立:高耸直立,笔直地直立 ,高耸。 重点在直,直而高地立着之意。故写作:矗立; 咀嚼:用牙齿慢慢磨碎食物,读作: ju 易读错为:ji。(2)闪烁”的烁”:从火、乐声,光亮的样子;铢:说文中解释为:铢,销金也。指 熔化金属。故写

15、 闪蛛”应改为 闪烁”。(3)寒气逼人: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逼”: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强迫,威胁。(4)像像像像连用四个比喻词像”,可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分别把 耳朵 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比作:春蚕在咀嚼桑叶;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山泉在呜咽;波涛在澎 湃。故答案为:quGq 矗;ju e闪银;闪烁;逼迫;给人以威胁;猜测;预料;排比;比喻。【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 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 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 书写;本题考查学生

16、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 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 语的意思;本题考查词语释义。结合语境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不可we i背的原则,否则,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视尊严为敝履,执拗于强权,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缘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高贵者绝不空有健全的躯壳,他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安老怀少,给人以温暖,他的自尊

17、也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蟋蚁?(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we i ()背执物() 躯鱼()(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O(3)安老怀少”在文中的意思应为 。(4)最后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答案】(1)违;ni U qi a o(2)振撼;震撼(3)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4)比喻;反问【解析】【分析】(1)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

18、形近字。注意拗“壳”的读音。 壳”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 “qi a o”(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震撼:是指土地剧烈摇 动、震动;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摇动人的心灵。(3)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安 老怀少:指为人处世的美德,意思是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4)结合 有钱有势的精神蟋蚁”分析得出,采用了比喻修辞。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蟋蚁? ”采用了反问修辞。故答案为:违;ni 口 qi a o振撼;震撼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4)比喻;反问【点评】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 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把握。本题考查词义的本,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义,明确词义。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把握,注意区分比喻、拟人、反问及设问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翅,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洋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地耳w 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eo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

20、星点点的黛 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碾过() w/u ()住 干 he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 。(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 和 的修辞手法。【答案】(1) ni 捂;涸(2)等侍;等待(3)蜷曲而收缩(4)拟人;排比【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 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 碾过“:压过去。 碾”读“ni &n注意 据义定音。

21、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捂”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再如干涸”: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注意据义定形。(2)字形题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等待”:不采取行动,直到期望或意料中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犹等到。注意据义定形。(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从上文卷起”的意思分析,蜷”的意思是蜷曲“;缩”的意思是 收缩”。所以 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蜷曲而收缩。(4)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 ”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 ”是拟人;

22、听雨水在阳 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是排比。故答案为:ni a;n捂;涸等侍-等待蜷曲而收缩拟人;排比【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 观察的习惯,注意汉字的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读音及字形。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 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 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本题考查词义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和词语原义理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把握,注意区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通读课

23、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 )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 2 )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答案】 ( 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做法,大家广为认可;把人生进一步具体地比作攀登高塔,非常奇特,是一个成功的设喻。( 2 )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撤大帝、秦始皇等。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昇等。【解析】 【分析】( 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

24、考查。这里把人生比作攀高塔,符合人的生活体验,越到高处见得风景就越多。( 2 )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考查。比喻的关键点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比如这里把那些脑力劳动者比喻成挖掘坑道的人。是因为二者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得很深入。本题中的三种人分别是脑力劳动者,军事、政治家,一线的技术工人等。【点评】常见的修辞种类较多,这里是对比喻修辞方法的考查。比喻修辞判定标准一个是要有本体、喻体、比喻词。同时要搞清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不能单纯地看有没有本体和比喻词。再有就是要分清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区别。 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 “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1 )【老师献爱心】学

25、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 “校园爱心辅导站 ” ,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 2 )【同学在参与】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 “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你也在行动】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用 “泰微课 ”资源自学高中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答案】 ( 1 )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 2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

26、辞手法,将留守学生比作寂寞的花朵,意思是希望孤独、寂寞、自卑的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绽放自己的美丽,表达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3)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一起学习泰微课”。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们家来免 得他孤独寂寞。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好吗?【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 法及应用。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 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上下句要围绕师生关系之间的联系。比如:学生 增

27、长知识报师恩、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学生提高素质报师恩。(2)本题考查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将留守学生比作寂寞的花朵,意思是希望孤独、寂寞、自卑的留守学生,在老 师、同学、社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绽放自己的美丽,表达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3)本题考查委婉劝说和语言得体。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 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除了称呼和运用商量的语气外,讲清楚理由: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

28、学 生,到我们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故答案为:(1)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留守学生比作寂寞的花朵,意思是希望孤独、寂 寞、自卑的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绽放自己的美丽,表达了 对留守学生的关爱。(3)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一起学习泰微课”。俗话说得好,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们家来免 得他孤独寂寞。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们家,好吗?【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 征是 对仗”

29、。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 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 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2)本题考查赏析比喻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 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 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 助人深入理解。(3)本题考查委婉劝说和语言得体。答题时应注意,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 基础上,有的放矢吐

30、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 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书面语。此题首先要有称呼,然后委碗的语言点明事件的意 义,用商量的语气请求理解并同意。.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棋;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长吟,肥胖的黄蜂 (A.伏B.停)在菜花上,轻 ji曲勺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 (A窜B飞)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 _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穆来,有时会遇见蝶蚣;还有斑螫,倘若用手 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1)给加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

31、出相应的汉字。ji e 菜史 轻 卷梁(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 修辞手法。(4)根据文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 处横线上。(只填字母)【答案】(1) q(捷;j i(2)云宵;云霄(3)拟人(4)A ;A【解析】【分析】(1)给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 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 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正确拼读拼音,再根据语正确判 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2)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

32、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宵”与时间有关, 霄”与天空有关。(3)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六七种,根据所学积累,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低唱“弹琴”皆是人的行为,来写动物,所以是拟人。(4)根据所学所记,理解文段的内容,或根据记忆直接选答,或分析所描写的动物的情态 来分析判断所用词语。故答案为:q(捷;j i云宵;云霄拟人A ;A【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 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 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

33、要知道常 见的修辞有哪些,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等,另外还要知道各种修辞的特点及其作用,并会在具体的语境中判断和赏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 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ke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噫亮地响。(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巢迺良 应也(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3)解释词语 宛转”的意思。(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答

34、案】(1)窠;ni ang he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解析】【分析】第(1) (2)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注意 窠”的部首; 酿”不能拼成li a ng”(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来思考。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此题考查修辞方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由 卖弄”一词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故答案为:(1)窠;ni a ng h e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点评】在做字音字形题目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 形

35、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们踏进苏州小巷,会感觉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静。比起其它城市,苏州显然少 了一份浮燥之气,多了几份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就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清韵 的青石板,来自小巷里简洁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飘逸而出的,或从明清青花瓷里盘旋而至的,或从古城庭院深深的园林里散发 出来的。在茫茫夜间,看月光下古苏城,粉墙黛瓦,千家灯火汇成古城的温馨。选一处风 景,依山傍水,草长莺飞,居陋室而吾心不陋。择一城终老,宜人气灵,坐谈杯盏,享年 华而吾心不华。(1)给划线字注音。骨龌 温整(2)文

36、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答案】(1) sui;x i n(2)浮燥( 3 )排比;引用【解析】 【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注意 “燥 ”不要写成 “躁 ” 。对于常用修辞手法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运用。故答案为:(1) suj xin(2)浮燥;浮躁(3)排比;引用【点评】本题考查字的读音,汉字当中有很多字读音相同,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

37、形近字能准确辨析。汉字中同音字很多,学习中要注意区分有些字字形相差很大,但读音相同,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注意。 我校八年级开展了 “绿色生命 叶 ”的专题系列活动,今天进行成果展示。1 )【诗意开场】下面是某班主题班会上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根据上下文将其补充完整。同学们,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是大自然的颜色,大千世界因为有了绿色而变得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以 “绿色生命 叶”为题的专题活动。为了这次活动,大家都进行了充分准备,了解和学习了很多有关“叶”的知识。有的同学采集了各种形状的叶片,有的同学专门背诵了不少关于“叶”的诗歌,例如写春天的叶的诗句: , 写秋叶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38、长江滚滚来。也有同学为保护绿色环境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2 )【交流讨论】在大家展示交流了叶的非凡本领以后,主持人发现同学们大多数展示的是叶在物质方面的作用,请你代表本小组,说出一点有关叶的其他方面的作用。3 )【寄予深情】班长将同学们精心挑选的树叶制作成了精美的书签送给老师,主持人建议同学们在 “树叶书签 ”上,以叶为喻体写一写对老师的祝福。【答案】 (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 )叶在精神上对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启发学习作用。它点缀自然,引发思念,激发赞颂,呼唤热情;它是生命的象征,是青春活力的展现;它有着叶落归根的无私奉献精神,有着扶持红花、甘当配角的

39、品质等。3 )老师,您做的是叶的事业,为的是花的灿烂,您也必将收获果的香甜。【解析】 【分析】( 1)考查的是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加强平时的学习积累,根据平时的所学所记,回顾写春叶的诗句,注意不要写错别字。2 )叶的作用,主要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了解叶的象征含义,进行作答。叶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希望、青春;落叶象征这无私;绿叶配红花,甘当配角等精神。( 3 )写祝福语,要注意称呼,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通顺即可。故答案为:( 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叶在精神上对我们有着非常丰富的启发学习作用。它点缀自然,引发思念,激发赞 颂,呼唤热情;它是生命的象征,是青

40、春活力的展现;它有着叶落归根的无私奉献精神, 有着扶持红花、甘当配角的品质等。(3)老师,您做的是叶的事业,为的是花的灿烂,您也必将收获果的香甜。【点评】(1。诗文默写是语文试卷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类型: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 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 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 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 积累。(2)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重在实践。因此,在平时

41、的学习活动中要注意学习与生活的联 系,注意日常多积累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内外结合,提高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3)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种修辞方法,继而理 解其使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伫立旷野,苍 qi 6 ng尔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d n涵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 了时空,耳苴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

42、写出相应的汉字。qi 6 ng y u n 官文 苍 涵旦吉(2)文中划线一词中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听雨危楼”中,危”的意思是 ;独步林蹊”中,步”的意思是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和 的方式,表达了对天地灵气和人间性情的赞美。【答案】(1) zhO;穹;蕴;gen(2)飘散(3)高的,高耸的;行、走(4)排比;拟人【解析】 【分析】题目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该题主要涉及字音字形、词语理解、修 辞的使用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关键在平时学习中的理解积累。(1)注意 伫”的注音是“zh注意 苍穹”的书写。(2)注意花香的散发应该用飘散”。(3)对于词语的理解要注意结合具

43、体的语境,在此处 危楼”是指高楼, 独步”是指独自行 走。(4)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等。它们的 作用分别是: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 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 偶:使语言简练工整;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反问:起强 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结合对文段的阅读较容易发现对于旷野景物的描写运用了 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故答案为:(1) zh工穹;蕴;gen (2)飘散(3)高的,高耸的;行、走(4)排比;拟人【点评】解答第三题题,需要根

44、据平时的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等方面仔细考虑词语的语境意义。这个危楼”我们很早就见过,如危楼高百尺所以很多内容都可以在课内找到依据,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17.阅读文字,完成下列问题。我把世俗的铜仁在岁月的风雨里洗刷用爱心和汗水在三尺讲台上堆积成厚厚的文字排列成永远站在心灵高处的诗行这一年的暑假真正到来了我急忙把金封的诗句散开成微笑和妻儿一起在学院晾晒然后把散发着诱人 x i香的诗句用爱情和亲情装订成绿色的诗集我爱校园我爱孩子我爱生活于是我快乐地活着把岁月活成一首人人爱读的诗(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x 1 n铜星 尘封 香(

45、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3)笠封”的意思是。(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答案】(1) xi 口 ch 6 q馨(2)亭院;庭院(3)放置时间较久,被尘土盖满(4)拟人;比喻【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臭 ”是 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 xi 1)馨”的偏旁不要写错。( 2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46、“庭院 ”意思是正房前的院子,泛指院子。( 3 )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尘封 ”指长久地搁置一边,落满灰尘。( 4)画线句子把“岁月” 比作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活成 ”一词可以看出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xi 口 ch 6 g馨; 亭院;庭院; 放置时间较久,被尘土盖满; 拟人;比喻。【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

47、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解词一般应先解释词语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要联系文章中心内容及语境,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文本内容以及修辞的表达效果分析作答。18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 )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选文中作者用哪些话赞美牧羊人,表现了作者

48、怎样的感情?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任选一个)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4)课文中说 “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句中的“奇迹”指什么?【答案】( 1)第一部分写作者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写得很详细。“从 1920 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寥寥两句写得简略之极。最后一次见面写得较详。文章材料的详略,按照表现人物的需要合理安排。( 2) “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

49、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 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等等。这些话表现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比敬佩之情。(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被废弃的荒凉的村庄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像地毯一样覆盖着的景象了。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 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4)奇迹”指牧羊人长年累月地植树,改变了这里原来很差的生态环境,使干旱荒凉的地方变成了郁郁葱葱、富饶丰美、充满生机的地方。【解析】【分析】1、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50、的。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 的叙述。详略安排能使文章主题更突出。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需要通读全文,寻找能表达赞美的句子,并分析出具体的情感即 可。3、比喻是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指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分析 作用时抓住本体和喻体、描写事物的特点以及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节课。4、对重要词语的理解,需要放入具体的语句中,联系上下文进行具体语境里的解释。这 奇迹”是牧羊人坚持不懈地植树而让沙漠变绿洲。【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通读课文进行比较分析,能突出主题的往往需要详写。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通读文章,扣住关键语句分析情感即可。3、本题考查修辞的鉴赏能力。解答时辨别清楚修辞的方法,从使用后事物的特点及表达的 人物情感来分析即可。4、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