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_第1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_第2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_第3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经典题目 ( 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父亲留下的书香我家虽说不是书香书第 ,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我父亲别无嗜(sh)i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 t aozu) 于其中。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 , 这,说来就话长了。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景、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现父亲床头的三

2、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 这些就是苦书 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 不释手。父亲还(专、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剪)药, 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ji a ngp D 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 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他享受到 (g ux i )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

3、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 65 岁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1 )根据文中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 )在文中( )里选择正确的字。3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别无嗜好: 忧心忡忡: 4)用横线选择文中里恰当的词语。这个词表示的意思,也表现了全家人 的心情。5)读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一句话,填空: 秉承 指父亲的精神 指6)读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 苦不释手 。为什么 苦字加引号?这个词意思是什么?【答案】 ( 1 )陶醉;降临;古稀2 )钻;煎3 )没有其他爱好;忧愁的样子4 )竟然;出乎意料之外;也表现了全家人高兴、兴奋的心

4、情5 ) “秉承 ”指承受、接受; “父亲的精神”指持家劳累之余,父亲研读医书,为卧床数年的母亲治疗。( 6)因为这苦是父亲用辛苦所换来的成功喜悦。 “苦 不释手 ”的意思是苦也舍不得放下。【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2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 3)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4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5 )这道

5、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6 )考查引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故答案为:( 1 )陶醉;降临;古稀( 2)钻;煎( 3) 没有其他爱好 忧愁的样子( 4)竟然;出乎意料之外;也表现了全家人高兴、兴奋的心情“秉承 ” 指承受、接受。; “父亲的精神”指持家劳累之余,父亲研读医书,为卧床数年的母亲治疗。6)因为这苦是父亲用辛苦所换来的成功喜悦。“苦 不释手 ”的意思是苦也舍不得放下。【点评】( 1 )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2)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

6、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4)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填空。5 )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 6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掌握运 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开车的时间

7、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 “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

8、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f d)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 “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 ”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谢谢您,祝您好运 ! ”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 o ng谬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

9、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 呼。“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 ” ,以免强加于人。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 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 祝妈妈生日快乐 !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

10、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 )注音或写汉字弄 脏单薄 蒸l o ng f a( 2 )写出近义词思忖 虔诚 ( 3 )找出一个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4 )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谁?他

11、所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5)小乞丐用来买花的“每一枚硬币都磨的亮晶晶的 ”表明了什么 ? TOC o 1-5 h z ( 6 )对小乞丐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处境?( 7)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 “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 ,在风雨中 “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这表现了小乞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 )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 。是什么强烈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 ”说明了什么?【答案】(1) no ng bo;笼;罚( 2 )思考;恭敬( 3 )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热

12、。( 4 )小乞丐;在母亲生日这天用讨来的钱买一束鲜花献到母亲坟前。( 5 )钱放在口袋里的时间长,只靠长期乞讨积攒起来的,得来不易( 6 )衣衫褴褛,又黑又脏无依无靠 艰难困苦( 7 )有沉重、有难过、更有对母亲的敬重和怀念。(8)多尔先生被小乞丐对母亲的一片真情所感动。“模糊 ”说明多尔先生被感动得流泪了。【解析】 【分析】( 1) 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

13、错点。( 2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思忖:思量;考虑。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3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5)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6 )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包括人物的

14、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7 )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8)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 n6 ng b8笼、罚( 2)思考、恭敬( 3)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热。( 4)小乞丐;在母亲生日这天用讨来的钱买一束鲜花献到母亲坟前。( 5)钱放在口袋里的时间长,只靠长期乞讨积攒起来的,得来不易( 6)衣衫褴褛,又黑又脏无依无靠 艰难困苦。( 7)有沉重、有难过、更有对母亲的敬重和怀

15、念。(8)多尔先生被小乞丐对母亲的一片真情所感动。模糊”说明多尔先生被感动得流泪了。【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 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 累,增加词汇量。(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 断,会应用。(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16、6) 了解什么是外貌描写。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7)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8)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别轻看一小步8岁那年,伯森 汉姆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从此,伯森 汉姆患上了恐高症。 伯森 汉姆的曾祖母一一94岁的格瑞斯听说了孙子的情况后,一着急,竟然从一百公里外的 葛拉斯堡罗徒步赶了过来。格瑞斯的这一举动无意间创造了()近百岁的老人徒步百里的吉尼斯纪录。一位记者问格瑞斯:当你徒步而来的时候,你是否因年龄关系而动摇过?老太太笑着 说:小伙子,()气跑一百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的。

17、只要你走一 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格瑞斯的这句话,深深震撼了伯森汉姆幼小的心。他开始给自己制订了 ()训练计划,决定一步一步挑战曾经不敢逾越的高度。伯森汉姆先是在附近的楼房训练,第一天,他爬了 10个台阶,第二天,他爬了 11个台阶,半年后,他就已经能够轻松地爬上四楼的 阳台了。让人没想到的是,伯森 汉姆在爬楼梯锻炼中,竟然喜欢上了攀爬这种运动。1983年,他徒手登上纽约帝国大厦,在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同时,也赢得了蜘蛛人”的称号。有人问伯森 汉姆,成功的诀窍是什么?伯森汉姆微笑着说: 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所以,我战胜的只是无数个一步而已。”(1)将下面表示数量的

18、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一棵 一 口 一个一位(2)画线句子中的 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3)对作者在本文中述说得出的道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先说自己患有恐高症,再说自己制订攀爬计划,最后说自己成功了。B.先由曾祖母的 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在伯森汉姆身上发挥作用,最后得出 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4)在你身上有过“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 的经历吗?请结合实际的例子简要地说一说。【答案】 ( 1 )一棵;一位;一口;一个( 2 )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3) B( 4 )我在爬山下的一处陡峭岩坡时,开始很害怕,在同

19、学的鼓励下,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终于一步步走了下来。【解析】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2 )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谈自己的看法,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故答案为:( 1 )一棵;

20、一位;一口;一个( 2)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3) B( 4 )我在爬山下的一处陡峭岩坡时,开始很害怕,在同学的鼓励下,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终于一步步走了下来。【点评】( 1 )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4 课外阅读轩。心田上的百合花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

21、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 “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 “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22、;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a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 “百年好合” 的誓言;无数的人看

23、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 1 ) “全心全意 ”和 “默默 ”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2)根据上下文判断, “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句话应放在文中 a、 b、 c 哪个位置?( 3 )本文的线索是,主要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4)文章以 “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答案】 ( 1 ) “全心全意 ”表现了百合花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 “默默 ”表 现了百合花不张扬的品质。c

24、)百合的成长过程;象征)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露出赞美之情【解析】 【分析】( 1)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词语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连珠缀玉般地组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本文的线索是百合的成长过程。

25、主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故答案为:( 1 ) “全心全意 ”表现了百合花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 “默默 ” 表现了百合花不张扬的品质。c( 3)百合的成长过程、象征( 4)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露出赞美之情【点评】( 1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能力。 本题考查文章象征的写作手法。(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题的理解能力。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6、。祖父后园我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像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 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 该多好看。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 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 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

27、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 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 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 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而是那花就顶在 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

28、,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去处,玩没玩的,觉得 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1)这篇文章的开头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摘玫瑰、插玫瑰表现了 我”的; 表现了祖父的慈祥、和蔼。(3)文章中多处写了 笑”,使人感到了人物的快乐。下面对笑”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笑得哆嗦起来,是因为祖父插上花后,非常的滑稽,我”看到忍不住笑起来。B.祖母什么也没说就大笑起来,是因为我”在祖父的草帽上插了二三十朵红彤彤的花。C.祖父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是因为他

29、知道了那玫瑰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4)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 我”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主要写玫瑰花茂盛。为下文写我”戏弄祖父做铺垫。(2)调皮、可爱;祖父笑,没有生气(3) A(4)表达了 “我 ”童年的幸福快乐之情。【解析】 【分析】( 1)第一问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第二问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2 )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 )解

30、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 )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故答案为:( 1 )主要写玫瑰花茂盛。为下文写 “我 ”戏弄祖父做铺垫。( 2 ) 1 、调皮、可爱2、祖父笑,没有生气。( 3 ) A;(4)表达了 “我 ”童年的幸福快乐之情。【点评】( 1 )第一问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第二问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 )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 )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 )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6 阅读下面的短文,

31、完成练习。(三)一盏灯下的爱皮尔斯 12 岁那年 ,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他成了孤儿。无情的车轮不仅夺去了双亲的生命,也碾碎了皮尔斯美好的少年时代。他不去上学,整天东游西荡,用种种极端的行为发泄愤恨。就在这时 ,一个爱管闲事的人出现了。那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当地人都叫她琼斯太太。琼斯太太第一次闯进皮尔斯的生活,是在皮尔斯痛殴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从那以后,这个琼斯太太竟然缠上了皮尔斯,经常在皮尔斯做坏事的时候突然出现,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话,这让皮尔斯极为恼火。有一天 ,皮尔斯悄悄地跟踪琼斯太太,知道了她家的位置,于是夜里便跑了过来。他本想扔石头砸玻璃吓吓这个多管闲事的老太太,忽然发现她家的

32、门顶有一盏极亮的灯 ,于是立刻改变了主意。一扬手,石头飞出,正打中那盏灯,灯灭了,传来一阵碎片落地的声音,皮尔斯有些兴奋地躲在黑暗中观察着。琼斯太太出来了 ,她抬头看了看,便回屋里搬出一张凳子,颤颤巍巍地踩着凳子更换灯泡。不一会儿,灯又亮了。皮尔斯又捡起一块石头,想了想觉得这样做容易暴露 ,便停了手。第二天夜里,皮尔斯又来到琼斯太太的门前,又轻易地打破了那盏灯。而琼斯太太依然像昨晚一样,艰难地更换了灯泡。一场拉锯战开始了。第五天的夜里,皮尔斯像往常一样打破了灯泡。琼斯太太在更换灯泡时,不小心被玻璃弄破了手,从凳子上摔了下来,挣扎了半天也没能爬起来。皮尔斯一见祸惹大了,转身欲逃,却听见琼斯太太叫

33、他: “皮尔斯 ,你过来一下,我知道是你! ”皮尔斯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我屋里有灯泡()快去帮我换上()皮尔斯还在犹()老太太又说:快去呀!你 想让我控告你吗? ”当皮尔斯换上灯泡,琼斯太太才在光亮中艰难地站起来,她不顾手上的伤,对呆立着的皮尔斯说:你以为我每天换灯泡是为了和你较劲吗?我可没糊涂到那个程度。你看,这段路上没有灯,夜里经常有车经过。你还记得你父母吗?他们就是在这条路上被车撞到的,从那以后我就在门顶装了这盏灯,我不想再有人被撞到,也不想再出现像你这样的孩子 !” 那一刻,皮尔斯潜然泪下。是的,琼斯太太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他的心灵,只是他不愿面对,

34、不愿承认。而就在这一瞬间,那一点一滴的关爱,如雨水般浸着他干 涸的心田,让他的心田开出了花朵:又如春风般融化了他心底的坚冰 ,让坚冰融化成清溪。(1)在文中第 自然段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按照要求做题。应尔斯对琼斯太太极为恼火的原因是 琼斯太太坚持换灯泡的根本原因是 “那一刻,皮尔斯清然泪下。”他流泪的原因是(3)下列三个选项中,能表现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A.皮尔斯讨厌琼斯太太,反复用石头砸碎她家的灯泡。B.皮尔斯从小失去父母,琼斯太太一直包容他的错误,那份关爱,如雨水般浸润着他干涸的心田,如春风般融化了他心底的坚冰。C.皮尔斯从小丧失父母,他开始憎恨这个世界。他把琼斯太太家的灯

35、泡反复打碎,而琼斯太太一直在默默地感化着他。皮尔斯一直不肯接受。(4)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就在这一瞬间,皮尔斯变成了好孩子。B.就在这一瞬间,老人的举动唤醒了皮尔斯的爱心。C.就在这一瞬间,在老人的影响下,皮尔斯内心的冷酷变成了温暖。(5)你认为琼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答案】(1) : ! ”,(2)琼斯太太竟然缠上了皮尔斯 ,经常在皮尔斯做坏事的时候突然出现,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话。(意思对即可);这段路上没有灯,夜里经常有车经过。不想再有人被撞到,也不想再出现像皮尔斯这样的孤儿 !;他感受到琼斯太太对他的关爱,感受到琼斯太太助人为乐的精神,他被琼斯太太

36、感动。(意思对即可)BC(5)琼斯太太是个善良,充满爱心的人。【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 误。(5)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故答案为:( 1 ) “, ! ” , 琼斯太太竟然缠上了皮尔斯,经常在皮尔斯做坏事的时候突然出现, 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话。(意思对即可) 这段路上没有灯,夜里经常有

37、车经过。不想再有人被撞到 ,也不想再出现像皮尔斯这样的孤儿 ! 他感受到琼斯太太对他的关爱,感受到琼斯太太助人为乐的精神,他被琼斯太太感动。(意思对即可)( 3 ) B;( 4 ) C;(5)琼斯太太是个善良,充满爱心的人。【点评】( 1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 )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 )、(4 )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 )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最后一份晚报从办公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顺着街心公园边的小路,在昏暗的路灯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人影闪了出来

38、,吓我一跳。借着微弱的灯光,我才看清眼前是个女孩儿。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头上扎着一条小辫子。我镇定了一下情绪,正准备走,那女孩儿急切地对我说: 叔叔,叔叔,请等等 ! ”我疑惑地打量着她。 叔叔,您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摊买份晚报?”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五十米远的地方(竟然居然 果然)有个报摊。买晚报? 我有些惊讶。“嗯,买份晚报。 ”女孩儿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放 递)在我手里。我很诧异,心想:你自己怎么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这点儿小要求哪能拒绝。我走向报摊,把硬币递给卖报的妇女,取了报,转身回来。你怎么还站在树后面我问 怕被我妈妈看到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妈妈 “就

39、是那卖晚报的。 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晚报呢? ”我怔怔地盯着女孩儿,不解地问。女孩儿低着头说: “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在我和女孩儿说话的时候,她的妈妈已经收摊了。女孩儿接着说: 谢谢叔叔,我回家了。 ”说完,她转身一路小跑着回家去了。( 1 )认真读文仔细想,括号里用哪个词最合适,找出来。( 2 )请从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词语,写下来。表示看的词语:表示奇怪的词语:( 3 )请给短文中第 6-8 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再仔细检查一遍。( 4 )用横线划出最令你感动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并写出你的感动。( 5 )小女

40、孩儿为什么要我帮她买晚报?( 6 )读完短文,相信你也感慨万千,请仿写两句。爱,其实很简单。爱,就是躲在树后的那份守候;爱,就是带着体温的那枚硬币;【答案】 ( 1 )果然;放( 2 )打量;望;惊讶;诧异?。?4 )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5 )因为妈妈不卖掉最后一份晚报就不回家。而为了卖掉最后一份晚报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小女孩想让妈妈早点回家。6 )爱,就是床前那温柔的呢喃;爱,就是受伤时那轻轻的抚摸。【解析】 【分析】(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41、。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2 )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要注意依据词语的意思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 ,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谈自己的感想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5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6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故答案为:( 1 )果然;放2)打量、望、惊讶、诧异3)“? ” 。“。 ”

42、 。“? ” 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4 )我晚上给妈妈送饭的时候,还剩下一份晚报,她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她在那儿等了快一个小时了。5 )因为妈妈不卖掉最后一份晚报就不回家。而为了卖掉最后一份晚报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小女孩想让妈妈早点回家。6)爱,就是床前那温柔的呢喃;爱,就是受伤时那轻轻的抚摸。【点评】( 1 )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43、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 子即可。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空城计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 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士,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

44、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 “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司马懿心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1 )诸葛亮采用

45、 的方法部署空城计。 TOC o 1-5 h z 2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原因是: 。( 3 )司马懿不敢进攻,匆匆退兵的原因是: 。(4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很多,除了 “草船借箭 ”“空城计 ”外,还 有 、 、 。【答案】 ( 1 )藏起旌旗,打开城门,让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2 )城里兵少,司马懿兵众( 3 )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亮谨慎,不曾冒险,认定城内有伏兵,怕中计( 4 )舌战群儒;借东风;七擒七纵(义激赵云)【解析】 【分析】( 1)、(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从

46、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再加以概括即可。( 4 )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三国演义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故答案为:(1 )藏起旌旗,打开城门,让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2 )城里兵少,司马懿兵众 ( 3 )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亮谨慎,不曾冒险,认定城内有伏兵,怕中计( 4)舌战群儒、借东风、七擒七纵(义激赵云)【点评】( 1 )、(2)、(3 )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三国演义是 “课标

47、 ”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 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9 阅读桥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 “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 “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有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

48、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 “你先走。 ”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儿子。( 1 ) “奠 ” 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完整的音节是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这个字共有 画。( 2 )在文段中找出一句比喻句。再找出一句拟人句。( 3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词语,使之搭配恰当完整。

49、的队伍 的洪水 的老汉的儿子 的老太太的木桥(4)文中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 ,请你联系上下文,老支书要喊什么呢?。( 5 )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答案】(1) D; dian;大或、 12( 2 )比喻:他像一座山。(或老汉凶得像只豹子)。拟人: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或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3 )长长;凶猛;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年迈;窄窄( 4 )老支书在喊_ : “孩子啊,坚强点,爸爸来帮你! ”( 5)我想说: “老支书,你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真值得我们敬佩。 ”【解析】 【分析】( 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

50、、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 “形容词(或限制词) +的 +名词” ,细读选文就能找到答案。( 4

51、)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5 )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故答案为:(1) D、dian、大或、/、12;( 2 )比喻:他像一座山。(或老汉凶得像只豹子)。拟人: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或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3)长长、凶猛、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年迈、窄窄 ;( 4 )老支书在喊_ : “孩子啊,坚强点,爸爸来帮你! ”( 5)我想说:“老支书,你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真值得我们敬佩。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2 )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4 )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