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利用工具书与课文注释,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2学会赏析,品味语言,感知写作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形成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感知。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鉴赏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强化诵读(重音),感知内容,理清结构,把握情感。2理解并感受文章突出表现了春的什么特点。3深入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难点:揣摩关键

2、词语和重点词句的表现力,品味优美语言,加深对春的理解与感受,体会诗的写作特点。三、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实际教学法,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3.合作讨论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4.提问法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想到春天,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是什么呢?是大片大片的花田?田野上小草的嫩芽?河中潺潺的流水?也许第一个让你醒悟到春来的,并不是田野里盛开的野花,而是清晨小路上打湿了鞋袜的露水;也许是昨夜的春雷;也许是那一天忽然变得温暖的阳光。孟浩然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他的春天,是从耳朵唤醒的。李清照说:“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的美景,是在对话中生长的。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是怎样的世界。(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散文常识(三)听朗诵注意字词读音与朗读的节奏。1.多音字:涨、散、薄、黄晕、应和;(学生查字典)2.生字词:蓑、笠烘托朗润嗡嘹亮抖擞呼朋引伴花枝招展酝酿窠巢喉咙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卖弄:炫耀呼朋唤友:呼唤朋友,招引同伴。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四)生读。老师评价指导。(语调、情绪、重音)(五)生再读。(

4、六)赛读(美读),分小组朗读,读出体会,读出美感。第2课时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一)如果将文章分为“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层次应怎样划分?第一部分(1)(盼春)第二部分(27)(绘春)第三部分(810)(颂春)(二)文中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1请你找出,文章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草、花、风、雨、人。2请你分别给每个画面拟一个小标题。(如“春草图”,再请学生依次归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二、品析景物之美、语言之美(重点赏析1、2、3、4自然段)要理解一句话,就要真正去品味语言,触摸语言的温度和力度,才能明了句子的情韵。(一)迎春1作者以怎

5、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反复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拟人修辞手法,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2017重庆中考A卷的“反复”)2轻声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头脑中联想)(二)绘春。1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山、水、太阳的脸。“起来了”:具有过程的动感。2.观春草:“二月初惊见草芽”(1)读一读,找不同。(PPT显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6、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园子里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嫩绿的小草,从土里长出来。在软软的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地,草软绵绵的。(2)体会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变化?从句式、语序、动词、修辞、叠词等角度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与学生共同探讨)“偷偷地”“钻”“嫩嫩的”“绿绿的”;长短句(3)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第三自然段,再次让学生带着理解去朗读。(PPT展示:)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

7、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想象景象人(4)引导背诵。(5)拟人手法的强调,在生活中、写作中。3.赏春花:“乱花渐欲迷人眼”(1)第四自然段写了些什么?是一派怎样的景象?树花蜜蜂蝴蝶野花。多、美、艳、甜、从高到低(2)树上真的是结满了果实吗?虚实结合(3)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4)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4浴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1)出示王维画的第一句“远看山有色”,引导学生说出“近听水无声。”从不同感官去描绘事物。请学生来分析,写风怎么

8、写的。风的和煦触觉:抚摸风的芳香嗅觉:泥土气息、草味、花香风的声音听觉:清脆、宛转的鸟声;嘹亮的笛声(2)朗读。5沐春雨:“斜风细雨不须归”(1)让学生总结出雨的总特点:“细”和“密”。强调比喻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2)提问体会细节:“斜织”“全笼着”“绿得发亮”“逼”(王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引导学生想象淅沥小雨中静默的草屋间产生的动静结合的美感,读出安静和平的感觉。6.人迎春第2-6着重写景,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城里乡下(范围之广)家家户户(人数之多)老老小小(年龄之全)(1)“也”:照应前文花的“赶趟儿”。(百花争春、人争春)时光、积极向上(2)“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7总结:春景的共同特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富于美感;似有灵性和情感。绘春,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写作需要:细致的观察、积累、表达)。三、品析情感美“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分别体现春的什么特点?三个比喻句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