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选择题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探测地外生命和寻找地球之外的人类家园一直是人类不停的追求。阅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行星与日距离体积自转周期公转周期表面平均温度C水星0.3870.050.05658.6天87.9天昼350夜-170金星0.7230.820.856243天224.7天-339云480固地球1.001.001.0023时56分1.0年22固火星1.520.110.1524时37分1.9年-22固注:栏中均以地球为1,其他行星数据为其与地球的比值;“固”指固体表面.与火星相比,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坚硬
2、的固体表面B.强烈的太阳辐射C.适宜的大气厚度D.强烈的火山活动.若登陆表中四颗行星,最能体会“度日如年”的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答案】1.C2.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学生要掌握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了解天体的运动特征。【1题详解】与火星相比,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适宜的大气厚度,这样可以提供呼吸的大气和保温作用,C对;坚硬的固体表面与生命存在没有太大的关系,A错误;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强烈的火山活动不利用生命的存在,BD错误。【2题详解】从表中看金星自转的周期是243天,与地球上的1年最接近,所以说在金星上最能体会“度日如年”,选择B。【点睛】
3、生命存在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C;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2017年9月6日晚太阳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完成下列问题。“闪焰”发生于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闪焰”可能导致地球上A.信鸽迷途B.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C.地球上火山频发
4、D.全球各地极光绚烂【答案】3.B4.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学生要掌握主要的太阳活动现象,并且熟悉出现在太阳的哪个圈层。【3题详解】“闪焰”是太阳耀斑大爆炸,发生在色球层,光球层中太阳活动是黑子,日冕层主要是太阳风,没有出现在太阳内部的太阳活动,选择B。4题详解】太阳活动可能导致地球上磁场的变化,影响依靠磁场判断方向的信鸽飞行,A对;太阳活动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不是长波,B错误;地球上火山频发与太阳活动没有关系,C错误;极光只出现在极圈以内,D错误。【点睛】太阳活动主要有3种:黑子、耀斑、太阳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
5、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等等。在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能见到以太阳能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的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海拔B.电网供电电压C.天气状况D.交通流量.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我国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A.成都B.拉萨C.北京D.大连【答案】5.C6.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学生要熟悉我国太阳能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太阳能的主要因素。【5题详解】从图中
6、看交通信号灯利用的能源是太阳能,影响连续两天太阳能不同的最有可能的因素是天气状况,C正确;海拔和交通流量没有影响,利用太阳能,电网供电电压没有影响。故选G【6题详解】青藏高原太阳能最丰富,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拉萨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选择B。【点睛】影响太阳能的因素:(1)纬度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太阳能比较丰富;(2)气候因素:一般来说,气候干旱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比气候湿润地区的太阳能丰富;(3)海拔高度:一般来说海拔高的地方太阳能资源比同纬度海拔低处太阳能主要丰富(4)天气状况:晴朗天气较多的地方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日
7、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B. 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向南移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昼短夜长,昼长渐短D. 长春市日出时刻逐日提前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C.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向北移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加快B.C.长春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7.C8.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学生要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7题详解】根据“数九”的规律可以推断出“九尽桃花开”时,大约是3月12日,太阳直射点的位于赤道以南并向北移
8、动,即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向北移,选择C。【8题详解】数九期间,大约在12月22日-3月12日,1月初公转最快,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A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昼长渐长,B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长春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升高,C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长春市日出时刻逐日提前,D对。【点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3)四季更替(4)五带划分。重点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下图是中央气象台某年12月2日预报的哈尔滨气温变化情况图,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哈尔滨变化趋势可能是()本题
9、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学生要能够通过气温的变化判断出天气系统。【详解】从图中看气温不断降低,说明是冷锋过境,冷锋过境气压不断升高,结合四个图的气温和气压变化可知A正确。【点睛】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冬季每隔几天就有一股冷空气从中国的西北、华北侵入内陆。冷锋过境时,会伴有偏北风加大,气压升高和温度降低等现象,有时会造成雨雪天气,夏季甚至会造成暴雨,一般情况下冷锋过境以后,当地将转受冷高压控制,天气变得晴朗。下图中,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HA,rII八Ml字膈.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10、()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的影响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的影响.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能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增强B.增强C.减弱D.减弱【答案】10.B11.C【解析】【10题详解】由图3和图4可知a曲线昼夜变化小,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昼夜变化大,表示昼晴夜晴,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强)的影响;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也是受到(大气对太阳削弱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强)的影响。【11题详解】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
11、氧化碳,大气逆辐射变弱,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查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乎”(见图)。金钱豹头部消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野柳地质公园形状很像金钱豹的岩石已断头的“金钱豹”岩石A.风力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质作用知识。学生要结合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关系。【详解】根据题中“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可知受海水的影响大,金钱豹头部消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海浪侵蚀作用。故选Bo【点睛】外力
12、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形式:流水侵蚀、波浪侵蚀、风力侵蚀、风力沉淀、流水沉积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表植被较少,加之土质疏松、夏天多暴雨。侵蚀地貌搬运与沉积地貌。流水作用冲刷坡面,形成沟谷,例如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瀑布、峡谷是最强烈的表现。搬运侵蚀后的产物,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形成地貌山前形成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I。风力作用有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裸岩荒漠。搬走地表沙尘、碎屑,风速降低,
13、泥沙逐渐沉积地貌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2018年元旦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此时,已进入2018年的区域约占全球面积的 TOC o 1-5 h z A.近1/3B.近1/2C.近2/3D.近3/4.据此推断当天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应为A.16:04B.16:20C.16:36D.16:52【答案】13.B14.D【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时间计算,难度较大。学生要注意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时的区别,学会时间的计算方法。【13题详解】新的一天是由0:00开始的,到180经线Z束;0:00的时间出现在5E,全球位于新一天的范
14、围小于1/2,但接近1/2。选B正确。【14题详解】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当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即北京116E的日出时间是7:24;由昼长=24-2X日出时间,可算出北京的昼长=9:12;要求的是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日落时间=昼长+日出时间=9:12+7:40=16:52。选D正确。【点睛】组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时间的计算及对地方时和区时的理解。小题1解题关键是明确新一天的始点是0:00,结束是180。经线。小题2做题时要理解北京时间与北京所在地方时的区别,要先由日出时间算出北京的昼长,再由昼长算出北京时间(120。E)所在经度的日落时间,这也是学生最易做错的部分
1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例等高面带状气压区垂直气流15.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A.PaPb;TaTbB.PavPb;TavTbC.PavPb;TaTbD.PaPb;TavTb.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地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A.东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答案】15.D16.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学生要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并且能够判断出气体运动的方向和气压分布。【15题详解】热力环流中近地面热的地方气体上升,冷的地方气体下沉,冷的地方气压高,热的地方气压低,根据图中白M言息可知PaPb;TavTb,选择D。【16题详
16、解】c气压大于d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c指向d,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可知c、d地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东风,选择Ao【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
17、,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植生滞留槽(图)又称“雨水花园”,主要作用可以滞留大量雨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植生滞留槽”对水循环的影响是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水汽输送减少地表水下渗减少A.B.C.D.关于“植生滞留槽”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热岛效应加强B.解决城市居民饮用水问题C.缓解城市内涝问题D.城市地面沉降速度加快【答案】17.A18.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学生要理解水循环原理,并且能够运用,解释水循环的有关地理现象。【17题详解】由材料“主要作用可以滞留大量雨水”可知,“植生滞留槽”对水循环的影响是水汽蒸发增多、地表水下渗增多、地
18、下径流增多,A正确;水汽输送不受影响。C正确;【18题详解】由材料“主要作用可以滞留大量雨水”可知,“植生滞留槽”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小;不是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问题,可缓解城市地面沉降。【点睛】自然界的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可以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2)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3)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因子之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
19、态。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洋内循环和内陆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对陆地水资源的更新、补充意义最大。人类可以合理利用水循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修水库等。.下列有关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地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B.在山地地区,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C.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学生主要掌握山区和平原修建交通线路的区别。【详解】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小,山地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
20、响较大,A错误;在山区,交通线建设总是避开陡坡,把交通线布局于地势较平坦的河谷地带,B正确;在山区道路往往呈“之”字型,C错误;山区的道路弯曲一般要大于平原地区,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形对交通线的区位和形态的影响,难度一般。20.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的沿海低地?当地河流水位较高时,下列说法最可能正确B.地的河流水位较高是的21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A.地盛行东北风C.地气候炎热干燥D.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本题主要考查风带和气压带,学生要掌握风带和气压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详解】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当地河流水位较高时,即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降水较多时,
21、为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夏季,结合图示可知,此时,地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C对;地的河流水位较低,B错误;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不是盛行东北风,A错误;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是冬季,D错误。【点睛】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面小题。2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一a,一b,一cB.一b,一a,一cC.一c,一b,一aD.一c,一a,一b2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侵蚀、搬运、沉积 B. 侵蚀、沉积、搬运C. 沉
22、积、搬运、侵蚀D. 搬运、沉a;中游既有侵蚀,又有沉积;下游以沉积b水流速度下降,流水作用表现为搬运;Ao表现为流水侵蚀作用,河床呈现“V表现为流水沉积作用,河床展宽,两积、侵蚀【答案】21.D22.A【解析】【分析】考查河流不同河段的流水作用。学生要掌握流水的速度不同对地表所表现的作用不同。【21题详解】在上游以侵蚀为主,河床较深,河面较窄,故一为主,河床较浅,河面较宽,故一c;故选Do【22题详解】在上游a由于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以侵蚀为主;中游下游c水流速度最慢,流水作用以沉积为主。故选【点睛】大部分河流上游河段,因河流切穿高原山地,型谷,两岸地形崎岖,流速快。下游河段,流经平原,岸是流水
23、冲积平原,河口是三角洲I,水丰流缓。2017年8月23日,台风“天鸽”在中国广东省珠海市登陆,造成严重破坏。广东省某观测点附近的树木被“天鸽”强大的风力折断,整齐地倒向西南方向(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3.下列各天气系统中,台风“天鸽”属于.图中树木被折断时,该观测点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23.C24.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学生要学会天气系统的判断方法,并且确定不同天气系统所形成的天气特点。【23题详解】根据图中的大气运动的箭头方向可以判断图中A是冷锋、B暖锋、C是气旋、D是反气旋,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C正确。图中甲地位于低压的东
24、侧吹东南风、乙地吹东北风、丙地吹西北风、丁地吹西南风,由材料“树整齐地倒向西南方向”可知该地吹东北风,B正确。【点睛】天气系统包括锋面、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首先明确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然后掌握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下图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一*,事1”加4X2 I 讣I 1中2 11JS5J*i01W2 IW4 |Q*i 1 诙 20(0 2002 20W 2OKi JlXJS 2W10 20E2 20H年怆.海平面上
25、升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雾霾C.臭氧层空洞D.全球气候变暖.关于上述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成该问题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B.该环境问题可能使低纬度农业增产C.该问题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D.该环境问题与煤、石油等燃料的使用有关【答案】25.D26.B【解析】【分析】本题主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学生要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25题详解】图示海平面上升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D对。酸雨、雾霾、臭氧层空洞是人类生产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但不是海平面上升的原因,A、BC错。【26题详解】上述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该问题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该环境问题
26、可能使高纬度地区气温升高,热量充足,农业增产。该问题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该环境问题与煤、石油等燃料的使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关。选择Bo【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是地球处于间冰期,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和毁林;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危害是海平面上升,灾害性天气增加,生态系统调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如图为某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r14 X?再C18 X?20七22 X:.有关处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半球寒流B.北半球暖流C.南半球暖流D.北半球寒流.有关洋流所在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B.位于中低纬度的大
27、洋东岸C.位于中高纬度的大洋西岸D.位于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下列关于该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海域可能为秘鲁渔场B.受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速度加快C.甲海域多海雾现象D.处洋流使沿海气候降温减湿【答案】27.D28.A29.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学生要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7题详解】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温度分布,图示区应位于北半球。根据洋流的运动方向,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所以是寒流。D对,【28题详解】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根据图中温度分布,图示区应位于北半球。根据洋流的运动方向,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
28、低的海区,所以是北半球暖流,而且水温比高,应该是中低纬度洋流,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A对。日CD错。故选Ao【29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甲海域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区的西部,海域不可能为秘鲁渔场,A错误;受洋流影响,自南向北航行的船为逆洋流方向,速度变慢,B错误;甲海域寒暖洋交汇多海雾现象,C对;处洋流为暖流使沿海气候增温增湿,D错误。故选Co【点睛】1.海水等温线的判读:判断南北半球(往北温度降低是北半球)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洋流分布(画一画洋流分布模式图):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中
29、高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气旋型);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冬季呈反时针方向;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中、低纬度大陆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洋流对环境的影响:影响气候(暖流一增温增湿,寒流一减温减湿)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影响海洋生物渔场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地方形成渔场影响航海:顺流增速节能,速度快。但海雾影响能见度,影响航行安全。影响海洋污染:加快了净化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下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
30、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0.左图中M处岩石形成过程及N处岩石类型分别对应于右图中的A.PB.QC.TD.Q.有关左图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B.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C.丙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向斜山D.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答案】30.D31.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学生要能够判断出地质构造,并且能够解释地表形态与地质构造的关系。【30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M处岩石位于岩浆活动通道附近,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N处岩石是岩浆上升冷却形成的,属于岩浆岩。右图中沉积
31、物可转化为沉积岩T,S是变质岩,是变质作用,Q是岩浆岩。选择Do【31题详解】甲处地表突起为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岩浆没有喷出不属于火山,A错误;乙处为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B错误;丙处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从成因上看属于向斜山,C对;丁处地质构造为断层,不适合修建水库,D错误。【点睛】地质构造最基本的形式是褶皱和断层,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和“证据”。而在地球表面,由于岩层弯曲,导致地表也弯曲不平,形成山地等地貌,这就是构造地貌。注意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解释。2018年1月14日17时18分,在秘鲁沿岸太平洋海域(15.7S,74.72W发生7.2级
32、地震,震源深度(震源到地表的距离)20千米。读“南美洲政区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下地幔B.地核C.岩石圈D.软流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秘鲁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秘鲁渔场因寒暖流交汇形成C.秘鲁寒流使沿岸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D.秘鲁沿岸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答案】32.C33.C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和地球内部圈层,学生要熟悉板块的分布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32题详解】地震震源深度(震源到地表的距离)20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所以说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上地幔,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圈。选择Co【33题详解】秘鲁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
33、块交界处,A错误;秘鲁渔场因上升流形成,B错;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使沿岸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C对;秘鲁沿岸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D错误。【点睛】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记住名称与分布。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地球内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下图为世界各大洲的水资
34、源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各大洲水资源总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A.亚洲南美洲非洲北美洲B.非洲亚洲南美洲大洋洲C.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D.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答案】34.C35.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学生要掌握称量水资源的标准和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34题详解】水资源总量一般用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表示。读图可知各大洲水资源总量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I,选择Co【35题详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
35、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咸水湖泊水一般不能直接利用,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利用比较少,选择D【点睛】本题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记忆问题,除各大洲的水资源的排序,还要记住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o.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其中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生要理解地
36、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详解】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A正确;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B错误;气候会影响植被,也不会影响土壤,C错误;植被破坏加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错误。【点睛】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37.下列反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功能是生产功能分解功能平衡功能吸收功能A.B.C.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环
37、境的特征。学生要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熟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功能。【详解】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故选C项。【点睛】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
38、和能量交换过程,发生着密切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每一要素通过与其他要素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改变着其他要素的性质,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构成地理环境的每个自然地理要素均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各个功能不同的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在外界干扰下,自然地理要素会发生变化,并导致其他要素连锁变化,进
39、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38.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该山地可能位于()口褥山草匈带函鼾蟠混交林常仃落叶蚓叶林带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答案】B【解析】山麓地带的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所以该山位于温带地区;北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于南坡,说明北坡热量充足是阳坡,是南半球。39.读某区域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A.气候类型B.大气环流C.自然带D.盛行风【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自然带,学生要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示
40、区域位于北半球,甲位于40-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位于同纬度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类型不同,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风向的季节变化形成的,B错。两地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对。甲地盛行风为西风,乙地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D错。故选Co【点睛】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分布对照: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气候内部是温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带又叫萨瓦纳带;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带;同一气候类型对两种自然带,该种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气候,两个自然带分别是温带荒漠带(内部)、温带草原带(外部);两种
41、气候类型对应同一个自然带,这两种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同一自然带指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欧大陆的中纬度自然带呈现阔叶林、草原和荒漠的对称分布;亚欧大陆同为亚热带,东西两岸的自然带植被叶面存在差异:一个是常绿阔叶林、一个是常绿硬叶林;某军舰在东经160,北纬27的海面上,沿着160经线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在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东半球的低纬度地区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要熟悉地球上的经度纬度,经线和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详解】纬度每差1经线上相差111km,300km
42、不够3个经度,因为还不能达到30N,还是在低纬地区(0-30。),加上地转偏向力北半球是向右偏,因此向北发射的导弹会往右倾斜,落在西半球。选择D。【点睛】本题关键要记住地球上纬度每差1。经线上相差111km,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二、非选择题.41.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处的地形是。简要说明此处地形的成因。(2)乙处和丙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和。(3)计划在该地区修建地下隧道,应选在(甲、乙、丙)处;请说明理由。(4)图中、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循环。南水北调主要影响的是环节(填数码).(5)组成甲乙处地层的岩石类型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
43、岩)(6)丁处地貌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答案】(1).山岭(2).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3).背斜(4).断层(5).乙(6).背斜为天然拱形,不易坍塌,不漏水.海陆间(8).(9).沉积岩(10).冲积扇(11).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出山口时,由于地势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在山麓地带沉积形成冲积扇(洪积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水循环,学生要会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和水循环的类型。判断地形的形成原因。【详解】(1)从地表形态看甲为山岭,从岩层弯曲看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乙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错位
44、为断层。(3)隧道要修建在背斜,背斜为天然拱形,不易坍塌,不漏水。(4)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为海陆间水循环,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5)有层理构造的岩石为沉积岩。(6)从形态上看是冲积扇。主要从流水沉积作用方面分析形成原因。【点睛】本题关键是学会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熟悉地形的形成原因。42.2018年2月9日至25日,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韩国平昌举行,上届举办的城市是俄罗斯索契,下届冬奥会将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下图为城市位置及索契、平昌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索契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自然带是(单项选择)。
45、A.温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平昌的气候特征是(3)从北京经张家口到索契,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主要受条件控制。【答案】(1).地中海(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3).B(4).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从沿海到内陆(6).水分【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学生要能够通过气温和降水确定气候类型。【详解】(1)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分析气候类型,高温少雨,低温多雨的是地中海气候。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方面分析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原因。地中海气候条件下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可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东西向更替的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主要受水分条件控制。【点睛】一般材料会有降水柱状图和温度曲线,根据温度和降水来判断。比如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它的降水集中在冬季,而且气温最高的时候降水少。像热带的月平均最低气温也是在15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介服务合同项目
- 2025企业合同管理的精髓
- 沈阳市学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上海初一会考试卷及答案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一单元测验教案
- 2025混凝土建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指南
- 神经外科专业知识考核试卷
- 电玩具材料性能与选用考核试卷
- 燃气具安全规范与技术要求考核试卷
- 机电项目策划方案
- 脑机接口总体愿景与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 霸王茶姬管理制度
- 边防检查专业
- 对接焊缝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 省级特色专业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进展报告
- 【教案】2023届高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之词义猜测教学设计
- 青海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中学田径基础校本课程教材
- 牛津英语3BM3U3Seasons的资料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s,promises单元检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