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5章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_第1页
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5章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_第2页
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5章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_第3页
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5章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_第4页
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5章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章质量互变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本章目录一、质量互变规律与适度原则1、质 量 度2、量变与质变3、适度原则(1)适度原则(2)中庸精神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与扬弃原则1、肯定方面2、否定方面3、否定之否定4、扬弃原则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质、量、度的内涵,掌握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和中庸精神的内在联系;正确理解和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掌握扬弃原则。适度原则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教学目的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中庸精神和扬弃原则 思考与要点一、一个人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一个人的发展是怎么进行的?二、要深入了解事物,我们需要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否定之否定的理论遭到了一部分人

2、的反驳?你如何看待这种理论和对它的反驳理论?一、质量互变规律与适度原则(一) 质、量、度三个概念、两种变化、一个矛盾(在矛盾中理解质量变化)案例:三人成虎量变一人说质变不信二人说半信半疑三人说全信引起1、质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决定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它把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质与事物的关系直接同一第一,质是特定事物的质第二,事物是具有特定质的事物事物皆有质,凡质皆属物“质是与存在同一的直接规定性某物之所以是某物乃由于其质,如果失掉其质,便会停止其为某物。”把握事物的质的意义 第一,在认识论上,把握事物的质在认识论上讲是认识的起点、前提、基点。第二, 在现

3、实意义上,把握了事物的质,就可以把一事物和它事物区别开来。2、量第一,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关系 第一,密不可分:凡事物都有量,没量的东西不可想象,充其量是虚无。第二,但不直接同一:量的活动有范围、有幅度,没有固定死。事物皆有量,凡量皆属物。把握事物量的意义 如果把握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基础的话,把握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精确化。讨论: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说明你与他人相比较的质3、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对度的理解度是质和量的辩证统一 度是关节点以内的

4、量度是有质的限量 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把握了事物的度,也就等于把握事物的适度原则。第二,把握了事物的度,可以防止两种倾向:过或者不及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案例:猴子种葡萄案例讨论:猴子犯了什么错误?给我们什么启示?(二)量变与质变1、量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它表现为稳定、团结、和谐、平衡、均势、相对禁止等状态。 事物内部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斗争、依存力量上的增减量变(矛盾双方的斗争还在统一体内进行)量变的形式 一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事物的变化二是构成

5、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上的变化引起事物的变化。 甲醚分子结构式乙醇分子结构式齐威王田 忌赢田忌与齐王赛马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案例:两副对联引出一场官司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2、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它表现对稳定、团结、和谐、平衡、均势、相对禁止等的破坏状态。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质变(统一 体破裂)由该事物变成他事物主要方面斗争事物内部矛盾次要方面质变的标志和形式 量变与质变的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了度的范围。 爆发式飞跃 非爆发式飞跃 量变

6、和质变的区别量 变质 变区 别 数量上的变化根本性质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内进行超出了度的范围呈相对静止状态处于显著变动状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前提准备必然结果)第二,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第三,两者相互转化。劝学(节选) 荀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

7、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标志坚持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的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发展观,批判形而上学发展观。 第二,在实践上,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革命的气魄结合起来,做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者、改革家,有理想、有抱负的实干家。激变论庸俗进化论割裂(三)适度原则和中庸之道1、适度原则适度就是认识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使人的

8、行为与事物的度相适合。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论和毁灭。 第一宇宙速度 7.9公里/秒围绕地球运转,但不能超过 11.2公里/秒否则将挣脱地球的引力束缚7.9公里/秒11.2公里/秒适度原则案例:“愚人吃盐”和“笨人吃饼”思考:这两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路?2、中庸精神“中庸”作为方法论,核心思想即是“度”,即张弛有度。允执其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中庸之道渗透于一切工作生活中政治上 ,既不能一味宽松、宽容;也不

9、能过于刚猛,严苛;在经济上要给百姓实惠但不能浪费;要勤于劳作但不能过度压榨;要允许欲望的满足但不能鼓励贪婪;在伦理道德上,遵循中庸的人为君子,行为过激的人是小人。(子张放肆过了头,子夏拘谨常有所不及);在行为方面,过于质朴而致忽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只考虑外表的文采以致忽视了质朴,又会显得虚浮;在态度方面,过于的自我、固执己见和毫无主见、过于依赖都不符合中庸之道;在美学上,可以追求美的享受,但不能沉溺于其中;在情感上,可以有各种忧思悲哀,但而不能伤害身体;育人方面如:“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规劝友朋方面:“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评价别人方面:“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讨论

10、:从秦朝统一天下看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 广纳贤才羊皮换贤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宽仁待人不责败将济民养德借粮于晋爱人胜物赐酒吃马助贤复国重耳登位称霸西戎西灭戎国(“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秦孝公(在位前361年前338年 )变法图强(商鞅变法)广纳贤才、开疆扩土贾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始皇(在位前246年前210 )灭六国,大统一定帝制,称皇帝修长城

11、,固边防度同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南征南越,北击匈奴)二、否定之否定规律与扬弃原则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案例: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一个矛盾体、两个方面、三个发展阶段两个方面之一:肯定方面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是事物自身的同一,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代表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方面。 由于事物中包含着肯定因素,所以它才能存在(存在的意义)。意义两个方面之二:否定方面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它是由于其内部的矛盾而引起的事物否定自身

12、,促使自身灭亡,转化为自身的他物的方面。 由于事物中包含着否定因素,所以它不是永恒不变的,会被新事物所取代。(发展的意义)意义 肯定和否定发展的不平衡性 事物的发展阶段支配因素事物的性质肯定阶段肯定方面是事物自身否定阶段否定方面是事物自身的他物否定之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方面是事物自身他物的他物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首先,两者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其次、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再次、两者相互转化。 “今天,不把死亡看作生命的重要因素、不了解生命的否定实质上包含在生命自身之中的生理学,已经不被认为是科学的了,因此,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的生命观无非

13、就是这样。生就意味着死。” 案例:孩子和脏浴水能一块泼掉吗? 辩证的否定 辩证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辩证否定的特征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阿房宫赋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爱因

14、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否定就是既克服又保留。运动是相对的,时空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时空也是相对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首先,形而上学不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其次,形而上学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次,形而上学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你没见树上有虫吗?为什么把树砍了?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我们不仅要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做新事物的促进派,又不能不脱离事物自身发展的实际阶段,任意制造不可能实现的否定。第二,科学的分析态度是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第三,对待中国遗产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复古主义,又反对虚无主义。对待国外

15、文化应吸取先进的,拒绝落后的,有选择的引进,既反对崇洋媚外,又反对盲目排外。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总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所达到的阶段即为否定之否定阶段,它是事物自身发展的继续。 麦粒植株麦粒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事物的发展经过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发展过程,从而使事物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运动。事物的发展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意义否定之否定的特点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出现回归 形成一个周期。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否定否定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卵鸡卵”否定规律思考:从否定之否定规律思考人如何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

16、客观性和普遍性 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决定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进化化合吸引排斥化合分解遗传变异吸引遗传化合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事实所证实。 社会发展过程:劳动发展过程:认识发展过程: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原始统一体脑分离实践认识公有制体脑统一实践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内因决定)2、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否定形式;(外因决定)3、否定之否定所揭示的事物的前进性和复杂性的具体情况也有不同的表现。“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

17、展,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恩格斯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直线论 循环论 割裂盲目乐观经不住打击因循守旧不思进取D思考:如何看待如下的争论杨景发:“否定之否定”不具备跻身辩证唯物论的品质,宁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尚东涛:“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唯物论品格难以否定与杨景发先生商榷,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杨景发尚东涛论点1不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性论点2封闭的逻辑圆圈,具有神秘性(动力、正题、过程)开放的体系、不神秘论据1具体性质(矛盾状态外在标志的否定:鸡和卵)一般性质(不同矛盾状态的否定:矛盾潜在矛盾展开矛盾解决)论据2第一次否定离开事物与环境条件的联系,第二次否定还离开了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因为是自我否定)矛盾本身包含了相互联系的诸因素论据3自然科学中的具体事物(实物)事物是矛盾、是关系、是联系(二)扬弃原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是即既克服又保留。保留对自身发展有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