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TOC o 1-5 h z .(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争物的是()D.石灰石.(2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B.干冰H2OA .金刚石-AuC .铁离子Fe+2D.二化硅SiO2.(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B.用硫酸铜对游泳池水消毒C.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D.用汽油洗去金属表面的油污.(2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垃圾分类.资源再生.(2分)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内容清洁能源风能、氢能、太阳能常见的碱氨水、纯碱、苛性

2、钠合成材料塑料、玻璃钢、合成糠胶宴合肥料KNCh、NH4NO3、( NH4)2HPO4.(2分)如图是配制50.0g 10.0% NaCI溶液并测定其pH的部分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称量mLK:0到:量取.(2分)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 .用明机降氐水的硬度.用燃烧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C .用酚敌试液区分盐酸和NaCI溶液D ,用HNC3除去NaCI溶液中的Na2cCh. ( 2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CIO: Ch HC10-A .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C1C12 CaCO? Ca(OH)2B .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由大到小。Al -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n2o no hno3

3、D.氮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2分)下列对实验操作或嗨的描述正确的是()A.蒸干碳酸氢钱溶液,可得到碳酸氢钱固体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硒中,并不断搅拌C.将浓硝酸滴入鸡蛋清溶液,微热,蛋清凝固变黄D.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隼气瓶中,镁条立刻熄灭.(2分)如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定条件+ 8转化H9、一定条件.o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A.整个转化过程有两种氧化物B.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C.转化都为化合反应D . 丁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 : 3 : 811,(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H2Q2

4、z H2T4-O2tB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2Cu+2H2O+O2=2Cu ( OH ) 2C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I=2NaCI + H2O+CO2tD .用石灰石浆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2CaCO3+2SO2+O2=2CaSO4+2CO2醋酸12 .(2分)已知:(C6Hio05 ) n(淀粉)+nH2O=-nC6Hi2O6(葡萄檐);C6Hl2O6 (葡萄糖)酒化酶2c2HQH (酒精)+2X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02B .淀粉、葡萄糖都属于糖类C.用加碘食盐可区分淀粉和葡萄穗D . 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杀灭新冠病毒13.(2分)下列

5、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a Cg 点燃Ug c稀盐酸de庆A . Fe,丁02。3 一二FeCb 溶液B . CaCO3同遇82焦炭、昌再COC. Na2sO4溶液”&Na2cO3溶液呸吧iNaOH溶液D . NaCI溶液变NaOH溶液出Na2s。4溶液.(2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 NaOH 和 NH4NO3 僦固体BC02中混有HCI气检睑体CNa2s04溶液中混有除杂少量MgS04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测定所得溶液温度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加入Ba ( 0H ) 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DKNO3和Ba ( N03)分商

6、先加入适量的K2s04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加入2的混合溶液一定量稀HNCh ,充分搅拌A . AB . BC . CD . D.(2分)以石灰浆Ca( OH %、CaCOn为原料制备超细CaCO3的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H3 CO2I ICaCl:溶液 f |过程II f 超细CaCChXH4cL溶液A.过程I中产生C02,说明NH4CI溶液呈酸性B .过程n中NH3需过量,否则会减少超细CaC03的产率C .过程n中的反应为 CaCl2+2NH3+CO2+H2O=CaCO3l+2NH4CID .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须补充CO2和NH4CI溶液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

7、题,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中质例一定不等于电子数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C.水电解实验时,电解器中W与02的体积之比约为2 : 1D .向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气泡,则NaOH溶液未变质.(2分)KQ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表示KCI的溶解度曲线温度/1020304050溶解度S/gKCI31.034.037.040.042.6KNO321.931.645.863.985.5B.T2应

8、介于3040C.若桁a点时甲溶液转化到b点,先蒸发一定量的水,再降温到TiD.桁T2C时饱和的甲、乙溶液分别降温到TiC ,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18.(2分)蚀刻印刷电路后的溶液为FeCb、FeCb和CuCL的混合溶液.如图是向200.0g该溶液中加入B . x = 16.8C.原溶液中FeCb与Cu02的质盟匕匕为65 : 81D .取出c点溶液中的固体,投入足量CuCL溶液,可得32.0g Cu19.(2分)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 . FeCb、KOH、NaCk Ba ( N03) 2B . Na2CO3x BaCI2x NaNO3x 稀 HCIC . Na

9、2so4、Ba ( OH ) 2、NaOH、稀 HNO3D . BaCh. NaOH、 MgSO4x KNO320 ( 2 分)已知:2Na2O2+2CO2=2Na2CO3+02 ,2Na2O2+2H2so4=2Na2so4+2H2O+CM 现有 Na2O2xNa2cO3固体混合物26.2g与一定量CO?反应后,固体质量变为29.0g.在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 稀H2s。4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20.0 CaC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C02反应生成了 1.6g 02B . 29.0g固体全部为Na2c。3C.原混合物中 吸2。2与Na2c。3的质量比为39 : 9

10、2D .与稀H2s。4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2s。4的质量为42.6g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2个磷原子。(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3 )人体缺少元素会骨质疏松。(4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6分)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A,氢气B.盐酸C,聚乙烯D,聚氯乙烯E.石油F,食盐G,维生素H.武德合金(1 )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 O(2 )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o(3 )可用于金属除锈的是。(4 )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5 )最常见的化石燃料是。(6 )蔬菜、水果中富含。.(2分)如图表示石油分储得到多种燃料和化工原料。(1)石油

11、属于(填序号)资源.a ,可再生b.不可再生c.人工合成(2 )分惜主要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石油分储塔.(4分)用除铁锈后的废液(主要含FeCI3x FeCI2. HCI)制备污水处理剂FeSO4*7H2O的流程如图。废液操作I、n酸溶过量Fu粉转化系列操作2 FeSO4 - 7H:0操作Fe粉CuCh溶液(2 )整个过程溶液的pH(i厂操作i 操作r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等.”操作r所得固体需洗涤。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向其中滴加.无明显现象,则固体已洗净。(2 )试剂X可用(填序号a ,稀 HCIb ,稀 HNObC,稀H2so4(3 ) 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过

12、滤等。.(2分)如图为天然气在酸性环境中脱硫过程的原理,总反应为2H2$+O2=2Sl+2H2。(1)脱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填变大或变小I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10分)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2 )加热高镒酸钾制。2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可选E装置收集02 ,理由是。(3 )实验室制取C0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C装置替代B装置作发生装置,其优点是若用D装置收隼CO2气体应从(选填a或“b” )端通入。(4 )某同学采用如图F所示的装置分商力、CO2的混合气体。步骤如下:关闭活塞B ,打开活塞A ,通

13、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H2 ;再关闭活塞A ,打开活塞B ,可得 到 C02.X溶液最好选择(填序号1 a . NaOH浓溶液 b.颜口 Ca(OH)2溶液选用稀H2so4而不用盐酸,可能的原因是.(1)取I中少量石灰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2 ) II中为Ca ( HCO3) 2澄清溶液,则浑浊消失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睑二】滴加MgCb溶液后锥形瓶中出现浑浊且有气泡放出。(1) V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IV中产生的气体是。(2 ) IV中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资料:Mg ( 0H ) 2、MgCCh、CaCO3均为不溶性白色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均能分解生成

14、相应的氧化 物,发生分解时的温度见表.不同物质分解时的温度表物质Mg ( 0H ) 2 MgCO3CaCO3分解温度 260540900【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称取实验二中白色固体样品3.68g ,控温加热至该温度下固体质量不再减小,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温度 关系如表.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表实验组序号温度TC2805601000剩余固体质3.682.801.92M/g(1)根据表中第 组(填序号)数据可判断样品中无Mg ( 0H )找(2)样品中MgCCh、CaC03的质量比是.结论:实验二中MgCL和Ca ( HCO3)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将实验二中MgCb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

15、则锥形瓶中出现白色沉淀,无气泡,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28.(5分)现有一包不纯的Na2s。4扬末,可能含有CaC03、CuCI2x Ba ( NO3) 2、NaOH、NaCI中的 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到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 ,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2 )向固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不溶解,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3 )取少量滤液B .滴入几滴酚猷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4 )另取少量谑液B .先滴加过量 溶液,静置,再滴加AgNC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还含有NaCL29.(

16、6分)如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条件已略去,甲、乙、丙、丁、戊均为气体,乙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丙有毒,戊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反应是自然界普遍 存在的重要反应之一。C2H4O2(1)化学式:乙,戊(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工业上发生反应的主要设备名称是.(4 )丙和丁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乙酸(C2H4。2 ),则参加反应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六.统合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30.(14分)铜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铜的获得和应用(1酒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中有管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中蕴含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炉甘石(ZnCO3)I木炭一|均匀混合匕鬻

17、)高温还原f CO?黄铜(2)我国古代制黄铜的原理如图L图1黄铜的硬度比铜和锌都(选填“大”或“小”1木炭还原Cu2O的化学方程式为。(3 )铜可用于制导线,主要利用了铜的 性.(4 ) CuSO4可配制波尔多液等。向铜粉中加入稀H2s。4 ,通入。2井加热可得到CUS04溶液,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n.实验及产物组成测定如图2为某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及现象。资料:NaOH和CuS04溶液混合可生成Cu ( 0H )入Cux ( OH ) y ( S04 ) 2 (铜为+2价)等多种产物.68时z Cu ( 0H ) 2发生分解;300左右,Cux ( OH ) y ( S04) z发生分解,生

18、成铜的氧化物和气体.(-)实验一中蓝色固体为Cu ( 0H ) 2,则黑色固体是。(二)将实验二反应后的物质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浅蓝绿色固体样品.小组同学称取27.6g样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下列实验。276g样品电热丝尾气处理控温电加热器浓硫酸等叁稀高镜酸ABC图3(1)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2 )控制温度为68 ,对样品进行热分解,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再通一段时间N2.冷却后测得装 置B增重1.8g。则样品中含Cu ( 0H ) 2和Cux ( OH ) y ( S04 )入再通一段时间用的目的是。27.6g样品中Cu ( 0H ) 2的质量为 g。(3邀出装置A中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19、溶于适量稀盐酸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溶液 得11.65g 沉淀;继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质量增加了 24.5g,则Cux( OH )y( S04卜中,x :y :z =0 W.样品的热重分析另取27.6g样品,利用图3装置控制温度由低到商加热分解,测得A中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1 ) tlt2段固体质量未发生变化的原因是。(2 )用装置C替代装置B , t2 t3段观察到C中溶液褪色,说明样品加热分解时生成了(3)a点为黑色固体。b点固体中胴、氧元素质量比为.(4 )写出a 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20、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争物的是()A .不锈钢B.矿泉水C.液态氧D.石灰石【分析】本题考亘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 种分子。【解答】解:A、不锈钢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液态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措。雌:*【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2分)

2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金刚石AuB .干冰H2OC.铁离子 FeeD.二氧化硅SiO2【分析】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B、根据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C、商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商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D、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进行 分析判断.【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C,故选项 化学用语错误.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选项化学用语错误

22、。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 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可表示为:Fe3+ ,故选项化学用语错误。D、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故选项化学用语正确。: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 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B.用硫酸铜对游泳池水消毒C.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D,用汽油洗去金属表面的油污【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23、、还原性、酸碱性、 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 态、气味、羽度、硬度、烟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解答】解:A、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用硫酸铜对游泳池水消毒,消灭细菌,是利用硫酸铜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汽油洗去金属表面的油污是汽油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雌: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活性炭、硫酸铜、石墨、汽油的性质, 并能够在比

24、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t匕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开灯检亘B.霉变大米,煮熟食用C.垃圾分类,资源再生D.海鲜保鲜,甲醛浸泡【分析】A、根据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考虑;B、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考虑;C、根据垃圾的处理方法考虑;D、根据甲醛有毒回答本题。【解答】解:A、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开灯,开灯后会产生电火花,容易 引起火灾或爆炸,故A错;B、霉变大米中含有致癌物,煮熟也不能食用,故B措;C、垃圾分类,资源再生不污染环境,并且行约了资源,故C正确;D、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否则会使人中毒,故D错。

25、【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霉变大米不能食用,知道甲醛有毒.(2分)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内容清洁能源风能、氢能、太阳能常见的碱氨水、纯碱、苛性钠合成材料塑料、玻璃钢、合成楹胶复合肥料KNCh、NH4NO3、( NH4 )2HPO4D. D【分析】A.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B.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C.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像胶;D .同时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才是要合肥。【解答】解:A.风能、氢能、太阳能都属于清洁能源,选项说法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而不是碱

26、,选项说法错误;C.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属于要合材料,选项说法错误;D.硝酸核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属于氮肥,而不是宴合肥.选项说法错误.雌: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难度不大。6.(2分)如图是配制50.0g 10.0% NaCI溶液并测定其pH的部分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氐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

27、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徭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 棒薛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不能将pH试纸伸入 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国中所示操作错误。: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 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分)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 .用明机降氐水的硬度.用燃烧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C.用酚敌试液区分盐酸和N

28、aCI溶液D .用HN03除去NaCI溶液中的Na2CO3【分析】A、明帆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B、液面富含蛋白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C、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猷试液变色;D、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讷、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明机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不能除去钙离子、镁离子,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方 法不正确;B、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另一种是棉线,该选项方法正确;C、稀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懿试液变色,该选项方法不正确;D、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讷、水和二氧化碳.除去碳酸钠带入硝酸钠,该选项方法不正确。:B.【点评】本题

29、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2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CIO: Ch HCIO;A .氯元素的化合价: 由高到低CaCh CaCO3 Ca(OH)2B .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由大到小。Al 一 =C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2 NO HNOa.D ,氮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分析】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氮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通过变形使数的原子个数相等,然后比较化合物中其它元

30、素的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之和,其它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越小的,在该化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解答】解:A、CIO2. CE HCI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4、0、+1,不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 高到f聒F列的,故选项排序错误.B、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由大到小是氯化钙、氢 氧化钙、碳酸钙,故选项排序错误。C、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三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故选项说法错误.D、三种物质中.将化学式变形得NOo.5、NO、HNO3,其它原子的相对质量之和越小的.在该化合物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就越大,氮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是N2O

31、. NO、hno3 ,故选项排序正确。雌: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提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 的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有关讨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2分)下列对实验操作或贼的描述正确的是()A.蒸干碳酸氢钱溶液,可得到碳酸氢钱固体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C.将浓碣酸滴入鸡蛋清溶液,微热.蛋清凝固变黄D.将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隼气瓶中,镁条立刻熄灭【分析】A、根据碳酸氢铉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

32、后,失去生理功能,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外界条件有多种, 如强酸、强碱、甲醛、酒精、重金属离子、高温、射线等。D、根据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干碳酸氢钺溶液,碳酸氢核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得不到碳 酸氢钺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透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浓硝酸属于强酸,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将浓硝酸滴入鸡蛋清溶液,微热,蛋清凝固变黄,故 选项说法正确.D、桁点燃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隼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故选项说法错

33、误.雌: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蛋白质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 在描述实睑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10.(2分)如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8+ 8 一定条件a X 比。定条件o氢原子38转化K 转化 W00 0氧原子甲 乙丙丁碳原子A.整个转化过程有两种氧化物B.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C.转化都为化合反应D . 丁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 : 3 : 8【分析】根据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组成、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由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可知,转化的

34、方程式分别是: ,0+6比正条件C?H,+4H2c, QH. + Hq 一正条件A、由物质的组成可知,整个转化过程有82、WO两种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B、由物质的转化和组成可知,该过程体现无机物与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B说法正确;C、转化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转化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故B说法不正确;D、丁为C2HsOH,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x2):(1x6 ):16 = 12:3: 8,故D说法正确。雌:C。【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亘知识运用能力。.(2分

35、)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MnO?A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H2O22 H2t+02tB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2Cu+2H2O+O2=2Cu ( OH ) 2C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I=2NaCI + H2O+CO2tD .用石灰石浆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2CaCO3+2SO2+O2=2CaSO4+2CO2【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f和1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锚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H2O22H2O+O2t

36、,故选项错误.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CU+O2+CO2+H2OCU2 ( OH ) 2c。3,降项错误。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讷、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aHCO3+HCI = NaCI+H2O+CO2t ,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雌: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 2

37、 分)已知:(C6H10O5)淀粉)+nH2O=nC6H12O6 (葡萄糖);C6Hl2。6 (葡萄檐) 酒化酶2c2H50H (酒精)+2Xt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02B .淀粉、葡萄糖都属于糖类C.用加碘食盐可区分淀粉和葡萄穗D,75%的酒精溶液可用于杀灭新冠病毒【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B.根据常见的糖类物质来分析;C.根据淀粉的检验方法来分析;D .根据消毒酒精的浓度来分析。【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反应前有:6个 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2X

38、中 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C02,选项说法正确;B.淀粉、葡萄糖都属于糖类,选项说法正确;C.淀粉遇到碘的单质会变蓝色.而加碘食盐中没有碘的单质,遇到淀粉和葡萄糖均无任可现象,无法 区分,选项说法错误;D.75%的酒精溶液能使病毒、细菌中的蛋白质失去生理功能而变性,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选项说法正 确。雌:Co【点评】本题考宜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检验等,难度不大.13 . ( 2分)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A匚G点燃J c稀盐酸CgC E、庆A . Fe,hre2O3rFeCh 溶液B . CaCO3 C02 焦炭 曷遇COC. Na2s

39、o4 溶液C&Na2c03 溶液9H): NaOH 溶液D . NaCI溶液迪里NaOH溶液出Na2s。4溶液【分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B、荷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阳口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硫酸钠和碳酸钾不能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衲和水。【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不能实现;B、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选项能够实现;C、硫酸钠和碳酸钾不能

40、反应,该选项不能实现;D、氢氧化讷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选项不能实现。雌: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ANaOH 和 NH4NO3 辍固体BC02中混有HCI气检验体主要实验操作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测定所得溶液温度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Na2s04溶液中混有除杂加入Ba ( 0H ) 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少量MgS04DKNO3 和 Ba(NCh)分商先加入适量的K2s。4溶液,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加入2的混合溶液一定量

41、稀HN03,充分搅拌D. D【分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铳溶于水吸热;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碳酸和盐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C、氢氧化钗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狈沉淀;D、硝酸锹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狈沉淀和硝酸钾。【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钺溶于水吸热,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碳酸和盐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氢氧化钗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物沉淀和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狈沉淀,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42、;D、硝酸狈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钦沉淀和硝酸仰.硫酸坝不能稀硝酸反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雌: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分)以石灰浆Ca( OH %、CaCOn为原料制备超细CaCO3的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I中产生C02,说明NH4cl溶液呈酸性B .过程n中NFh需过量,否则会减少超细CaCCh的产率C .过程n中的反应为 CaCl2+2NH3+CO2+H2O=CaCOU+2NH4CID .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须补充C02和NH4cl溶液【分析】A、碳酸钙和显酸性物质反应生

43、成盐、水和二氧化碳;B、过程II中二氧化碳全部转化成碳酸根离子,需要把NH?需过量;C、氯化钙、氨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被;D、氢氧化钙需要转化成碳酸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需要补充二氧化碳,不需要补充氮化钱。【解答】解:A、过程I中产生C02 .说明NH4cl溶液呈酸性,是因为碳酸钙能和显酸性物质反应生 成盐、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B、过程II中二氧化碳全部转化成碳酸根离子,需要把NW需过量,否则会减少超细CaCCh的产率.该选项说法正确;C、过程II中的反应为:CaCl2+2NH3+CO2+H2O=CaCO3l+2NH4CI r故选说法正确;D、氢氧化钙需要转化成碳酸

44、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需要补充二氧化碳,不需要补充氯化钱,该选项 说法不正确。雌:D。【点评】本题主要考萱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 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中质子数f 不等于电物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C.水电解实验时,电解器中也与。2的体积之比约为2 : 1D .向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气泡,则NaOH溶液未变质【分析】A、根

45、据离子带正电或负电,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电解水的实睑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离子帚正电或负电,离子中质子数一定不等于电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一定不变,分子的种类和一定会发生改变,个数可能会发生改变, 故选项说法错误。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 体体积多,水电解实验时,电解器中出与。2的体积之比约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D、向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气泡,不能说明NaO

46、H溶液未变质,因为加入 的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婕:A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水的实睑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 键。17.(2分)KQ和KN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溶解度S/gKCI31.034.037.040.042.6KNO321.931.645.863.985.5B.T2应介于3040C.若桁a点时甲溶液转化到b点,先蒸发一定量的水,再降温到TJCD ,将丁2时饱和的甲、乙溶液分别降温到TJC ,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

47、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饱溶液和不西口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宏:解声 西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Fo黑镰度X10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100%;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液质量可以判断温度变化时析出固体质里的大小。【解答】解:A、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晌较小,甲表示的是肖酸钾溶解度曲线,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30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a是甲的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b ,

48、因此将a转化到b ,可以先蒸发一定量的水, 使溶质质量分数和b相等,再降温至Tif变成甲的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不知道溶液质量.不能匕匕较折出晶体质量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婕:U【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 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 晌不同。18.(2分)蚀刻印刷电路后的溶液为FeCb、FeCb和Cu。的混管溶液.如图是向200.0g该溶液中加入 铁粉的质量与溶液质量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x = 16.8C.原溶液中FeCb与Cud2的

49、质盟匕匕为65 : 81D .取出c点溶液中的固体,投入足量CuCl2溶液,可得32.0g Cu【分析】分析图象可知:0a段是铁与氯化铁反应,a b段是铁与氯化铜反应,bc段的质量不变, 说明铁扬剩余.【解答】解:A,向FeCb、FeCl2和Cu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后.由图可知,0a段溶液的质量 随着铁粉的加入不断增大,发生的反应是2FeCl3+Fe = 3FeCI2 ;,故A说法正确;B.a b段溶液的质量随着铁粉的加入不断减少,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uCh+Fe = FeCh+Cu,设a b 段加入的铁*分的质量为y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增加的质量=溶液减少的质量= 205.6g203

50、.2g = 2.4g ;CuCh+Fe = FeCI2+Cu固体增加里566464 56 = 8y2.4g56 二 y =2. 4gy = 16.8g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为16.8g,所以x = 5.6g + 16.8g = 22.4g f B说法错误;C.由图可知,0 a段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为5.6g,代入A中的化学方程式即可算出FeCb的质量为 32.5g同理根据选项B中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CuCI2的质量为40.5g则原溶液中FeCb与CuCI2 的质量比为:32.5g : 40.5g = 65 : 81, C说法正确;D .由上述分析可知,c点固体为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把固体加入足量的

51、CuCl2溶液后发生的反应与 a b段相同,所以c点参与反应的铁粉质量为:28.0g5.6g = 22.4g,代入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生 成洞的质量为25.6g , D说法错误。雌:A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化学方程 式的计算进行.19,(2分)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 . FeCb、KOH、NaCk Ba ( N03) 2B . Na2CO3x BaCI2x NaNO3x 稀 HCIC . Na2so4、Ba ( OH ) 2、NaOH、稀 HNO3D . BaCI2x NaOHx MgSO4. KNO3【

52、分析】在不另力晾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 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 分析鉴别.【解答】解:A、FeCb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b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KOH溶液,能与NaOH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溶液旦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最.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 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讷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狈;与 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

53、NaN03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Na2so4、Ba ( OH ) 2反应能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旦其余 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MgSCU与BaCI2x NaOH反应能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但 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B.【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股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 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20 ( 2 分)已知:2Na2O2+2CO2=2Na2co3+。2 ,2Na2(D2+2H2so4

54、=2Na2so4+2H2O+CM .现有 Na2O2x Na2cO3固体混合物26.2g与一定量CO?反应后,固体质量变为29.0g.在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 稀H2s。4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20.0 Ca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与C02反应生成了 1.6g 02B . 29.0g固体全部为Na2c。3C.原混合物中 脂2。2与Na2c03的质量比为39 : 92D .与稀H2s04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2s04的质量为42.6g【分析】A .依据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和题中数据计算出与CO?反应生成。2的质量; B.依据碳酸钠与硫酸反

55、应方程式? 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和题中数据计算出与二氧化碳反 应后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C.依据题中数据计算出原混合物中NazCh与Na2c。3的质量比;D .分析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T和碳酸钠与硫酸反应方程式以及题中数据,依据钠 元素守恒计算出与稀H2s。4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解答】解:A.设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生成碳酸衲的质量为y 2Na2O2+2CO2=2Na2co3+O2 固体增加重,- 156 = 56y x 29.0g - 26.2g = 2.8g 212_32_ 56 y x 2.8

56、gx = 1.6gy = 10.6g ,所以与 C02 反应生成了 1.6g02, A正确,符合题意;B .分析 Na2CO3+H2SO4 = Na2SO4+H2O+CO2t f CO2+Ca ( OH ) 2 = CaCOU + H2O 可得如下关系 设反应后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z TOC o 1-5 h z Na2cChCaCOs106100z20.0g-100 =207z = 21.2g ,所以反应后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21.2g 29.2g ,因此29.0g固体不全部为Na2cCh , B错误,不符合题意;C.29.0g固体中含有21.2g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的碳酸讷为10.6g

57、 ,所以原固体中碳酸钠的 质量为21.2g10.6g = 10.6g ,则原固体中过氧化钠的质量为26.2g10.6g = 15.6g ,因此原混合物 中NazOz与Na2c。3的质量比为15.6g : 10.6g = 78 : 53 , C错误,不符合题意;D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与稀H2s。4反应后所得溶液Na2so4中的钠元素都来自原混合物Na2O2.Na2cO3固体中的钠元素混合物Na2O2, Na2cO3固体中的钠元素的质量为15.6g x至x 100%+10.6g 78100% = 13.8g.所以 Na2sO4 的质量 13.8g+-4Lxioo% = 42.6g , D 正确,

58、符合题意;106142雌:AD。【点评】此题是计算型选择题,主要是利用反应物的量以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 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2个磷原子2P 0(2 )空气中含里最多的气体 Nz .(3 )人体缺少Ca元素会骨质疏松.(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也0 0【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然气,进行分析解答。(3)人体缺少钙元素会骨质疏松,进行分析解答。(4 目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

59、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 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 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磷原子表示为:2P.(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短气,其化学式为N2【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中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解答;(2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1)由流程图的左半部分可知,硫化氢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和硫,化学方程 式为 H2S+Fe2 ( SO4 ) 3 = 2FeSO4+H2so4+SI ;故填:H2S+Fe2 ( S04 ) 3 = 2FeSO4+H2s

60、o4+Sl ;(2 )整个过程的息反应为2H2S+O2=2S1+2H2。,生成的水使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故填:变 大。【点评】本题考查天然气催化脱硫,通过读图可知脱硫过程:Fe2 ( SO4 ) 3氧化硫化氢,目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脱硫过程。2间接氧化H2s是解答关犍.题目难度不大.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6,(10分)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K2MnO4+MnO2+O2t1选用的发生(2 )加热高镒酸钾制02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装置是A (填序号1可选E装置收集。2,理由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3 )实验室制取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