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比较分析.doc_第1页
3种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比较分析.doc_第2页
3种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比较分析.doc_第3页
3种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比较分析.doc_第4页
3种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比较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好的资料送给现在奋斗的你!加油!术比较分析3种土壤有机质检测技2020年4月 最好的资料送给现在奋斗的你!加油! 3种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比较分析本文关键词:检测 技术,分析,土壤有机质3种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比较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 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物养分管理中的重要因 素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也是指导合理施肥的重要依 据之一。不同有机质检测方法测定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本文 通过分析3种不同原理有机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有机质 测定方法的比较和测定结果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 建议。关键词:有机质;灼烧法3种土壤有机质检测技术比较分析本文内容:摘要: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

2、部分,是作物养 分管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也是指导 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有机质检测方法测定的结果 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分析3种不同原理有机质检测方法的 优缺点,为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比较和测定结果在农业生产实 践中的应用提供建议。关键词:有机质;灼烧法;化学氧化法;光谱法;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组成的主要成分之一,虽然有机 质含量仅占土壤重量很小一部分(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 在0.2%7.5%,大多数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0.5% 2.5%)1,但是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 特性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 机质含量能有效评价土壤的肥力状况,对

3、于指导合理施肥有 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保护土壤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 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验室不同有机质测定方法之间的 对比,希望能为有机质检测方法选择和结果应用提供参考依 据。1、有机质测定方法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干烧 法、湿烧法,容量分析法(比如:重铭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和稀释热法(水合热法)、比色法、直接灼烧法等,容量分析 法是常规实验室使用较普遍的方法之一 2。根据土壤有机质 测定原理不同,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灼烧法和化学氧化法2种。其中灼烧法是通过高温条件,使有机质分解出CO2,通 过灼烧前后样品质量的变化或 CO2的分解量推算有机质含 量的一种方法。化学氧化

4、法是通过氧化土壤有机碳所消耗氧 化剂的量来确定有机质含量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常用的重铭酸钾氧化-外加热(容量法卜碱溶比色法等属于化学氧化法3。灼烧法和化学氧化法,是直接进行有机碳含量的测定方 法,相对于而言光谱法则是一种根据有机质的光谱特征间接 测定有机质含量的方法。因此,根据检测的原理,本文主要 针对TOC分析法,重铭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容量法)以及土 壤光谱法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灼烧法-TOC分析法灼烧法是通过碳氮自动分析仪并结合高温电炉等 前处理设备进行有机质检测的方法,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总 有机碳(TOC)分析仪、High TOC II分析仪、CNS元素分析 仪等4,其仪器原理基本相

5、似,是将有机碳通过高温(350 1000c )氧化碳成为CO2,通过灼烧前后的质量差或者通过 测量释放出CO2量,推算有机质的含量。灼烧法操作相对 简便,可以直接进行原始土样检测,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检 测效率较高,适合实验室批量样品的测定5。TOC分析法,是通过添加盐酸除去土壤样品中无 机碳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直到反应完全,样品不再起泡,将 烘干的样品放入TOC分析仪中,在高温条件下,通过触媒 的催化作用,将有机碳完全氧化成为CO2,在净化混合气体之后,提纯CO2气体,然后通过红外检测器检测确定样品 中有机碳的含量5。虽然TOC分析仪测定具有操作简单、 分析时间短、样品消耗少等优点,但是样品预处

6、理过程中残 留的酸会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 TOC分析仪价格 偏高,因此该方法未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6。化学氧化法重铭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容量法)化学氧化法在酸性环境中通过不同的氧化剂氧化 土壤中的有机碳,根据氧化剂的消耗量来测算有机质的含 量,这种检测方法能够消除碳酸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操作 相对简便,结果准确度也较高。重铭酸盐氧化法、过硫酸盐 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和微波消解法等均采用了化学氧化法的 原理。常规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是重铭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容 量法):在高温条件下,用过量的重铭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 中有机碳,并用硫酸亚铁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重铭酸钾,通过氧化过程中消耗重铭酸钾

7、的量推算有机碳含量 6,结合转 化系数计算有机质的含量。为了能够有效地消解土壤中的有 机碳,通过稀释加热或者外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其中外加 热法氧化温度较高(170180C ),实验室一般采用油浴加热,有机碳的氧化率可达90%95%(相对于干烧法),本测定方 法计算有机质含量需要辅助校正系数 1.1,由于消解程度不 同,不同质地的土壤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壤光谱法土壤的光谱反射特性是土壤基本性质之一,与土壤 的物化性质密切相关7。不同土壤形态发射的特征曲线也有 所不同,这种特性为研究土壤性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指标 网。土壤有机质光谱测定法是一种间接有机质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是根据土壤自身的光

8、谱特点,通过有机质在特定光谱 带中反射率的变化估测有机质含量。土壤光谱分析具有分析 速度快,能够实现样品的在线检测和无损检测。赵锁劳 9 等在2002年首次尝试了运用光谱法对我国黄土区有机质含 量进行分析评价,石朴杰10等通过以河南永城矿区复垦农 田为例,对土壤有机质的实测含量与光谱测定结果进行线性 分析,建立了多种有机质含量和高光谱估测模型,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特征光谱测定奠定了基础。2、有机质测定方法优缺点比较综上对常用有机质测定方法的分析,不同的有机质 检测方法由于检测原理和分析设备的不同, 存在着各自的优 缺点。灼烧法灼烧法操作简单,适合大量样品的快速测定。目前, TOC分析仪测定土壤有

9、机碳含量的方法已经被普遍接受, 可以相对快速地完成实验室批量样品的测定。就TOC分析法本身而言,有机碳测量值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转化系数为 经验系数,对于不同质地的土壤而言,其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可以通过容量法和比色法来测定有机 质含量,不需要高端的预处理和检测设备。重铭酸钾氧化一 外加热法(容量法)被广泛用作实验室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检 测。但是该方法必须对待测土样进行风干处理,样品的前处 理工作量较大。水稻土等处于长期淹水状态的土壤,由于还 原性物质较多,重铭酸钾用量较多,会间接导致测定结果虚 高。如果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 150g/kg,在样品称样量较少 的情况下,测定结果会

10、出现偏差。土壤光谱法光谱法操作简单、方便,适合快速估测土壤有机质 含量。但是光谱测定过程中,测定标准不统一,由于土壤光 谱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土壤类型其光谱特征 有所不同,诸如样品处理不一致等因素可能导致结果差异, 而且光谱仪设备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但是利用光 谱法检测相近地块有机质含量,可以满足省时、省力和高效 的要求。与展望常规的方法测定有机质,通过现场采样,实验室化 学分析,耗时、费力、效率低,但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尤 其是重铭酸钾氧化法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科研、教学等领 域。相比而言,光谱法在测定土壤有机质具有更多的优势, 尤其是结合了遥感技术,光谱测定有机质含量将

11、显示出巨大 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土壤光谱的复杂性和土壤光谱测定的 标准不统一,测定设备昂贵等因素的限制,光谱的测定方法 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1刘焕龙.肥料配方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 版社,2013:11-24.2张新明,徐新超.植物养分资源化学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10-25.3刘征捷.土壤有机质良种测定方法对比分析J.农业经济与科 技,2016,27(12):42-45.4李志鹏,潘根兴,李恋卿,等.水稻土和湿地土壤有机碳测定的CNS元素分析法与湿消化容量法之比较J.土壤,2008,40(4):580-585.5吴才武,夏建新,段峥噪,等.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评述与展望J. 土 壤,2015,47(3):453-460.6陈碧珊,陈诗敏 何炽鹏.雷州半岛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颗粒度分布特征J.现代地 质,2019(01):198-205.7徐彬彬.土壤光谱反射特性研究及其应用J.土壤学进展,1987,15(1):1-7.8戴昌达.中国主要土壤光谱反射特性分类与数据处理的初步研究C.北京: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