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项目六:晶体管课件_第1页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项目六:晶体管课件_第2页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项目六:晶体管课件_第3页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项目六:晶体管课件_第4页
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项目六:晶体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用电子元器 检测与应用项目六 晶体管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的电气符号如图 NPN三极管电气符号 PNP三极管电气符号 任务一:普通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工作任务:1.识别不同类别的三极管2.测量三极管3.提交一份测量报告工作指引:1.准备元器件(见表6-1)元件标号元件名称数量VT190121VT290131VT385501VT480501VT5TIP411工作步骤:1.识别各种三极管(1)普通小功率三极管普通小功率三极管通常采用TO-92封装,如图6-3所示为9013三极管,其引脚顺序为E、B、C(引脚向下,面向元件型号)。 (2)中功率三极管图6-4所示为NPN型中功率三极管TIP41,其引脚顺

2、序为B、C、E(引脚向下,面向元件型号),中功率三极管通常采用TO-220封装。(3)金属外壳三极管 如图6-5所示为开关三极管2N2222A,该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采用金属外壳封装TO-18或TO-39,其引脚顺序如图6-6所示,引脚向下,从凸起位置依次为E、B、C。 (4)大功率金属外壳三极管图6-7为大功率金属外壳三极管,其封装形式通常为TO-3,其外壳通常为集电极(C),另外两个引脚分别为基极(B)和发射极(C)。(5)贴片三极管图6-8为贴片三极管8550,8550为小功率PNP三极管,其贴片型号为2TY,引脚顺序如图所示。 2.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三极管步骤一:判断三极管的基极(

3、B),初步检测三极管性能好坏 用万用表R1K档或R100档依次测量三极管各极之间的正反向阻值,并将测得阻值填入表6-2中。然后分析表6-2中测得数据,观察哪一个引脚与其他两个引脚之间的测得的阻值均较小,如果符合这一条件,则这个引脚就是三极管的基极(B)。步骤二:判断三极管的管型(PNP还是NPN)将万用表置于R1K档或R100档,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三极管的基极,红表笔在其他极,如果阻值均较小,则表明这是一个NPN型三极管。如果是高阻值,改用红表笔接三极管的基极,黑表笔在其他引脚,若阻值均较小,则表明这是一个PNP型三极管。想一想:判断管型的依据是什么?步骤三:辨别三极管的集电极(C)和发射极(

4、E)方法一:将万用表置于R1K档或R100档,用“鳄鱼夹”夹持管脚,或用两手分别捏住表笔和管脚,然后用舌尖舔基极,利用人体电阻作为基极偏流电阻,也可进行测量。指针偏转较大的那一次,黑表笔所接为集电极(NPN管),红表笔所接为发射极。PNP管正好相反。 方法二:将万用表置于HFE档,将三极管管按假定的E、C插入万用表的“三极管测量插座”中,其中基极和三极管的极性(NPN或PNP)必须正确,观察并记录显示的被测管HFE值;交换假定的C、E之后再测一次。两次测量中指针偏转较大的一次为正确插入,由此可以判断出被测管的E和C。注意:指针式万用表黑表笔连接内部电池的正极,红表笔连接内部电池的负极,使用时应

5、该注意。活动一:用万用表测量表6-3中的三极管,判断其引脚和极性,将测量结果填入表6-3中。任务二:三极管驱动电路工作任务:1识读“三极管驱动”电路原理图;2根据电路原理图,利用YL291模块搭接电路;3加电观察效果;4测量三极管正常工作时的压降。工作指引:1.准备YL291模块(EDM404 NPN三极管驱动模块或PNP驱动模块)2.准备连接导线3.准备工具、仪表与耗材:数字万用表各一块,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各一台工作步骤:步骤一: 识读“三极管驱动”电路原理图 VT2和 VT1组成NPN型达林顿复合管,当 PT3输入高电平时,VD1、VT2和 VT1导通,此时,信号输出端 OUT (PT4)

6、输出低电平;当PT3输入低电平时,VD1、VT2和VT1截止,此时,信号输出端 OUT(PT4)输出高电平。步骤二、利用亚龙YL291模块(EDM404 NPN三极管驱动模块),见图 连接电源线(+5V)和地线(GND),YL135实训台提供直流稳压电源。步骤三:加电,输入信号 接通电源,用信号发生器在IN端(PT3)输入频率为1Hz方波信号。步骤四:测量三极管的的压降和PT4的输出波形(OUT)1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VBE、VCE,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判断其工作状态;2用示波器在OUT(PT4)端测量输出信号的的波形。任务三:单管放大电路工作任务:1识读“三极管驱动放大”电路原理图;2根据电路

7、原理图,利用所需元件搭接电路;3加电观察效果;4测量三极管正常工作时输出波形及VBE、VCE电压。工作指引:1准备元件2.准备连接导线3.准备工具、仪表与耗材:数字万用表一块,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各一台元件名称元件标号规格数量三极管VTI90141电阻RB20K,470K(可变)1RC5.1K1RL5.1K1电容C110uF1C210uF1工作步骤:步骤一:识读“三极管放大电路”原理图 步骤二:利用所需元件连接电路,注意导线的连接,接触牢固可靠。步骤三:加电观察效果用信号发生器在输入端加上1KHZ的正弦波信号,给放大电路加载+12V电源。步骤四:测量三极管的的压降VBE,VCE和输出波形 用万用

8、表测量三极管VBE,VCE,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判断其工作状态;示波器在输出端测量被放大信号的的波形。任务四:用三极管驱动风扇旋转工作任务:1识读“三极管驱动直流电机”电路原理图;2根据电路原理图,利用YL291模块搭接电路;3加电观察效果;4测量三极管正常工作时的压降。工作指引:1.准备YL291相关模块(见图6-13)EDM001-MCS51主机模块EDM405-PNP三极管驱动模块EDM501 风扇模块EDM403 按键模块 EDM403按键模块 EDM501-风扇模块 工作步骤:步骤一:识读“三极管驱动风扇旋转”电路原理图 步骤二:利用YL291模块搭接电路1.各模块均连接电源+5V,GND;2.EDM403-8(按键模块)中的F1(启动)和F2(停止)接EDM001(主机模块)的P1.6和P1.7脚;3. EDM405(PNP三极管驱动模块)的IN引脚接EDM001的P3.6引脚;4. ED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