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概述一、审图原则不同与设计院的施工图校对和审核,主要审查施工图中以下几方面问题:.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含国标、行标、地标)中的强制性条文(简称强条);.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法规中涉及技术管理的规定且需要在施工图设计中落实的事项;.其他设计主体结构和地基基础安全性的问题。二、审查内容.基本规定.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砌体结构.钢结构三、对审图原则的几点说明.设计中采用的工程建设标准应是有效版本。.设计中采用的地基承载力等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抗浮设防水位及建筑场地类别应与审查 合格的地勘报告一致。.设计中涉及的荷载或作用,应符合荷载规范及相关规范的规定。当无具体规定时,取值
2、应有充分依据。. 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基本烈度。主要城镇中 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分组可按抗规附录A确定。.结构计算书的审查是审查的重要内容。.超限高层建筑应由相关专家进行专项审查,未通过专项审查者,不得进行施工图审查;通过者,除其他审查外,还应审查是否执行了专项审查专家的意见。.结构设计总说明的审查要点主要摘自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第.4.3 条。均是与施工图审查相关的内容。 这些内容如应在总说明中注明,也可表示在其他相关施工图纸 中。图纸设计深度虽很重要,但并不属审查范围,要点中摘录的内容,是因为这些深度
3、问题会对 施工图审查的实质内容带来影响。.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等内容均不属于施工图审查范围,一般不予审查。对确有所审查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结构方案存在安全隐患等,应与设计院沟通,提请设计院进行方案 论证等。个人或某个单位的观点、设计经验均不应成为施工图审查的依据。.地基基础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按地方标准进行审查,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确定审 查内容,无地方标准的地区应按本要点进行审查。本要点为包括各类特殊地基基础,特殊地基基 础应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审查。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可结合当地特点对审查内容作出规定。四、结构计算书审查要点.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
4、受力情况,应符合现行工程 建设标准的规定。.采用手算的结构计算书,应有平面布置简图的计算简图;引用的数据应有可靠依据;采用 计算图表或不常用的计算公式时,应注明其来源出处;构件编号、计算结果应与施工图纸相符。.当采用计算软件计算时,应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代号、版本及编制单位,计算软件必须 经鉴定可靠。输入的总信息、计算模型、几何简图、荷载简图应符合所建工程实际情况。应提供 所有计算文本。当采用不常用的计算软件时,尚应提供该软件使用说明书。.复杂结构应采用至少不少于两个不同力学模型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计算结果应经分析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如计算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 应重新计算。
5、施工图纸中表达的内容应与计算结果相吻合。当结构设计过程中实际荷载、布置等与计算书 中采用的参数变化较大时,应重新进行计算。五、结构设计总说明审查要点每一单项工程应编写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对多子项工程应编写统一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 明。当工程以钢结构为主或包含较多的钢结构时,应编制钢结构设计总说明。当工程较简单时, 亦可总说明的内容分散写在相关部分图纸中。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2、设计依据。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气温(必要时提供)、抗震设防烈度等;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按规定不需进行安全性评价的除外)5)风
6、洞试验报告;(按规定不需进行风洞试验的除外)6)初步设计的审查、批复文件;(按规定不需进行初步设计审查、批复的除外)7)采用桩基础时,应有试桩报告或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或基岩载荷板试验报告(若试桩或试验尚未完成,应注明桩基础图不得用于实际施工)。(相关标准规定可以不做试验的除外)8)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3、图纸说明。1)设计土 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2)混凝土结构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时,应注明所采用的标准图名称及编号或提供标准图。4、建筑分类等级。应说明下列建筑分类等级及所依据的规范或批文;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2)地
7、基基础设计等级;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4)结构的抗震等级;5)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和防核武器抗力级别;6)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7)混凝土构建的环境类别。5、主要荷载(作用)取值。6、主要结构材料。7、基础及地下室工程。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各主要土层的压缩模量及承载力特征值等;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抗液化措施及要求,地基土的冰冻深度等;2)注明基础型式和基础持力层;采用桩基时应简述桩型、桩径、桩长、桩端持力层及桩进入 持力层的深度要求,设计所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必要时包括竖向抗拔承载力和水平 承载力)等;3)地下室抗浮(防水)设计水位及抗浮措施。
8、第二章结构设计基本规定问题: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28m且层数小于10层的学生公寓、普通公寓是否属于高层 建筑?解析:一、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以下简称高规)第1.0.2条规定: 十层及十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 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 24m的其他民用建筑称为高层 建筑。根据以上规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只要房屋层数大于或等于十层,即为高层建筑;.房屋层数虽然不到10层,但房屋高度已超过 28m的住宅建筑或房屋高度超过24m的其他 民用建筑,也属高层建筑。注意:房屋高度28m仅针对住宅建筑,而 24m则是针对除住宅建筑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住宅建筑
9、属民用建筑,但民用建筑远不止住宅建筑一项。 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 建筑结构是指办公楼、酒店、综合楼、商场、会议中心、博物馆等建筑,这些建筑中有的层数 虽然不到10层,但层高比较高,建筑内部的空间比较大,变化也多,对水平荷载较为敏感, 仍应属高层建筑,高度大于24m的体育场馆、航站楼、大型火车站等大跨度空间结构,一般为单层建筑,根 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不含单层公共建筑”的规定,不应属于高层建筑。二、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 1.0.2条规定,学生公寓、普通公寓等居住建筑,属非住宅 建筑即属于其他民用建筑。因此,只要其建筑高度大于24m的,无论其高度是否大于28m,都属于高 层建筑,应按
10、高层建筑进行设计。问题:哪些建筑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解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前款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 求进行抗震设防。2.即只有极少数工程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016 版)(以下简称抗规
1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相关标准贯彻了防震减灾法的规定 , 是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依据。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第3.0.3条的规定,仅特殊设防类(甲 类)建筑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问题:如何判定多层建筑的规则性?特别不规则的多层建筑,如何执行抗规第3.4.1条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的规定?解析:一、多层建筑的规则性可以按 抗规第3.4.3条(此条为审查要点)并参照超限高层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567号判定。1 .抗规在第3.4.3条规定了一些建筑形体和结构布置平面、竖向不规则定量的参考界限,见表2-1、表2-2。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别表2-1不规则类型定义和参考指标扭转不规
12、则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同位移) ,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 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1.2倍凹凸不规则平圆凹进的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尺寸的 30%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 50%或 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表2-2不规则类型定义和参考指标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 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或出屋面小建筑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烧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水
13、平转换构件(绝、桁架等)向下传递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除了表2-1和表2-2所列的不规则,美国UBC勺规定中,对平面不规则尚有抗侧力构件上下 错位、与主轴斜交或不对称布置,对竖向不规则尚有相邻楼层质量比大于150彼竖向抗侧力构件在平面内收进的尺寸构件的长度(如棋盘式布置)等。以上抗规关于结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的界定,应注意以下两点:1)仅适用于混凝土房屋、钢结构房屋和钢 -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对单层工业厂房、单层空 旷房屋、大跨屋盖建筑和地下建筑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的划分,应符合抗规有关章节的规定。2)表中所列的不规则类型是主要的而不是全部不规则,所列的
14、指标是概念设计的参考性数值而不是严格的数值,使用时需要综合判断。这里,“不规则”指的是超过抗规表 3.4.3-1和表3.4.3-2中一项及以上的不规则指标; “特别不规则”指具有较明显的抗震薄弱部位,可能引起不良后果者;其参考界限可参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通常有三类:其一,同时具有表2-3所列不规则类型 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其二,具有表 2-4所列的一项不规则;其三,具有表 2-3所列二个方面的基 本不规则且其中有一项接近表 2-4的不规则指标;“严重不规则”,指的是形体复杂,多项不规则 指标超过表2-3和表2-4中的上限值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不能
15、克 服的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可能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者。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高规表 3.3.1-1 )表2-3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1a扭转不规则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参见 GB50011-3.4.21b偏心布置偏心率大十0.15或相邻层质心相差大十相应边长15%参见 JCJ99-3.2.22a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30%?参见 GB50011-3.4.2续表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2b组合平面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参见 JCJ3-4.3.33楼板不连续有效宽度小于50%开洞面积大于30%错层大于梁高参见 GB50011-
16、3.4.24a刚度突变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70却连续三层变化大于80%参见 GB50011-3.4.24b尺寸突变竖向构件位置缩进大于25%或外挑大于10喷口4m多塔参见 JCJ3-4.4.55构件间断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连体类参见 GB50011-3.4.26承载力突变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80%参见 GB50011-3.4.27其他不规则如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已计入16项者除外注: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其两侧的变形不同时扔视为平面轮廓不规则, 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 序号a、b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
17、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高规表 3.3.1-1 )表2-4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1扭转偏大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42抗扭刚度弱扭转周期比大于0.9 ,混合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0.853层刚度偏小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4高位转换框支墙体的转换构件位置:7度超过5层,8度超过3层5厚板转换79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6塔楼偏置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7复杂连接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形或者沿大底盘某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的结构8多重复杂结构同时具有
18、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复杂类型的2种以上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1.4.1-3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但实际上引起建筑不规则的因素还有很多,特别是复杂的建筑体型,很难一一用若干简化的定量指标来划分不规则程度并规定限制范围。但是,有经验的、有抗震知识素养的建筑设计人员, 应该对所设计的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所估计,要区分不规则、特别不规则和严重不规则等不规则程 度,避免采用抗震性能差的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二、抗规第3.4.1条规定: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
19、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此条为强条,应严格执行。.不规则的建筑应按抗规第 3.4.4条的规定采取相应加强措施,此条为审查要点。抗规第3.4.4条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不规则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入扭转影响,且在具有偶然偏心的规定水平作用下,楼层两端抗侧力构件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的最大值与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大于1.5,当最大层间位移远小于规范限值时,可适当放宽;2)凹
20、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复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高烈度或不规则程度较大时,宜计入楼板局部变形的影响;3)平面不对称且凹凸不规则或局部不连续,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块计算扭转位移比,对扭转较大的部位应采用局部的内力增大系数。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模型,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其薄弱层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根据烈度高低和水平转换构件的类型、受力情况、几何尺寸等,乘以 1.252.0的增大系数;2)侧向刚度不规则时,相邻层的侧向刚度比应
21、依据其结构类型符合本规范相关章节的规定;3)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平面不规则且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类型的数量和程度,有针对性的采取不低于本条1、2款要求的各项抗震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更有效的加强措 施或对薄弱部位采用相应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 ,这类建筑一般可不要求进行专项审查,但设计单 位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包括结构方案、结构计算、 抗震措施等方面的具体加强措施。复杂情况符合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专项审查技术要点规 定的高层建筑,应
22、进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超限专项审查。.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问题:高规3.3.1条提出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宜适当降低,不规则项和适用高度降低如何量化?解析:一、平面或竖向的规则性应视具体情况按 抗规第3.4.3条确定。不规则的程度一般是指特别不规则;此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宜适当降低,一般最大适用高度宜减少10姒右。注意规范用语是“宜”,即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程度较为严重的应降低, 而一般的小不规则 可不降低。二、.关于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房屋高度是否降低案例 :.对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高规表3.3.1的最大适用高度已考虑了框支的不规则性而比 全落地剪力墙结构高度有所降低
23、,故仅当框支结构以上结构存在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情况时,高度才宜适当降低,否则无需降低其最大适用高度;.仅有个别墙体不落地,例如不落地墙的截面面积不大于总截面面积的10%只要框支部分的设计合理且不致加大扭转不规则,仍可视为剪力墙结构,其适用最大高度仍可按全部落地的剪力墙 结构确定;.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其最大适用高度应比普通剪力墙结构有所降低。高规 第7.1.8条规定:7度时不应超过100m 8度(0.2g)时不应超过80m 8度(0.3g)时不应超过 60m B级高度高层建筑及9度时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这种结构。三、此条为审查要点。问题:如何确定防震缝的净宽 ?甲、乙类建筑按设
24、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确定净宽吗?解析:为防止建筑物在地震中相碰 ,防震缝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防震缝的净宽度原则上应大于两侧结构允许的地震作用下水平位移之和。一、抗规第6.1.4条(此条为审查要点)规定: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剪力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当高度超过15m时;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时 分别每增加高度 5m4m3m口 2项宜加宽20mm2)框架一抗震墙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 1)项规定
25、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8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9度框架结构房屋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 其长度可不大于1/2层高,抗震等级可同框架结构; 框架构件的 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二、防震缝的宽度的取值,宜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多多益善”,适当加宽。这是因为:.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适当增大防震缝的宽度;.当上部结构可能出现相向倾斜,例如:由于上部结
26、构竖向荷载偏心较大而地基刚度较差、由于施工原因或其他等原因;三、其他情况防震缝的宽度的取值.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防震缝宽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钢结构房屋防震缝宽不应小于相应钢混结构房屋的1.5倍;.确定防震缝的净宽是结构抗震措施,根据规定甲、乙类建筑应提高 1度确定结构的抗震措 施。故甲、乙类建筑应按设防烈度提高一度后确定防震缝的净宽。问题:如何确定下述结构在风载及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水平位移角限值?解析:一、高规第3.7.3条规定:按弹性方法计算的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u/h宜符合下列规定:1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
27、h不宜大于表3.7.3的限值。表3.7.3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结构体系 u/h限值框架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1/800筒中筒、剪力墙1/1000除框架结构外的转换层1/10002高度不小于2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不宜大于1/500。3高度在150m-250m之间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u/h的限值看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的限值线性插入取用。注:楼层层间最大位移 u以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差计算,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抗震设计时,本条 规定的楼层位移计算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此条为审查要点,应认真执行。二、几
28、种特殊情况下风载及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水平位移角限值的取值建议:.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寸,按剪力墙结构设计,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应满足规范对剪力墙结构的规定;.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且不大于80%寸,按框架-剪 力墙结构设计,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根据剪力墙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比值按框架、框 -剪结构中 间线性插值;.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 80%t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根 据剪力墙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比值按框架、框-剪结构中间线性插值;.根据抗规附录G第G.1.4条第4款规定,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
29、层间位移角限值,按框 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线性插值。问题:某结构下部20层均为框-筒,上部3层内收至筒体范围且仅采用筒墙上起柱为框架 ,此 上部结构如何考虑其抗震等级、层间位移角限值?解析:1.本工程结构方案不合理,且现行规范没有述及此种结构体系,规范对此无明确规定, 是超规范的。因此,原则上设计不应采用此种结构体系。2.考虑到本工程结构并不很高,且上部内收层数并不很多,故对上部三层提出设计建议如下:1)抗震等级宜提高一级;2)首先应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即此部分框架在结构整体抗震计算应考虑鞍稍效应、并对筒墙 上部的梁柱按三层框架结构提高后的抗震等级进行底层柱底截面相应设计值的放大,据此计算框 架
30、梁、柱的承载力;3)在满足上述要求基础上,此部分框架层间位移角限值可适当放松,宜按框架、框架-剪力墙结 构根据各部分所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比例线性插值。问题:框排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如何控制?解析:单层工业厂房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应根据吊车使用要求加以限制,一般比抗震设计时的 层间位移角要求要严,故不必对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角加以限制;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计 算和限值,抗规第5.5.4条、第5.5.5条有明确规定。8度III、IV类场地和9度时,框排架 结构的排架柱及伸出框架跨屋顶支撑排架跨屋盖的单柱,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其弹塑性层间 位移角的限值,可取1/30。多层工业厂房应区分结构材料(钢
31、或混凝土)和结构类型(框、排架) ,分别采用相应的弹性 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框排架结构中的排架柱,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的限值,抗规规定为1/30。10问题:设置屈曲约束支撑的结构,如何确定层间位移角限值?解析: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2013第6.4.3条规定: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变形验 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消能减震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取值。.消能减震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不应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B定的限值要求。问题: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第6.3.10条,对乙类框架结构尚应进行变形验算
32、, 其变形控制要求是否按现行抗震规范执行?解析: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乙类框架结构的层间变形宜满足现行抗规的规定。问题:怎样理解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解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以下简称分类标准)第3.0.1条第4款(审查要点)规定: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同时指出: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即“区段”有两个含义:一是由防震缝分开的 结构单元,二是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因此:.不同的结
33、构单元,各结构单元独立承担地震作用,彼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地震作用下两结构单元时破坏的概率很小。并且一般情况下各结构单元有单独的疏散出入口,符合相关规定对人员疏散的有关规定,人流疏散较为容易。当建筑物各结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各结构单元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例如:高层建筑带裙房,两者用结构缝隔开,成为两个独 立的结构单元。高层部分为住宅楼,裙房部分为商场,则可根据各结构单元的具体情况,分别 划分其抗震设防类别。但是,当各结构单元疏散出入口设置较少或设置不当,甚至两个结构单元公用疏散出入口,造成“人流密集”,疏散有一定难度,则即使设置了结构缝,也不宜按各结构单元划分抗震设 防类别,而应以具
34、有相同功能的整个建筑物划分抗震设防类别。.同一结构单元,无论是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当其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应按其重要性的不同分别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类别。例如:带大底盘的商住楼,下部为大型商场,上部为住宅,则可根据建筑上下部分的具体情况,分别划分抗震设防 类别。当裙房部分为人流密集大型的多层商场,人员密集、建筑面积或营业面积达到大型商场、多层建筑的条件,则此下部商场应划分为乙类同时宜将与下部商场相邻的上部住宅二层范围适 当加强。但需要注意:当上部结构为乙类时,则其下部结构不论是什么情况,也应为乙类。而 上部住宅很可能仅为丙类,可按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防。11还需要注意的
35、是:大型商场划分为乙类建筑的条件是指一个区段人流5000人、换算的建筑面积约17000m减营业面积7000m犯上的多层商场,所有仓储式、单层的大商场均不包括在内。举例:1)4层商场,建筑面积5万m2,设缝分为4个结构单元;2)地上商场与地下商场相连,划分抗震设防类别时如何统计面积?原则上按疏散出入口的管辖范围进行统计。当地上和地下均有商场 ,地下商场没有 独立疏散口时,应按地上商场和该部分地下商场面积之和统计面积。问题: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的建筑,其安全等级是否应为一级?解析:1.混规3.3.2条对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丫 0规定: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
36、安全等级为一级的Z构构件不应小于 1.1,对安全等级 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 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Z构构件不应小于 0.9;对地震状况下应取 1.0;此条为强条,应按此条设计、审图。2.根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第A.1.1条的规定,抗震设计中的甲 类建筑和乙类建筑的安全等级宜规定为一级。该条不是强条 ,也不是审查要点,因此不属于施工图 审查的范围。问题: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建筑老年人用房的抗震设防类别是否应划分为重点设防类?解析: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第3.0.4条和养老设施建筑设计 规范GB50867-2013第3.0.1
37、0条规定,养老设施建筑中老年人用房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应按重点 设防类进行抗震设计。此两条均为审查要点,应按此设计、审图。问题:地震区单建式地下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应如何确定?解析:1 .关于单建式和附建式地下建筑1)单建式地下建筑:抗规第14章中的单建式地下建筑大体相当于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 规范GB50038-2005中的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一般是单独建设、单独运行,这类建筑功能要求一 般较高,要求周围房屋倒塌后仍能继续使用,故设计要求高于一般地下室。2)附建式地下建筑:配合地面建筑使用要求而附设的地下建筑,通常包括高层建筑地下部分及与之相关地下空间,一般与地面建筑同时建设、相同运行
38、,性能要求与地面建筑一致,在地面建筑倒 塌后一般弃之不用,故设计要求与地面建筑一致。2.地震区单建式地下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等应符合抗规第14章的有关规定。问题:砌体结构或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设置12层钢Z构,什么情况下需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如何进行?解析:下部为砌体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结构的结构类型超出了我国现行标准的适12用范围,应避免采用,特殊情况下采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上部钢结构的层数和高度,应计入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其层数及总高度的限值应满足现行 规范的规定。其结构类型应按底部的结构类型确定。.顶部有2层及以上钢结构时,设计单位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针对抗
39、震设计存在的不利因 素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例如结构计算相关参数的取值、重要的节点构造做法等),建设单位应组 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查,以专家的审查意见作为施工图审查的依据之一。问题:高度不超过12m的低层建筑,其抗震等级可否低于抗规第 6.1.2条?解析:1.房屋高度不超过12m的建筑多为框架结构,也有少数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或剪力墙结 构,其抗震等级多为四级,这已是抗震设计的最低构造要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作为结构 的最主要抗侧力构件,取三级也已是抗震设计的最低构造要求。.抗规第6.1.2条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等级的规定是以24m为界而不是以12m为界,故不应降低。.此条是规范强制性条文,
40、必须严格执行。问题:什么是大跨度框架?框架结构中有一部分为大跨度框架,如何确定其抗震等级?解析: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是重要的设计参数。抗震设计时结构构件抗震措施的抗 震等级的确定,与设防类别、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有关,其中的抗震构造措施还与 场地类别有关。按不同的设防类别、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等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构件的不同的抗震等级, 采用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体现了不同抗震设防类别、不同结构类型、不同设防烈度、同一设防烈度但不同高度的建筑结构对延性要求的不同,以及同一构件在不同的结构类型中的延性要求的不同。实质就是在宏观上控制不同结构构件不同的抗震性能要求。抗规在表6
41、.1.2中规定框架的抗震等级时,将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分为框架和大跨度框 架两档,并明确:“大框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 18mB勺框架”。实际工程中,框架结构可能有三种 情况:.结构的框架柱网全部为常规柱网(即8mx8mE右的柱网)。.结构的框架柱距很大,比如柱距为 18n 24mg至更大。.结构中既有常规柱网,也有柱距较大的情况。在上述2、3两种情况下,只要出现跨度不小于18mB勺框架,即为大框度框架。框架和大框度框架,由于跨度不同,其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延性性能也不同。抗震设计 时,其抗震构造措施和其他抗震措施就可能不同。抗规在表6.1.2中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时,结构高度不大于
42、24m勺多层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抗震等级分别为四级、三级、 二级,而大跨度框架则分别为三级、二级、一级,均比框架提高了一级。13此时,与大跨度框架相连的框架柱或框架梁,抗震等级也宜相应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抗规对跨度不小于18m勺框架为大框度框架的规定,仅适用于确定框架的抗震等级。若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出现“大跨度框架”,而结构高度又较 高,那么,如何确定此“大框度框架”的抗震等级?对此规范并未作规定,笔者认为:宜根据 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确定。若“大框度框架”对承载力、延性等需求较多,也可按表中查 得该结构体系框架部分抗震等级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问题:如何理解抗规第3.3.2条对I
43、类场地上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规定?解析:历次大地震的震害经验表明:同样或相近的建筑结构,建造于I类建筑场地时震害较轻, 场地对地震作用有一定的“减弱”效应。因此,抗规第3.3.2条规定:建筑场地为I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措施 对丙类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措施。应当注意的是:.不提高或降低的仅仅是对结构构件所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不应降低构件的其他抗震 要求,如按概念设计要求的内力调整等抗震措施等,更不能降低地震作用的计算。.规范用语是允许,即对结构构件
44、所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或不降低可以,不提 高或降低也是允许的。因此,审图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例如:抗震设防烈度较低(6度或7度0.10g)、房屋高度不高、结构较为简单规则,允许 不提高或降低,反之,则可以 提高或不降低”。.丁类建筑抗震措施已降低,不应再重复降低。.此条为规范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问题:出、IV类建筑场地、7度(0.15g)或8度(0.30g)时,如何确定构件抗震构造措施时的抗 震等级?解析:1.历次大地震的震害经验表明:同样或相近的建筑结构,建造于I类建筑场地时震害较 轻,场地对地震作用有一定的“减弱”效应;而建造于出、IV类建筑场地震害较重,场地对地震作 用有
45、一定的“放大”效应。规范对上部结构抗震等级的规定, 在高规表3.9.3、表3.9.4,抗 规表6.1.2或混规表11.1.3中,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7度(0.15g)或8度(0.30g)的情 况,都未做区别,也未明确规定建筑场为II、出、IV类时构件抗震等级的不同。若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或8度(0.30g),同时又建造在出、IV类建筑场地上,两个不利因素叠加, 仍按高规表3.9.3、表3.9.4,抗规表6.1.2或混规表11.1.3确定抗震等级,可能偏 遇不安全。因此,规范对这种情况下构件的抗震构造措施予以适当加强。抗规第3.3.2条规定:14建筑场地为出、IV类时,对
46、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7度(0.15g)或8度(0.30g)的地区,除规范 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或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用 抗震构造措施。对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结构,应按上述规定确定构件的抗震等级。对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乙类的建筑结构,当建筑场地出、IV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7度(0.15g)或8度(0.30g)时,如何确定其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笔者认为:首先应按规定提 高一度差规范确定构建的抗震等级,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建筑结构的高度、规则性等,对结构重 要部位的构件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而对其他构件不必再提高。必要时也可进行
47、抗震性能 设计。2.应该注意的是:1)所提高的仅仅是构件所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不应提高其他抗震措施的要求,如按概念设计要求的内力调整措施等。更不必提高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2)规范用语是宜而不是应,即对构件所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不是必须的。因此, 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如建筑结构的高度、结构体系、建筑结构的规则性等,分析确定 是否提高。问题:甲、乙类建筑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时,若结构高度超过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如何确 定构件抗震等级?解析:高规规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特一级 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抗规规定:当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
48、一度确定其抗震 等级而房屋的高度超过本规范表 6.1.2相应规定的上界时,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因此,对A级高度乙类9度高层建筑,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即抗震构造措施和其他抗震措施 抗震等级均应提高;甲类高层建筑应采取比9度更有效的措施汜级高度高度建筑,其抗震等级有更 严格的要求。对A级高度甲乙类9度多层及7、8度多高层建筑,应采取比一级更有效抗震构造措施,即仅 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或适当提高,不提高其他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此条为强条,应严格执行。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高层建筑,其抗震等级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确定。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时,则应按9度查抗震规范
49、表6.1.2确定。但抗震规范表6.1.2 是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表,9度时的高度限值远小于抗震规范表 6.1.1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 的最大适用高度。这就可能造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满足抗震规范表 6.1.1最大适用高度的乙类高层建筑,无法按9度查抗震规范表 6.1.2来确定其抗震等级。举例来说:结构高度为75m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等级按9度确定。15 但抗震规范表6.1.2框架-剪力墙结构只能确定 9度、结构高度为50m以下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一级。结构高度为75m时则无法从表中查得。抗震规范第6.1.3条第4款明确指出“8度乙类建筑高度超过表 6
50、.1.2规定的范围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根据这个精神,本工程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比一级适当提高。提高的幅度,应考虑结构高度、场地类别和地基条件、建筑结构的规则性以及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的大小等情况。这就是专门研究的含义。即经过讨论研究 在一级抗震等级的基础上对重要部位和重要构件(不是全部构件)进行加强,按特一级进行 设计。但有关抗震设计的内力调整系数一般不必提高。问题:8度(0.20g)乙类设防五层教学楼,框架结构,结构高度小于24mo按规定其抗震等级应提 高1度查表确定,即框架一级。但提高前为二级,请问:是按8度一级还是按9度一级设计?解析: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
51、标准,乙类建筑是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 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具体做法是提高一度加强其抗震措施而不提高其地震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应按9度一级而不是按8度一级设计。抗规对8度一级和9度一级抗震措施的规定是有区别的,详见表2-5:8度一级和9度一级抗震措施的区别表2-58度一级9度一级说明强柱弱梁内力设计值直接放大反算构件实配钢筋后承载力再放大内力调整;抗规第6.2.2 条框架柱、框支柱强剪弱弯内力设计值直接放大反算构件实配钢筋后承载力再放大内力调整;抗规第6.2.4 条框架梁强剪弱弯内力设计值直接放大反算构件实配
52、钢筋后承载力再放大内力调整;抗规第6.2.5 条剪力墙强剪弱弯内力设计值直接放大反算构件实配钢筋后承载力再放大内力调整;抗规第6.2.8 条强节点内力设计值直接放大反算构件实配钢筋后承载力再放大内力调整;抗规附录D第D.1.1条框架柱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按计算和0.8%两者 取大值1.5%延性要求:抗规第6.3.9 条剪力墙肢轴压比 0.50.20.1延性要求:抗规第6.4.5 条16求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1Cu0.3 时,1c=0.20hwu0.2 时,1c=0.25hw延性要求:抗规第6.4.5 条贯穿中间节点框架梁上部纵钢直径的限制不宜大于1/20不宜大于1/25锚固要求:混规第11.
53、6.7 条注:表中“内力设计值直接放大、反算构件实配钢筋后承载力再放大”等仅是对规范规定内容的概括性 表述,具体、明确的规定,详见各有关条文。由上表可以看出,对框架结构而言,8度一级和9度一级的抗震措施区别不大:内力调整、贯穿中间节点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限值是一样的,仅框架柱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有区别。 仅对框架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 -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中的框架梁柱、剪力墙肢、连梁抗 震措施可能有区别。顺便说一句,本题问的是框架结构,故按8度一级和按9度一级设计,其抗震措施是相同的。问题:主楼与裙房为一个结构单元,如何确定裙房部分的抗震等级?解析:抗震规范第6.1.3条第2款规定:
54、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上下罟一 忌卬费鬲 掩案情他图2-1 裙房部分抗震等级的确定c一表示主楼部分(结构单元)抗震等级;C1一表示裙房部分(结构单元)抗震等级;.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房 的抗震等级,除应按本身确定外,相关范围 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 (图2-1 );此“相 关范围”,高规规定为:一般指主楼周边 外延三跨的裙房结构;.裙房与主楼相连,除主楼裙房本身确定 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 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上、 下各一层 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 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以下按原稿改)比如说,1)按一个结构
55、单元和裙房自身结构类型两者确定取不利;2)注意裙房部分设防类别高于主楼时的情况。受刚度与承载力突变影响较大,抗震措施需要适当加强。首先是要加强主楼与裙房的整体性,如适当加大楼板的厚度和配筋率,必要时采用双层双向配 筋等;。.对于偏置较大的裙房,其端部扭转效应很大,应加强。建议至少比按裙房自身结构类型确定17 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以上按原稿改)此条为审查要点,应按此设计和审查。问题:结构嵌固部位在地下1层底板,如何确定地下室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解析:1.抗规第6.1.3条第3款:嵌固部位在地下室顶层,高层部分地下一层及其以外相关范围 内构件的抗震等级应同高层地上结构抗震等级。地下二层及以下各层
56、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 但9度抗震设计时抗震等级不宜低于三级。.根据抗规第6.1.10条第3款,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 ,底部加强部位 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依此,实际嵌固部位所在楼层及其上部地下室楼层构件抗震等级 ,可 取与地上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相同,以下各层可逐层降低一级。.相关范围以外的纯地下室构件的抗震等级可根据情况取三级或四级。.抗规第6.1.3条第3款、第6.1.10条第3款均为审查要点。问题:由下部框架和顶层较接排架组成的高层竖向框排架结构(结构高度大于或等于24ni),如何确定顶层排架的抗震等级?解析:由下部框架和顶层较接排架组成的高层竖向框排架结构,其
57、顶层排架的抗震等级应按 抗规附录H第H.1.2条确定。问题:钢结构房屋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如何确定抗震等级?解析:上部是钢结构的房屋,其地下室一般是混凝土或型钢混凝土。抗规对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都有明确规定,对上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为混凝土或型钢 混凝土的结构构件抗震等级也有明确规定。但对上部是钢结构、地下室为混凝土或型钢混凝土的 结构构件抗震等级,规范并未规定。建议:当上部钢结构嵌固在地下室顶板时,可参照结构体系相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适当调整确 定地下一层相关范围构件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例如钢框架结构可参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钢结构框架-中心支撑和框架-偏心支
58、撑(延性墙板)结构可参照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筋框架 -核心筒结构,钢结构筒体可参照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地下一层以下各楼层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部为钢结构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延性性能都要好,因 此,这样做是偏于安全的。问题:如何根据高规和超限审查要点判断是否属于竖向体型收进结构或塔楼偏置?解析:1.竖向体型收进结构的特点就是结构侧向刚度沿竖向发生剧烈变化,往往在变化的部位产生结构的薄弱部位;而塔楼偏置时,各塔楼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匀,结构扭转振动反应大、高 振型对内力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结构侧向刚度是否突变、扭转效应是否明显是
59、判别竖向体型收18进结构或塔楼偏置的重要依据。.分析比较根据超限审查要点和高规的规定,竖向收进位置高于结构高度20%寸,应按高规判断是否属于尺寸突变及塔楼偏置;当竖向收进位置不高于结构高度20%寸,应按超限审查要点附件一规定判断是否属于塔楼偏置。.当具体工程的界定确实难以判定时,可从严考虑或向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专家委员 会咨询。问题:如何理解高规对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的规定?解析:角部重叠和细腰形的平面图形,在中央部位形成狭窄部分,地震时容易产生震害,尤 其在凹角部位,因为应力集中容易使楼板开裂、破坏,不宜采用。如采用,这些部位应采取加大楼板厚度、增加板内配筋、设置集
60、中配筋的边梁、配置 45。斜向钢筋等方法予以加强。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规定:结构平面为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或细腰形的平面图形,其中,角部重叠面积小于较小一边的25%(图2-2中的阴影部分)细腰形平面中部两侧收进超过平面宽度 50%(图2-2),为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可供参考。图2-2 对抗震不利的建筑平面 (a)结构平面角部重叠示意图;(b)结构平面细腰形示意图(此处增加,按原稿改)问题:楼层质量大于相邻下部楼层质量的1.5倍是否不计入整体结构不规则项?解析:众所周知,地震作用本质上就是惯性力。在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惯性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对于同一结构在同一次地震,可以认为加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全面合作:国际教育项目推广合同
- 2024年版:版权许可使用协议(适用于版权授权)
- 2024年职工食堂食堂节能改造承包经营合同3篇
- 公司高级员工述职报告
- 2024版场地转租租赁合同模板3篇
- 2024年中国羽毛扫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版专业技术服务承包合同范本版B版
- 2024版夫妻房产共有与分割合同模板版B版
- 2025年度矿产资源开发分包合同汇编
- 2025版融资方案设计与执行合同3篇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 关于新中国史简介 新中国史简介 最好
- 营养学概论演示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课件
- 2023年四川省乡村医生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 配料罐(搅拌罐)说明书
- 煤矿综采工作面安装作业规程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都师范大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一)
- 国有企业副经理竞聘面试问题及参考答案
- 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