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生的角度学语文_第1页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语文_第2页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语文_第3页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语文_第4页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一、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就是要从生活开始教育原本就在生活的过程中,从生活中形成、提炼和分离出来。(本源)教育原本就是为学生设计当下的生活和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目标)教育原本就是在学生现有生活基础上的有效建构。(本质)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内容为教育内容,以生活方式为教育方式,以生活的过程为教育过程,以生活的角色去理解教育角色。通过教育活动形成的知识、经验、精神模式、价值体验还要还原到生活中去,接受现实生活的淬炼,到生活中去检验,去感悟,去内化,去提升。语文从来没有离开过生活,离开了生活就不是语文。1.以生活经验为教学起点让我的“跷跷板”翘起来 李天超是温馨的回忆

2、(我有兴趣,愿意参与)是有体验(有话题,能够参与)是直观的、生动的(有价值,值得参与)2.以生活的情景为教学的情景青 春 随 感 覃春菊是温馨的回忆(我知道,愿意参与)是我们的生活(有话题,能够参与) 如: 我们的青春是什么? 学生:青春是悠闲地走在大街上,手上端着一杯热腾腾的奶茶,偶尔又走进书店,泡上一天!是他们的生活(我不一定知道,我不一定关心,我不一定愿意参与) 如:网络达人们怎么说?3.以生活的过程为教学过程夸父逐日余映潮为了解决“走”“渴”“饮”“泽”“至”“弃”“道”“化”等关键实词的词义问题,他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积累的成语,说出含有这些关键词的成语。学生先后答出了“飞檐走壁”“望梅

3、止渴”“饮水思源”“竭泽而渔”“无微不至”“道听途说”“弃暗投明”“化为乌有”等成语,学生领会了这些成语的意思后,就理解了这些关键词的意思。这个设计,把一个枯燥的词语解释的教学环节变成了成语抢答与积累的活动。这样的设计其实就是教学活动化(游戏化)的设计,这种设计种豆得瓜,一举两得。4.用生活体验来深化文本理解真实体验就是让文本与生活关联起来真实体验就是让文本与“我”关联起来语言的品读特别需要生活体验斑羚飞渡“猛蹬了一下”课堂生成都是从生活体验中得来泥人张“下雨,才能从鞋底抠出泥巴”5.用生活的角色理解和安排教学角色 语文是生活的全息载体,甚至是更集中、更深刻、更抽象、更隐晦的载体。 教师在对语

4、言材料进行解构加工的时候,实际上都曾经历了一个“还原生活、厘清线索、梳理结构、明了手法、切中本质”的探究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也经历了从纷繁到简单,从混沌到清晰,从苦苦思索到豁然开朗,从一次次试错走向正确彼岸的过程。 教师一旦从这种“学”的泥沼中爬出来,就会很快忘记曾经的痛苦。进入到“教”的角色中的教师是胸有成竹的,是“未卜先知”的,是慷慨激昂的。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下,教师当然是侃侃而谈,当然是急于求成,对待学生当然是颐指气使甚至是鄙夷不屑。 我从来没有听说有人讥笑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却经常听到教师抱怨:“为什么我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学生就是看不到呢!” 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说话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教

5、语文,就是要从“一”做起 1.目标定位为“举一反一”教学追求的三个层次举一反三举一反一举三反一泥人张从内容的角度概说(教师示例)从情节的角度概说(自己发现)从人物的角度概说(自己发现) 举一反一 讨论泥人张的场景设置社戏的场景在哪?【举一反一】最后一课的场景在哪?【举二反一】2.切口选取一个角度三招学会写寓言 第一招:虚构故事第二招:化物为人第三招:画龙点睛修改方案:一招学会写寓言 让动物说话 让植物说话 让什么“物”都能说话3.过程集中于一条主线孤独之旅整理行装体验行程盘点行囊修改方案:抓住小说的一个要素教法:一点突破,一线串珠找到了主要人物就找到了小说主题找到了主要人物就把握了小说情节找到

6、了主要人物就找到了次要人物找到了主要人物就找到了描写角度找到了主要人物就明白了环境描写的作用找到了主要人物就找到了小说关键词赏析的方法三、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就是要真诚地和学生对话关注现场生成真诚互动对话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反应耐心地等待和倾听让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说想说的话四、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就是要恰如其分地追问追问才能看出课堂教学的问题追问才能使沉睡的个性化(隐性)知识浮出水面变换角度追问才能促进学生真实内化有层次的追问才能促进能力提升有智慧的追问才能引领智慧恰当的追问才有精彩的生成课例:记叙文中的虚写 老师出示了陋室铭中的语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7、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反面着笔”的虚写方法。 接着,老师出示“小练笔”:“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雨声。”要求学生用反面着笔的方法虚写几笔。有个学生写道:“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雨声,没有繁重的作业,没有繁琐的家务。”老师评价说: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用声音去虚写就更好了。 教师应该提示学生:“导写的句子是静静地听窗外的雨声,那么续写的句子也应该有声音。接着追问:“繁重的作业”是什么样的情景?“繁琐的家务”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回到生活的情景中去,因为丰富的个体知识总是和独特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接着再追问:在这些生活情景中,一般会有什

8、么样的声音?说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声音。经过追问,学生可能会这样写:“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雨声,没有爸爸妈妈的唠叨,没有锅碗瓢盆的喧扰。”其实,教学过程就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公共知识与自我经验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老师出示了课文语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得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从中总结出“时空联想”的虚写方法。 接着,老师出示“小练笔”:“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雨声真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要求学生用时空联想的方法虚写几笔。 学生写道:“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

9、窗外的雨声,我好像站在舞台的正中间,指挥着一个乐队,淅沥沥、吧嗒嗒、哗啦啦真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呀!” 老师追问:“淅沥沥、吧嗒嗒、哗啦啦就是美妙的交响乐吗?我怎么感受不到这种美妙呢?” 老师又追问:“为什么朱自清写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我们满眼满心都是桃儿、杏儿、梨儿,那么美,那么甜?”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他前面有实写作铺垫。”老师问:“那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学生说:“光有虚写不行,虚写还要与实写相结合,要在实写的基础上虚写。”老师总结说:“对呀!作家写景,总是先实写,实写写不尽了,就虚写,先实后虚,由实到虚。” 经过追问后,学生又拿出了语段:“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雨声,我好

10、像站在舞台的正中间,指挥着一个乐队,草地上、树叶间、屋檐下发出数不清的声响。听,淅沥沥、吧嗒嗒、哗啦啦真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呀!”老师在给予肯定后又追问:“实写和虚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又回到课文语段中,经过分析讨论,学生得出了“实写是虚写的基础,虚写是实写的拓展”的观点。老师总结说:“如果说实写是投向湖心的一枚石子,虚写就是在湖面荡开的一层层涟漪。看上去很美的是虚写,但是根在实写那里,实写有多实,虚写才能写多虚,虚写也要写实在,凭空虚写是不可取的。” 老师还没有罢手,又追问道:“在一个文段中,实写部分和虚写部分有对应关系吗?”学生回到语段中去琢磨、讨论,领悟到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联想点。

11、老师再一次追问:“对呀!那么,雨声跟交响乐之间有着怎样的联想点呢?这样的联想点又该如何去寻找呢?”经过讨论,学生们认为应该回到下雨的情景中去,在具体情景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最后,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文段:“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窗外的雨声。听,淅沥沥,是细雨飘洒到草地上的声音;吧嗒嗒,是雨点击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哗啦啦,是雨流顺着屋檐落地开花的声音,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真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呀!” 五、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就是要保持学生的新奇感陌生的知识才给力简单的知识才实用思维的挑战才有味六、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语文就是要做好课理思考1.目标定位在哪里?学生起点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章节目标本课目标环

12、节目标2.内容分拣有哪些?哪些是学生知道的(不需要教)哪些是学生能知道的(学生学)哪些是需要我教的(教师教)哪些是目前还不能教(放一放)哪些是需要我补充的?(扩一扩)3.主问题是什么?铺垫抓取横式展开(并列) 纵式推进(层递) 超市自选(跃式)不遗余力,追踪“主问题”主问题是一节课的凝聚力主问题是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主问题有利于简化头绪,把握重点主问题有利于促使学生参与阅读、探究、合作、交流主问题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4.主要课型是什么?定了型的课老师上起来是气定神闲的,学生学起来是有头有尾的,上出来的课看上去也是有模有样的;没有定型的课,老师上起来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学

13、生学起来是雾里看花、无所适从的,上出来的课看上去是“什么都有一点儿,又什么都不像”, 课例:有体验感悟的作文指导课 教学创意:通过营造体验场氛围,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光的同时,借助充分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名家作品引领,帮助学生认知并掌握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描叙来表达感悟的方法。前半节课的体验感悟非常鲜活,可是执教者却没有充分利用感悟的资源进行交流拓展或者是内化写作,而是转而引入一篇名家名作进行方法的指导,这样的设计就出现了课型冲突。 就体验感悟课来说,体验是准备阶段,包括情绪准备、材料准备、方式方法的准备,都会在这个环节中粗略地呈现;感悟是提升提炼阶段,包括材料

14、的选择、情感的积储、方法的感知和价值的提炼,都可能在这个阶段完成。因此,体验是为感悟而做的体验,感悟是在体验基础上的延伸和提升。 从根本上说,体验和感悟的对称性是这种课型的关键法则。这个对称性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体验什么,就感悟什么;其二,体验有多充分,感悟就会有多深刻。 就整节课的成败来看,“成”于对体验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败”在对体验感悟课这种课型的逻辑关系没有理顺,课型定位不准。语文课型归类:从教学内容看,有阅读课、作文指导课、口语交际课、综合性学习课按师生地位看,有教读课和自读课;按教学方式分有朗读课和说读课;按教学目标看,有语言学用课和文学欣赏课按学习方式看,有技能训练课和探究性学习课。还可以细分成更具体的课型,如余映潮老师把朗读课分为学读课、析读课、品读课、评读课、听读课、演读课;王世发老师把作文指导课分为: 作文激趣课、作文观察课、想象训练课 作文炼识课、博览助写课、体验感悟课 精读促写课、文本学用课、仿写改写课 思路拓展课、多体写作课、作文评讲课 作文升格课、语言训练课、师生同写课 从上面课型的归纳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课型无一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描述的,给课定型就是给自己的课找准学生学习的角度,就是使自己的课有“型”入“格”。给课定了型你才敢于舍弃你应该舍弃的东西,应该做的事情。也会给予执教者十足的底气彻底地按照这种课型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实施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