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修补作业指导书(7页)_第1页
T梁修补作业指导书(7页)_第2页
T梁修补作业指导书(7页)_第3页
T梁修补作业指导书(7页)_第4页
T梁修补作业指导书(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连云港制梁场 修补作业指导书1 中铁十一局桥梁公司连云港制梁场 T梁修补作业指导书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二一三年十二月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230 1 目的 PAGEREF _Toc4230 1 HYPERLINK l _Toc23503 2 适用范围 PAGEREF _Toc23503 1 HYPERLINK l _Toc24028 3 职责 PAGEREF _Toc24028 1 HYPERLINK l _Toc11436 4 资源配备 PAGEREF _Toc11436 1 HYPERLINK l _To

2、c32584 4.1 工具 PAGEREF _Toc32584 1 HYPERLINK l _Toc20608 4.2 人员 PAGEREF _Toc20608 1 HYPERLINK l _Toc12066 5 工艺操作 PAGEREF _Toc12066 1 HYPERLINK l _Toc21516 5.1 麻面 PAGEREF _Toc21516 1 HYPERLINK l _Toc15307 5.2 蜂窝 PAGEREF _Toc15307 1 HYPERLINK l _Toc30283 5.3 露筋 PAGEREF _Toc30283 2 HYPERLINK l _Toc20996

3、 5.4 掉角(块) PAGEREF _Toc20996 2 HYPERLINK l _Toc15329 5.5 梁端棱角混凝土飞边、烂边 PAGEREF _Toc15329 2 HYPERLINK l _Toc27423 5.6 气泡、空洞 PAGEREF _Toc27423 2 HYPERLINK l _Toc11024 5.7 石子堆垒 PAGEREF _Toc11024 3 HYPERLINK l _Toc1455 5.8 色差 PAGEREF _Toc1455 3 HYPERLINK l _Toc23596 5.9 裂纹修补 PAGEREF _Toc23596 3 HYPERLINK

4、 l _Toc17558 6 安全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17558 41 目的对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连云港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的修补作业进行控制,明确T梁混凝土外观修补要点、操作要求,并指导T梁外形外观的修补作业,使其符合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连云港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修补作业。3 职责3.1 工程技术部负责发放有效的作业文件、技术要求并对施工工艺进行控制,同时负责修补的组织并协调,解决修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2 安质部负责对修补的质量进行检查;3.3 试验室负责提供修补配合比,使修补混凝土满足强度、

5、外观等质量要求;3.4 修补班负责按作业标准要求实施T梁修补。4 资源配备4.1 工具手持式砂轮切割机、砂布、抹子、灰桶、毛刷、脚手架、凿子、小锤子4.2 人员 修补:4人。从事T梁修补打磨的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5 工艺操作5.1 麻面先将麻面部位的浮浆、混凝土碎屑等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充分湿润,再用水泥砂浆将麻面部位抹平。然后用普通水泥和白水泥按约2:3的比例配制水泥浆涂抹以调节修补色差。待水泥浆终凝后,对修补部位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5.2 蜂窝对于小型蜂窝用钢丝刷刷净后,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再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当蜂窝面积较大时,则应把周围松散的混凝土及突出颗粒全

6、部凿除,露出坚硬密实的混凝土,用钢丝刷刷干净混凝土表面,再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在湿润状态下用比梁体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实,并充分捣实。修补时应在修补砂浆或混凝土中加入801胶等水溶性胶剂,增强与基底的粘结力。冬季施工时应采取篷布覆盖、暖风机、火炉、蒸汽等措施防止修补混凝土受冻。5.3 露筋对于露出混凝土面的钢筋,应先将钢筋周围混凝土凿除约34cm,用切割机将钢筋从根部切除,然后将开凿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湿润,再用水泥砂浆修补平整。当露筋较深并伴有蜂窝和空洞存在时,应凿去薄弱混凝土层和突出颗粒,冲洗干净后用比梁体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人工振捣密实。5.4 掉角(块)掉角(块)主要集中在梁

7、端底板,还包括翼板、槽口、内腔等部位。对于较小的掉角,可以直接用砂浆掺801胶修补。对于较大的掉块,应先将交界面清理干净并用水湿润,再用和梁体混凝土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修补。必要时可植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以加强修补部分与梁体混凝土的连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模板以保证修补部分与原梁体外形一致。对于较大的掉角(块)往往一次修补不好,可分数次分层修补。修补完成后注意覆盖并洒水养护。冬季施工时应采取篷布覆盖、暖风机、火炉、蒸汽等措施防止修补混凝土受冻。5.5 梁端棱角混凝土飞边、烂边对于飞边可用小型砂轮机切割打磨。对于梁端小的掉角及漏浆造成的烂边可用水泥砂浆用抹子抹出棱角,再用软毛刷子蘸水泥浆轻轻涂刷几遍,

8、以使修补部位平整光滑。5.6 气泡、空洞先将气泡周边及表面水泥浆薄层清除,用水湿润后,再用水泥砂浆修补平整,等修补部位砂浆凝固后再用砂纸打磨,最后再用海绵蘸水泥粉涂抹擦拭,以保证修补处颜色与梁体混凝土一致。5.7 石子堆垒先将松散的石子完全凿除,露出新鲜密实的混凝土,用水将表面混凝土浮浆等杂物冲洗干净,再用和梁体混凝土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修补。5.8 色差色差可采用砂纸打磨的方法处理。5.9 裂纹修补5.9.1 裂缝封闭法:裂缝清理封闭裂缝清理表面a裂缝清理:沿裂缝宽约10cm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有尘土和油污。裂缝中不得进入水或被尘土堵塞,必要时可用工业吸尘器吸去裂缝中的尘土。b封

9、闭裂缝:将封缝胶料和封缝粉料按比1:1.5的重量比调成封缝浆液,用窄毛刷将浆液涂在裂缝处,将裂缝封闭,涂刷3遍。c清理表面:待浆液收干后,用砂布抛光打磨。5.9.2压力注浆补缝法:裂缝清理确定注浆嘴位置封闭裂缝表面粘贴注浆嘴试风补漏配制注缝胶压力注浆二次注浆铲嘴、清理。(1)裂缝清理:沿裂缝宽约10cm范围内的混凝土表面要清理干净、不得有尘土和油污。裂缝中不得进入水或被尘土堵塞,必要时可用工业吸尘器吸去裂缝中的尘土。(2)确定注浆嘴的位置:在裂缝准备设置注浆嘴的位置贴上白胶布带(宽约10mm,长约30mm)。注浆嘴间距150mm左右,较宽的裂缝间距可适当加大;要注意裂缝之间是否相通,每条裂缝至

10、少要设2个注浆嘴。(3)封闭裂缝表面:将封缝胶料和封缝粉料按1:1.5的重量比调成封缝液浆,用窄毛刷将浆液涂在裂缝处,将裂缝封闭,涂刷3遍。待浆液收干后,将贴在缝上的白胶布揭去,露出贴嘴位置的小缝。(4)粘贴注浆嘴:将封缝胶料和封缝粉料按1:2.5的重量比调成膏状,用它把塑料注胶嘴粘贴在设嘴的小缝上,注意不得堵塞小缝和注浆嘴孔,注浆嘴的四周和孔眼处都要粘牢封严。(5)试风补漏:注浆嘴和裂缝处要反复多次封缝膏补漏,必要时可用肥皂水试漏。(6)配制注缝胶:TK型注缝胶按甲液和乙液分装,使用时按甲:乙=2:1重量比混匀即可,如裂缝较细,还可补加少量丙酮稀释。由于裂缝很细用量很少,每次不得多配以免浪费

11、。可在塑料杯壁划上甲液和乙液用量标记,每次按体积量取并搅匀。(7)压力注胶:用Y型补缝器从塑料杯中抽取注缝胶,然后将补缝器插入注浆嘴嘴口,一手紧握补缝器,一手提弹力架并使其压在活塞后端,注缝胶在弹力作用下缓缓注入裂缝,当胶液从相邻注浆嘴流出时将嘴口用铆钉堵住,保持压力几分钟以使注浆更饱满。卸补缝器之前务必将弹力弓先松开,然后转移到另外注胶嘴上再次注胶,直到裂缝各段都充满胶液。(8)二次注浆:注浆后约半小时,可以对各浆胶嘴再次补浆以使其更饱满。为防止浆液流失,注浆嘴口可用铆钉堵住。(9)铲嘴、清理:注浆后第二天就可以用刮刀铲去注浆嘴和封缝材料,并清理干净。(10)注浆是否饱满可在裂缝处钻取小芯样的方法检查。如发现裂缝注浆不饱满,可采用如下补救方法:将裂缝表面宽约50mm范围内清理干净,将宽约50mm的增强纸用ZV型混凝土修补胶:粉料=1:1的比例配制的浆料粘贴在裂缝表面,然后涂刷复层涂膜。5.9.3 质量要求(1)不允许出现起皮、裂纹、掉底及漏涂现象。(2)刷纹通顺,颜色一致,并与梁体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