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教师版_第1页
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教师版_第2页
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教师版_第3页
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教师版_第4页
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必修二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 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1.交配类: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2)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过程(也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 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3)测交:就是让杂种 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 F1的基因型4)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恰好是反交种的母方和夫方。5)回交:(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再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 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 回交的目的是使亲本的优良 特性在杂种后代中慢慢加强,而把非轮回亲本的某一优点

2、转移到杂种。2.性状类: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基因类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4)非等位基因:5)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6)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4.个

3、体类1)纯合子:由 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即基因型相同的个体。 分为显性纯合子(AA ),隐性纯合子(aa)。2)杂合子:由丕恒L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丕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牛性状分离),即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例如:Aa3)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4)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5)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6)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二、显隐性状的判断.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 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

4、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X EH A, 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法: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 为AX A- A、B, B为隐性性状.用以下方法判断出的都为隐性性状“无中生有”即双亲都没有而子代表现出的性状;“有中生无”即双亲具有相对性状,而全部子代都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一代个体中约占1/4的性状。、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由交配是各个体间均有交配的机会,又称随机交配;而自交仅限于相同基因型相互交配。例1计算Dd自交子代去掉 DD后随机交配和自交子代的结果四、纯合子(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

5、;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如:AaXAafAA、Aa (显性性状)、aa (隐性T生状) AAXAA 一 AA (显性性状).测交法: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前提条件是已知生物性状的显隐性)例如:AaXaaAa (显性性状)、aa (隐性性斗犬)AA x aa-Aa (显性性状)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是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自交法较简便。例如:豌豆、小麦、水稻。五、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F

6、n所占比例杂合子1/2n纯合子1 1/2n显性纯合子1/2-1/2n+1隐性纯合子1/2-1/2n+1显性性状个体1/2+1/2n+1隐性性状个体1/2-1/2n+1六、孟德尔遗传定律(一)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一提出假说一演绎推理一实验验证)(二)基因分离定律(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DX ddF1:Dd娟交F2: DD Dd

7、 ddP:高茎豌豆项茎豌豆F1: 高茎豌豆J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3 :11 : 2 : 1(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提出的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性状,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 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一一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 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遗传

8、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 独立 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5)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等位基因A、a):判显隐一搭架子一定基因一求概率第一步:判显隐(判断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第二步搭架子(写出相应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显性表现型则基因型为 A _ (不确定先空着,是谓“搭架子”)隐性表现型则基因型为 aa (已确定)显性纯合子则基因型为 AA (已确定)第三步:定基因(判断个体的基因型)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分离定律,亲本的一对基因一定分别传给不同的子代;子代的一对基因也一定分别来

9、自两位双亲。所以若子代只要有隐性表现,则亲本一定至少含有一个a。表现比法A、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亲本组合AA XAAAA XAaAA x aaAa XAaAa x aaaax aa子代基因型及 其比例AAAA : Aa =1:1AaAAAa: aa =1:1aa子代表现型及 其比例全是显性全是显性全是显性显性:隐性=3:1显性:隐性=1:1全是隐性B、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亲本基因型与表现型全是显性AA X _ 杀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显性:隐性=3:1Aax Aa双亲皆为杂合子显性:隐性=1:1Aa x aa亲本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全是隐性

10、aax aa双亲皆为隐性纯合子3第四步:求概率概率计算中的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计算方法:用分离比直接计算;用配子的概率计算;棋盘法。(三)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黄圆X绿皱Fi:黄圆J自交F2: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9:3:3 :14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 9/16,I两种重组型:黄皱 3/16f纯合子9种基因型:(半纯半杂完全杂合子实验数据小结:YYRR yyrrYYRr yyRrYyRrP: YYRR4/16双显性性状(Y R)的个体占9/16,单显性性状的个体(Yrr,) yyR)各占 3/16,双隐性T犬(yyrr)的个体占1/16。纯合子(1/16YYRR+

11、1/16YYrr+1/16yyRR+1/16yyrr)共占 4/16,杂合子占 14/16=12/16,其中双杂合子个体(YyRr)占4/16,单杂合子个体(YyRR、YYRr、Yyrr、yyRr)各占2/16,共占8/16F2中亲本类型(Y R + yyrr)占10/16,重组类型(Y rr+ yyR _)占6/16。注意: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基因型相同,但计算 F2中重组类型所占后代比列的时候,有两种情况:若父本或母本均是“双显”或“双隐”的纯合子,所得F2的表现型中重组类型 (3/16Y rr+ 3/16yyR _)占6/16;若父本和母本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现”的纯

12、合子,则 F2中重组类型所 占后代比列为(9/16Y R +1/16 yyrr)占 10/16。(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 (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4种:YR Yr、yR、yr ,数量比例是:1 : 1 : 1 : 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 16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9种:YYRRYYRr、YYrr、YyRR YyRr、Yyrr、yyRR、yyRr、yyrr。性状表现有 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 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13、9 : 3 : 3 : 1。(3)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将自有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即利用分解组合法解自由组合定律的题,既可以化繁为简,又不易出错,它主要可用于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已知亲代的

14、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及其比例例1设家兔的短毛(A)对长毛(a)、毛直(B)对毛弯(b)、黑色(C)对白色(c)均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Cc 和aaBbCC两兔杂交,后代表现型为 种,类型分别是 ,比例为;后代基因型为 种,类型分别是 ,比例为 ;解析第一步:分解并分析每对等位基因(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AaXam有2种表现型(短,长),比例为1:1; 2种基因型(Aa , aa),比例为1:1 BbXBbf有2种表现型(直,弯),比例为3:1; 3种基因型(BB, Bb, bb),比例为1:2:1 CcXCCf有1种表现型(黑);2种基因型(CO, Cc),比例为1:1 第二步:

15、组合AaBbCc和aaBbCC两兔杂交后代中:表现型种类为:2X2X 1=4(种),类型是:短直黑:短弯黑:长直黑:长弯黑,比例为:(1:1)(3:1)=3:1:3:1 基因型种类为: 2X3X2=12 (种),类型是:(Aa+aa)(BB+Bb+bb)(CC+Cc) 展开后即得,比例为: (1:1)(1:2:1)(1:1),按乘法分配率展开。2)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求亲代产生的配子种类或概率例2 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产生 种类型的配子,它们分别是 ,产生基因组成为 AbC的配子的几率为 。解析 设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且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1)分解:

16、Aa一 1/2A, 1/2a; Bb 1/2B, 1/2b; CO 1C2)组合: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有:2X 2X1=4种;配子类型有:(A+a ) x(B+b) XC=ABC+AbC+aBC+abC; AbC 的配子的概率为:1/2A M/2b 1C=1/4AbC3)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求某特定个体出现的概率例3设家兔的短毛(A)对长毛(a)、毛直(B)对毛弯(b)、黑色(C)对白色(c)均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Cc 和AaBbCc两兔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短直白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 所占的比例为。解析 1)分解:AaXAa - 3/4A (短

17、),1/2Aa; BbXBb-3/4B (直),1/2Bb; CcXCc- 1/4c (白),1/4CC;2)组合:后代中表现型为短直白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X3/4X1/4=9/64后代中基因型为 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1/2X1/2X1/4=1/164)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和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测亲代的基因型例4 番茄红果(Y)对黄果(y)为显性,二室(M)对多室(m)为显性。一株红果二室番茄与 一株红果多室番茄杂交后,F1有3/8红果二室,3/8红果多室,1/8黄果二室,1/8黄果多室。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解析 根据题中所给的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关系,可知此题遵循基因自

18、由组合规律;1)分解:F1中红果:黄果=(3/8+3/8): (1/8+1/8) =3:1 一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 X Yy二室:多室=(3/8+1/8): (3/8+1/8) =1:1 一亲本的基因型为 Mm x mm2)组合:根据亲本的表现型把以上结论组合起来,即得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YyMm x Yy mm5)已知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测亲代的基因型在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学题中,若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可以看作为(3:1) (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中每对相对性状为杂合子自交;若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3:1:1,可以看作为(3:1) (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中一对相对性状为

19、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另一对相对性状为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例5已知鸡冠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决定,有四种类型:胡桃冠(D R )、豌豆冠(D rr)、玫瑰冠(ddR )和单冠(ddrr)。两亲本杂交,子代鸡冠有四种形 状,比例为3:3:1:1 ,且玫瑰冠鸡占 3/8,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解析 1)分解:由子代鸡冠有四种形状,比例为 3:3:1:1,可推知单冠(ddrr)占1/8,由玫瑰冠鸡(ddR )占3/8,可推知子代中 D : dd= (3+1): (3+1) =1:1 一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xdd;则子代中另一对基因 R : rr=3:1 一推

20、知亲本的基因型为RrXRr。2)组合:根据子代鸡冠形状的比例及分解结果可组合得出亲本基因型为:DdRrxdd Rr。(四)孟德尔遗传定律 的细胞学基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图解表示如下:(五)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1)适用范围:以染色体为载体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3)提示: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遗传包括真核

21、生物进行无性生殖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真核生物细胞质基因的遗传; 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染色体, 且不发生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 遗传定律。例题: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孟德尔运用假说一一演绎法,从基因水平上研究遗传学问题,发现两大遗传定律B.遗传定律适用于受精作用过程C.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解析】C准确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孟德尔是从个体性状水平上进行研究的,A项错误;遗传定律只适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B项错误;只有真核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且只有核基因的遗传才

22、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D项错误。(六)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基因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对性状数量1对2对n对F1配子2种,比例相等22种,比例相等2n种,比例相等F2表现型及比例2 种,3 : 122 种,9 : 3 : 3 : 12n 种,(3 : 1)nF2基因型及比例3 种,1 : 2 : 132 种,(1 : 2 : 1)2 =4:2:2:2:2:1:1:1:13n 种,(1 : 2 : 1)n测交表现型及比例2种,比例相等22种,比例相等2n种,比例相等遗传实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们进入不同配子中减数分裂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

23、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从而进入同一 配子中6实践应用纯种鉴定及杂种自交培育纯种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培育新品种联系在遗传时,遗传定律同时起作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既有同源染 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七)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方法(1)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测交后代比例为 1 : 1;自交后代比例为 3 : 1;花粉鉴定法一一两种类型的花粉比例为1 : 1。(2)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测交一一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 : 1 : 1 : 1;自交一一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 : 3 : 3 : 1。提示: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是验证

24、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否符合假设。例题: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亲本组合组别甲乙表现型乔化蟠桃X矮化圆桃乔化蟠桃X乔化圆桃后代的表现型 及其株数矮化圆桃4214矮化蟠桃00矮化圆桃013乔化蟠桃4130(1)根据组别 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机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 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

25、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c(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 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如果子代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两对性状分开分析,由子代的表型比推导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进而进一步推断。通过乙组乔化蟠桃与乔化圆桃杂交,后代出现了矮化圆桃,说明矮化为隐性。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分析,乔化与矮化交配后,后代出现乔化与矮化且比例为1

26、:1,所以该组为测交类型即亲本乔化基因型为Dd、矮化基因型为dd,同理可推出另外一对为蟠桃基因型Hh与圆桃基因型hh,因而乔化蟠桃基因型是 DdHh、矮化圆桃基因型是 ddhh。根据自由组合定律, 可得知甲组乔化蟠桃 DdHh与矮化圆桃ddhh测交,结果后代应该有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四种表现型,而且比例为1 : 1 : 1 :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这两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 (1)乙 乔化 (2)DdHh ddhh (3)41 : 1 : 1 : 1(4)蟠桃(Hh)自交或蟠桃和蟠桃杂交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2 : 1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3 : 1附

27、:孟德尔遗传定律课堂练习.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A . WwDd X wwdd B . WWDd X WWdd C. WwDd X wwDD D. WwDd X WWDD.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 基因型AaBbcc与aaBbCC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 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 62.5%B. 37.5%C. 100%D. 95%.豚鼠三对相对性状:短毛对长毛为显性,卷毛对直毛为显性,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它们各自独立遗传.F1 自交得F2,表现型 种,F1配子有 种,

28、组合方式 种,F2基因型 种.在豚鼠中,皮毛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皮毛粗糙(R)对皮毛光滑(r)为显性(C和c、R和r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不同的常染色体上)。现有4只表现型均为黑色粗糙皮毛的豚鼠,进行4种不同的交配组合,产生后代的情况如下:AXC 一黑色粗糙;AXD 一黑色粗糙;BXC一黑色粗糙、白色粗糙;BXD 一黑色粗糙、光滑;问:A的基因型是 ;B的基因型是 ; C的基因型是 ;D的基因型是 。.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1)亲本的基因型是(

29、黄色圆粒),(绿色圆粒)(2)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 ,其中纯合 体的基因型是。(3) F 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 ,若使F 1中黄色圆粒 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5.家兔的灰毛(A)对白毛(a)为显性,短毛(B)对长毛(b)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将长毛灰兔与短毛白兔两纯种杂交,再让F1的短毛灰兔交配获得 F2,请分析回答:F2中出现纯合体的几率是 。F2中纯合体的类型最多有 种。F2的短毛灰兔中,纯合体的几率为 。在F2中短毛兔占的比例为 ,雌性长毛灰兔的比例为 。在F2中表现型为非F1亲本类型占的比例为 。用F2中的一只短毛

30、灰兔作亲本与长毛白兔杂交,假定该杂交产生的20只兔子中出现短毛灰兔和长毛灰兔各10只,或20只子兔全为短毛灰兔,则可以认为该亲本短毛灰兔的基因型是 或七、遗传基本定律中的F2特殊性状分离比归类(一)基因互作概述:两对独立遗传的的非等位基因在表达时,有时会因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使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孟德尔比例,称为基因互作。基因互作的各种类型中,杂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虽然 偏离正常的孟德尔遗传,但基因的传递规律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例题:1.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和a, B和b)所控制; 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

31、且可以累加。若某一纯种黑人与某纯种白 人配婚,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A . 3 种 3:1 B, 3 种 1:2:1C. 9 种 1:4:6:4:1 D. 9 种 9:3:3:1.香豌豆中,当A、B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色为红色(基因 Aa、Bb独立遗传)。一株红花香 豌豆与基因型为 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有 3/8的个体开红花,若让此株自花受粉,则后代红花香豌豆 中纯合子占A. 1/4B . 1/9C. 1/2D. 3/4.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 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

32、)是显 性。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A .3:1B.13:3C. 1:1D . 15:1A、a和B、b两对等位基.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因共同控制(如图所示)。其中具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花。据图所作的推1号染色林3号染色体基因A基因H防I除BI|朋体物限一一中间物痰广紫色茂f白色)(白色)测不正砚的是A.只有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该植株才能表现紫花性状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不能利用前体物质合成中间物质,所以不能产生紫色素C. AaBbX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

33、: 3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必定发生性状分离.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i全为扁形块根。Fi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 . 9/161/28/9D. 1/4.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i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i自交,F2获彳# 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 aaBB 和 Aabb

34、B . aaBb 和 Aabb C. AAbb 和 aaBB D. AABB 和 aabb.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i和1、和R2和2控制。Ri和R2决定红色,1和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112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A. 4 种B. 5 种C. 9 种D. 10 种.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用字母A表示)对黄颖(用字母 B表示)为显性,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出现白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i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 =1

35、2:3:1。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 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 A (d)与B (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F2中白颖的基 因型为 ,黄颖占所有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 。(2)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出题目所述杂交过程(包括亲本、Fi及F2各代基因型和表现型)。P灰色X 白色1F1灰色J自交(同代基因 型相同的异性个体相交)F2灰色黑色白色9.遗传学的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 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 B决定黑 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 分布。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 用野生纯合子的家兔进行了如下图的

36、杂交实验。请分析上述杂 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 (符合; 不完全符合;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理由是 (2)表现型为灰色的家兔中,基因型最多有 种;表现型为黑色的家兔中,纯合子基因型为(3)在F2表现型为白色的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 杂合子占。(4)育种时,常选用某些野生纯合的黑毛家兔与野生纯合的白毛家兔进行杂交,在其后代中,有时可得到灰毛兔,有时得不到灰毛兔,请试用遗传图解说明原因?(答题要求:写出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试作简要说明)10、金鱼是鲫鱼的后代,其丰富多彩的体色、婀娜飘逸的鳍条等多种观赏

37、性状大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这些性状有一定经济价值,受到遗传学家的重视。有学者利用紫色和灰色金鱼进行了如下几组实验:A组:紫色金鱼雌雄交配,后代均为紫色个体;B组:纯种灰色金鱼与紫色金鱼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代均为灰色个体;C组:用B中的F1与紫色金鱼杂交,统计后代中灰色个体为2867个,紫色个体为189个,比例约为 15:1。(1)通过 组实验,可以否定该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0B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一条雌性金鱼的眼型表现为异型眼,该异型眼与双亲及周围其他个体的眼型都不同,假如已知该眼型由核内显性基因 E控制,则该变异来源最可能是 。(4)让(3)中的异型眼金鱼与正常眼雄鱼

38、杂交,得到足够多的 5个体,统计发现 F1表现型及比例 为异型眼雌:异型眼雄:正常眼雌:正常眼雄=1:1:1:1。此结果说明(3)中的异型眼金鱼为 (纯 合子、杂合子), (可以确定、无法确定)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5)如果已确定该异型眼金鱼为杂合子,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获得该性状的纯种品 系的培育方案(只写出大致的设计思路即可)。11、某种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 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 rr

39、YyMm )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 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 型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12、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 B-b, 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 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_T_)T存在,B不存在(bbT_)T不存在(B_tt 或 bbtt)(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 F1自交, F2的性别为,分离比为。(2)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为

40、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3)基因型为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 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 1:1。11(二)致死作用概述:致死作用指某些致死基因的存在使配子或个体死亡。常见致死基因的类型如下:类型:(1)隐性致死:指隐性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植物中白化基因(bb),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 植物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正常植物的基因型为 BB或Bb。(2)显性致死: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通常为显性纯合致死。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活力的配子

41、的现象。(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早夭 的现象。例题:1、某种鼠中,黄鼠基因 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 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 A 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 理论上所生 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 . 2:1B, 9:3:3:1C. 4:2:2:1D, 1:1:1:12、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 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 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性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别比例为 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3、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为黑色鼠B、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