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化学 第三章 化学平衡学习要求:1.掌握不同反应类型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并能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2.掌握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3.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运用多重平衡规则进行的计算4.掌握温度、平衡常数、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之间的关系23. 1 化学平衡一、 可逆反应 在同样的条件下,既可向正方向进行 又可向逆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例: a A + d D gG + hH 3 初始: v正 v逆 平衡: v正 = v逆 平衡态的特点: 1. v正 = v逆 (动态) 2. 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平衡态是反应达到的最大程度。 3.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平衡。
2、4K =可逆反应: a A (g) + d D(aq) gG(g) + h H(aq) 平衡时,等温等压下,热力学推导证明:二、 标准平衡常数K 标准平衡常数5 pA、pG相应物质的平衡分压 cD、cH相应物质的平衡浓度 p / p 相对分压 p 标准压力,p 100kPa c / c 相对平衡浓度 c 标准浓度,c 1molL-1K =6K 的特点: (1) 仅与反应本质及反应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起始浓度(分压)及反应到达平衡的方向和时间无关。 (2) 的量纲为1。KK7正确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 c、p分别为平衡状态下的浓度和分压。 平衡常数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如N2O4(g ) 2NO2(g)
3、 2NO2(g) N2O4(g ) 1/2 N2O4(g ) NO2(g) K1 = 1/ K2= (K3 )28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或分压不写入平 衡常数的表 达式。例: CaCO3 (s) CaO(s) +CO2(g) K = pCO2/p 在稀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水的浓度视为常数,不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例: NH4+ + H2O NH3H2O + H+9例: 800时,反应CO(g)+ H2O(g) = CO2(g)+H2(g),K =1,反应开始时CO的浓度为2mol/L,H2O 的浓度为3mol/L,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及CO的转化率。 解: CO + H2O CO2 + H2初:
4、 2 3 0 0 molL-1平: 2-x 3-x x x10CO 的转化率 = ( 1. 2 / 2 )100% = 60%x = 1.2 (mol/L)= 2 - 1.2 = 0.8 mol/L = 3 - 1.2 = 1.8 mol/L=11例 :已知氨基甲酸铵NH4CO2NH2 在蒸发时完全解离为氨和二氧化碳:NH4CO2NH2(s) 2NH3(g)+CO2(g),测得在25平衡时气体的总压力11.75kPa,求反应 的平衡常数K .12解: NH4CO2NH2(s) 2NH3(g) + CO2(g) 根据反应式, 133. 反应商Q系统处于任意状态时,可逆反应: a A (g) +
5、d D(aq) gG(g) + h H(aq)Q =Q反应商pA、pG相应物质任意时刻的分压cD、cH相应物质任意时刻的浓度14注意:K 只能表达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Q则能表示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系统内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平衡状态时,K = QK 与Q的关系是讨论化学平衡移动(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的依据。15三、范托夫等温方程等温等压下:平衡状态时,Q = K ,rGm= 0,则:rGm = - RT ln K此式称为范托夫等温方程式。此式为热力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16任意状态下的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Q K ,G K ,G 0 , 逆反应自发进行。Q = K ,G =
6、0 , 反应达平衡。等温方程式可写成: rGm = - RT ln K + RT lnQ =17解:查表 -300.4 0 - 370.4 kJ . mol 1 G = 2(-370.4)2(-300.4)= -140 kJ . mol 1例:求下列反应在25时的K . 2SO2(g)+O2(g) 2SO3(g) 代入: G = - RT ln K lnK = -1401000 / - 8.314298 = 56.51 K = 3.48 102418例:(1)试判断标准状态,380K条件下,Ag2CO3(s)是否分解;(2)计算Ag2CO3(s)分解反应的K (380K);(3)T=380K,
7、P(CO2)=1KPa时, Ag2CO3(s)是否分解?19四、多重平衡规则 如果某反应可以由几个反应相加(或相减)得到,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几个反应平衡常数之积(或商)。这种关系就称为多重平衡规则。20例: 2BrCl(g) Cl2(g) + Br2(g) K1 =0.45 Br2(g) + I2(g) 2IBr(g) K2 =0.051 2BrCl(g) + I2(g) 2IBr(g) + Cl2(g) K3 = ?解: = + K3 = K1 K2 = 0.450.0510.023213.2 化学平衡的移动一、 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a A + d D g G + h HG = - R
8、T ln K + RT ln Q影响平衡的因素有浓度、压力、温度。221. 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产物的浓度 Q K , G K , G 0 ,反应逆向进行。 到 Q = K 止.23解: CO + H2O CO2 + H2 平: 0.8 1.8 1.2 1.2 加入水蒸气: 0.8 6.0 1.2 1.2建立新平衡: 0.8-y 6.0-y 1.2+y 1.2+y 例:已知反应CO(g)+H2O(g) CO2(g)+H2(g)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0.8mol/L,H2O=1.8mol/L,CO2=H2=1.2mol/L,CO的起始浓度为2mol/L,如果温度不变,使水蒸气的浓度
9、增至6mol/L,求CO的转化率。24y = 0.37 mol/LCO的转化率 = 100% = 78.5%25例: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 2NH3(g)平衡时: 若体系的总压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Q K , G K , G 0 , 反应逆向进行。直到 Q = K 止。27例:CO(g) + H2O(g) CO2(g) + H2(g) 平衡时:无论增大总压力还是减小总压力: 结论:增大体系的总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减小体系的总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28三、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G = - RT ln KG = H - T S 等量代换得:
10、设 T1、T2 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 、K2 ,29 - K2 H T2 T1 ln = ( ) K1 R T1T230分析:1、吸热反应,H 0, 升高温度时等式右边为正值,说明 K2 K1 ,反应正移;降温 K2 K1 ,反应逆移. K2 H T2 T1 ln = ( ) K1 R T1T22、放热反应,H 0, 升高温度时等式右边为负值,说明K2 K1 ,反应正移. 31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32 K2 -37.9103 500800 ln = ()= 3.419 4.02 8.314 500800例:在合成氨工业中,CO的变
11、换反应 : CO(g) + H2O(g) CO2(g) + H2(g) 的H =-37.9kJmol-1,800K时的K = 4.02, 求500K时的K 。解:根据公式 K2 H T2 T1 ln = ( ) K1 R T1T233四、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度增大的倍数相同,因此它只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而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加入改变平衡系统的平衡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力或浓度,平衡将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34本章小结:1.化学平衡的特点2.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的书写规则3.多重平衡规则4.化学平衡的移动35自测题:1. 已知500K时反应 SO2(g)+1
12、/2 O2(g) SO3(g)的K =50,则同温度下反应2SO2(g) +O2(g) 2SO3(g)的K 为( ) A. 410-4 B. 210-2 C. 410-2 D. 2500D362. PCl5的分解反应是 PCl5 = PCl3 + Cl2 , 在200达到平衡 时, PCl5有 48.5%分 解,在300达到平衡时,PCl5有 97% 分解,则此反应为( ) A. 放热反应 B.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 吸热反应 D. 这两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相等 C37B3. 下述化学平衡 A(g)+B(g) C(g),在相同的温度下,若体积缩小至 2/3,则反应商Q 和平衡常数K 的关系为( ) A. QP=2K B. QP=2/3K C. QP= 3/2K D. QP= K 384. 在763.15K时,H2(g)+I2(g) 2HI(g)的 K = 45.9,当各物质的起始浓度 c(H2) = 0.0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坐具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发生炉煤气发生器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养殖整装系统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安徽省涡阳县高中数学 第三章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3.4.1 对数的概念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必修1
- 电力工程造价员的工作流程与内容
- 运输行业廉洁从业教育心得体会
- 2025-2030中国天然维生素E(生育酚和生育酚)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外部起搏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复合砌块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型钢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和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卫星互联网通信技术
- 2023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总结
- 氨吹脱工艺设计
- 观光小火车活动方案
- oled蒸镀设备工艺
- 离婚协议书完整版Word模板下载
-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 基于PLC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
- CJJ-T 135-2009 (2023年版)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