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课论“雅而不高”教案设计_第1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课论“雅而不高”教案设计_第2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课论“雅而不高”教案设计_第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2课论“雅而不高”教案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雅而不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掌握并学会运用文章的论证方式。通过朗读品味雅俗并用、简洁活泼的语言。2.过程与方法通过筛选归纳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讨论交流体会文章的论证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关注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掌握并学会运用文章的论证方式。2.学习作者关注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下列蓝色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DA、剔牙t破绽zhn捉襟见肘jnB、底蕴wn匮乏ku矫揉造作jioC、扭捏ni时髦mo相形见绌zhuD、斑

2、秃t滑稽j雅气四溢y二、讲授新课1.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雅而不高”中的“雅”“高”指的是什么?在生活中“雅而不高”是如何表现的?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2.罗列文中所列举的社会现象明确:A、自选超市,虽明示不许品尝偏下手抓;B、空调车上,抽烟或摆弄臭脚;C、公寓楼内,大吼大叫;D、出行轿车,一路车笛长啸;E、档次品位常挂嘴边,洋话国骂各尽其用;F、遮口剔牙,却烟雾喷人;G、雅兴高歌,却出粗口。3.这些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明确:AD四种社会现象反映的是体现我们物质文明的硬件建设上去了,而体现我们精神文明的软件建设还是落后,也就是软硬“两

3、张皮”;EG三种社会现象反映的是我们有些人表面上很文明,但一些日深月久的陋习。仍然暴露无遗,也就是表里“两张皮”归纳起来,就是“雅而不高”就是人们的修养、素质跟不上物质文明的发展。4.“雅而不高”中的“雅”、“高”指的是什么?在生活中“雅而不高”是如何表现的?明确:雅而不高”中的“雅”指各种体现物质文明进步的现象和事物,“高”意为高尚、不俗气。它在生活中表现为:雅高分离、雅在浅表、雅中露俗。5.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作者认为造成“雅而不高”现象的原因是“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持”。6.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明确: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增强文化底蕴。首先将物与习搞成一张

4、皮,让物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7.梳理并列出文章的行文思路。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高雅”的新解: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未必不跟“雅”搭界。作者先指出历来“高雅”的关系是不可分解,提出论题。第二部分(第26段),摆出实证,解决上一部分未解决的问题,即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未必不跟“雅”搭界的问题。第三部分(第7、8段),谈增强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和方法。(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8.归纳本文主旨明确:文章“雅而不高”涉及的是关于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协调的问题。本文的中心即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同步发展。9.课文中反复提到的“雅”“高”“俗”是一种什么关系?明确:

5、“雅”是指各种体现物质文明进步的现象和事物。“高”是指高尚的、文明的行为和风尚。“俗”是指粗俗的、平庸的道德行为和修养。“;“三者的关系是:高”雅”之间可以是“高”雅”并举,也可以是“雅而不高”“雅”“俗”之间可以是“俗中大雅”,也可以是“雅得太俗”。衡量的标准是看人们的文化底蕴如何。10.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三、拓展思维1.纵观全文,作者发现问题和论证问题都是以什么为基点?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明确:生活例子。要关注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2.大家能联想到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存在不协调的情况?明确:国力强盛了,整个中华民族素质亦要提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诚信”不能丢了。个人富裕了,应回赠社会,不能“富而不仁”。读书成绩好了,但个人的品德修养不能丢。四、课堂小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古往今来,多少学子,身在课堂,心系社会;多少仁人志士,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我们年轻人一样应该拥有关注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