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8 咬 文 嚼 字学习目标 1、明确“ 咬文嚼字” 的真正含义。 2、归纳概括文章所用的材料,品味妙语佳句。学习重点 明确“ 咬文嚼字” 的真正含义。学习难点 品味妙语佳句。学习课时 一课时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文体知识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 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二、作家作品朱光潜( 1897-1986 ),现代美学
2、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预习检测1、注音 : 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 ) 2、解释词义 : 咬文嚼字:推敲:蕴藉:锱铢必较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1、“ 咬文嚼字” 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 _ 2 、课文是如何阐述“ 咬文嚼字” 的?第一层(层至()通过三个例子,说明与)之间的关系,强调
3、“ 咬文嚼字”强实质上就是和的调整。从正反两方面第二至调:_. 第三层(第 8 段)点明写作目的 :_. 二、合作探究 1、课文第一部分都写了哪些实例?它们之间在论述角度上有何差异 ? _ _ _ 2、课文对惠山烹小龙团 的三、 四句所做的剖析, 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诗句分析。_ _ _ 三、拓展探究文学创作时的 “ 套板反应”句中举例说明。是指什么?其弊端究竟是什么?并从文中的例子和读过的诗_ _ _ 学习小结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_ _ _ 达标检测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
4、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 敌” 可否换成“ 对” 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_ _ _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么?诗中的“ 雁引愁心去” 一句,有的版本写作“ 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_ _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 题。谈静朱光潜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 感受” 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
5、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 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 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6、。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 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 “ 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 没有源头活水来, 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 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
7、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 心界愈空灵, 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 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 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 选自来光潜谈美书简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 美” 与“ 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而造成的。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寓返祖合同样本
- 聚焦业绩提升的年度工作方案计划
- 出租山地给人合同标准文本
- 做房屋合同标准文本
- 提高秘书工作专业能力的计划
- 人才安置合同样本
- 兼职顾问协议合同样本
- 关于采购窗帘合同标准文本
- 业主防水协议合同样本
- 深化课堂改革提升教学活力计划
- 单位车辆授权委托书模板
- 应征公民政治考核表(含各种附表)
- 戏剧与美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长江人民艺术剧院
- TB 10012-2019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2023年福建泉州交发集团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中国地理《中国自然地理》课件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旅游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与维护
-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