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xx行业知识05机械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01xx行业知识05机械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01xx行业知识05机械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01xx行业知识05机械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01xx行业知识05机械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行业总体分析61.1 行业概述61.2 行业分类61.3 行业布局71.4 行业发展趋势8二、行业背景知识102.1 行业知名企业102.2 行业. 152.3 行业专业展会192.4 行业专业. 202.5 主要行业标准232.6 主要生产设备272.7 典型加工工艺28三、行业信息化需求分析31四、行业管理重点及常见困扰334.1 行业管理特点334.2 行业管理难点354.2.1 产品结构复杂,设计变更频繁,错乱时有发生354.2.2 PDM 与不集成,管理难度大354.2.3 物料替代关系复杂,要求苛刻354.2.4 工艺复杂多变,现场掌控不易364.2.5 加工环节多,在制品

2、控制难度大364.2.6 订单评审周期长、机会响应速度慢364.2.7 委外加工方式灵活,管理弹性要求高364.2.8 项目型接单生产方式不易管理374.2.9 原材料采购数量及价格控制难度高,采购时机难把握 374.2.10 成本核算慢、偏差大、分析弱、改善难374.2.11 工装夹、量具及模具的管理复杂374.2.12 库存管理压力大,短缺、积压、帐实不符屡见不鲜. 384.2.13 采购、生产计划的制订384.2.14 现场单据多,作业烦琐384.2.15 插单频繁、变更不断、改制连连,问题多多384.2.16 计时计件工资信息难、核算难394.2.17 采购管理粗放,供应商绩效评估不系

3、统394.2.18 信用和应收账款控制难394.2.19 客户个性要求日益增多,产品配置压力大404.2.20 价格、折扣难控制404.2.21 订单多,难,容易造成交货延迟404.2.22 质量问题难追溯404.2.23 数据确、难及时,决策基本靠胆识40五、如何打造械制造业竞争力415.1 机械制造业的四大. 415.1.1 竞争环境:速度415.1.2 产品的品质要求:质量415.1.3 价格优势的保持:成本控制415.1.4 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客户定制425.2 机械制造业的四大竞争力425.2.1 速度竞争能力(Time)435.2.2 价格竞争能力(Cost)435.2.3

4、质量竞争能力(Quality)435.2.4 创新竞争能力(Creation)435.3 机械制造业建立竞争优势的九大管理. 445.3.1一:基础信息确、不及时、不. 445.3.2二:没有合理利用资源的计划系统445.3.3三:缺乏执行力,运营效率低445.3.4四:质量管理两张皮,虚多实少、不成体系445.3.5五:成本管控体系不完善455.3.6六:管控不系统,断链风险难控制455.3.7七:内控体系不严密 运营风险缺防范455.3.8八:决策支持缺乏科学段及的数据465.3.9九:管理系统灵活性差,不适应变化,成为企业管理创新及发展壮大的桎梏465.4 机械制造业建立竞争优势的九大建

5、议465.4.1 构筑企业基础,强化基础管理475.4.2 建立敏捷计划体系,快速响应市场变化475.4.3 强化过程管理和执行,全面执行力475.4.4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优势475.4.5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控体系,保持成本领先475.4.6 全面企业链,防范企业风险475.4.7 建立严密的内控体系,保障企业稳健运营485.4.8 打造科学敏捷的决策支持,支持企业高效决策485.4.9 打造随需应变的信息管理支撑. 48六、行业解决方案要点建议48七、行业点评48一、行业总体分析1.1 行业概述机械行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的行业,它既为钢铁、电力、纺织、化工、建筑等产业提供各种装

6、备(如工业机电设备中的轧钢机、炼油厂成套设备、发电机组、各种机床等),又提供与人民生活关的汽车、家用电器、自行车、缝纫机等消费资料,因此,机械行业既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同时又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消费类机电产品的行业。在我国,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截至 2005 年,我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 36800 家左右,机械工业总产值已超过 4 万亿元,占 GDP 的超过 20%。我国已成为继、之后世界第三机械制造大国。虽然,近年来我国机械行业发展迅猛,而且已有 50 家企业挤身世界机械 500强,但与美、日等机械产业强国相比,我国机械产业的总体差距仍然巨

7、大。翻开2005 中国机械 500 强的榜单,尴尬地发现,雄居 2005 年中国机械 500强排名第一的中国,其销售收入仅占世界机械 500 强排名第一通用公司的 8.3%,而中国机械企业前十名与世界机械企业前十名相比,销售收入也只是后者的 6.5%。因此,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机械制造大国,但离机械制造强国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2 行业分类由于机械行业覆盖范围较广,而且没有明显的特征,因此目前还不存在的分类方法。但较为通用的方法是按照其应用领域进行分类,而其中又以机械工业的分类影响最大。中国机械工业将将机械行业细分为13个子行业,该分类用于机械行业月报和年报各类统计资料的行业归类,如下表所示

8、:1.3 行业布局(1)产业结构若对机械行业按细分子行业来看,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位居前三的行业依次是汽车(12148.90 亿元)、电工电器(10314.48 亿元)和通用(3412.94机械工业平均水平的有 8 个行业,分别是农机亿元)行业;累计增幅高于序 号行业名称代 码备注1农业机械工业行业A2内燃机行业N3工程机械工业行业Z4仪器仪表工业行业B5文化办公设备行业W6石油化工通用机械工业行业C7重型矿山机械工业行业D8机床工具工业行业E9电工电器工业行业F10机械基础件工业行业H包括轴承行业11食品及包装机械工业行业J12汽车工业行业K包括摩托车及配件生产13其它民用机械工业行业注:本

9、分类代码用于月报和年报各类统计资料的行业归类。L指上述 A-K 行业不能包括的机械工业企业列入此业(35.70%)、通用基础件(30.31%)、重型矿山(29.91%)、电工电器(29.24%)、其他民用(28.47%)、机床工具(27.86%)、仪器仪表(26.81%)和通用(25.70%)。另据网上各行业发布的最新数据,预计 2005 年工程机械行业销售约 1160 亿,仪器仪表行业 2005 年销售收入估计为 13201430 亿,机床工具行业 2005 年的销售收入约 1300 亿,而农业机械行业发布的 2005 年销售收入则为1084.39 亿元。因此,全年销售收入超千亿的行业将至少

10、包括汽车、电工电器、通用、重型矿山、其他民用、机械基础件、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十个子行业。(2)地区分布我国机械产业分地区看,东、中、西部2005 年分别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0526.55亿元、6450.21 亿元和 3330.53 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 23.74%、17.41%和19.74%。销售收入居于前十位的省市依次为:江苏、山东、浙江、辽宁、和吉林。(3)所有制结构从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看,2005 年国有、民营和三资企业分别完成产品销售收入 5773.99 亿元、19037.85 亿元和 15495.44 亿元,同比增长 9.61%、27.27%和 21.84%,

11、而从经营效益来看,国有、民营和三资企业分别实现利润 166.19 亿元、996.26 亿元和 978.38 亿元。民营和三资企业无论从量还是增幅和效益来看都具有绝对优势。1.4 行业发展趋势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以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制造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更加凸现了机械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载体在推动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作为国民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的原动力,机械工业将伴随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共同进步,并充分体现先进制造技术向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精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的总趋势和时代特征。(1)地位“基础化”。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性基

12、础产业,其对本国工业出口、积累、就业方面的贡献均占前列。同时,由于机械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是经济高级化不可或缺的性产业,因此,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仅不会弱化,反而将得到进一步巩固。(2)产品高技术化。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相关产业技术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进入 90 年代,随着信息装备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先进的发电和输配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和新型生物、环保装备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机械产品不断高技

13、术化,其高新技术含量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3)服务个性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的用户要求,先进的制造企业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信息,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及柔性化生产。(4)经营规模化。一方面规模化生产使得性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主导作用日益增强,例如在汽车产业领域,目前年产超过 400 万辆的企业已有6 家,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的 80%以上;在电力设备领域,世界前三大公司控制了全球大型电力设备市场的 70%。(5)分工专业化。虽然机械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规模化,但另一方面,各大跨

14、国公司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纷纷又收缩战线,剥离非主营业务,以精干主业,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作为规模化生产的前提和条件,分工日益专业的生产高水平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中场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将不断完善,产业的步伐不断加快。二、行业背景知识2.1 行业知名企业2005 强排名2004 强排名2004 大排名公司名称所在地行业111中国第车公司吉林省汽车制造222汽车工业()总公司市汽车制造343东风汽车公司省汽车制造4中国兵器装备公司市汽车制造5中国兵器工业公司市汽车制造655大众汽车吉林省汽车制造7138电气()总公司市电机制造867通

15、用汽车市汽车制造999汽车工业控股公司市汽车制造10810广州汽车工业省汽车制造1134大众汽车市汽车制造121112广州本田汽车省汽车制造131516万向公司浙江省汽车制造142122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省151829湘火炬汽车湖南汽车制造2005 年中国机械 500 强 1-100省162713长安汽车()公司重庆市汽车制造176617中国重型汽车山东省汽车制造181011汽车辽宁省汽车制造193021北汽福田汽车市汽车制造201218徐州工程机械江苏省工程机械设备制造215923市机电工业控股公司市金属加工机械制造22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公司市铁路设备制造233

16、432重庆长安汽车重庆市汽车制造242619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公司市铁路设备制造252533现代汽车市汽车制造261615()公司江苏省汽车制造271924青岛汽车厂山东省汽车制造283130正泰公司浙江省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292027南京汽车工业公司江苏省汽车制造304453中国东方电气公司省电机制造31江铃汽车公司重庆市汽车制造323236人民电器浙江省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332420徐工工程机械江苏省工程机械设备制造343549东风本田发省汽车制造352831苏州创元()江苏省汽车制造362334德力西浙江省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373947广西玉柴机器广西汽车制造387156哈尔滨电

17、站设备公司江电机制造394583陕西汽车公司陕西省汽车制造404642海南汽车海南省汽车制造414054丰田汽车汽车制造市424850华立控股浙江省通用仪器仪表设备制造436235哈尔滨飞机工业江汽车制造447464潍坊柴油机厂山东省内燃机及气轮机制造454137山东时风()公司山东省农、林、牧、渔机械制造466990湖南长丰汽车制造湖南省汽车制造4743浙江省摩托车制造48神龙汽车省汽车制造495241无锡威孚江苏省汽车制造50长安福特汽车重庆市汽车制造514352大连冰山辽宁省其他通用设备制造52佳能省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5340跃进汽车公司江苏省汽车制造5476振华港口机械()起重设备制造

18、市552938东南(福建)汽车工业福建省汽车制造56南方中集集装箱制造省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573646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市汽车制造58沈阳飞机工业()辽宁省汽车制造595174三菱电梯起重设备制造市607375许继省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615568重庆长安铃木汽车重庆市汽车制造62胜华电缆市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635878江门市大长江省摩托车制造647267公司无锡柴油机江苏省内燃机及气轮机制造65工程机械江苏省重型矿山、冶金、工程机械制造66渤海船舶重工公司辽宁省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67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省重型矿山、冶金、工程机械制造68市事业电池制造省695362浙江吉利

19、控股浙江省汽车制造707796中联控股湖南省工程机械设备制造716091厦门厦工福建省矿山、冶金设备制造7261汽车夏利市汽车制造739276郑州宇通企业省汽车制造74哈飞汽车江汽车制造758870重庆力帆实业()重庆市摩托车制造76100第一拖农、林、牧、渔机械制造省774951上汽奇瑞汽车汽车制造省786469产业重庆市摩托车制造7988建设工业()重庆市摩托车制造80杭州汽轮动力浙江省锅炉及原制造8183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江苏省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826599中国嘉陵工业()重庆市摩托车制造836392广西柳工广西矿山、冶金设备制造845784汽车河北省汽车制造853845江铃汽车重庆市

20、汽车制造868957兴乐浙江省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87内第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内蒙古汽车制造883348汽车汽车制造市89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市起重设备制造90柯达电子()市919098江苏远东公司江苏省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92江南造船()公司市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93佛山华科技省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94三环公司省汽车制造2.2 行业(1)中国机械工业中国机械工业是经国家正式批准的机械工业性社会经济实体,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中国机械工业由国家经贸委主管,由机械工业专业、中介机构和机械行业综合性企业自愿组成的性社团组织。受部门委托,中国机械工业组织、协调、代管机械工业 49

21、 个性专业社团和 23 个中介事业现有 120 家直接会员,此外,还。中国机械工业有分布于中国机械工业各小行业的间接会员 7.78 万个。中国机械工业除了承担普通行业的相关职能(如组织、协调、举办行业展览会,制定行规行约,促进行业自律等)外,还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承担了部分特定工作,这部分工作由于直接影响到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利益和发展,建议行业顾问及行业销售因引起高度关注,将来如要借助行业对相关子行业进行渗透或施加影响,突破口也极可能与相关工作职能相关。这些工作职能包括:A、依据“统计法”对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开展对行业经济形势的和,并定期发布机械工业全行业、分行业经济运行的形势

22、通报。B、组织开展对机械工业科技攻关、科技创新项目和装备项目的申报和前期论证,推广机械工业节能、环保项目,提出拟淘汰产品建议;设立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对全行业的科技成果进行和表彰。95沪东中华造船()市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96佳能中山办公设备省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97东莞三洋马达省电机制造98三一湖南省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制造99理光()工业发展省光学仪器及眼镜制造1008463天正浙江省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C、负责机械工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发布,开展对机械工业标准发展规划的研究、论证、探讨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和新体系的建立,对机械工业标委会进行日常管理。D、设立低压电器、电线电缆、起重

23、设备、内燃机、泵等机械工业产品证部,开展对部分机械产品证的前期、工作;开展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计资格的培训、资格,参与对机械产品质量方案的审查。E、为企业提供输工程和三峡装备信息及产品招标咨询服务;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和用户,在设备选型、方案论证、招投标等工作中提供咨询意见。F、开展产业损害开展对机械工业和机械工业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系统的建立工作,、价格体系的,为行业和企业提供市场信息。中国机械工业主为中国机经网(http)。(2)专业中国机械行业下设 30 余个专业,相关专业又下设了数量不等的管理机构及分会,这些专业也是开展行业市场及活动中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具体如下:

24、(3)地方国内及沿海许多制造业发达的城市都成立有地方性的机械行业或专业分会,如省机械行业、市机械行业、宁波市机械行业等,相关信息请各地自行检索。2.3 行业专业展会机械行业由于覆盖面太广,因此,除了像中国()国际机电工业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机械装备制造业博览会这样的综合性专业展会外,的是各子行业的性展会及地方性展会,这里仅列举几个子行业的性展会,其余行业有的专业展会建议各地根据各地的产业特点自行收集整理。(1)工程机械行业展会工程机械行业较大的专业展会包括:A、baubau于 2002 开始在举办,虽仅举办两次, 但已经享有亚洲顶级工程机械博览会之一的美誉。bau是展示工程机械,土方机械,

25、建材机械,建筑工地设备,工程设备及工具,公路机械,铁路机械及其配件和设备。 bau每两年举办一次,举办地为,时间多为 11 月。小贴示:慕尼黑 bauma 展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展览盛会。B、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简称 BI展)创办于,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每两年举办依次,举办时间一般在 10 月,举办地为。C、亚洲()工程机械博览会(AEM)主办的 2006 亚洲(由制造商)工程机械博览会(CONEXPO ASIA 2006)也将于明年在登场亮相。AEM 拥有西半球最丰富的工程建设机械领域办展经验和最庞大的市场网络,其主办的 CONEXPO 同为业界三大展会之一,其规模仅次于慕尼黑

26、 bauma 展。CONEXPO ASIA 2006 首次登陆。这不禁让人想起 bau2002 首次亮相并“一鸣惊人”继而成为国内行业展会“”的情形。CONEXPO 同样拥有强大的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这极可能会成为国内又一重量级的机械行业盛会。(2)汽车行业国内汽车行业最有的几大盛会主要包括:国际车展,国际车展、广州国际车展、国际汽车零配件、汽车用品展览会、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展览会等。2.4 行业专业(1)专业机械行业比较有的专业包括:A、机械设计与制造(双)本刊为双,1968 年创刊,是国家期刊,科技统计用刊,国内外公开。期刊为大 16 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量万余册

27、,读者人数超过十万人,三十余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之一。主管:辽宁省机械行业主办: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 辽宁省机械编辑:机械设计与制造杂志社B、机械制造()本杂志是 1950 年创刊的机械、仪表行业的期刊,是经国家商标局作刊名商标的中国唯一合法的机械制造杂志,是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产品信息和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综合性,国内外公开。半个世纪以来,本杂志对我国几代机电专业产生的并正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在机电行业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企业、所、大专院校中从事机械设计、开发、制造设备应用等工程技术以及企业规划、管理、等的专业。慧眼聚

28、焦、专题、与开发、制造材科、机电、工艺设备、检测、管理质量、现状趋势、新品速递、技术讲座、经验交流、技术招标、动态信息、设计参考、机电超市等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实用性较强的栏目。主管:电气()总公司主办:市机械工程学会编辑:机械制造编辑部C、其他:请各地机构。(2)专业机械行业比较有综合类:的专业主要有:中华机械网机经网全球机械网机械行业的门户机械工业机械类综合无锡市时创,中国最大的机械httph主办,以行业统计分析为主时创中国机械网 htt今日机械网主办无详细主办方介绍无详细主办方介绍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无详细主办方介绍机械信息网杭州精诚网络技术hhttp:大养机械网国家机械网中国工业机

29、械网中国机械制造网中国机械网中国机电信息网中国机械信息网中国机械商情网机电网中国机电网中国机电企业网主办 (!)ht ht HYPERLINK http:/w/ http:/w主办.cn机电信息杂志社承办ht hthttp:/ht原机械商情网促进全球机电贸易机电类机电类城市类:.com华南机械网机械网浙江机械网浙江机械信息网大连机械网无锡机械网机械网广西机械网顺联国际机械城主办地区的机械hhttp:瑞昌网络信息主办.浙江省机械工业情报大连无锡市机械资产经营主办主办主办h http:/http:.cn市机械行业广西机械工业行业管理主办主办全球机械网 HYPERLINK http:/w/ http

30、:/w轻工机械网htt.tw國際企業市轻工机械技术主办主办工程机械:工程机械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htt中国公路机械网 HYPERLINK http:/w/ http:/w专业的工程机械和路面机械工程机械类专业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商务中国工程机械商界中国公路工程机械网 ht工程机械网CM288ht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中国工程机械工业无详细主办方介绍无详细主办方介绍无详细主办方介绍中国重型机械工业济南耐思凯科技商工作主办机械网 中国起重主办主办中国工程机械网http中国重型汽车与工程机械商务网投办http:重型柴油汽车配件全权经营轴承类:轴承网轴承网金蜘蛛轴承网西安百联中基科技发展河北精创网络技术金蜘蛛

31、电脑网络主办http:主办主办中国轴承行业网h中国五环轴承信息网 中国轴承工业主办沈阳五环轴承发展主办化工、制药类:机械网中国制药机械网中国制药设备网石油机械行业网络速度慢!无详细主办方介绍食品、饮料类:中国粮食机械网 HYPERLINK http:/w/ http:/w中国酒饮机械网htt粮油机械产品信息网 htt国家粮食局科学主办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主办正明计算机.cn室主办轻工、纺织类:http:/中国轻工机械网中国纺织机械网中国洗涤机械网轻工业机械设备类纺织机械专业中国轻工机械洗涤装备分会主办http:/、模具、橡胶类:.机械专业(江苏常州)机械专业(浙江余姚)无详细主办方介绍中国中国

32、机械网机械网.cn中国塑胶机械网h橡胶机械类专业(!)中国橡胶机械网其它类:中国舞台机械网中国粉体机械网舞台机械设备粉体机械主办无详细主办方介绍园林机械行业http中国纸箱包装机械网 HYPERLINK http:/w/ http:/w中国园林机械网技术、类:中国机械网中国工业机械工业机械行业的技术性大量的机械专业书籍http网 http:.cn机械类、音像制品2.5 主要行业标准自 2002 年以来,国家经济贸易要影响的行业标准,主要如下表所示:批准和发布了一系列对机械行业有重序号标 准标 准 名 称被 代 替标 准 号采标情况1JB/T10363-2002农田废膜拣拾机2JB/T10364

33、-2002单向阀3JB/T10365-2002电磁换向阀4JB/T10366-2002调速阀5JB/T10367-2002减压阀6JB/T10368-2002节流阀7JB/T10369-2002手动及滚轮换向阀8JB/T10370-2002顺序阀9JB/T10371-2002卸荷溢流阀10JB/T10372-2002压力继电器11JB/T10373-2002电液动换向阀和液动换向阀12JB/T10374-2002溢流阀13JB/T7024-2002300MW 及以上汽轮机缸体铸钢件技术条件JB/T7024-199314JB/T7349-2002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不锈钢叶片铸件JB/T7349

34、-199415JB/T7350-2002轴流式水轮机不锈钢叶片铸件JB/T7350-199416JB/T1265-200225MW200MW 汽轮机转子体和主轴锻件技术条件JB/T1265-199317JB/T1266-200225MW200MW 汽轮机及叶轮锻件技术条件JB/T1266-199318JB/T1267-200250MW200MW 汽轮发电机转子锻件技术条件JB/T1267-199319JB/T1268-200250MW200MW 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条件JB/T1268-199320JB/T1269-2002汽轮发电机磁性环锻件技术条件JB/T1269-199321JB

35、/T1270-2002水轮机、水轮发电机大轴锻件技术条件JB/T1270-199322JB/T1271-2002交、直流电机轴锻件技术条件JB/T1271-199323JB/T7022-2002工业汽轮机转子体锻件技术条件JB/T7022-199324JB/T7023-2002水轮发电机镜板锻件技术条件JB/T7023-199325JB/T7027-2002300MW 以上汽轮机转子体锻件技术条件JB/T7027-199326JB/T7030-2002300MW600MW 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技术条件JB/T7030-199327JB/T7178-2002300MW600MW 汽轮发电机转

36、子锻件技术条件JB/T7178-199328JB/T10375-2002焊接构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29JB/T10376-2002碳化硅特种制品 氧化硅结合碳化硅板30JB/T10377-2002中小型轴流潜水电泵31JB/T10378-2002固定式消防泵32JB/T6443-2002石油、化学和气体工业用离心压缩机JB/T6443-1992IDT API 617-199533JB/T4113-2002石油、化学和气体工业用整体齿轮增速组装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JB/T4113-1995IDT API 672-199634JB/T4253-2002一般用喷油滑片空气压缩机JB/T42

37、53-199335JB/T6430-2002一般用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JB/T6430-199236JB/T9099-2002冷却塔轴流通风机JB/T9099-199937JB/T10379-2002换热器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通用测定方法38JB/T1035-2002铜制空气分离设备制造技术规范JB/T1035-199439JB/T10380-2002圆管带式输送机40JB/T10381-2002柔性组合式悬挂起重机41JB/T10382-2002电气设备机械门锁通用技术条件42JB/T10383-2002铆钉电触头技术条件43JB/T7098-2002铜铬电触头技术条件JB/T7098-19

38、9344JB/T7131-2002热双金属横向弯曲试验方法JB/T7131-1993Mod ASTMB478-8545JB/T7900-2002高电阻电热合金电阻随温度变化试验方法JB/T7900-1995Mod ASTMB70-9046JB/T4376-2002水泵用小功率异步电技术条件JB/T4376-198647JB/T9545-2002变压器冷却风扇用三相异步电动技术条件48JB/T10384-2002中小型水轮机通流部件铸钢件49JB/T5273-2002Y-H 系列(IP44)船用三相异步电技术条件(机座号 80-355)JB/T5273-199150JB/T5800-2002Y-

39、H 系列(IP23)船用三相异步电技术条件(机座号 160-315)JB/T5800-199151JB/T6317-2002船用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JB/T6317-199352JB/T10385-2002家用和类似用途手动复位压力式热切断器53JB/T10386-2002家用和类似用途空调电子膨胀阀54JB/T10387-2002符合 FF 协议的智能电动执行机构通用技术条件55JB/T10388-2002带总线通信功能的智能测控节点产品通用技术条件56JB/T10389-200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可靠性评审57JB/T10390-2002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可靠性设计方法58JB/T5467.1-

40、2002机电式交流有功和无功电能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JB/T5467-199759JB/T5467.2-2002机电式交流有功和无功电能表 第 2 部分:长电能表的特殊要求JB/T5467-199760JB/T5465.2-2002电能表用零部件 磁力轴承组件JB/T5465.2-1991JB/T5465.3-199161JB/T50070-2002电能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JB/T50070-199562JB/T7235-2002四轮农用车 试验方法JB/T7235-199463JB/T7237-2002三轮农用车 试验方法JB/T7237-19942.6 主要生产设备机械产品的加工设

41、备繁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生产设备的用途,建议各机构顾问将项目调研中见到的其他主要生产设备予以补充。常用机床的主要用途64JB/T5178-2002轮式拖拉机压转向系统 技术条件JB/T5178-199165JB/T5183-2002轮式拖拉机压转向系统 试验方法JB/T5183-199166JB/T10391-2002Y 系列三相异步电67JB/T10392-2002透平发电机定子铁心、机座模态试验分析和振动测量方法及评定68JB/T6204-2002高压交流电机定子线圈及绕组绝缘耐电压试验规范JB/T6204-199269JB/T1619-2002锅壳锅炉本体制造技术条件JB/T1

42、618-1992、JB/T161 9-199370JB/T1625-2002工业锅炉焊接管孔JB/T1625-199371JB/T1626-2002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JB/T1626-199272JB/T7985-2002小型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条件JB/T7985-199573JB/T8129-2002工业锅炉旋风除尘器技术条件JB/T8129-199574JB/T10393-2002电加热锅炉技术条件75JB/T10394.1-2002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 1 部分:钣金件76JB/T10394.2-2002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 2 部分:焊接件77JB/T10394.3-

43、2002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 3 部分:涂层78JB/T10394.4-2002涂装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 4 部分:安装2.7 典型加工工艺机械制造工艺的内涵十分广泛和丰富,典型的加工工业可参见我国机械行业现行的行业标准“JB/T5992-92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如下表所示:机械制造工艺类别划分及其代码(JB/T 5992-92)大类中类小类代码代码名称代码名称0123456789小类代码车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和回转体的端面。如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环槽及成形回转表面,车削端面及各种常用的螺纹,配有工艺装备还可加工各种特形面。在车还能做钻孔、扩孔、铰孔、滚花等工作。铣床

44、一种用途广泛的机床,在铣 可以加工平面(水平面、垂直面)、沟槽(键槽、T 形槽、燕尾槽等)、分齿零件(齿轮、花键轴、链轮乖、螺旋形表面(螺纹、螺旋槽)及各种曲面。此外,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铣床在工作时,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由于是多刀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刨床插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平面( 平面、垂直面和斜面及各种沟槽,如 T 形槽、燕尾槽、V形槽等)、直线成型表面。如果配有仿形装置,还可加工空间曲面,如汽轮机叶轮,螺旋槽等。这类机床的刀具结构简单,回程时不切削,故生产率较低

45、,一般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镗床适用于机械加工车间对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零件进行平面铣削和孔系加工,主轴箱端部设计有平旋盘径向刀架,能精确镗削尺寸较大的孔和平面。此外还可进行钻、铰孔及螺纹加工。磨床用磨料磨具(砂轮、砂带、油石或研磨料等)作为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统称为磨床。磨床可加工各种表面,如内外圆柱面和圆锥面、平面、齿轮齿廊面、螺旋面及各种成型面等,还可以刃磨刀具和进行切断等,工艺范围十分广泛。由于磨削加工容易得到高的加工精度和好的表面质量,所以磨床主要应用于零件精加工,尤其是淬硬钢件和高硬度特殊材料的精加工。钻床具有广泛用途的通用性机床,可对零件进行钻孔、扩孔、铰孔、锪平面和攻

46、螺纹等加工。在摇臂钻配有工艺装备时,还可以进行镗孔;在台钻上配上万能工作台(MDT-180 型),还可铣键槽。齿轮加工机床齿轮是最常用的传动件,有直齿、斜齿和人字齿的圆柱齿轮,直齿和弧齿的圆锥齿轮,蜗轮以及非圆形齿轮等。加工齿轮轮齿表面的机床称为齿轮加工机床。0铸造01砂型 铸造湿型铸造干型铸造表面 干型铸造自硬 型铸造其他02特种 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 铸造熔模 铸造壳型铸造实型铸造连续铸造其他1压力加工11锻造锻胎模锻模锻平锻镦锻辊锻其他12轧制冷轧热轧冲压冲载弯曲成形精整挤压冷挤压温挤压热挤压其他旋压普通旋压变薄旋压拉拔冷拉拔热拉拔其他其他成形方法焊接21电弧焊无气体保护电弧焊埋弧

47、焊熔化 极气体 保护电 弧焊非熔 化极气 体保护 电弧焊等离子弧焊其他电弧焊22电阻焊点焊缝焊凸焊电阻对焊其他23气焊氧燃气焊空气燃气焊氧乙 炔喷焊24压焊超声波焊摩擦焊锻焊高机 械能焊扩散焊气压焊冷压焊27特种 焊接铝热焊电渣焊气电 立焊感应焊光束焊焊储能焊螺柱焊29钎焊硬钎焊软钎焊钎接焊3切削加工31刃具 切削车削铣削刨削插削钻削镗削拉削刮剃削其他32磨削砂轮磨 削砂带磨削珩麿研磨超精加工其他34钳加工划线手工锯削錾削锉削手工 刮削手工打麿手工研麿平衡其他4特种加工41电物 理加工电火花加工加工离子 束加工等离 子加工激光加工超声加工其他42电化 学加工电解加工电铸其他43化学 加工44复

48、合 加工电解磨削加热机械切削振动 切削超声研磨超声电火花加工49其他高压水切割索切割5热处理51整体 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淬火 与回火调质稳定化处理固溶处理时效52表面 热处理表面淬火物理气相沉积化学 气相沉积等离 子体化 学气相 沉积53化学 热处理渗碳碳氮共渗渗氮氮碳 共渗渗其他非金属渗金属多元共渗熔渗6覆盖层61电镀镀单金属镀合金镀复 合层镀复 合材料层62化学镀无电流镀接触镀63真空 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离子 溅射离子 注入64热浸镀65转化膜化学转化电化学转化66热喷涂熔体热喷涂燃气热喷涂电弧 喷涂等离 子喷涂电热喷涂激光喷涂喷焊67涂装手工涂喷涂浸涂淋涂机械辊涂电泳69其他包

49、覆衬里搪瓷机械镀8装配与包装81装配部件装配总装82试验 与检验试验检验85包装内包装外包装9其他91粉末 冶金轴向压实轴向压实等静 压压实挤压 和轧制92冷作弯形扩胀收缩整形93非金 属材料 成形聚合材料成形橡胶材料成形玻璃 成形复合 材料成形94表面 处理粗化光整强化95防锈水剂防锈油剂防锈气相 防锈环境 封存防锈可剥性防锈96缠绕弹簧缠绕绕组绕制97编织筛网编织99其他粘接铆接三、行业信息化需求分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和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只有通过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改造传统的机械制造业,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带动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50、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实施信息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使企业及其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包括: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突出产品的个性化特色,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及提供高质量的售前等。机械行业对信息化的主要需求和主要内容可以归结成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创新设计。在机械产品中融人和其他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我国机械工业产品整体上技术含量水平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 20 年左右的差距。必须广泛全面地应用,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机械产品中融人传感器、单片机、微处理器、 C、数字通

51、口以及激光等现代和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机电、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程度,使产品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质量和高附加值得以提高,以满足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用户对于机械产品和机械装备的需求。2信息化技术与装备。在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广泛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快速、高效、可靠、精密、低耗、低成本生产,提高产品的设计产效率。在机电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上普遍采用 CAD/CAM/CAE/CAPP以及并行设计、虚拟设计等先进技术,以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设计质量:降低设计费用,减少出错率,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应变速度和应对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智能化数控(NC)加工和机器人技术、(PLC)

52、和智能化传感技术、柔性制造单元和柔性制造系统(FMC、FMS)等先进加工控制技术,推广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虚拟制造、分散网络化制造、分布式综合自动化控制与制造、系统管理与、CIMS 等先进制造管理系统技术,大幅度提高生产过程的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和能耗,实现产品高效、可靠、多品种、变批量的生产要求,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多样化需求。3通过实施等信息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用管理信息化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与综合利用。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促进企业传统的组织机构模式和管理发生,减少了管理层次,改善了管理,加快了信息流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企业体制创新,逐步使

53、组织结构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通过管理信息化,实现管理现代化。通过实施等企业管理信息化项目,理顺企业内部的物资流、流、信息流,实现企业资源的集成、优化组合与综合利用,以便建立起与信息化系统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形成市场响应快速、服务优质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能力。4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等网络技术实现运营现代化。总的说来,就是通过建设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网络制造、虚拟制造、网络、网络服务,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能力。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电子商务(包括网上、网上、网上采购、网络服务等),企业可以整合供应,理顺销售,减少企业经

54、营与过程的中间环节,缩短供需之间的距离并有效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供应商、客户之间的联系和对市场的把握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掌握市场需求,迅速调整经营,及时满足个性化需求和服务,使企业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各个环节更贴近市场,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将自己的设计系统、制造系统、管理系统在技术上和功能上向外延伸,并且能够重新构造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企业之间组成动态,发挥各自的设计和制造优势,通过网络进行同地或异地和快速设计制造,形成网络制造和虚拟制造环境,实现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满足个性化需求和产品全的网络支持。当然,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开展网上服务,如计算机、市场动态信息获取和

55、处理等。四、行业管理重点及常见困扰由于机械行业覆盖面太广,因此,要提炼出对全行业普遍适用的管理重点及难点就非常,其结果往往不是缺乏行业特性(变成所有企业管理上的重点及难点),就是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因此,这里所提的行业管理重点及难点(常见困扰)主要针对除电工电器、汽车(这两个行业鉴于其行业的交叉性和独特性,将来会单列进行分析)之外的其他机械制造子行业。不过,即便是这部分企业,各子行业间也都还存在不少差异,如重型矿山机械行业与普通民用机械行业就差异不小。不仅如此,甚至对同一子行业内的企业而言,其在管理上的关注点也随其在中的地位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虽然力图使列在这里的每一点都尽量反映这部分行业的共

56、性,但不可避免的是某些子行业或企业仍会多多少少地表现出这些共性所难以覆盖的差异来,当遇到这种情形时,在该管理重点(或难点)后予以例外批注,建议机构顾问在使用时也应特别注意甄别。4.1 行业管理特点机械制造业主要是通过对金属原材料物理形状的改变、组装,成为产品,使其增值。机械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工业生产基本上分为两大方式:离散型与流程型。离散型是指以一个个单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产成品的方式。因为其产成品的最终形成是以零部件的拼装为主要工序,所以装配自然就成了重点;而流程型是指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的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

57、诸如冶炼就是典型的流程型工业。机械制造业传统上被认为是属于离散型工业,虽然其中诸如压铸、表面处理等是属于流程型的范畴,不过绝大部分的工序还是以离散为特点的。所以,机械制造业并不是离散型工业,其中还是有部分的流程型的特点。具体来说,机械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机械制造业的加工过程基本上是把原材料分割,大部分属于多种原材料平行加工逐一经过车、铣、刨、磨或钣金成型等加工工艺,成为零件,然后组装制成为产品的装配式复杂(多步骤)生产。而铸造、锻造、电缆等属于连续性。生产方式:设备生产以按订单生产为主,按订单设计、按订单装配和按库存生产为辅;通用设备生产以按订单生产和按库存生产相结合,按订单设计、按订单装配和

58、为辅;生产批量:根据通用设备产品结构产批量的不同,可分为小批量生产,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和大量流水生产 3 种类型。传统上通用设备装配车间多属于中小批量生产类型,主要零部件生产车间则多属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类型或大批量生产类型。产品结OM)复杂,工程设计任务很重,不仅新产品开发要重新设计,而且生产过程中也有大量的设计变更和工艺设计任务,设计版本在不断更新;制造工艺复杂,加工工艺路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生产过程所需机器设备和工装夹具种类繁多;生产计划任务繁重、难度大:产品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产品中各部件制造周期长短不一和产品加工工艺路线的不确定性,造成管理对象动态多变,因此为了保证产品成套、

59、按期交货,又要尽可能减少在制品积压,导致生产物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需要从每一产品的交货期倒推,周密安排各部件、零件、毛坯的投入/产出数量和时间;生产计划的制订与车间任务工作繁重,影响生产过程的不确定多,导致制订生产、采购计划;机械制造业企业由于主要是离散加工,产品的质量产率很大程度依赖于的技术水平,而自动化程度主要在单元级,例如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因此机械制造业也是一个密集型行业,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产品中各部件制造周期长短不一和产品加工工艺路线的复杂性造成在制品管理不易。且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有边角料产生,部分边角料还可回收利用,边角料管理复杂;产品零部件一般采用与委外加工相结合的方式。一

60、般电镀、喷漆等特殊工艺会委托外部厂商加工;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但彼此间的协作却日益紧密。由于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涉及多学科、多种技术,在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形势下,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的模式已缺乏竞争力,因此,目前主机厂多与零件制造厂(又称中场企业)相分离,但在上,主机厂却要求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越来越紧密的配合和支持。因此,组织跨地区的企业动态已成为机械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4.2 行业管理难点了机械行业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管理上的必然改善。因为,行业管理重点的提出仅仅是为机械行业的企业指明了管理改善的方向,而在按照这个方向推进管理改善的过程中,却很少有企业可以一帆风顺。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