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政协议案件理解与适用_第1页
对于行政协议案件理解与适用_第2页
对于行政协议案件理解与适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14 页 共 NUMPAGES14 页对于行政协议案件理解与适用尊敬的主持人,各位法官:大家上午好!非常快乐能与各位法官聊聊行政协议案件相关问题的理解。我今天的演讲更多是一个操作性的讲座,当然其中也会有不少理论性的问题。比方什么叫行政协议?行政协议该如何定性?就非常具有理论性,值得讨论。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尽量让我今天的讲座对各位有启发、对工作有帮助。讲的有些观点是经过我考虑的,既然叫一种观点,一种思想,那就应该具有启发性,当然也会具有争议性,从某种角度来说,我更愿意把今天的讲座看成是一种讨论,讨论一下大家在审理行政协议案件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只有知道你们想要什么,我才能

2、知道我该如何干。这就算开始白了。好不!我准备通过讲座答复以下八个问题:1,什么样子的协议才能叫行政协议?行政协议的性质是什么?2、哪些协议可以进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行政协议案件的适格主体如何断定?4、行政协议的起诉期限问题;5、法院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该如何审,审查的内容是什么?6、行政协议效力的审查;7、行政协议的裁判方式问题;8、如何确立行政协议的非诉执行制度? 1 1 ,什么样子的协议才能叫行政协议? ? 行政协议的性质是什么? ? 行政法学理论上行政协议一直叫“行政合同”,其实,我个人对“行政合同”这个概念是不认同的,行政诉讼法中并没有使用“行政协议”这个概念,只是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

3、把这种协议叫做行政协议,最后法典上的名称叫协议。但我认为合同也好,协议也好,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我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叫行政合同、行政协议的这个东西它实际上是一种行政行为,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协议性行政行为”或者叫“合同性行政行为”,它是行政行为的一种类型。传统行政行为中比方行政处分、行政强迫是采取强迫力的方式实现行政目的、实现行政管理的任务,而协议性行政行为是采取温顺的方式协商、商谈的方式来实现行政管理的任务和目的。所以,行政合同或者行政协议的那个东西实际上是一种行政行为,那它就和民事专家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记得,去年在海南三亚市行政诉讼专业委员会会议上,我提出了两个意见:第一,千万不

4、能把行政协议当成行政合同来处理,一定要把它当成一种行政行为来作司法解释,那就成功了,所以,对最高院出台的行政协议适用解释我是不看好的,大家想一想,一会是行政行为,一会又具有民事行为性质,一会适用行政法裁判,一会又可以用民事法来裁判,这会把我们的思维搞乱的。因为关于行政行为终究该怎么理解,该如何进展司法审查各位都有一整套的经历和方法,假如把它当成一种合同就费事了,协议它仅仅是一个载体,它的本质还是一个行政行为,叫“协议性行政行为”或者叫“合同性行政行为”,主题词在行政行为,假如叫“行政协议”或者“行政合同”的话,它的主题词在协议和合同,行政是一个修饰词,假如叫“协议性行政行为”,行政是主题词,协

5、议性是修饰词。所以,我认为叫行政协议的那个东西实际上应叫“协议性行政行为”。二是如今我们行政案件受案范围新增加了的这类案件,以前没有,以前行政合同案件是多半是由民庭在审,如今纳入了行政审讯庭,那么这类案件终究该怎么审那也是值得去探索的。据我所知,目前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讯庭法官们对行政协议案件的理解也是各有主张。我们需要去探索、试验、总结。前几天第五巡回法庭还专门召集了辖区内行政法官专门研讨行政协议案件的审理,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期间有幸见到了一巡的郭修江副庭长并与之进展了交流,我发如今行政协议上我与郭庭的观点高度一致。我的根本观点是,所谓的行政协议,其性质应当是一个行政行为,因此该行为只有

6、行政性,不应当具有民事性。协议仅仅是该行为存在的一个载体,不应当影响该行为性质的判断。众所周知,协议的根本属性是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但根据这两年我调研的情况来看,行政协议都是有权机关事先印制好了的,根本没有协商的过程,都是格式合同。为什么民法学家不成认这个东西,别人是有道理的。那么什么样子的协议才能叫行政协议呢?这可能是行政协议案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理论界包括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是这样定义的:行政主体为实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的目的,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这种表述充分说明,这是一种行政行为,协议仅仅是该行政行为的载体。载体并不能决定或者改变

7、该行为的性质认定。我认为,断定一个协议是否是行政协议,只有一个标准-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任务。其实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化。任何行政行为都只有这个目的,所谓的实现公共利益已经表达在了实现行政管理的任务中,这显然属于重复表达。从来国家的行政管理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公益的需要。当然,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行政协议,我们也可以从主体、目的等多方面去描绘它,记得梁凤云审讯长曾撰文讲了从五个方面来断定是否是行政协议。大家可以参考下。2 2 ,哪些协议可以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 11 款是这样规定的:“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

8、偿协议等协议的;”法条中只列举了两大类,这里的等字其实是一种等外规定,法院受理的协议案件不仅仅是这两大类,还包括很多。我认为,只要是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任务而订立的所有协议都应当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可以意料,随着国家管理社会手段的变化,行政协议行为今后会越来越多,这类行政行为肯定会占行政审讯庭受理案件的一半以上。必竟民主法治社会需要国家改变行为方式,采取更加柔性的方式进展国家治理。目前可以列举出来的行政协议案件至少有以下这些: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征收补偿协议、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土地复垦协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公租房租售协议、科研协议、招商引资协议、移民安置协议、方案生育协议、

9、门前三包协议、治安管理协议、土地承包协议、政府采购协议、公共效劳外包协议、PPP 协议。当然这样的列举是不全面的。但凡以上协议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等行政行为进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都应当受理。3 3 、行政协议案件的适格主体如何断定? ? 行政协议是一种双方行政行为,其原告主体资格确实定应当遵循行政诉讼法第 25 条的相关规定,以“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作为断定标准。即是说作为签订行政协议的一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或者与行政协议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当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般情况下,原告的主体资格是比拟容易断定的,比拟难断定的是

10、被告的主体资格问题。正常情况下被告一般是在协议上签章的行政主体,但现实中存在委托代为签订协议的情况,这时就应当以职权机关为被告,根据“职权法定”原那么来确立。即是说,假如具有签订协议法定职权的主体与实际签订协议的主体不一致的,以该具有法定职权的委托主体为被告,假如委托主体不认可委托的,得查明实际情况,假如是委托包括书面委托和口头委托而事后不认的,仍应以该行政主体为被告,假如是根本就没有委托过的,那么应当裁定驳回原告的诉讼恳求。4 4 、行政协议的起诉期限问题 理论上,行政诉讼中不存在诉讼时效的问题,只要是行政行为违法,公民在任何时候都是享有告它的权利。但行政诉讼中存在一个起诉期限的问题。起诉期

11、限的存在是为了行政效率的需要,因为起诉会让行政权的运行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因此行政行为的效率也得维护。行政协议也是一种双方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不履行、未能按约定履行行政协议的,构成行政违法。这里的违法不是指违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责义务而是违背了在协议中约定的职责义务。大家注意,这里的职责被分为法定职责和约定职责。根本不需要参照民事法律标准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行政诉讼中根本就不存在诉讼时效的说法。也就是说,不管是行政机关不履行、未能按约定履行行政协议,还是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终止协议行为而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 46 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假设干

12、问题的解释第 41 条的规定,考虑行政机关是否告知当事人诉权和起诉期限因素,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不履行、未能按约定履行协议、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终止协议之日起 6 个月或者 2 年内提出或者理解为假如协议中约定了起诉期限的就按约定,假如没有约定的就按 2 年。最高院行政协议适用解释第 12 条将其作出区分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会把这个事情人为搞得非常复杂。行政协议案件不能适用民事上的除斥期间。假如协议存在行政机关显失公平、欺诈胁迫,那就是行政违法,对行政违法行为该如何办是有规定的,大家都知道该如何办。该撤销的就撤销,该宣布无效的就宣布无效,该赔偿的就得赔偿。关于 20_ 年 5 月 1

13、日前的行政协议该如何对待?我认为,不能机械地认为 20_ 年 5 月 1 日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之前的行政协议案件行政审讯庭就不受理了,而应当以行政议发生争议为时间节点。即是说只要争议是发生在 20_ 年 5 月 1 日后,都应当受理。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在较早时间的司法解释中就明确了行政协议案件法院应当受理解决。20_ 年 5 月 1 前都要受理,如今确不受理,这说不过去。5 5 、法院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该如何审,审查的内容是什么? ? 行政协议既然是一种行政行为,那就应当沿用职权法定这里多了一个协议约定的职责、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准确等整套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形式。根本不需要参照民事合同的裁判思路

14、,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民事行为。围绕行政协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展审查就行了,不存在有学者所讲的合约性审查问题。这里所谓的合约性其实就是协议约定的行政机关的约定职责问题。它也是一种职责,只不过这时的职责不是一般行政行为那种法定职责,而是协议约定给行政机关应当履行的职责。假如行政机关不履行、未能按约定履行协议条款,或者单方变更、解除、终止协议的主要证据缺乏、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背法定程序、超越职权包括协议约定的职责、滥用职权、明显不当的,法院均可撤销或者局部撤销该协议,也就是说可以按照行政诉讼法第 70 条来判决该案。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行政机关赔偿。这里的损失既包括协议约定的损失也包括适用国家赔偿法应当

15、承当的责任。6 6 、对行政协议效力合法性的审查 行政区协议的效力性问题是可以单独成为诉的。一般情况下,协议的合法性与协议的效力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对应关系。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次:合法有效,合法无效,违法有效、违法无效。这里的有效和无效不是针对协议而言的,是针对协议性行政行为而言的。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理论上,一个行政行为的效力判断包括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行政行为的合法与行政行为的效力目前理论界的研究是缺乏的。本来,行政行为只有合法与合理的问题,所谓的效力问题荙是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一个延伸。我更愿意把这里的行政协议的效力问题理解为是在讨论行政协议行为的合法性问题。行政行为合法的自

16、始就有效,不合法的行政行为那么自始就无效。就可以按照行政诉讼法第 70 条来判决。但行政协议一般涉及公共利益问题,所以考虑判决确认违法好些。7 7 、行政协议案件的裁判方式问题 对于行政协议案件的裁判方式,我讲三点:行政协议案件是可以调解的,假如当事人双方自愿协商的,法院必须从中多做协调工作,调解后出具调解书;假如行政机关不履行、未能按约定履行协议条款的,判决行政机关继续履行协议;不能再履行的,判决确认其违法;假如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解除、终止协议的,一般不宜判决全部确认无效或者全部撤销,因为涉及公共利益问题,原那么上可考虑判决确认违法优先。一般情况下,由于在行政协议中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行

17、政机关会主动在协议中约定假如相对人不履行协议的要对其进展相应的处分。为了行政管理的任务可以实现、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这种约定是应当的。假如一味地用撤销协议来判决的话,往往公共利益会受损害,行政机关也有可能逃避自己的责任。也就是说,协议无效情形下诉请要求履行协议或者要求确认解除协议行为违法的,要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诉请,尤其是在涉及公共利益的司法审查要慎重选择裁判方式。根据协议无效的原因不同,采取不同的裁判方式。8 8 、如何确立行政协议的非诉执行制度? ? 由于行政协议是一种行政行为,理论上,作为协议一方的行政机关是不具有原告主体资格的。但是假如协议另一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履行协议是该如何

18、办? 正常情况下,由于在行政协议中行政机关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机关会主动在协议中约定假如相对人不履行协议的要对其进展相应的处分。这时的行政机关享有对协议另一方的行政管理权,假如行政机关自己有强迫权的,可以自己强迫执行。再者,假如协议约定了期限而另一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迫执行。即是说,协议中约定了期限的,期限届满即可以申请强迫执行,没有约定期限而在法定期限相对人又不起诉也不履行的,没有强迫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法院申请强迫执行。人民法院对申请强迫执行的行政协议应当组成合议庭采取听证的方式,在听取双方意见的根底上,根据合法

19、有效标准对申请进展审查,行政协议不具备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裁定不予执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申请执行行政协议的案件,应当自受理之日起 30 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假如相对人对执行裁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级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并在 30 日内作出裁定。以上就是我方案给各位讲的主要内容,最后我想对几类现实中比拟多的行政协议案件谈点个人意见。据我所知,我们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包括第一中级法院这两年来一直把行政协议案件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据高院最新统计:重庆法院系统自 20_ 年 5 月 1 日至 20_ 年 12 月的 19 个月内共计受理行政协议案

20、件 291件,其中,20_ 年 104 件,20_ 年受理 187 件。这 291 件行政协议案件主要是土地管理类行政协议,总共有 269 件,占比 92.4%,移民安置类行政协议案件 13 件,占比 4.5%。当事人对行政协议案件的诉讼恳求主要集中在请示履行行政协议,291 件行政协议案件中有 100 件的当事人诉请履行协议,占 34.4%,然后依次为恳求确认协议无效的 60 件,占 20.6%;恳求确认违法的 54 件,占 18.6%;恳求撤销的 43 件,占 14.8%。这 291 件行政协议案件中,以判决方式结案的只有 86 件,占 29.5%,这个比例是低于全年所有行政案件的实体裁判率的。由于这两年我们的行政协议案件主要是土地管理类行政协议,所以我想就这类案件谈点个人的观点。一般情况下,这类案件主要有三种:土地征收补偿协议、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土地复垦协议。一是如何对待“先征后批”。原告对征地补偿安置协议起诉的,在一审讯决前已经获得征收批文或者作出征收决定的,应当视为对补偿协议效力的追认,该补偿安置协议有效;一审讯决前尚未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