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经验问题昭示及新科学理念及其哲学理解_第1页
意识经验问题昭示及新科学理念及其哲学理解_第2页
意识经验问题昭示及新科学理念及其哲学理解_第3页
意识经验问题昭示及新科学理念及其哲学理解_第4页
意识经验问题昭示及新科学理念及其哲学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意识经验问题昭示的新科学理念及其哲学理解The New Scientific Idea Clarified by the Problem of Experiences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收藏|打印|下载作 者:刘高岑作者简介:刘高岑,洛阳师范学院哲学与科技文化研究所原发信息:哲学动态(京)2015年第20154期 第93-98页内容提要:在当代心灵科学哲学的各种物理主义理论均陷于困境的情况下,为了解决意识经验难题,查尔默斯提出了一种“自然主义二元论”:(1)承认意识经验和主观感受性不可还原为物理属性的基础属

2、性;(2)吁求构建一种新的科学哲学思想框架,对脑的物理过程如何产生主观感受性作出新的科学说明。“自然主义二元论”虽然冠以“二元论”的名称,但它实质上并不是世界观意义上的二元论,因而并不构成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挑战。其所给出的解决方案则为我们从科学哲学层面探索意识经验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关 键 词:意识经验/自然主义二元论/新科学理念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自我理论研究”(14BZX065)的部分成果。期刊名称: 科学技术哲学复印期号: 2015年07期 中图分类号N031 一 当代心灵科学哲学的意识经验难题 意识的经验性、感受性(qualia)等精神现象的本质、属

3、性及其与身体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心灵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此问题,当代心灵科学哲学的主流取向是各种物理主义(有时也宽泛地称作唯物主义,但其含义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不同)的研究进路和解决方案:包括还原主义、功能主义、同一性理论、随附性理论等。但迄今为止,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所有这些物理主义理论一直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意识的经验性或感受性问题:当我们进行意识时,我们不仅进行相应的认知性运作,而且体验到相应的意识经验,还对相应的认知过程有主观的经验感受。为什么各种认知和行为功能的执行都被经验性感受所伴随?为什么脑处理信息的所有过程都被一个经验性的内部生命所感受?在按照物理机制运作的脑中究竟怎

4、样产生了主观性的经验感受?这就是当代心灵哲学的意识经验或感受性难题,亦即哲学上历史悠久的心身关系问题的当代形态。 由于迄今为止的各种物理主义理论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哲学家便基于当代哲学科学背景提出了不同形式的所谓“新二元论”解决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查尔默斯提出的“自然主义二元论”(naturalistic dualism)。那么,这种所谓的“新二元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二元论?它与我们迄今为止的基本科学理念是何种关系?它与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又是何种关系?是否构成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挑战?鉴于“自然主义二元论”在当今心灵科学哲学领域的广泛影响,以及国

5、内一些研究文献对该理论的某种误解,有必要对此进行扼要辨析。 二 各种物理主义理论及其困境 心灵科学哲学作为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方法论体系的哲学学科,发轫于20世纪早期,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如今,不仅已经“取代语言哲学成为当代哲学中最重要的学科”,而且“成为在哲学各领域甚至在哲学以外许多学科延伸触角的庞然大物”。概括地讲,当代心灵科学哲学的目标就是基于当代哲学科学背景研究精神事件和精神状态的本质和属性:精神现象(相对于物理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以物理方式运作的脑怎么产生非物理的精神现象?物理的东西怎么能够在非物理的心中产生一种效果?在心中发生的非物理的事件怎样作用于物理的身体

6、?意识、意向性、主观性、心理因果等精神现象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在探索和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当代心灵科学哲学的主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理主义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功能主义、还原主义和同一主义。 首先,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困难。功能主义曾是当代心灵科学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按照功能主义,心和脑(身)的关系就是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就像计算机的程序与硬件的关系一样:心灵就是在大脑这个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就是一套程序,其运作过程正如由各种物理材料制成的图灵自动机的运行程序一样,对特定的感觉输入自动地按照程序给出特定的输出。所谓“疼痛,或处于疼痛的状态,就是整个有机体的一种功能状态”;这种功能状态完全可以通

7、过作为有机体模型的图灵机来理解。功能主义受到多方面的批判。其一,完全忽视心灵的现象性质即感受性特征。人们对特定疼痛的特殊感受、对鱼市特殊味道的那种特殊经验等是真实存在的,而功能主义完全忽视这一点。其二,完全否定了心灵所具有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特征:对同样的刺激输入,具有心灵的人类自主体可以选择作出完全不同的反应;但程序控制的自动机却只能作出固定的反应。其三,心智状态是有语义内容的,而功能主义却仅仅把心灵处理为语法系统,否定了人类心灵的理解特征。正如塞尔的“中文屋”论证所表明的。 其次,还原主义理论及其困难。还原主义试图通过把心灵状态还原为脑的生理物理状态来解决精神现象的属性和本质问题。按照还原主义

8、,虽然心智状态看上去是与脑的物理状态不同的状态,但心智状态可以还原为脑的物理状态。那么,又如何还原呢?还原主义认为特定的心理状态能够通过脑的特定的物理状态来解释。的确,如果真能够把心灵状态还原为脑的物理状态,那么心身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遗憾的是,无论是试图把心智过程和心智状态还原为脑的物理化学过程和物理化学状态的早期还原主义,还是试图用自然化意向性来还原心智状态的后期理论,都未能真正实现心智状态到脑状态的还原。其一,特定的心理状态是有特定内容的、是有感受质的,在把心智状态还原为脑的物理状态时,必然丢掉这些方面。既然这种还原必然丢掉这些重要方面,那就表明心智状态不能还原为物理状态。其二,自然主义还

9、原论以因果性来还原意向性的策略也并不成功。如果特定的心智意向状态是由某种对象因果地引起的特定脑状态,那就不可能出现错误表征的情况;然而,把远处的牛错认为马之类的错误却是经常出现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析取问题”。这表明,对意向内容的自然主义的、因果性的说明不能成立,心智状态不可能通过自然化意向性的方法还原为脑的物理状态。 最后,同一主义理论及其困难。同一主义是物理主义的另一种形式,其核心思想在于把心理过程等同于脑的物理过程,把心理状态等同于脑的物理状态,主要包括“类型类型”同一论和“殊型殊型”同一论两种形式。“类型类型”同一论试图通过把某一类型的心智状态都等同于某一种神经生理状态来解决心脑同一问题

10、;“殊型殊型”同一论则主张每一特定的心智状态殊型事例都同一于特定的殊型神经生理事件。同一论认为,正如温度就是分子的平均运动、闪电就是电子的发散一样,心理过程或状态就是脑的物理过程或状态。疼痛就等同于(比如)C神经纤维的激活。同一主义心身理论也受到多方面的批评和挑战。其一,完全无视意识经验或感受性的存在。特定的神经纤维激活会引起疼痛,但疼痛绝不仅是特定神经纤维的激活,而且存在更多的东西。每个人都知道,第一人称所经历的疼痛决不可能等同于第三人称观察的C纤维激活。失疼症患者虽然也激活了C神经纤维,但却可以没有疼感。其二,即便具有同样神经生理状态的人具有同样的心理状态,具有同样心理状态的人也不可能都具

11、有同样的神经生理状态。认为处于(比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一信念状态的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神经生理状态,是难以令人置信的。既然具有相同心理状态的人可以具有不同的神经生理状态,那么,心理过程或状态与物理过程或状态就不是完全同一的。 由于物理主义理论面临难以克服的困境,一些心灵科学哲学家便另辟蹊径来求解精神现象的属性和本质,“自然主义二元论”就是在这样的哲学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心灵科学哲学理论。 三 自然主义二元论及其昭示的新科学理念 自然主义二元论由澳大利亚心灵科学哲学家查尔默斯于1995年在直面意识难题一文中首次系统论述,并在意识的心(1996)、再论意识难题(1997)等论著

12、中进一步发展,是一种不同于物理主义的心灵科学哲学理论。该理论对意识经验、感受性乃至广义精神现象的属性和本质,提出了一种自认的“二元论”解释,在当代心灵科学哲学领域乃至本体论、认识论等相关哲学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概括地讲,自然主义二元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意识问题分为意识的易问题和意识的难问题两类。所谓意识的易问题即与心智的认知性功能相关的那些问题,诸如识别能力、归类能力、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能力,整合信息能力,报告心智状态的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等;所谓意识的难问题即关于意识的经验性、感受性或主观方面的那些问题:当我们认知或知觉的时候,既存在着处理相关信息的意识活动,也存在着对

13、相应意识的经验性、感受性或主观方面。对此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究竟为什么存在那个伴随着感觉信息的知觉”、“为什么脑处理信息的所有过程都被一个经验性的内部生命所伴随”、“为什么各种认知和行为功能的执行都被相应的经验所伴随”。查尔默斯认为,对于意识的“易问题”,至少在原则上都可以依据认知的或神经生理学的模型科学地作出解释,尽管我们至今远未接近于对这些意识现象的解释;而对于意识的经验性这个“难问题”,我们却不可能进行这种类型的回答,因为存在着从客观性到主观性的解释鸿沟,已有的物理主义都不能对意识的经验性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其次,当我们自然主义地面对意识问题时,我们必须承认:有一些生物具有主观的意识经

14、验,这种主观性的意识经验是进化到一定阶段的生物所具有的自然现象。由于迄今为止的所有物理主义理论均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意识经验问题,而且解释鸿沟也表明,现有科学框架下的物理主义进路根本不可能解决意识经验问题,所以,解决意识经验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承认意识是原则上不可还原为任何可能的物理属性的一种基础属性。至此,查尔默斯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其所称的自然主义二元论理路:意识经验确实存在,而既有的物理主义和将来可能的所有物理主义都不可能解决意识的经验性问题,所以,意识经验是与物理属性一样的基础属性。那么,作为基础属性的意识与物理属性是何种关系的问题,这正是我们理解和评价自然主义二元论的关键。 再次,按照查尔

15、默斯的说法,意识经验是从一种物理基础上出现的,意识的经验性和第一人称的主观性完全由脑中较低层次的神经生物学过程所引起,尽管它不可能还原为第三人称的物理现象,但它是实在世界的实在现象。虽然意识的经验性和主观性是比神经生物学更高层次上的存在,但却是作为脑系统的特征在脑中被实现的。也就是说,意识经验、意识的主观方面虽然是不能通过物理属性进行解释的独立属性,但它是以脑的神经生物学过程为基础的,是在脑的神经生物学过程中实现的。那么,又如何对意识及其与脑的神经生物学过程的关系作出合理性的解释呢? 最后,查尔默斯认为,为了解释意识经验,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探索,因为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解释方法都不能满足需要:无

16、论是克里克和考奇提出的“意识的神经生物学理论”,还是巴尔斯提出的“意识的认知理论”,都没有解释意识的经验性问题。因为,一个完整的意识理论不仅要说明哪个脑过程引起了经验,它还必须说明为什么引起经验、以及怎样引起经验,它必须建立起从脑过程到意识经验的说明之桥。为此,必须把某种全新的、非物理的经验能够从其中引出的特征添加到我们的本体论中,简言之,我们必须把意识经验本身作为世界的基本属性,与质量、电荷、时空等同等对待。同时,还必须把一种新的心理物理原理添加到基本自然规律系列中,这些新的基本原理将告诉我们意识经验怎样依赖于世界的物理特征。这些心理物理原理将不干扰物理定律,它们只是对物理理论的一种增补:物

17、理理论给出各种物理过程的解释,而心理物理理论则告诉我们这些物理过程怎样出现了经验性和主观方面。虽然意识经验依赖于物理过程,但这种依赖不可能仅仅从物理定律导出,所以,新的基本原理的核心将是给予我们额外的、架设解释之桥的因素。查尔默斯还进一步从结构的一致性原理、组织的恒定性原理和信息的双方面原理等描述了这种新型意识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四 自然主义二元论的科学/哲学理解 应该说,这种冠以“自然主义二元论”名目的心灵科学哲学理论的确为我们解决意识的感受性、主观性问题,乃至精神现象的本质和属性问题,提供了一条令人耳目一新的科学研究进路。在心灵科学哲学当下步履维艰、难以为继的情势中,它的确给人们带来了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然而,其“二元论”的名称却似乎昭示着它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对立、挑战和否定,而否定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不仅难以为当代大多数心灵科学哲学家所接受,而且也是现当代人类思想文化范式所不容的。因为唯物主义世界观正是现当代人类文化体系的核心和基石所在。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所谓的“自然主义二元论”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二元论”,它究竟是否构成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挑战。笔者认为,“自然主义二元论”的确为认知科学和心灵科学哲学开创了一条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进路,但这一研究进路并不构成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挑战和否定。原因在于:查尔默斯的所谓“自然主义二元论”实质上并不是世界观意义上

19、的二元论,而是在特定前提下构建的一种特设性心灵解释理论。 众所周知,在现当代哲学中,作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对立面(或世界观意义上)的二元论哲学肇端于笛卡尔,这种世界观意义上的二元论有两个核心要点:第一,断定作为“思的事物”、作为与身相对立的“心”的“我是一个真实的事物而且真实地存在”;第二,断定这个作为“思的事物”的“心灵”或“自我”是在本体论上独立于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精神实体。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要件才能称为世界观意义上二元论,也只有具备这两个要件的二元论才构成对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和否定。我们以此来考察查尔默斯的所谓“自然主义二元论”,就会发现,它根本就不具备这两个要件,尤其是第二点。因此,即便这

20、一心灵科学哲学理论是成立的,它也并不构成对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挑战。 其一,与笛卡尔式的“标准”二元论不同,自然主义二元论并不是把“意识经验”看作与物质实体对等的精神实体,而是看作特定物质实体(比如人脑)所显现的一种不可还原的“基础属性”。尽管查尔默斯把它确立为不可还原的、与质量和电荷一样的世界的基本属性,但它终究只是物质实体的一种属性。而这与当代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并无矛盾。也正如查尔默斯自己所说:“假定物理学已经援引的那些属性之外的基本属性与关于世界的科学观点是完全相容的。这里没有什么东西与物理学理论中的任何东西相矛盾;我们只需要再增加桥接原理(bridging principles)来解释

21、(意识)经验怎样从物理过程中出现即可。”的确,探索并发现某些物质实体的不可还原的基础属性,这不仅与唯物主义世界观毫无抵牾之处,而且正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所在。 其二,查尔默斯虽认为意识经验不能还原为第三人称的物理过程,但也主张意识经验要依赖于特定的物理过程而存在,而非独立存在。通过把宏观层次的现象还原为微观层次的物质作用过程来解释宏观现象,是近现代科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解释方法。当代心灵科学哲学的主流也承袭了这种方法,均试图通过还原论方法来解释人类认知和心智现象。如前所述,采取这种方法的心灵理论均在意识经验问题上遇到本质上难以克服的困难。如果我们不愿意像穆克金(C.McGinn)那样,认为意识经

22、验问题超越了人类的智力范围,“我们不可能解决心身问题”,那我们就必须把意识经验接受为不可还原为物理过程的基本属性。这也是查尔默斯提出自然主义二元论的主要原因所在。问题是:把意识经验接受为不可还原为物理过程的基本属性,是否与当代唯物主义世界观相对立。笔者认为,如果把这种不可还原为物理过程的基础属性确立为独立于任何物理过程和物质实体的东西,那就的确成了与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立的二元论;但如果承认“意识经验”不可还原的同时,又承认这种独特的基础属性并不能独立于物理过程和物理实体而存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元论、就不构成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挑战。既然查尔默斯明确地认为“意识经验依赖于物理过程”,他的“不可还

23、原的意识经验理论就是要阐明意识经验怎样依赖于世界的物理特征的那些原理”,就是要“告诉我们意识经验从物理属性中出现的方式什么类型的物理属性与何种意识经验的出现相关联,以及对于任何给定的物理系统我们能够期望它产生何种意识经验”(11)。他的理论就不是真正意义的二元论,因而并不构成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挑战。 其三,从查尔默斯对其“非还原意识理论”的概略描述来看,他的所谓“自然主义二元论”也完全是有名无实的。按照查尔默斯的描述,被归为“自然主义二元论”的“非还原意识理论”包括三类基本原理:结构的一致性原理、组织的恒定性原理和信息的双方面理论。而他对这三条原理的描述却恰恰表明了意识经验对物理过程的依赖。先

24、看结构的一致性原理,本原理旨在确立特定的意识经验与特定的知觉信息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对应性和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恰恰表明了意识经验来源于客观对象的感官刺激信息,并在内容和结构上被知觉信息所决定,而不是什么超物质的神秘现象。再看组织的恒定性原理,按照查尔默斯的说法,该原理意在表明:“任何两个具有同样功能组织的系统,将具有质量上同一的经验。如果神经组织的因果模型被(例如)硅片复制,既复制每一个神经元也复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那么两者将会出现同样的经验。”(12)这表明:第一,意识经验出自特定的物质结构和因果模式,只要有相应的物质结构和过程,就会有同样的意识经验;第二,意识经验只是特定物理结构模型

25、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只要具有特定的因果结构模型,无论神经元系统还是硅片系统,就都具有这种属性。这不正是当代唯物主义的一贯立场吗?至于作为该理论基本原理的信息的双方面理论,其核心是强调:“信息有两个方面:物理的方面和现象的方面。而意识经验这个现象方面是从信息的物理方面出现的。”(13)把信息区分为物理方面和现象方面,是查尔默斯的重大创造。其以这一理论概略描述的产生意识经验的机制也的确是有说服力的。但这一理论不仅不支持二元论,反而支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因为他一再强调信息的现象方面是随着其物理方面在状态空间的特定变化而出现的。正如他本人所总结的:“基于信息的双方面理论,我们可以对世界的本性作如下的形而上

26、学推断:物理学只是外在地描述世界的基本实体,并不涉及这些物理实体的内部本性物理实体的内部属性就是它们的现象性属性,现象性属性就是信息的内部方面。”(14)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一方面,查尔默斯以“自然主义二元论”命名的这种心灵哲学理论,实质上是在承认物质实体和物理过程第一性的前提下,解决意识经验问题的一种特设性理论,并不是世界观意义上的二元论,因此,与唯物主义一元论并不处于同一哲学层面,并不构成对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挑战。另一方面,查尔默斯的确以“自然主义二元论”名义凸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即:解决意识的第一人称经验性和感受性问题,可能真的需要我们转换现当代这种以所谓“客观性”、“公共可观察

27、性”为本质特征的科学研究范式,而把“意识经验”接受为不可还原的基础属性。基于此,笔者以为,尽管“二元论”的名称既名不副实,也不合时宜,但查尔默斯提出的“在我们既有的本体论中引入新的要素和基本原理来解决意识经验问题”的科学研究纲领,完全符合科学精神,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或许这正是历史悠久的心身问题获得最终解决的恰当进路。 国内心灵科学哲学领域关于查尔默斯的“自然主义二元论”(以及类似理论)的评述和研究存在一些需要纠正的误区。一是把当代心灵科学哲学框架下具有特定理论内涵的“自然主义二元论”(以及类似理论)与世界观层面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相提并论,把“自然主义二元论”(以及类似理论)看作笛卡尔式二元论的当

28、代发展,并进而认为“如果说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仍有两种倾向或两条路线的斗争的话,那么新二元论与唯物主义的论战就是”,(15)“主观特设性假说与各种形式的唯物主义的斗争可以说是传统斗争的继续”(16)。二是把当代心灵哲学中具有特定理论内涵的“唯物主义”、“物理主义”等概念和理论,与世界观意义上的“唯物主义”概念和理论作为同一概念不加区别地互换使用。其实,这两个“唯物主义”概念是有着许多实质性区别的。尤其在中国哲学思想背景下,把当代心灵哲学中的这类理论如其本然地称为“物理主义”是更为恰当的。三是过度扩张和泛化“二元论”概念的含义,认为“任何理论,只要不把意识等同于或还原于大脑过程,那么就都可以看作二

29、元论理论。各种形式的功能主义、随附论唯物主义、异常一元论、承认自然现象有层次性的各种自然主义就都成了二元论家庭的成员”(17),并进而声称:“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自然主义的发展,大多数哲学家都以克服和超越二元论为出发点,但最终却都投入了二元论的怀抱。”(18)如果这样理解“二元论”及其相关问题,就连辩证唯物主义也将成为“二元论”,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也不同意把意识简单地等同于大脑过程。其实,承认“意识经验”、“感受性”等现象不可还原,并不必然走向“二元论”,更不必然成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对立面。当代著名心灵哲学家约翰塞尔的“生物自然主义”理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其理论既坚持和论证了“意识经验”、“感受性”等现象的不可还原性,也深入论述了其与世界观上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统一性。理清当代心灵科学哲学中的这些基本概念,将会有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