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1Page102目 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nngy)技术推广法1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gunl)办法112012年山东省畜牧业主导(zhdo)品种和主推技术 24微生态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31微生态知识问答36兽药安全使用知识38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45肉鸭饲养管理技术52肉牛饲养管理技术及疾病防 63生猪常见疾病及防治71育肥羊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防治8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judng)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
2、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zhx) 胡锦涛 2012年8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nngy)技术推广法 (1993 年 7 月 2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 次会议通过;根据 2012 年 8 月 31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28 次会议 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 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三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f l z rn)第六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
3、撑保障(bozhng)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zhdng)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 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三)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 (四)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五)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 (六)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七)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八)其他(qt)农业技术。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
4、,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o xio)、生态、安全农业。 第四条 农业(nngy)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二)尊重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 (五)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注重生态效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
5、技术。国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效率。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zhch)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nngy)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 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八条 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gngzu)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奖励。 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范围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同级
6、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同级人民 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关工作。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第十条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国家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一条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 履行下列(xili)公益性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nngy)技术的引
7、进、试验、示范; (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zihi)的监测、预报和预防; (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 (四)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 (五)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服务; (六)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 根据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以及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和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或者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 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
8、农业技术 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三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jgu)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等合理确定,保证公益性职责的履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第十四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符合岗位职责要求。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聘用的新进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
9、有大专以上有关专业学历,并通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水平考核。自治县、民族乡和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可以聘用具有中专有关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其他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到基层从事农业技术 推广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吸引(xyn)人才,充实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民技术人员协助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按照规定给予补助。农民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并发给证书。国家农
10、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加强对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的指导。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zzh),应当推动、帮助村农业技术服务站点和农民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第十六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tugung)工作,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将其科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绩作为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的重要内容。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农场、林场、牧场、渔场(y chn)、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面向社会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群众性科技组织,发挥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11、第三章 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第十九条 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当列入国家(guji)和地方相关发展规划、计划,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会同科学技术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应当把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其科研成果可以通过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单位进行推广或者直接(zhji)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国家引导农业科研单位和有关学校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的农业技术,必须(bx)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
12、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根据自愿的原则应用农业技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推广农业技术,应当选择有条件的农户、区域或者工程项目,进行应用示范。第二十三条 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组织农业劳动者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其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林业、水利、科学技术等部门应当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开展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rnyun)和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国家鼓励社会
13、力量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第二十四条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认真履行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公益性职责,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农业技术,实行无偿服务(fw)。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外的单位及科技人员以技术转让、技术 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和技术入股等形式提供农业技术的,可以 实行有偿服务,其合法收入和植物新品种、农业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进行农业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和技术入股,当事人各方应当订立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应用(yngyng)先进农业技术提供有关的技术服务。 第二十六
14、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以大宗(dzng)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的农业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引领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ky)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第四章 农业(nngy)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第二十八条 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按规定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各级人民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以及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的渠道,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中央财政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给予补助。县、乡镇国家农业
15、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经费根据当地服务规模和绩效确定,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或者挪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和改善县、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待遇,并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保持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对在县、乡镇、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应当以考核其推广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绩为主。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bx)的试验示范场所、办公场所、推广和培训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示范场
16、所、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不受侵害。 第三十一条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县级以上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有计划地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rnyun)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专业进修,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乡镇(xingzhn)人民政府应当对其管理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考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建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责任制度和考评制度。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的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其业务考核、岗位聘用以及晋升,应当充分听取所服务区域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服务对象的意见
17、。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其业务考核、岗位聘用以及晋升,应当充分听取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服务对象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可以(ky)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第五章 法律责任(f l z rn)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gudng)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五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由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
18、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向农业劳动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未经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或者安全性的农业技术,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强迫农业劳动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农业技术,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截留或者挪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 则第三十九条 本法自公布(gngb)之日起施行。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 山东省畜禽养殖(yngzh)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月22日省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
19、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姜大明 二一一年二月(r yu)二十六日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gunl)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养殖和畜禽养殖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畜禽养殖工作应当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合理布局、规范发展、生态循环、安全高效的原则,实行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措施加强畜禽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养殖用地、畜禽防疫、资金保障等重大问题,促进现代畜牧
20、业发展。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fz)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的监督管理。发展改革、财政、科技、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卫生、价格、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zhz)分工,做好畜禽养殖相关的管理工作。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yngdng)采取措施,支持和引导畜禽养殖、加工、销售以及相关单位和个人依法组建或者加入畜禽养殖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畜禽养殖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自律管理,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为成员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提高畜禽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第二章规划布局第七条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省畜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
21、规划和城乡规划,编制全省畜禽养殖布局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省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和区域优势,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畜禽养殖布局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八条编制畜禽养殖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农业生产(shngchn)、畜产品加工等实际情况,科学划分畜禽养殖区域,优先扶持发展生态循环养殖。第九条下列区域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为禁止(jnzh)养殖区,并向社会公布:(一)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调水工程干线(gnxin)及其设施的保护区域;(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
22、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四)环境质量达不到功能区标准的区域;(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区域。在禁止养殖区内,不得新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已经建成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限期关闭或者搬迁。第十条下列区域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为控制养殖区,并向社会公布:(一)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和重要的河流、湖泊周边地区;(二)高密度饲养区;(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区域。在控制养殖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数量和规模,不得(bu de)新建小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第十一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yngdng)符合下列要求:(一)符合城乡规划,地势、水源(shuyu
23、n)、土壤、空气符合相关标准,距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1000米以上;(二)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区域;(三)距离其他畜禽养殖场或者养殖小区1000米以上;(四)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等区域1500米以上;(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第十二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当地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并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二)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防疫条件;(四)有对废水、异味、畜禽粪便和其他固体废
24、弃物进行治理和综合利用的设施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五)场(区)建设布局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污物处理区明显分开;(六)法律(fl)、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同一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内不得饲养(syng)两种以上的畜禽。第三章备案(bi n)管理第十三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设计规模达到下列标准的,畜禽养殖者应当将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地址、畜禽品种和养殖规模,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生猪存栏200头以上;(二)牛存栏50头以上;(三)羊存栏200只以上;(四)家禽存栏3000只以上;(五)兔存栏30
25、0只以上。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备案规模标准,由设区的市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确定。第十四条畜禽养殖者应当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备案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备案登记表;(二)畜禽养殖者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四)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区位(q wi)图、平面布局图;(五)生产(shngchn)管理和畜禽防疫制度;(六)污染防治(fngzh)设施验收文件。第十五条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备案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并发给畜禽养殖
26、代码;不符合条件的,应当提出整改要求,达到条件要求后给予备案。备案格式由省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畜禽养殖代码由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统一编号。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第十六条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及时通报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按规定汇总报上一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第十七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名称、养殖者、养殖地址、畜禽品种或者养殖规模发生变化的,应当向原备案的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变更;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变更手续。第四章生产管理第十八条畜禽养殖者是畜产
27、品质量安全(nqun)第一责任人。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畜禽养殖技术标准进行饲养,建立健全生产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cush),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第十九条畜禽饲养人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健康(jinkng)标准,并接受专业知识培训。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畜禽饲养工作。第二十条畜禽养殖者应当为其饲养的畜禽提供适当的繁殖条件和生存、生长环境,提倡动物福利。禁止使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制品废弃物饲喂畜禽。第二十一条畜禽养殖者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使用规范,科学、合理使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假、劣兽药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以及其他投
28、入品。第二十二条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畜禽进场检疫和日常防疫消毒、落实强制免疫计划并建立免疫档案,并配合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畜禽疫病检测检验和重大疫病控制等工作。第二十三条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畜禽加施畜禽标识。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得(bu de)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第二十四条发生畜禽传染病或者疑似传染病时,畜禽养殖者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疫情,不得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trn)报告动物疫情。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畜禽养殖(yngzh)者应当服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采取的防治措施,并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对有关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或者隔离治疗。第二十五
29、条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疫区或者受威胁区内的畜禽养殖者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迅速、有效地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措施。第二十六条畜禽养殖者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理规程,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因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死亡或者扑杀的染疫畜禽,应当送交指定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进行处理。禁止销售、加工或者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第二十七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确保废水、异味、畜禽粪便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保证污水达标排放。鼓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将畜禽粪便生态还田或者用以生产沼气、有机肥料,实现废水、废气和其他
30、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禁止将畜禽粪便、沼液、沼渣或者污水(w shu)等直接向水体或者其他环境排放。第二十八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建立并实行药物残留(cnli)检测制度。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出售畜禽,应当向当地(dngd)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提前报检,取得有效的检疫证明。禁止出售未经检疫、检疫不合格或者药物残留超过国家标准的畜禽。第二十九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下列事项:(一)畜禽的品种、来源、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和进出场日期;(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名称、来源、规格、批号、批准文号,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
31、化处理情况;(五)奶畜应当载明生鲜乳的生产、检测、销售情况;(六)畜禽养殖代码、动物防疫合格证;(七)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还应当载明生鲜乳生产、销售(xioshu)情况。养蜂场应当建立养蜂档案,蜂产品出售时应当加贴蜂产品标识。畜禽养殖档案应当真实、完整,不得伪造(wizo)。养殖档案的保存时间为:商品猪和家禽2年,牛20年,羊10年,其他畜禽2年。第五章扶持(fch)措施第三十条省科技、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畜禽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纳入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并支持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单位从事畜牧业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技
32、术的研究,促进现代畜牧业的技术进步。第三十一条省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科技、财政部门应当在项目安排、创新奖励、资金扶持等方面,支持畜禽养殖、良种推广、疫病防治、饲料生产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经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优先享受国家和省相关扶持政策。第三十三条建立和完善畜牧机械购置补贴制度。对购买列入国家和省支持的农业机械推广目录的畜牧机械产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
33、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优先安排(npi)补贴资金,予以重点扶持。第三十四条畜牧兽医(shuy)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畜禽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的工作(gngzu)经费。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示范奖励等措施,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鼓励分散饲养向集约饲养方式转变。鼓励畜禽养殖者、畜产品加工企业和畜产品经营者进行联合,实行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保险机构开展动物疫病保险,鼓励畜禽养殖者参与动物疫病投保。第三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
34、用总体规划。畜禽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鼓励畜禽养殖者利用荒山、荒滩、荒地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地从事畜禽养殖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畜禽养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依法关闭、搬迁或者不再从事畜禽养殖活动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整治措施,对其进行复垦治理,改善(gishn)环境,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上(yshng)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科技、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畜牧兽医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为畜禽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服务。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畜
35、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fl)、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种畜禽质量以及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畜禽养殖布局规划,完善备案程序,组织实施畜禽生产规范,指导安全生产,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畜禽生产规范由省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在畜禽养殖监督检查工作中,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对畜禽养殖(yngzh)场、养殖小区进行现场检查;(二)调查了解畜禽养殖和畜产品质量(zhling)安全的有关情况;(三
36、)查阅、复制与畜禽养殖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yugun)的记录和其他资料;(四)依法查封、扣押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畜产品。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对畜禽养殖环境、疫病、投入品以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计划,按计划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监督抽查不得重复进行,监测结果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畜禽标识信息数据库及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健全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健全畜禽养殖者诚信档案制度,对畜禽养殖者的违法活动、不良行为等情况予以记录并公布;公布的内容不得涉及畜禽养殖
37、者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第四十三条鼓励单位和个人对畜禽养殖进行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畜禽养殖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揭发和控告。有关部门收到检举、揭发和控告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第七章法律责任(f l z rn)第四十四条畜禽养殖者违反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动物防疫、环境保护(hunjng boh)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规章已经作出处罚规定的,依照相应的规定予以处罚。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畜禽养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zlng)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一)使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制品废弃物饲喂畜禽的;
38、(二)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的;(三)销售、加工或者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的;(四)出售药物残留超过国家标准的畜禽的。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未建立养殖档案、伪造养殖档案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养殖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七条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对符合条件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按规定进行(jnxng)备案或者发给畜禽养殖代码的;(二)对备案的畜禽养殖场
39、、养殖小区(xio q)收取费用的;(三)不履行检查监督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wi f xn wi)不予查处的;(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第八章附则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养殖者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按本办法规定办理备案手续。2012年山东省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第一(dy)部分 主导品种(15个)(一)荷斯坦奶牛(nini):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二)鲁西黄牛:适宜在沿黄地区(dq)推广养殖。(三)杜、长、大种猪: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四)鲁莱黑猪: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五)鲁农1号猪配套系:适
40、宜在全省推广养殖。(六)杜泊羊: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七)小尾寒羊、洼地绵羊:适宜在全省平原地区推广养殖。(八)文登奶山羊、崂山奶山羊:适宜在鲁东和鲁中南地区推广养殖。(九)汶上芦花鸡: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十)鲁禽1号、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十一)罗斯308肉鸡: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十二)海兰褐蛋鸡: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十三)枫叶鸭: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十四)康大1号、2 号、3号肉兔配套系:适宜在全省推广养殖。 (十五)鲁黄1号紫花苜蓿和鲁贮1号青贮(qngzh)玉米: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第二部分(b fen) 主推技术(14项) (一)奶牛高效生态养殖(yngz
41、h)技术主要技术内容:1、奶牛分阶段测料配方技术:奶牛养殖场区测定饲料原料化学成分,套算营养成分,按饲养标准制定犊牛、育成牛、干奶牛、泌乳牛饲养方案,实行分阶段饲养。2、DHI测定饲养管理应用技术:奶牛养殖场区建立规范系谱档案,对泌乳牛进行规范的DHI测定,应用DHI测定数据发现和改进饲养管理问题。3、选种选配技术:奶牛养殖场区建立核心群,有计划地选择候选公牛和进行有计划的选配。4、发情辅助诊断技术:能繁母牛佩戴计步器,通过记录和分析运动量,诊断疑似发情母牛。5、固液分离、废液还田技术:收集或沼气处理后粪污实行固液分离,固体经堆肥或有机肥加工处理还田,废液(沼液)防渗池存放,适宜时机灌溉周边农
42、田。(二)优质肉牛与高档牛肉生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主要技术内容:1、高档肉牛优良种质的引高效扩繁技术。推广人工授精技术,母牛受胎率提高技术、妊娠保胎与分娩技术、母牛科学喂养技术,提高母牛的繁殖率、犊牛的成活率,扩大高档肉牛生产群体。2、优质高档肉牛精准化饲喂技术。根据肉牛生长发育的规律和营养需要特点,推广肉牛的分阶段饲喂技术;分阶段的粗饲料、青饲料和精饲料搭配技术;分阶段精饲料配方调整与配合技术,缩短肉牛生产的资金周转时间,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3、高档牛肉的屠宰加工技术。推广肉牛充分放血的宰杀技术、胴体充分成熟技术和胴体分割技术,提高牛肉的风味和档次。4、高档肉牛育肥疫病防治综合技术与育肥粪污处
43、理技术。(三)畜禽发酵(f jio)床养殖技术推广主要技术(jsh)内容:1、适宜发酵床养殖畜禽品种的筛选与推广。重点在生猪、蛋鸡、肉鸡、肉鸭等畜禽品种上应用推广。2、发酵床养殖畜禽舍的建筑设计技术。推广发酵床畜禽舍,猪舍重点推广省畜牧总站5项专利技术,家禽舍重点推广发酵床标准化禽舍、塑料棚舍建设与改造技术。3、发酵床(垫料)的制作与管理技术。根据不同畜禽排泄物和排泄量筛选垫料原料及菌种制作发酵床,推广垫料筛选与利用技术、发酵池建设及垫料铺设技术、发酵床日常维护与高温寒冷季节特殊管理技术等。4、配套饲养管理技术。推广科学饲喂、舍内环境控制、科学免疫(miny)、营养调控等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44、。(四)肉羊规模化育肥与优质肥羔生产技术推广主要技术内容:1、优质母羊扩繁技术。主要包括济宁青山羊、沂蒙黑山羊、莱芜黑山羊等地方特色品种的快速扩繁,增加羊源;利用小尾寒羊、洼地绵羊、鲁北白山羊等多胎品种作母本,与专门化肉羊品种进行经济杂交,生产优质肥羔。2、规模化育肥技术。围绕规模场自繁自育和异地集中育肥两种技术模式,重点开展羔羊培育、育肥羊饲料生产与饲喂、商品肉羊快速育肥、适期出栏、规模化羊舍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推广。3、规模化饲养疫病综合防制技术。以规模化饲养场为重点,开展常见病和重要疫病综合防制技术推广。(五)畜牧业数字化生产(shngchn)管理技术主要(zhyo)技术内容:1、
45、奶牛发情信息化监测技术。利用发情计步器等数字化手段确定奶牛发情、配种时间。2、畜禽精准饲喂(s wi)技术。3、数字化育种技术。4、畜禽电子无针注射技术。5、奶牛、生猪、肉羊生产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6、畜产品可追溯信息化管理技术。7、畜禽环境自动调控技术。8、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技术。(六)生猪高效繁育配套技术推广主要技术内容:1、推广采用高繁、抗逆母猪品种。推广专门化的二元及二元杂等母系母猪,实施母猪优选方案,保持母猪群体具有合理的胎龄结构和较高的繁育效率。2、人工授精技术。主要包括提高种公猪生产水平、精液稀释、保存、输精技术等。3、饲料原料净化和营养调控技术。推广玉米过风过筛清洗、玉米
46、脱霉等技术去除霉菌毒素,把好原料关。4、母猪高效繁殖技术。实施母猪精准饲养和仔猪优饲,根据母猪生产各环节生理特点搞好营养调控、妊娠母猪电子饲喂、产房母猪电脑控料等技术。5、仔培环境控制技术。推广红外辐射、电热板、水暖地板、新型恒温保温箱等技术的应用,确保哺乳和保育猪具有良好的生长小环境,提高其成活率。6、猪群科学防疫技术。推广科学的防疫程序,确保免疫科学有效。(七)优质饲草生产与加工利用(lyng)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主要(zhyo)技术内容:1.优质苜蓿(m xu)生产利用及质量控制技术,选种高产优质苜蓿品种、苜蓿平衡配方施肥增产技术、苜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杂草防控技术、机械化收获利用技术、加
47、工调制技术、产品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技术。2.推广饲草为主精料为辅的“苜蓿种植奶牛养殖”的奶牛健康养殖模式。3.全株青贮玉米高产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选择种植青贮玉米品种,示范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与加工调制技术。4.推广粮用型玉米适期收获制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技术。5.优质饲草均衡供应技术,农作物秸秆生产高能饲草利用技术、藤蔓揉搓和粉碎加工利用技术以及秸秆制作青贮微贮饲料技术。 6.粮-草轮作、间作和套种技术,示范人工种草养畜模式和畜禽青绿饲料周年均衡供应技术。7.林草共生技术,示范林下畜禽生态养殖。(八)优质蜂蜜生产及蜜蜂授粉技术主要技术内容:1、蜂群快速春繁技术。2、蜜蜂安全高效饲养技术。3、科学
48、的蜂病防控技术。4、良种蜂王推广及运用强群饲养技术大量培育适龄采集蜂。5、采蜜群组织技术。6、优质原蜜生产技术。7、蜜蜂授粉技术规程推广。(九)优良鸡种及安全高效(o xio)配套生产技术推广主要技术(jsh)内容:1、鲁禽1号麻鸡配套系、鲁禽3号麻鸡配套系,加工型优质(yuzh)肉鸡(青脚白羽)、土种蛋鸡、芦花羽等鸡种推广。2、优质肉鸡和土种蛋鸡配套营养技术。3、优质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4、优质土种蛋鸡的配套饲养管理技术。5、地方良种鸡的疫病防控技术。(十)肉鸭新品种与配套饲养技术推广应用主要技术内容:1、枫叶鸭等肉鸭新品种的繁育推广。2、鸭舍标准化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鸭舍科学布
49、局、标准化建设、温湿度控制技术与设施装备。3、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枫叶鸭等雏鸭、成鸭新型饲料配方技术与标准化养殖配套技术体系。4、疫病科学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科学免疫、疫病快速诊断检测技术等。(十一)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推广 主要技术内容:1、牛羊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2、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3、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规范化采样技术。4、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规范化监测技术。5、病畜及阳性畜无害化处理技术。6、牛场和羊场规范化消毒技术。7、牛场和羊场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8、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科学防控技术。(十二(sh r))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技术推广主要(zhyo)技术
50、内容:1、科学用药技术。2、兽药残留控制技术。3、猪牛羊肉及尿中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非法添加物的快速(kui s)检测技术。4、生鲜乳中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的快速检测技术推广应用。5、畜产品实验室标准化检测技术。6、畜产品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构建。(十三)集约化繁育母猪饲料发酵湿喂技术推广主要技术内容:1、饲料发酵适宜菌种的筛选与推广;2、集约化饲养模式下不同繁育阶段母猪饲料发酵工艺优化与饲料配方技术;3、发酵饲料质量(蛋白质、粗纤维主要营养成分及微生物、PH等理化指标)鉴定技术;4、发酵饲料标准化饲喂技术(料型、喂量、次数等);5、猪舍、供料、供水设施卫生和安全配套技术。(十四)种
51、畜禽场疫病净化技术示范推广主要技术内容:1、种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等主要疫病净化技术。主要包括种猪场中猪瘟、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净化检测程序、净化检测技术规范、净化示范场建设。2、种鸡场禽白血病、鸡白痢等垂直传播疫病净化技术。主要包括种禽场中禽白血病和鸡白痢流行病学调查、净化检测程序、净化检测技术规范、净化示范场建设。3、种鸭场鸭病毒性肝炎、禽霍乱等主要疫病净化技术。主要包括种鸭场鸭病毒性肝炎与禽霍乱流行病学调查、净化检测程序、净化检测技术规范、净化示范场建设。微生态(shngti)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微生态制剂是由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shngzhng)促进物质组成,能有
52、效促进动物体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能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生产性能 。微生态制剂具有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作为世界公认的绿色动物饲料添加剂,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微生态制剂(zhj)的种类(1)益生菌 :使用指含活菌或菌体组分及代谢产物的生物制品,它经口或其它黏膜进入机体,可在黏膜表面处改善微生物区系的屏障功能或刺激特异、非特异性免疫。可利用益生菌开发(kif)无抗或少抗饲料、发酵饲料、发酵床养殖等新型技术和产品,研制出对动物及人类更安全、有效的微生物制剂。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杆菌。(2)益生元 : 在胃肠道的上部,不能被水解也不能被吸收,能选择性地
53、刺激肠内有益菌、双歧杆菌等生长繁殖并激活其代谢功能,能促进肠内健康优势菌群的构成并提高其数量,能增强宿主机体健康。目前多种具有良好益生元特性的物质被发现,如低聚糖、微藻及某些天然植物等,并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3)合生元 :是把指益生菌与益生元合并使用的制剂,具有双重作用。既可发挥(fhu)益生菌的生理性细菌活性,又可选择性增加这种菌的数量使益生作用更持久,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微生态调节剂。二、作用(zuyng)机理(1)维持(wich)消化道菌群正常化。 优势种群理论:宿主体内的正常微生物群存在一种或几种优势种群,优势种群的丧失就意味着微生态系统失调。动物的肠道微生态系中,厌氧菌占99% 以上
54、,直接充实有益的优势菌群,并使之在肠道内定植; 生物颉颃理论:正常微生物构成了机体的化学和生物屏障,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乙酸、乳酸和其他物质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形成化学屏障;微生物与有害菌竞争养分或竞争附着部位形成生物学屏障。所以补充微生态制剂可以形成这些屏障发挥生物颉颃作用; 生物夺氧理论:当动物肠道内的微生态系统失调,局部氧分子浓度升高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态制剂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消耗消化道内的氧气,造成不利于有害菌的环境; 产生不利于有害菌的产物,例如产生乳酸(r sun)过氧化氢 溶菌酶和抗菌物质等。(2)调节动物(dngw)消化代谢。有益微生物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例如酵母菌
55、和芽孢杆菌能产生脂肪酶、 淀粉酶和蛋白酶),直接消化饲料营养成分,有些微生物还能产生分解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酶或植酸酶,改善(gishn)消化道食糜的物理特性或消除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的生长。有益细菌可产生B族维生素,例如生物素等,提供营养物质。(3)防止产生有害产物。 家禽肠道内大肠杆菌活动增强时,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和胺,两者都具有刺激性和毒性。饲喂微生物添加剂可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和活动减弱,肠道粪便及门静脉血液中的氨量降低,阻止肠道内细菌产生胺及中和肠内毒素等(4)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功能。 益生菌产生多种抗生物质,如乳酸菌素、嗜酸菌素、杆菌肽等,以及产生有机酸、H2O
56、2等物质,能抑制(yzh)病原菌的生长繁殖。研究表明,益生菌能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增强机体的抗体水平,增加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三、微生态制剂(zhj)在畜牧业中已经取得的效果。在蛋鸡日粮中添加益生菌能提高(t go)蛋鸡产蛋率、降低料蛋比和改善健康状况。蛋鸡的产蛋量提高了 10.011.9 和料蛋比降低了13.015.1 。用微生态制剂给罗曼蛋鸡饮水,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了3.1 ,料蛋比较对照组低 0.07 ,发病率较对照组降低 4.05。在 39周龄海兰褐蛋鸡日粮中添加 0.15%的酵母培养物和 0.05%寡糖,试验组平均产蛋率,较添加 50 mg
57、/kg 金霉素对照组提高2.5% ,差异显著。将72头30日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按照体重相近、性别比基本相同的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饲料饲喂,试验组在常规饲料中添加0.25%的微生态制剂,均匀拌料后供猪自由采食。 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33.3%、料肉比降低了25.1%,发病率降低36.1%、在试验期 试验组每头猪可比对照组多收入22.64元。表明该微生态制剂有促进断奶仔猪生长、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且能较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在断奶仔猪中添加0.1%的益生素,结果使其日增重提高15.65%,饲料利用率提高14.53%。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的微生态制剂,与对照
58、组相比(xin b),日增重提高了11.4%,腹泻率降低了15%。在试验组母猪及其所产仔猪的饮水中添加含0.1%的微生态制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仔猪较对照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8.33% ,发病率降低30.31% ,试验组母乳的免疫球蛋白(IgA)浓度一直维持不变,对照组的浓度下降了4.2%。 微生态制剂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免疫器官(qgun)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 饲粮中添加芽孢(y bo)杆菌与寡糖混合物和芽孢。杆菌与链球菌混合物均能提高樱桃谷肉鸭的生长性能。料肉比降低11.15%。 饲粮中添加芽孢杆菌与链球菌混合物可提高樱桃谷肉鸭的胴体品质和免疫机能。净膛率提高0.9%。以商
59、品肉鸡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添加 0.1益生菌制剂,结果肉仔鸡(zi j)的生长速度、存活率等均高于抗生素组和空白组。用产蛋白酶的益生菌制备成益生菌剂饲喂肉鸡, 能明显促进消化道的生长发育,提高消化道重量指数 (消化道重/体重100),最高达 27.55(P0.01),因而能极显著促进(cjn)肉仔鸡的生长发育。蜡样芽孢杆菌制剂饲喂雏鸡后发现,试验组雏鸡中枢免疫(miny)器官生长发育较对照组迅速、成熟快,胸腺内淋巴细胞密度加大,血液中 T 细胞值较对照组高,法氏囊黏膜形成皱襞数量增加;用产蛋白酶的益生菌制备成益生菌剂饲喂肉鸡,能明显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提高脾脏、法氏囊、胸
60、腺指数分别可达18.47、6.42、41.46;微生态知识问答微生态制剂为什么能预防(yfng)疾病?提高机体本身(bnshn)的免疫功能,包括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抑制(yzh)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增强机体内有益菌的功能作用;能分泌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细菌素,有利于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2、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畜禽生病了吃药怎么办?如果畜禽所吃药物不是抗生素,可以与饲料同时使用。如果是抗生素,最好停用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在抗生素服用完3天后再用。3、在猪中使用微生态制剂后效果如何?使用3-5天后,猪舍氨、臭味明显减轻,粪便细腻、干燥、成型,粪便中粗颗粒少;使用10天后,拉稀猪数量明显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计量学与互换性基础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民族大学《供应链系统仿真与优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建筑设计初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城市公共景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社会工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展馆空间设计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山东财经大学《分析化学实验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和君职业学院《护理礼仪》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滨州学院《GP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成瘾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特教综合人教二年级下册目录《、我的学校》教案
- 高考英语单词3500分类记忆(精编版)
- 林规发〔2016〕58号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 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法律意见书模版
- 汽车空调技术与维修教案
- 企业管理概论-课件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最新)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动态等级评定检查表
- 北师大版语文选修《萧萧》ppt课件1
- 大学生职业素养课件-5第五单元学会有效沟通-PPT课件
- 《谈骨气》课文阅读(共2页)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职)绪论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