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重庆市巫山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届重庆市巫山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届重庆市巫山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届重庆市巫山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届重庆市巫山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C烧杯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大

2、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2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利用它与液氨的反应可减少其排放。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反应中涉及到的含氮化合物有3种C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2:3D参加反应的液氨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17:183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一定有气体生成的是AFe FeCl2BFe2O3 FeCl3CCu(OH)2CuCl2DCaCO3CaCl2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酒精挥发分子消失了B气体膨胀分子间隔变大C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3、(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6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8反应后质量(g)5.2X7.22.8Aa和c是反应物Bd一定是催化剂CX=2.0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ACuSO4溶液(H2SO4)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BHCl溶液(H2SO4)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CCO2(

4、CO)氧气点燃DCu(CuO)过量的稀盐酸溶解、过滤AABBCCDD8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 Ca2+ NO3- CO32-BNH4+ Cu2+ C1- SO42-CBa2+ K+ OH- NO3-DNa+ K+ NO3- Cl-9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A施加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C用干冰作制冷剂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1018O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示踪原子,用仪器可以观测到它在化学变化中的行踪。在某一饱和硫酸铜溶液(不含18O)中,加入ag带标记18O的无水硫酸铜粉末(CuSO4中的氧元素全部为18O),如果

5、保持温度不变,其结果是( )A无水硫酸铜不再溶解,ag带标记18O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没有发生改变B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18O的SO42-,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大于agC溶液中可找到带标记18O的SO42-,且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晶体,其质量小于agD有部分带标记18O的SO42-进入溶液中,但固体质量保持不变11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没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2小红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 B C D

6、1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过滤C点燃酒精灯D称量氯化钠14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H2BHClCSO2DNH315己知:草酸钙CaC2O4受热分解,。将将12.8g 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11.4g固体(不考虑碳酸钙的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C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理论上产生2.2g CO2D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燃烧可产生4.4g CO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初中化学实验中,铁钉多次亮相。下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

7、系列变化。(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_。(2)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氧气、_发生反应。(3)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4)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锈蚀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字母表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碳酸镁晶须(MgCO1nH2O,n = 15的整数)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1) MgCO1nH2O微溶于水; MgCO1nH2O在210时开始失去结晶水, 400以上时开始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I合成碳酸镁晶须步骤:配制一定溶度的MgSO4溶液和NH4HCO1溶液;量取一定量的NH4HCO1溶液于容器

8、中,搅拌并逐滴加入MgSO4溶液,控制温度50,反应一段时间;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9.5,放置1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步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MgSO4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_;步骤反应的温度控制在50,较好的加热方法是_;氨水、硫酸镁、碳酸氢铵三者反应,除生成MgCO1nH2O沉淀外,同时生成的产物还有_; 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液,滴入_,若无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温度不能过高,目的是_。II测定产品MgCO1nH2O中的n值将碳酸镁晶须放入A装置中加热(仪器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上述装置的连

9、接顺序为_(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B处的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C装置的作用是_。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称取C、D的初始质量。再次连接好装置,边加热边通入N2,此时通入N2的作用是_。若B装置中无残留物。装置C反应前后质量差为m1,装置D反应前后质量差m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确测定n值, n=_(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有同学提出上述连接好的装置仍不够完善。需要在D装置的后面连接下图装置,目的是_,否则测得n值会_(“偏大”、“偏小”、“无影响”) 。称量100g碳酸镁晶须放入如下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过量NaOH溶液吸

10、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10,最后,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已知浓度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10,主要目的是_;设1次实验测得每100 g碳酸镁晶须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g,则n值为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称取100g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热重曲线如图2,则该条件下合成的晶须中,n=_(写出过程)。18(8分)某同学对CaH2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用H2与钙加热制得CaH2 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 CaH2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也生成一种

11、碱和一种气体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装置B的作用是_; 制备CaH2实验结束后,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有气泡产生,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显_色。该同学据此判断:实验中确有氢化钙生成,其他同学提出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_。 取少量上述制得的CaH2 样品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钠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_(写化学式)。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

12、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 Na2CO3溶液 _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猜想三成立(定量分析)取制得的CaH2样品1g(杂质为未反应完的Ca)加入到足量的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CaCO3质量为2.4g,则该样品中CaH2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以下实验: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甲同学

13、设计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倒入20mL4%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各溶液的温度。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实验编号实验方案实验1向20mL4%盐酸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2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 _ ,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3_。(4)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如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倒入20mL1

14、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0秒后,曲线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比较曲线和曲线,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烧杯中的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故是饱和溶液,正确;B、在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烧杯中是氯化钾溶液,故错误;C、烧杯的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故烧杯中溶液质量比烧杯中溶液质量大,正确;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故温度升高至t2时,烧杯中的固体完

15、全溶解,正确。故选B。2、C【解析】A、观察微观示意图中的反应物的分子为:NH3和NO,生成物的分子为N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反应前氮元素由化合物变成单质,即由-3、+2变成0,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说法错误;B、反应物中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NH3和NO两种,故说法错误;C、根据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正确;D、根据方程式参加反应的液氨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14+3):6(2+16)=17:27,故说法错误。故选C。3、D【解析】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也可能采用的铁与氯化

16、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不一定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B、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D、碳酸钙难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一定有气体生成,故选项正确。故选:D。4、A【解析】A、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的运动,不是分子消失了,错误; B、气体膨胀是由于分子间隔变大,正确;C、桂花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D、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正确。故选A。5、C【解析】A、要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要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利用压强的变化,根据进入集气

17、瓶中的水的多少来验证氧气的含量,红磷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瓶内压强变小,水进入集气瓶中的量等于消耗氧气的量,可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正确;B、先将导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因此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正确。故选C。6、D【解析】A、a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此项不正确。B、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此项不正确。C根据

18、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式为:6.4g+3.2g+4.0g+2.8g=5.2g+X+7.2g+2.8g,可解得X=1.2g 。此项不正确。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的质量变化后减小,为反应物,c的质量变化后增大,为生成物。所以反应为化合反应。此项正确。故选D项。7、D【解析】A、CuSO4溶液中含有H2SO4,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过滤后得到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和氢氧化铜固体,A选项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HCl溶液中含有H2SO4,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

19、氢,可以除去硫酸,但是氯化钡过量,引入了新杂质,B选项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不符合题意;C、CO2中含有杂质CO,通入氧气后不能点燃,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在大量二氧化碳环境下,一氧化碳不能点燃,应该选择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合同,C选项选用的试剂不正确,应该选择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不符合题意;D、Cu中含有杂质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解、过滤得到单质铜,D选项能达到除杂的目的,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8、D【解析】pH7的无色溶液显酸性,溶

20、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A、Ca2+与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铜离子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9、B【解析】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施加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A正确;B、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清除餐具上的油污,B错误;C、干冰升华可以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作制冷剂,C正确;D、铁生锈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

21、防生锈,D正确。故选B。10、B【解析】无水硫酸铜的特性是极易吸水,故放入后会吸收溶液中的水分,而使原来饱和的溶液中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此溶质也会带出结晶水,最终的结果是溶液依旧饱和。析出的晶体中含有结晶水,且是放入的硫酸铜晶体与析出的硫酸铜的晶体共同组成,故蓝色晶体的量应该大于ag。由于溶质的溶解与结晶是同时发生的,故在溶液中可找到标记的硫酸根离子。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无水硫酸铜的吸水特性,并结合有关溶解与结晶的过程进行分析。11、A【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错误;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B正确;C、图中共涉及四种物质,故

22、C正确;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故D正确。12、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物质共存问题的相关知识【详解】A选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不共存:HClNaOH=NaClH2OB选项,氯化铁是黄色溶液C选项,硫酸铜是蓝色溶液D选项,所有物质可以共存且为无色混合溶液,故选D13、A【解析】A、烧杯中的玻璃导管有气泡产生,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正确。B、过滤实验,需要玻璃棒引流;故选项错误。C、酒精灯禁止对燃;故选项错误。D、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左物右码;故选项错误。故选:A。14、C【解析】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

23、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该气体可能是什么。【详解】A、H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铜和浓硫酸中不含氯元素,所以不可能是HCl气体,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浓硫酸中含有硫、氧元素,且SO2有刺激性气味,符合题意;D、NH3虽然有有刺激性气味,但反应物中铜和浓硫酸不含氮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成分时,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的原则,以及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则,进行分析判断。15、D【解析】根据题目数据,可知加热产生的CO质量=12.8g-11.4g=1.4g,则发生分解的草酸钙质量为:,则x=6.4g,即只有6.4g的草酸钙分解。A、草酸钙

24、只分解了一部分,故剩余的固体为混合物,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反应后钙仍在固体中,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根据分析时的表达式计算,得到y=5.0g,再根据此值计算二氧化碳,可得知z=为2.2g,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加热产生了1.4g一氧化碳,则完全燃烧可求出n=2.2g,即产生的二氧化碳为2.2g,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Fe + CuSO4= Cu + FeSO4 水蒸气 Fe2O3+ 6HCl =2FeCl3+ 3H2O bac 【解析】(1)中发生反应是将光亮铁钉加入到蓝色溶液中(可溶性铜盐),故化学方程式可

25、以是:Fe + CuSO4= Cu +FeSO4或Cu(NO3)2+ Fe=Fe(NO3)2+ Cu;(2)铁生锈主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3)反应是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Fe2O3+ 6HCl =2FeCl3+ 3H2O; (4)锈蚀铁钉是光亮的铁钉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故锈蚀铁钉的质量肯定比光亮的铁钉质量大,而无锈铁钉是铁锈除去后,实际就是将部分铁元素变为可溶性的氯化铁,故质量比光亮的铁钉质量小,所以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量筒水浴加热(NH4)2SO4 BaCl2溶液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ae

26、dbc冷却气体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完全被C、D装置吸收、防止倒吸22m2/9m1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影响实验结果偏小2NaOH+CO2=Na2CO1+H2O 缓冲作用使广口瓶内水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充分吸收(4400-84a)/18a 1【解析】(1)根据配制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等,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其中玻璃仪器为: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2)加热温度低于100需要水浴加热控制温度;(1)氨水、硫酸镁、碳酸氢铵三者反应,除生成MgCO1nH2O沉淀外,还生成硫酸铵;(4)检验沉淀已洗涤干

27、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的滤出液少许,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若有沉淀则说明未洗涤干净;(5)由于碳酸镁晶须高温会失去结晶水,所以干燥得碳酸镁晶须产品温度不能过高;(6)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应该首先通过D装置吸收水蒸气,后通过C装置吸收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洗气瓶进行洗气时,应该从长导管一侧通入气体,故其连接顺序是aedbc;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装置B是长玻璃管起到冷却作用;(7)因为加热后的装置中含有残留的HCl和水蒸气,为了避免引起实验误差,保证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被装置C、D吸收,所以要通入N2排出装置内残留的气

28、体,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产生倒吸;(8)若B装置中无残留物,通过装置D吸收的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装置C吸收的是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m144:m318 =1:n,n= 22m29m1;(9)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使m1偏大,测得n值会偏小,所以需要在D装置的后面连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10)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1+H2O;(11)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作用;(12)要使广口瓶内水中溶解的CO2充分逸出,并被NaOH充分吸收,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10;(11)实验测得每100g碳酸镁晶须产生的CO2平均

29、值为a g,依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镁物质的质量为84a44g,根据化学式可知,MgCO1nH2O中碳酸镁晶体中碳酸镁和结晶水物质的量之比为1:n,得到1:n=84a44g84:100g-84a44g18 ,得到n=4400-84a18a ;(14)MgCO1nH2On=15,分析图象410C剩余质量为82.1g,为失去结晶水的质量,剩余质量为19.2g是碳酸镁分解失去二氧化碳的质量,得到100g18n18n+84 =100g-82.1g,解得:n=1。18、吸收水蒸气 蓝色 可能是钙和水反应 H2 Na2CO3+Ca(OH)2= CaCO3+2NaOH 无明显现象 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 84%

30、 【解析】本题在对CaH2的制备和性质进行探究的情境下考查了获取信息的能力,反应后物质的成分,酸、碱、盐的性质和化学综合计算,综合性较强。首先分析题目中所给的信息,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对信息加以整合,依据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CaH2的制备:(1)阅读信息资料中钙与氢气反应时必须是干燥的氢气,氢化钙不能与水接触,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2)氢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碱,碱能使石蕊变蓝色,所以在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后显蓝色;钙和水反应也会生成碱,实验中不能确定确有氢化钙生成;CaH2的性质探究:(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说明气体具有可燃性,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说明产物不是二氧化碳,该气体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