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高考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79363694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PAGEREF _Toc379363694 h 6 HYPERLINK l _Toc379363695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695 h 6 HYPERLINK l _Toc379363696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PAGEREF _Toc379363696 h 6 HYPERLINK l _Toc379363697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PAGEREF _Toc379
2、363697 h 6 HYPERLINK l _Toc379363698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PAGEREF _Toc379363698 h 7 HYPERLINK l _Toc379363699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PAGEREF _Toc379363699 h 7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0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PAGEREF _Toc379363700 h 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1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PAGEREF _Toc379363701 h 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2 1.8生
3、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PAGEREF _Toc379363702 h 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3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PAGEREF _Toc379363703 h 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4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PAGEREF _Toc379363704 h 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5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PAGEREF _Toc379363705 h 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6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PAGE
4、REF _Toc379363706 h 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7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707 h 1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8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PAGEREF _Toc379363708 h 1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09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PAGEREF _Toc379363709 h 1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0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PAGER
5、EF _Toc379363710 h 1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1 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711 h 11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2 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 PAGEREF _Toc379363712 h 11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3 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713 h 11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4 1.21细胞的生活史 PAGEREF _Toc379363
6、714 h 11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5 1.22癌细胞的特点 PAGEREF _Toc379363715 h 1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6 1.23衰老细胞的特点 PAGEREF _Toc379363716 h 1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7 1.24细胞的死亡 PAGEREF _Toc379363717 h 1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8 1.25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 PAGEREF _Toc379363718 h 1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19 1.26细胞
7、工程 PAGEREF _Toc379363719 h 14 HYPERLINK l _Toc379363720 1.27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720 h 15 HYPERLINK l _Toc379363721 1.2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721 h 15 HYPERLINK l _Toc379363722 2.1酶的分类 PAGEREF _Toc379363722 h 16 HYPERLINK l _Toc379363723 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 PAGEREF _Toc37936372
8、3 h 16 HYPERLINK l _Toc379363724 2.3生物体内ATP的来源 PAGEREF _Toc379363724 h 16 HYPERLINK l _Toc379363725 2.4生物体内ATP的去向 PAGEREF _Toc379363725 h 17 HYPERLINK l _Toc379363726 2.5光合作用的色素 PAGEREF _Toc379363726 h 17 HYPERLINK l _Toc379363727 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727 h 17 HYPERLINK l _Toc3793637
9、28 2.7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728 h 1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29 2.8 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 PAGEREF _Toc379363729 h 1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0 2.9 C4植物中C4途径与C3途径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730 h 1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1 2.10 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 PAGEREF _Toc379363731 h 1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2
10、2.11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732 h 1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3 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733 h 1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4 2.1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 PAGEREF _Toc379363734 h 2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5 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PAGEREF _Toc379363735 h 2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6 2.15植物体内的
11、化学元素(1) PAGEREF _Toc379363736 h 2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7 1.16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2) PAGEREF _Toc379363737 h 2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8 2.17生物固氮 PAGEREF _Toc379363738 h 2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39 2.18氮循环 PAGEREF _Toc379363739 h 2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0 2.19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 PAGEREF _Toc379363740 h 2
12、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1 2.20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PAGEREF _Toc379363741 h 24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2 2.21 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PAGEREF _Toc379363742 h 24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3 2.22细胞的有氧呼吸 PAGEREF _Toc379363743 h 25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4 2.23细胞内的无氧呼吸 PAGEREF _Toc379363744 h 25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5 2
13、.25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的利用情况 PAGEREF _Toc379363745 h 26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6 2.26新陈代谢的类型 PAGEREF _Toc379363746 h 26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7 2.28微生物的营养 PAGEREF _Toc379363747 h 2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8 2.29微生物的代谢 PAGEREF _Toc379363748 h 2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49 2.30微生物的生长 PAGEREF _Toc379363749 h 2
14、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0 2.31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生长速率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750 h 3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1 2.32发酵工程简介 PAGEREF _Toc379363751 h 3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2 第三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PAGEREF _Toc379363752 h 31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3 3.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 PAGEREF _Toc379363753 h 31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4
15、 3.2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PAGEREF _Toc379363754 h 3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5 3.3神经调节 PAGEREF _Toc379363755 h 3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6 3.4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PAGEREF _Toc379363756 h 34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7 3.5内环境与物质交换 PAGEREF _Toc379363757 h 34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8 3.6水、钠、钾的来源与去向 PAGEREF _Toc379363758
16、h 35 HYPERLINK l _Toc379363759 3.7水盐平衡的调节 PAGEREF _Toc379363759 h 36 HYPERLINK l _Toc379363760 3.8血糖平衡的调节 PAGEREF _Toc379363760 h 37 HYPERLINK l _Toc379363761 3.9体温的调节 PAGEREF _Toc379363761 h 37 HYPERLINK l _Toc379363762 3.10免疫概述 PAGEREF _Toc379363762 h 3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63 3.10免疫系统的组成与淋巴细胞的
17、起源 PAGEREF _Toc379363763 h 3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64 3.11抗原与抗体 PAGEREF _Toc379363764 h 3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65 3.1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PAGEREF _Toc379363765 h 3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66 3.1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PAGEREF _Toc379363766 h 4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67 3.13免疫学的应用(选学) PAGEREF _Toc379363767 h 41 HYPER
18、LINK l _Toc379363768 4.1生殖的类型 PAGEREF _Toc379363768 h 4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69 4.2动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没有交换) PAGEREF _Toc379363769 h 4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70 4.3减数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PAGEREF _Toc379363770 h 4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71 4.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及数目与配子类型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771 h 44 HYPERLINK l _Toc3
19、79363772 4.5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以动物细胞为例) PAGEREF _Toc379363772 h 44 HYPERLINK l _Toc379363773 4.6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PAGEREF _Toc379363773 h 45 HYPERLINK l _Toc379363774 4.7动物的个体发育 PAGEREF _Toc379363774 h 45 HYPERLINK l _Toc379363775 第五单元 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PAGEREF _Toc379363775 h 46 HYPERLINK l _Toc379363776 5.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0、的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PAGEREF _Toc379363776 h 46 HYPERLINK l _Toc379363777 5.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2)T2噬菌体感染细菌实验 PAGEREF _Toc379363777 h 47 HYPERLINK l _Toc379363778 5.3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 PAGEREF _Toc379363778 h 47 HYPERLINK l _Toc379363779 5.4 DNA是遗传物质的理论证据(遗传物质的必备条件) PAGEREF _Toc379363779 h 48 HYPERLINK
21、 l _Toc379363780 5.5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PAGEREF _Toc379363780 h 4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81 5.6 DNA的组成单位、分子结构和结构特点 PAGEREF _Toc379363781 h 4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82 5.7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起的碱基间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782 h 49 HYPERLINK l _Toc379363783 5.8 DNA分子的复制 PAGEREF _Toc379363783 h 5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84
22、 5.9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 PAGEREF _Toc379363784 h 50 HYPERLINK l _Toc379363785 5.10基因的结构及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PAGEREF _Toc379363785 h 51 HYPERLINK l _Toc379363786 5.11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786 h 5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87 5.13遗传的中心法则 PAGEREF _Toc379363787 h 5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88 5.14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 PAGEREF _
23、Toc379363788 h 52 HYPERLINK l _Toc379363789 5.15基因分离定律中亲本的可能组合及其比数 PAGEREF _Toc379363789 h 5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90 5.16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 PAGEREF _Toc379363790 h 5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91 5.1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特点 PAGEREF _Toc379363791 h 53 HYPERLINK l _Toc379363792 5.18遗传定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 PAGEREF _Toc379363792
24、 h 54 HYPERLINK l _Toc379363793 5.19自由组合遗传题的快速解法 PAGEREF _Toc379363793 h 54 HYPERLINK l _Toc379363794 5.20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的相互作用 PAGEREF _Toc379363794 h 56 HYPERLINK l _Toc379363795 5.21 杂交育种 PAGEREF _Toc379363795 h 57 HYPERLINK l _Toc379363796 5.22 人类的X染色体与Y染色体 PAGEREF _Toc379363796 h 58 HYPERLINK l _Toc37
25、9363797 5.23 人类性别畸型及其原因 PAGEREF _Toc379363797 h 5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98 5.24性别分化与环境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798 h 58 HYPERLINK l _Toc379363799 5.25伴性遗传的特点 PAGEREF _Toc379363799 h 59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0 5.26伴性遗传中的致死效应 PAGEREF _Toc379363800 h 59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1 5.27通过性状识别性别的杂交设计 PAGE
26、REF _Toc379363801 h 59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2 5.28人类常染色体遗传病与伴X遗传病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802 h 60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3 5.29细胞质遗传的一般形式 PAGEREF _Toc379363803 h 60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4 5.30核质互作雄性不育遗传情况表 PAGEREF _Toc379363804 h 60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5 5.31植物的三系配套杂交(选学) PAGEREF _Toc379363
27、805 h 60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6 5.32判断核、质遗传的方法 PAGEREF _Toc379363806 h 61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7 5.33人类线粒体基因组 PAGEREF _Toc379363807 h 61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8 5.34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808 h 61 HYPERLINK l _Toc379363809 5.35细胞质遗传与伴性遗传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809 h 62 HYPERLINK l _T
28、oc379363810 5.36生物变异的类型 PAGEREF _Toc379363810 h 62 HYPERLINK l _Toc379363811 5.37基因突变 PAGEREF _Toc379363811 h 63 HYPERLINK l _Toc379363812 5.38基因重组 PAGEREF _Toc379363812 h 63 HYPERLINK l _Toc379363813 5.39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813 h 64 HYPERLINK l _Toc379363814 5.40染色体结构变异 PAGEREF _Toc37936
29、3814 h 64 HYPERLINK l _Toc379363815 5.41染色体数目变异 PAGEREF _Toc379363815 h 64 HYPERLINK l _Toc379363816 5.42四倍体(AAaa)的自交分析 PAGEREF _Toc379363816 h 65 HYPERLINK l _Toc379363817 5.43三体(AAa)的自交分析 PAGEREF _Toc379363817 h 65 HYPERLINK l _Toc379363818 5.44染色体变异的几个概念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818 h 65 HYPERLINK l
30、_Toc379363819 5.45普通小麦(异源六倍体)的自然形成途径 PAGEREF _Toc379363819 h 66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0 5.46单倍体育种 PAGEREF _Toc379363820 h 66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1 5.47多倍体育种 PAGEREF _Toc379363821 h 67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2 5.48利用遗传学原理的育种总结 PAGEREF _Toc379363822 h 67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3 5.49人类的遗传病 PAG
31、EREF _Toc379363823 h 67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4 5.50人类遗传病的预防(优生) PAGEREF _Toc379363824 h 68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5 5.51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825 h 68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6 5.52达尔文进化理论的三个原则与群体遗传学 PAGEREF _Toc379363826 h 68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7 5.53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PAGEREF
32、_Toc379363827 h 69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8 5.54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与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828 h 69 HYPERLINK l _Toc379363829 5.55遗传平衡定律 PAGEREF _Toc379363829 h 70 HYPERLINK l _Toc379363830 5.56性染色体上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PAGEREF _Toc379363830 h 71 HYPERLINK l _Toc379363831 5.57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PAGEREF _Toc3793
33、63831 h 72 HYPERLINK l _Toc379363832 5.58选择的类型 PAGEREF _Toc379363832 h 72 HYPERLINK l _Toc379363833 5.59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PAGEREF _Toc379363833 h 72 HYPERLINK l _Toc379363834 5.60改变生物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 PAGEREF _Toc379363834 h 72 HYPERLINK l _Toc379363835 5.61突变与选择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835 h 72 HYPERLINK l _Toc37
34、9363836 5.62隔离的类型 PAGEREF _Toc379363836 h 73 HYPERLINK l _Toc379363837 5.62物种形成的方式 PAGEREF _Toc379363837 h 73 HYPERLINK l _Toc379363838 5.6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PAGEREF _Toc379363838 h 73 HYPERLINK l _Toc379363839 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 PAGEREF _Toc379363839 h 74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0 6.1生态因子的组成 PAGEREF _Toc37936384
35、0 h 74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1 6.2非生物因子的作用 PAGEREF _Toc379363841 h 74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2 6.2生物种间关系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842 h 75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3 6.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PAGEREF _Toc379363843 h 76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4 6.3种群的一般特征 PAGEREF _Toc379363844 h 76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5 6.4种群
36、数量变化规律 PAGEREF _Toc379363845 h 76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6 6.5群落的概念及结构 PAGEREF _Toc379363846 h 77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7 6.6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分类 PAGEREF _Toc379363847 h 78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8 6.7生态系统的成分 PAGEREF _Toc379363848 h 78 HYPERLINK l _Toc379363849 6.7典型生态系统的特点比较 PAGEREF _Toc379363849 h 78 HY
37、PERLINK l _Toc379363850 6.8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PAGEREF _Toc379363850 h 79 HYPERLINK l _Toc379363851 6.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PAGEREF _Toc379363851 h 79 HYPERLINK l _Toc379363852 6.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AGEREF _Toc379363852 h 80 HYPERLINK l _Toc379363853 6.10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PAGEREF _Toc379363853 h 81 HYPERLINK l _Toc379363854 6.11生态系统
38、的稳定性 PAGEREF _Toc379363854 h 81 HYPERLINK l _Toc379363855 6.12生物圈及其稳态 PAGEREF _Toc379363855 h 81 HYPERLINK l _Toc379363856 6.12全球环境问题 PAGEREF _Toc379363856 h 82 HYPERLINK l _Toc379363857 6.12酸雨的成因与危害 PAGEREF _Toc379363857 h 82 HYPERLINK l _Toc379363858 6.13生物多样性 PAGEREF _Toc379363858 h 8222014高考生物知识
39、结构网络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化学元素必需元素大量元素有害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C、H、O、N主要元素:C、H、O、N、P、S最基本元素:C非必需元素无害元素C、H、O、N、P、S、K、Ca、MgFe、Mn、B、Zn、Cu、Mo等Al、Si等Pb、Hg等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元素种类大体相同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元素含量差异很大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差异性
40、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分 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组成细胞维持细胞形态运输物质提供反应场所参与化学反应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调节渗透压无机盐构成化合物(Fe、Mg)组成细胞(如骨细胞)参与化学反应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糖类单糖二糖多糖C、H、O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细胞识别(糖蛋白)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脂肪磷脂(类脂)固醇C、H、OC、H、O、N、PC、H、O供能(贮备能源)组成生物膜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保护和保温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结合蛋白(如糖蛋白)C、H、O、N、S
41、(Fe、Cu、P、Mo)组成细胞和生物体调节代谢(激素)催化化学反应(酶)运输、免疫、识别等核酸DNARNAC、H、O、N、P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催化化学反应(RNA类酶)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或者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C、H、O、N、S氨基酸肽链基本成分C、H、O、N、P、Fe、Cu离子和(或)分子其它成分蛋白质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名称基本组成
42、单位核酸核苷酸(8种)一分子磷酸(H3PO4)一分子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5种:A、G、C、T、U)DNA脱氧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脱氧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T)RNA核糖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U)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名称基本单位化学通式聚合方式多样性的原因多糖葡萄糖RNH2COOHHCC6H12O6脱水缩合葡萄糖数目不同糖链的分支不同化学键的不同蛋白质氨基酸氨基酸数目不同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核酸(DNA和RNA)核苷酸核苷酸数目不同核苷酸排列次序不同核
43、苷酸种类不同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物质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加热砖红色脂肪苏丹(苏丹)切片高倍镜观察桔黄色(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先加试剂A再滴加试剂B紫色DNA二苯胺加0.015mol/LNaCl溶液5Ml沸水加热5min蓝色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三个通过水自由通过可以通过不能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物质交换大分子、颗粒内吞外排离子、小分子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膜
44、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原理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 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量代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酶、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
45、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酶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个)2N2N2N4N2N染色体单数(个)04N4N00染色体组数(个)22242同源染色数(对)NNN2NN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理化因素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机理应用过量脱氧胸苷抑制DNA复制治疗癌症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获得多倍体低温(24)影响酶活和供能低温贮藏注: 表示有影响1.16
4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类型分裂方式结果事例细胞质不分裂有丝分裂双(多)核细胞多核胚囊个别染色体不分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单体、多体21三体、唐氏综合征全部染色体不分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多倍体四倍体植物染色体多次复制,但不分离有丝分裂多线巨大染色体果蝇唾腺染色体两个以上中心体有丝分裂多极核G1SG2M周期性细胞G0期(暂不增殖)终端分化细胞衰老死亡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形态结构特化新陈代谢改变生理功能专一分裂能力丧失已分化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生理功能不同代谢活动不同基因表达不同不同种类细胞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
47、的关系体细胞生殖细胞(如卵细胞、花粉)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受精卵 细胞绝大多数细胞少数细胞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干细胞癌细胞分裂分裂干细胞特点:(无限增殖)既分裂也分化癌细胞特点:(无限增殖)只分裂不分化异常分化癌变(永生)1.21细胞的生活史1.22癌细胞的特点癌细胞的特点无限分裂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细胞物质改变正常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异常引发免疫反应扁平梭形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可移植在异种生物体内生长,
48、形成癌瘤可以种间移植主要是细胞免疫永生细胞1.23衰老细胞的特点水酶色核透(水煤色黑透)助记词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水少酶低色累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核大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透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死亡病理性死亡(细胞坏死)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环境因素突变病原体入侵正常生命需要动物变态花儿凋谢极体消失大部分淋巴细胞死亡蝌蚪尾部消失花瓣凋萎1.24细胞的死亡膜生物膜系统生物膜功能上的联系组成细胞的膜的总称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相同结构上的联系直接联系间接联系核外膜内质网膜胞膜内质网膜线粒体外膜(或相依)内质网膜膜泡高尔
49、基体膜膜泡胞膜分泌作用胞饮作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细胞膜-溶酶体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细胞器构成的结构体系结构上紧密联系功能上相互依存生理作用研究意义为细胞提供稳定的内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为化学反应提供场所将细胞分隔成功能小区细胞膜工业上淡化海水,处理污水研究抗寒、抗旱、耐盐机理人造膜材料代替病变器官农业上医药上概念概念1.25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你知道吗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产生新细胞类型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型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植物酶TPP5q组织培养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脱分化再分化植物体细胞杂交植
50、物细胞A植 物细胞B去壁融合杂种细胞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组织单个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A 动物细胞B杂种细胞细胞培养融合筛选核移植单克隆抗体免疫小鼠小鼠骨髓瘤细胞小鼠B细胞提取抗体融合细胞杂交瘤细胞提取融合筛选体内培养体外培养1.26细胞工程你知道吗动物细胞培养代数与取材有关细胞来源可传代数人胎儿细胞成人细胞50代20代小鼠乌龟1428代90125代1.27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学原理细胞全能性细胞分裂培养基性质固体液体培养基成分蔗糖、氨基酸、维生素、水、矿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琼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
51、盐、维生素、水、动物血清取材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动物胚胎、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培养对象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散的单个细胞过程脱分化、再分化原代培养、传代培养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特点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芽只分裂不分化贴壁生长接触抑制培养结果新的植株或组织细胞株或细胞系应用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提取植物提取物(药物、香料、色素等)人工种子培养转基因植物生产蛋白质生物制品皮肤细胞培养后移植检测有毒物质生理、病理、药理研究培养条件无菌、适宜的温度和pH1.2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比较项目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生物学原理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前期处理原生质体制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52、处理细胞分散: 胰蛋白酶处理方法和手段物理:离心、振动、电刺激化学:聚乙二醇(PEG)(同前)生物:灭活的病毒应用进行远缘杂交,创造植物新品种制备单克隆抗体基因定位下游技术(后续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你知道吗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葡萄糖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种群生物生存和进化的基本单位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谢 植物代谢部分:酶与ATP、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2.1酶的分类蛋白质类酶类酶单纯酶复合酶仅含蛋白质蛋白质辅助因子离子有机物辅酶NADP(辅酶) B族维生素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RNA端
53、粒酶含RNA唾液淀粉酶含Cl细胞色素氧化酶含Cu2+分解葡萄糖的酶含Mg2+如胃蛋白质酶酶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将RNA自我催化。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蛋白质本质)(核酸本质)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如ABCD酶1酶2酶3终产物酶4酶n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定了代谢的方向。2.3生物体内ATP的来源ATP来源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酶酶ADPPi能量ATP化能合成作用有
54、氧呼吸无氧呼吸其它高能化合物转化(如磷酸肌酸转化)CP(磷酸肌酸)ADPC(肌酸)ATP神经传导和生物电肌肉收缩吸收和分泌合成代谢生物发光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细胞分裂矿质元素吸收新物质合成植株的生长植物动物ATP ADPPi 能量酶2.4生物体内ATP的去向色素分布分离(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快慢作用吸收传递光能胡萝卜素叶黄素大部分叶绿素a叶绿素b吸收转化光能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组成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体基粒的类囊体薄膜上2.5光合作用的色素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反应场所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质能
55、量变化光能电能电能活跃化学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物质变化H2OHO2NADP+ H+ 2e NADPHATPPiATPCO2NADPHATP(CH2O)ADPPiNADP+H2O反应物H2O、ADP、Pi、NADP+CO2、ATP、NADPH反应产物O2、ATP、NADPH(CH2O)、ADP、Pi、NADP+ 、H2O反应条件需光不需光反应性质光化学反应(快)酶促反应(慢)反应时间有光时(自然状态下,无光反应产物暗反应也不能进行)2.7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C3植物C4植物光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暗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CO2固定仅
56、有C3途径C4途径C3途径2.8 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方法原 理条件和过程现象和指标结 论生理学方法在强光照、干旱、高温、低CO2时,C4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不能。密闭、强光照、干旱、高温生长状况:正常生长或枯萎死亡正常生长:C4植物枯萎死亡:C3植物形态学方法维管束鞘的结构差异过叶脉横切,装片是否有两圈花细胞围成环状结构鞘细胞是否含叶绿体是:C4植物否:C3植物化学方法合成淀粉的场所不同酒精溶解叶绿素淀粉遇面碘变蓝叶片脱绿加碘过叶脉横切制片观察出现蓝色:蓝色出现在维管束鞘细胞蓝色出现在叶肉细胞出现现象时:C4植物出现现象时:C3植物2.9 C4植物中C4途径与C3途径的关系草
57、酰乙酸(C4)苹果酸C4丙酮酸C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3)ATPPEP羧化酶AMPNADP+NADPHCO2苹果酸C4丙酮酸C3NADP+NADPHCO2暗反应(CH2O)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C5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英文缩写为PEP。2.10 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C3植物C4植物结构原因:维管束鞘细胞的结构以育不良,无花环型结构,无叶绿体。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进行,淀粉积累,影响光合效率。 发育良好,花环型,叶绿体大。暗反应在此进行。有利于产物运输,光合效率高。生理原因:PEP羧化酶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只有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与CO2亲和力弱,不能利用低CO2。两种酶均有
58、。PEP羧化酶与CO2亲和力大,利用低CO2能力强。2.11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关系提高光能利用率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控制光照强弱二氧化碳供应必需矿质元素供应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参与光合作用的能量中被转移的能量光能利用率照在该地面的总的光能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照在地面上的总能量中被转移的能量概念热能损失光能损失荧光、磷光光能电能化学能(贮存)去向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二氧化碳供应通风透光,增施农家肥;人工增CO2(温室)必需矿质元素供应N
59、: P: K:糖类的合成和运输Mg:叶绿素的成分ATP、NADP+的成分控制光照强弱因地制宜:阳生植物种阳地阴生植物种阴地光质影响:蓝紫光照,蛋白质和脂类多 红光照,糖类增多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复种指数:改一年一季为一年多季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套种(不同时播种)、间作(同时播种)光CO2矿物质水温度2.1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半叶法(遮盖法)割主叶脉法同位素标记法验证(探索)光合作用需CO2并放O2、光强的影响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验证(探索)光合作用中物质的转变打孔法(抽气法)密封法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光法可同时使用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14.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吸水渗透系统
60、隔着半透膜的两种溶液构成的体系吸胀吸水液泡尚未形成或消失通过亲水物质的亲水性吸水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两个系统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水分的吸收吸水原理主要由成熟细胞的中央液泡构成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发生条件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溶液与纯水达平衡时,溶液一方所承受的外压差。渗透压2.14.2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扩散作用渗透作用物质由相对多(密度高)的地方向相对少(密度低)的地方运动的过程,叫扩散溶剂分子的扩散叫渗透,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发生联系区别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合同法内参:跨境电子商务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押金处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灰土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合同协议
- 专业家庭保洁员服务合同协议(2024年版)
- 2025年度还建楼住宅销售及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大型商业综合体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与招投标规范
- 2025年度古玩艺术品拍卖行古董买卖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租赁合同风险评估与法律保障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灰砂砖环保认证检测服务合同正范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升级合同
- 新能源充电站运营手册
- 2024年兰州新区实正鑫热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血透室护士长述职
- (正式版)JTT 1218.4-202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修与更新技术规范 第4部分:轨道
- 2024年汉中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公务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
- 客车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艺术培训校长述职报告
- ICU新进人员入科培训-ICU常规监护与治疗课件
- 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解析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
- 学校制度改进
- 各行业智能客服占比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