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件-4.14《-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湘教版(23页PPT)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件-4.14《-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湘教版(23页PPT)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件-4.14《-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湘教版(23页PPT)_第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件-4.14《-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湘教版(23页PPT)_第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件-4.14《-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湘教版(23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寓言二则 掩耳盗铃第1页,共23页。看 图 猜 成 语第2页,共23页。画蛇添足第3页,共23页。打草惊蛇第4页,共23页。亡羊补牢第5页,共23页。掩耳盗铃第6页,共23页。掩 耳 盗 铃捂住钟偷第7页,共23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毁之,钟铿(kn)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掩其耳。第8页,共23页。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铿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第9页,共23页。谁能说说这个故事?第10页,共23页。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毁之,钟铿(

2、kn)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掩其耳。背敲打东西的器具形容声音响亮急忙第11页,共23页。 有一个人得到一口大钟,想背着钟跑,可是钟很大,背不动。(于是他)用铁锤准备把钟砸碎,他猛力一砸,钟发出很大的声音。害怕别人听到了钟声,把钟夺走,就急忙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第12页,共23页。快问快答,体会寓意1、“有得钟者”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做出了什么举动?2、当他“以椎毁之”之后,发生了什么?他有什么想法?他又是怎么做的?3、面对他这样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跟他说的?4、假如他继续这样做,会怎样?第13页,共23页。角色扮演,揭示寓意第14页,共23页。这是一个怎样的“盗铃者”?你怎么看他的这种行为?第15页,共23页。揭示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了坏事又想让别人不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了自己。“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第16页,共23页。联系实际,交流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第17页,共23页。第18页,共23页。第19页,共23页。滥竽充数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