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露文库7自我教言讲记益西彭措法师讲述免费结缘,非卖品,禁止用作任何商业用途。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60455646 自我教言 PAGEREF _Toc360455646 h 1 HYPERLINK l _Toc360455647 自我教言讲记 PAGEREF _Toc360455647 h 5 HYPERLINK l _Toc360455648 思考题 PAGEREF _Toc360455648 h 86 PAGE 2甘露文库自我教言讲记自我教言 PAGE 3自我教言华智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
2、正念与正知。恒需忆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上师,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恒时应具有三种:身体恒时应有心,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急须忘掉生嗔敌,急须忘掉痴睡眠。恒需谨慎有三种:众中出言当谨慎,独处行为当谨慎,平常观心当谨慎。恒需隐秘有三种:隐秘自己之功德,隐秘他人之过失,隐秘未来之计划。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不宣自己狡诈行,不宣自己之善行。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不宜言说有三种:无信者前不说法,未问不说自经历,不说不符实际语。不该之事有三种:友前不该有喜怒,承诺不该有变动,行事不该有表里。莫作之事有三
3、种:切莫自大与傲慢,切莫暗中说他过,于谁亦莫作轻毁。不应之事有三种:不于富人施财物,不于狡者起信心,于谁亦莫说密语。不应观察有三种:不应观察美女身,不应观察友之事,不应观察己功德。随顺之事有三种:语言随顺于亲友,衣饰随顺于当地,自心相应于佛法。不应听闻有三种,不闻他人赞己德,不闻喜新者之语,不闻愚者之教诲。不能希求有三种:不求富人之财物,不求高贵之地位,不求华丽之衣饰。不能诽谤有三种:不谤众望所归者,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己善知识。不能赞叹有三种:不赞众夫所指者,不赞自大愚昧者,不赞幼稚之孩童。不赞不谤有三种:不赞不谤自亲属,不赞不谤陌生师,不赞不谤一切人。如此窍诀尚众多,总之时时刻刻中,自观
4、自己极为要,世出世法亦归此。如是略说之教言,无垢智慧瑜伽士,为调自心而宣说,极为甚深当修持。译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初十 PAGE 90甘露文库自我教言讲记自我教言讲记 PAGE 89自我教言讲记益西彭措法师讲解什么是“自我教言”?就是自己对自己教诫的语言。什么是“自我教诫”?就是自己做自己的老师,回光反照,检点自己的身心行为,对的地方就要行持,不对的地方就要改正。为什么要“自我教诫”呢?用本教言的两句话来说,就是“自观自己极为要,世出世法亦归此。”(自己反观自己极为重要,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成就都归结在自觉这一点上。)如果不能常常反观自己,在行为、语言、心念上就会出生无量过失,勿论出世法,世间
5、法也无法成就。地藏经上说,阎浮提众生,举步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假如不能时时回光反照,调伏自心,不知不觉当中,就会积罪如山。相反,能够反观自律,不但世间法容易成就,出世法也一定能成就。比如,宋朝大居士赵清献,时称铁面御史,平日所作之事,每晚必整衣戴帽,恭恭敬敬地焚香告天,他曾经自言:“昼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天,不敢告者则不为也。”四十余岁,开始究心于宗教,政事之余,常常宴坐,一天宴坐当中,忽闻霹雳声而大悟,即作偈曰:“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赵清献以如此精诚之心参扣自心,能够发悟,绝非偶然。“自我”二字极为重要。宋代大禅师英邵武对隐士潘延之说:“古之
6、学者治心,今之学者治迹,然心与迹,相去霄壤矣。”(古代学道之士,一切时中屏息诸缘,一心究道,始终治自己的心,这就是根本。今天的学者,只是向外奔逐,在形相、文字上做,所以是枝末。心和影相,相差有天壤之别。)所以,如果只是一味向外观察、向外分别、向外攀缘,就是忘记自己,失掉根本。只有时时回光反照,才能修治身心,趣入圣贤之道。六祖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改过必生智慧。”这都是教人要反观自己,在自己心上修,不是在外相上分别、计较,不是光看别人不观自己,不是光教训别人不改正自己。上古时代,人都居于巢穴,人人自律,无外在规矩,都自成规矩。现代人
7、,住在高楼大厦中,有规矩也不遵循,都是放纵身心,任性而为,所以都是自废。人的成败安危,不是在外面安立,唯一是在自己的心上安立。不能反观自心、自我教诫,一定会随烦恼而堕落。只有往内反观自心、修好自己的心,才是修行。这个自我教言,华智仁波切列举了五十七条,包括日常取舍的方方面面。学了之后,关键是要实行。说得一百句,不说行得一句。平常不提醒自己,人都很容易糊涂。在昏昧时,一定要回光反照,反问自己:对于上师、佛陀,有没有念恩,有没有报答之心?行住坐卧中,有没有提起正知正念?有没有念师念法念戒?有没有把誓言放在心上?这样对照五十七条,要一条条反问,逐一检点,就会发现自己的很多缺点,这样改过自新,才能有所
8、进步。下面正式讲教言: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切不可忘记的有三种:就是不能忘掉恩德深重的善知识;不能忘记大慈大悲的佛陀;不能忘记正念与正知。莫忘恩重善知识善知识是我们的法身父母,恩德最为深重。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善知识的恩德。我们和善知识结上了法缘,这个因缘是永远不能断的,生生世世都不能分离。每天都应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所以,师徒关系,不是世间一般关系,确实是最特殊、最重大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建立,双方都不可以舍离,生生世世都要融合在一起,直至成佛都不能分离。以弟子方面来说,就是要常常念恩报恩,这是第一个最重要的根本,离开这个,不
9、可能有任何成就。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说:“父母上师长老等,利己人前不报恩,护法诸天耻笑彼,失却助伴如僵尸。”在父母、上师、长老等曾经饶益过自己的恩人面前,如果不报恩,护法诸天都会耻笑他,这个忘恩负义者会失去助伴,如僵尸一般。相反,如果能常常忆念师恩,一定可以得到意传加持。赞戒论说:“恩德胜佛具相上师尊,了知三宝总集之本体,当以坚信诚心作祈祷,获得意传证悟乃特法。”上师是三宝总集的本体,常念上师,以坚信诚心而祈祷,就能得到意传证悟,这就是特法。公案:唐代石霜庆诸禅师,在道吾大师前得法,后来隐居浏阳洞山,有“浏阳古佛”之称,学者多依他学道。道吾快圆寂时,离开徒众,和庆诸一起住。庆诸迎师住正
10、堂,传记上讲他当时“行必掖,坐必侍,备极敬养之礼。”意思就是行走一定搀扶,坐时一定在旁侍候,敬养之礼做得极为周到。宋仁宗国师大觉怀琏,曾问道于舜老夫。后来舜老夫被官吏诬陷,被迫还俗穿俗衣。舜老夫上京城走访怀琏。怀琏让师父住在正堂,自己住偏房。一次皇帝在净因禅院斋僧,使臣见怀琏侍奉舜老夫,执弟子礼,极为恭敬,感到很惊讶。当时怀琏禅师说:“我年青时曾问道于师,岂可以师改换俗衣而变心?”怀琏禅师身为国师仍不忘法乳之恩,堪为后世楷模。以学院弟子来说,上师如意宝的传法恩德,大家都不能忘记。人世间的因缘转变很快,人的一生会有很多变化,可是不论周遭人事如何迁变,对于上师的念恩不能改变,要常常饮水思源。不论是
11、在静处闭关修行,还是在世间弘法利生,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不论是遭遇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能忘记师恩。这个念恩心一直不能失去。如果没有了念恩心,那就很危险,生生世世不会得到救度。上师们以菩提心生生世世摄受、饶益我们,尽心尽力利益我们,如果忘恩负义,情理难容。只有常念师恩,才能心心相印,得到上师意传加持。莫忘大慈大悲佛这里“佛”,就是指十方如来,“莫忘”就是要念佛之意。念佛的范围很广,三千威仪上说:“当念有五事,一当念佛功德,二当念佛经戒,三当念佛智慧 ,四当念佛恩大难极,五当念佛精进乃至泥洹。”这里着重是从念恩上说,因为教言是说“莫忘大慈大悲佛”,诸佛以大慈大悲护念我们,这是主要从大慈大悲具
12、有恩德的方面讲。为什么要时时忆念佛陀呢?以经说明,楞严经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十方的如来怜念众生,就像慈母忆念孩子一样。孩子如果逃离,母亲虽然忆念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孩子忆念母亲,能像母亲忆念孩子一样,那母子生生世世都不会疏远。同样,如果众生的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决定会见佛,去佛不远,不需要其他的方便,自然能够心地开明。)所以,佛既以大慈悲护念我们,我们怎么能忘掉佛陀呢?忆佛念佛具有大功德,经云:“何者作意佛,佛安住彼前,恒时赐加持,解脱一切罪。”三摩地王
13、经云:“散步安坐站立卧,何人忆念能仁尊,本师恒时住彼前,彼者将获广大果。”佛的法身遍一切处,没有远近之别,我们诚心忆佛念佛,一定能得加持。以本师而言,我们都是释迦佛教下弟子,出家人都名释子,释迦佛对娑婆世界的所有众生都具有大恩德。佛不出世,万古如长夜,我们根本不可能值遇佛法,连三宝之名都听不到,相续中不可能生起一点智慧,决定是在无依无靠的状态中沉溺生死。在这个世界,任何一本经书,任何一座寺院,任何一个僧团,下至经中一字、一片袈裟,都是释迦佛事业的体现,都是以本师无尽悲愿所成就的。在因地时,其他菩萨发愿摄受净土,本师以大悲摄受具诤浊世秽土,发了如白莲花一般的五百大愿,普遍摄受浊世众生。今天虽然生
14、在娑婆世界的五浊恶世,佛已圆寂,不能亲见佛颜,但是本师的遗教还在对我们作摄受,作饶益。所以,我们不能忘记本师的恩德,时时应念佛恩。观佛相海经云:“有恩不报,是阿鼻因。”楞严经云:“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只有尽未来际以深心奉献于尘刹,才是真正报答佛的深恩。大堪布索达吉仁波切翻译了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释迦佛修法仪轨,这个仪轨极为殊胜,极具加持,很多道友都奉为日课,这样就是恒时不忘大慈大悲释迦佛。释迦佛是这一期佛法的教主,是皈依处的总集大主尊,和我们有极深、极密切的因缘,是一切传承教法的源头,所以叫做“本师”。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仪轨小字上教诫我们除了平时精进念释迦佛修法仪轨、念诵释迦佛的名
15、号和心咒之外,在座间可以供曼茶罗,念佛赞,读大悲白莲华经、各种释迦佛的传记等等。全知麦彭仁波切说:总而言之,在行住坐卧的一切时分当中,都应当忆念本师,夜间也观想释迦佛的真身放光照耀诸方,像极为晴朗的白天一样,在这种境界当中入睡。平常,也是随念释迦佛往昔如何发心,随学三世诸佛、诸大菩萨的事迹,坚持菩提心的誓愿,行持菩萨行,尤其尽力勤修止观瑜伽,这样将会使得暇满人身具有大义。莫忘正念与正知什么是正念正知呢?正念就是对于善法之义由闻思修在自己相续中形成的正念;正知就是由于依止正念,能够了知觉察自己三门的状态。这个“正念”和“正知”是护持自心最重要的方便,须臾不可暂离。古人有偈说:“学道犹如守禁城,昼
16、防六贼夜惺惺。”学道以正知正念护持自心,如同卫士守护禁城,白天要防护六根,夜间也要惺惺不昧,时时警觉。入行论中说:“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寂天菩萨合掌劝请,凡是想守护自心的人,一定要恒时不忘正念与正知。为什么要守护正念和正知呢?入行论说:“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心无正知的人,闻思修所得的功德会如漏器中的水一样,不可能留存,不会住在正念当中。虽然有信心,也闻过不少法,也数数精进,但如果在日用中不能安住正知,最终还是会犯很多过失,染上堕罪垢障。阿底峡尊者在菩萨宝鬘论当中说:“正知正念不放逸,恒时
17、守护自根门,日日夜夜三时中,再三观察自相续。”所以,做一个修行人,昼夜都要观照自相续,恒时守护根门,这样才能不被过失染污。如何才能不远离正知正念呢?就是常常要依止善知识和善友,不离开闻思修,因为善知识和善友常常会赐予教诲,会时时提醒你,而且在善知识和善友面前,心里敬畏,不敢随便放逸,这样就容易生起正念。或者,经常阅读祖师的传记、祖师的教言,人都有向上之心,但也须要有助缘激发,见古人行持,自己生起随学之心,这样也容易提起正念。或者,想到诸佛菩萨的神通眼通彻无碍,自己的言行都会现在他们心前,这样思惟后,内心敬畏,就容易随念诸佛菩萨。有了正念,依止正念,正知就会现前,这样就能护持好自己的相续。恒需忆
18、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上师,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恒时需要忆念的有三种:就是恒需忆念传戒上师;恒需忆念开示修道的佛法;恒需忆念律仪与誓言。这一颂是要求我们念师、念法和念戒。恒念传戒之上师对于传授别解脱戒、菩萨戒或者密乘戒的上师,我们应当常常忆念恩德,因为依靠他们,我们的相续才获得戒体,成为修道殊胜的所依。所以传戒上师对我们有大恩德,不能忘记这些上师的恩德。恒念示道之佛法以前噶当派的大德奉行四依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他们唯一重视的就是这个法。涅槃经说:“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也。”一切佛都是从法出生,离开示道的佛法,不可能有任何成就。所以,常常心里要
19、依止法,以法来指导、调整自己,这就是常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禁戒,则是如来所赞叹。”大智度论说:“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济,是不可得,若无净戒,欲得妙果,亦复如是。若弃舍此戒,虽复山居,服药食草,与禽兽无异。”(就像没有双脚想走路,没有翅膀想飞翔,没有舟船想过渡,都是不可能的事。没有清净戒想获得妙果也是如此,如果舍弃了清净戒律,虽然住于山林,服药吃草,但是与禽兽无异。)涅槃经说:“欲是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由以上教证可知,戒律是无上菩提的根本,是一切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正因,所以应如护持眼
20、目一般护持戒律,自己所受的律仪常常要忆念,不能忘记,否则在持戒违缘现前之时,很容易就会失坏律仪。誓言的守持极为重要。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里面讲到,不顾誓言的人,就像筛子一样,善妙的精华都会漏光。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誓愿能够越来越坚定,那就会越来越成为可信之人,这样天尊、护法神以及福德、功德都会聚集起来。真正的正直之士,对自己所说的话,即使没有大义,也不会轻易舍弃,何况是具有大义之语或者誓言,决定会始终守持。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该论中以对比的方式说道:“劣者爱惜自生命,智者珍视自誓愿;劣者背弃誓愿时,智者对此感稀有。智者宁可舍生命,而不背弃自誓愿,劣者对此虽生奇,不思守誓之胜德。”(下劣者只是爱
21、惜自己的生命,智者更珍视自己所发的誓愿,见到下劣者随意背弃誓言,智者都会感到很稀有。智者宁可舍弃生命,也不愿背弃自己的誓愿,但是下劣者不可能理解这一点,他们不懂得守护誓言的殊胜功德。)舍弃誓言的过失极大,大恩上师常常教诫我们,在任何违缘面前都不能舍弃三宝,不能舍弃菩提心。像这样以善加观察而承诺的誓言,即使在坏劫之际也不能舍弃。常常忆念自己已承诺的誓言,并善加护持,这一点极为重要。恒时应具有三种:身体恒时应有心,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在一切时中,应当具有这样三种:第一就是在身体中恒时应当具有心;第二就是在床榻或坐垫上恒时应当有身体;第三就是心中恒时应当有放松、安祥的状态。这样就是安定之
22、相,可以用来修道。相反,假如身体中没有心,坐垫上也是空空的,心里也是紧张、急躁,那就可以断言,这只是一个散乱者,在修法上不会有任何成就,完全是散乱、流转的恶相,结果必定一事无成,只是浪费人身而已。身体恒时应有心有人会起疑问:我的心从未离开过身体,强调这一条有什么必要?身体当中无心,那是死人,不是说我。实际上,一念不在,就是如同死人。虽然身体还在,但是精神已经从六根门头流出,不是如同死人吗?比如一个人上网,眼识、耳识、第六意识完全从根门出去,一直在网上游荡。我们在他旁边观察,见到电脑旁边只是一个肉团,实际精神早已出去,甚至周围发生之事都不知道。这样就是身体当中没有心,正知正念完全丧失。这样的串习
23、一再坚固的话,后果极为可怕,最后心识完全散逸,无法收摄,会变成一种游魂状态,对于家庭、事业和修行,都不可能关心,最终会丧失健全的人格。所以,心应当收摄,不要让它从六根门头放逸出去,要让它时时安住,这样才能止住流转,向内摄心一处,现前清净的智慧。法句经上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过去有位道人,在河边树下修道,十二年中不能除贪,只是心里忆念六欲,不能得道。佛知道此人可以度化,就化作沙门,在树下与他共宿。不久,月亮出来了,有一只乌龟从河里钻出,爬到树下。又有一只水狗想咬乌龟。乌龟马上把头、尾和四只脚全部缩入壳中。等水狗走得稍远时,乌龟很快伸出头尾和四脚,行走而脱险。佛所化的沙门,就此启发道人说:“我看世人不
24、如此龟,世人不知无常,放纵情识,生死无有其他起因,唯一是以意所造。”即说偈言:“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意思就是,要如乌龟一般收藏自己的六根识,防护自心要像守护城门一样,以智慧和魔战,胜利则能远离过患。现时环境极为浊恶,如果心不能安住在身体中,那就像乌龟伸出头尾和四脚一样,决定会被外境凶恶的水狗所吞吃,也就是自己的心会被六尘淹没。这个龟狗的比喻非常贴切。在网络面前失去自控能力的人,或者对游戏机着迷的人,确实就像心识被网络、游戏机咬住一样,整个人的精神完全钻入网络或游戏里面出不来,变成一种心识出窍的活死人。所以,身体当中一定要有心,在城市当中更要严密护持,否则自己的心被六尘水狗
25、吃掉,还不知道。床榻恒时应有身为什么身体应恒时安住在坐垫上呢?因为初学者制心能力很差,如果不在一个固定的静处安住,身体常常在外面走,很容易就会散乱,收不回来。如果身体不能安住,六根随之而不能收摄,净念就无法相继,无法以心深入思维、念诵、观想、观照,日常的修行会受到严重破坏。所以,初学者不管好自己的身体,最后就会失坏修行,以一种日夜向外散乱的状态,根本无法趣入闻思修行,最多只是一个形象的修行人而已。为什么要恒时呢?因为只有坚持才能成功。人的相续成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渐次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恒心,不能持之以恒,一般人都是半途而废,一事也无法圆满,所以成功在于长久坚持。过去,古人在大事
26、未明之前,到处参访明眼善知识,唯一是为了参究生死大事。今天的人是到处旅游,这个道场住几天,那个道场住几天,说到底和真实修行没有关系,只是种个善根而已。噶举派祖师无等达波瓦曾经说:“作为瑜伽士,走破靴子,不如坐破垫子。”古代,长庆禅师用功时坐破七个垫子,最后得到成就。十住毗婆沙论上说:“常坐亦有十利:一、不贪身乐;二、不贪睡眠乐;三、不贪卧具乐;四、无卧中胁着席苦;五、不随身欲;六、易得坐禅;七、易读诵经;八、少睡眠;九、身轻易起;十、求坐卧具衣服心薄。”心中恒时应放松就是自己的心要恒时保持安祥,不能紧张,不能急躁。太紧张、太懈怠,都是堕入两边,不是中道。只有心里放松,才能很好地念诵,很好地思维
27、,很好地修法。心里紧张,人很容易疲厌,心也累,身体也累,而且越是紧张,越难以相应。紧张是执著的表现,对于禅定和智慧来说,都是违品。但是也不能把“放松”理解成放逸、懈怠。放松是表示安住在不固执的调柔状态,语默动静都是安定宁静的。“恒时”就是二六时中都要保持这样的心态。心调得乐,内心调整好了,做一切事、做一切修行,都会得到安乐。心不调柔,做任何事,都是痛苦,所以,华智仁波切教我们在一切时中内心都要安定。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急须忘掉生嗔敌,急须忘掉痴睡眠。急须忘掉的有三种:就是急须忘掉引生贪心的朋友;急须忘掉引生嗔恨的怨敌;急须忘掉增长愚痴的睡眠。为什么这三种必须要忘掉呢?因为如果耽著这
28、三者,极易引发严重的贪嗔痴三毒,破坏自己的梵行,所以急须忘掉,不能老是放在心里。在心里放久了,就会使三毒加剧,最后会毁灭自己。“急须”是指后患严重,须要尽快的遣除。急须忘掉生贪友直接说,就是要忘掉以往的男女感情。以男众来说,如果经常想念以往的女友,或者还保持交往,贪心一定会粗猛地生起,对出家人来说,容易还俗破戒。凡夫都是以婬欲而受生,婬欲的烦恼根深蒂固,极容易引生,又极难断除。在没有得自在之前,先要从外缘上防护,就是不能接触引生贪欲的异性,不然欲得解脱,只是蒸沙煮饭而已。急须忘掉生嗔敌就是不能常常在心里想怨敌的坏处。一切嗔心的来源,就是心中不清净的观想,如果常想怨敌不好的一面,常现不悦意的相,
29、最终会暴发强大的嗔心。如果能不记前嫌,进一步,以慈悲心作意怨敌的悦意之相,常念他好,这样就能把怨敌转为朋友。怨敌和朋友,本无自性,都是以心假立可爱和不可爱而成立的,如果能够思惟好的一面,一定能够化怨敌为朋友。阿底峡尊者在菩萨宝鬘论上说:“远离嗔心不悦意,处处恒具欢喜心。”远离嗔心不悦意,对任何人,对任何事,都要保持一种欢喜心,这是很重要的窍诀。以前有位修行人,他有一个怨敌,为了对治嗔心,每次修法都把怨敌观在自己头顶上,并且作意悦意之相,这样和怨敌相见时,首先对他笑,怨敌最初反应不大,但是时间一久,怨敌的心也被他的微笑所转动,结果怨敌也报以微笑,彼此的仇怨由此而化解。所以“忘掉生嗔敌”,就是要求
30、我们在心里不能有对立面,不能作意怨敌的不清净相。这就是关要。急须忘掉痴睡眠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君主法规论当中说:“放逸毁事因睡眠,倘若断除此垢染,神清志明事圆满。”导致放逸和毁坏大事的因缘,就是睡眠。如果能够断除睡眠的因缘,自己的心就会很清明,事业也会圆满。睡眠过度是增上愚痴的因缘,贪睡是一种懈怠的相,贪睡之人不可能成办事业,而且容易误事。我们每天的睡眠要适量,要有规律,如果早起不贪睡眠,对一天的修行生活都会有很大帮助,古人也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如果过度贪睡,就会损坏一天的作业,而且这种习气一旦坚固,人就无法奋发精进。禅波罗蜜说:“若眠寐过多,非唯废修圣法,亦复空丧工夫,令心暗晦,善根沉没,当觉
31、悟无常,调伏睡眠。”恒需谨慎有三种:众中出言当谨慎,独处行为当谨慎,平常观心当谨慎。恒时需要谨慎的地方有三种:在大众当中出言应当谨慎;独处时的行为应当谨慎;平常观心应当谨慎。众中出言当谨慎注意“众”字,众就是大众,有很多不同种类人的聚会,就是众。为什么众中出言应当谨慎?因为大众当中说话不谨慎,容易造口业,容易带来过患。为什么容易造口业呢?因为大众聚会,人的品类很多,比如有相貌丑陋的,有身体残疾的,有不具信心、持有邪见的,有爱说是非、喜欢说离间语的,有智力不够、很愚笨的,有观察过失的,有行为亏欠的在这种情况下,说话不注意,就可能触及他人的痛处,或者让人产生邪见,或者容易造成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或者
32、以自己轻率的言语会让人笑话等等。而且在大众当中说话,因为对境大,容易造成影响,而且人多口杂,话语容易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会传播出去,这样造的口业就会放大很多倍。有时候,当众揭露他人的过失,会像刀子一样刺伤人心,因为当众这样说,会使人无地自容,没有脸面,这样即使表面忍气吞声,实际在心里已积下怨恨。所以,一般有道德的人不会轻易出言,有智慧善观时机因缘的人也不会轻易出言,谦下护持自心的人也不会轻易出言。何种人会轻易发言呢?一般心志浮躁的人会轻易发言,喜欢表现自己的人也会轻易发言,而且说话往往不经大脑思考,随意而说,这都是愚者之相。二规教言论说:“语言若不稳重者,如同乌鸦众人恨。”(语言不稳重的人,
33、就像乌鸦一样,大家都会讨厌他。)这个众中出言,还包括流通自己的著作。写成文字,在大众当中传播,这是正式当众发表言论,可以说是最正式、最重大的众中出言。如果不谨慎,就会造成很大过失。因为读者不是十人一百人,而是成千上万,著作不是短时留存,而是较长一段时间的留存,假如著作当中有错误,有染污,读者也信以为真,就容易庸医误人,把错误的见解传入他人相续中,而且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邪见流播面很广,所造口业非常严重。明代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当中教诫后人,学道人著述,宜在晚年,因为佛法著述与世间文章不同,上为阐明如来心法,下为开启后学悟门,假如学问不通,见解未定,有错解的地方,那就成了辜负佛陀、贻误后学。独
34、处行为当谨慎“独处”是和“众中”相对的,为什么独处时行为要谨慎呢?因为在大众前人心会有所约束,不敢放纵,但是一人独处时,没有人看见,就容易放纵自己,不愿意守规矩,所以独处时需要谨慎。怎么谨慎呢?就是没有人管束时,应当自觉防护根门。不清净影视、VCD不能看,不清净的音乐不能听,会使性情转移的活动不要去参与。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能想入非非,不能在容易动贪嗔的方面打妄想。这些是有关独处行为应谨慎方面的教诫。平常观心当谨慎为什么观心应当谨慎呢?因为人心最危险,不谨慎观心,易生大患。入行论说:“若纵狂象心,受难无间狱,未驯大狂象,为患不及此。”如果放纵如狂象般的分别心,最后会让我们堕入无间地狱当中受苦,
35、未驯服的大狂象不可能这样伤害我们,因为狂象只能损坏肉身,断绝一世的寿命,不可能损坏我们的相续,让我们在长劫当中受苦,所以,人心比狂象还要危险,祸从心起,苦由心生,一切祸患的根源就是自己的恶心,如果不谨慎观心,自相续容易被嗔恚、邪见等大恶业摧毁。刹那之间就会造下谤师、舍法、对菩萨生嗔等严重的恶业,刹那之间就会造下地狱业因,刹那之间就会摧毁多劫的福善,刹那之间就会息灭解脱之灯,刹那之间就可能成为破戒者。所以,万劫重罪一念可造,对于自心怎么能不严密防护呢?相反,如果能够谨慎观心,调伏自心,就可以远离一切过患。入行论说:“若以正念索,紧拴心狂象,怖畏尽消除,福善悉获至。”意思就是,以正念的绳索紧紧拴住
36、心的狂象,一切怖畏都可以消除,一切福善都可以获得。“虎狮大象熊,蛇及一切敌,有情地狱卒,恶神并罗刹,唯由系此心,即摄彼一切,调伏此一心,一切皆驯服。”只要能够摄住自心,一切境都可以摄伏,不论虎狮大象、怨敌狱卒,还是恶神罗刹,都可以调伏。高僧传中记载,以前有位禅师,想求和尚传他祖师衣钵,和尚不答应,他心里有抱怨。和尚去世二十年后,有一次,此禅师偶见对岸有女人洗脚,不觉动念,认为女人的脚很白嫩,忽见和尚现身,厉声呵斥:“此念可传祖师衣钵吗?”禅师很惭愧,礼拜而忏悔。所以,在没有见道之前,我们都没有把握,因为相续中的烦恼种子丝毫也没有断除,遇境就会现起,所以乃至见道之间,都要谨慎护持自心,不要在这个
37、期间以放逸而堕落。恒需隐秘有三种:隐秘自己之功德,隐秘他人之过失,隐秘未来之计划。恒时需要隐秘的地方有三种:就是需要隐秘自己的功德;需要隐秘别人的过失;需要隐秘未来的计划。隐秘自己之功德损坏功德的方面有很多种,比如嗔心、邪见、颠倒回向、宣传自己的功德,都会损减功德。隐藏自己的功德,才能逐渐积累。如果为求名声,经常宣传自己的功德,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样功德就会以暴光而消失。这个道理大家要明白。万物的孕育都要隐藏,才能深厚,如果暴露,很快就会消亡。我们看看,胎儿都是深藏在母胎里面,而且要经十月才能孕育成人;酿酒也是要密封,不能漏气;一切草木的根都是隐藏在地下,而且扎根越深,生命力越旺盛;下至煮饭也要
38、密闭才能熟。通过这些比喻,大家应当懂得,功德是要潜藏隐密,才能不断增长积聚。所以,古人教我们积“阴德”,做了善事,要不留名,不居功,不自己宣传,这样才能与道相应。如同雁过长空,不留一点痕迹,我们做功德,不要在心里耽著,做了好像没事一样,这样才清净。如果做了一点功德,天天都执著,天天都嘴在嘴边,见人都要宣传一遍,这样也不会有很大功德,因为功德都因你的口舌而漏尽了。从修行产生的验相、证相上来说,也不能随便讲,讲了境界就容易消失。这是缘起上很微妙的地方。但是现代人和古人的作法完全相反,稍有功德,就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不需别人宣传,自己首先就作广告,而且有一点功德,宣传起来可以放大十倍。这样只是贪求名声
39、而已,最后一定会败亡的。有些凡夫人公然自称是某菩萨的化身、得了登地等等,这样说上人法妄语,根本戒都会破掉。隐秘他人之过失我们看大地的器量非常大,能够包容一切,在大地上放不净粪,大地也能容;车马在大地上行走,大地也能持。而水要是太清了,里面反而养不了鱼。这是表示有包容才能有福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要求很严,对别人非常宽厚,那就是有福德的相。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有了过失,都不愿意让人知道,都不愿意有恶名。假如不隐恶,让恶名辗转传播,那就会使人无地自容。所以,古人说:“闻人人有过,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然而轻薄之人,往往爱听他人过失,而且听了之后,喜欢添枝加叶到处宣扬,这样坏人名声,
40、一定会遭恶报。在隐秘他人过失方面,过失小的应当隐,过失大的尤其应当隐;男子的过失应当隐,女人的过失尤其应当隐;一般人的过失应当隐,祖先的过失尤其应当隐;个人的过失应当隐,涉及到团体的方面,尤其应当隐;下劣者的过失应当隐,德高望重者的过失尤其应当隐。恶名越大,隐恶的功德就越大。不能隐的人,都是自己无福隐恶。清朝有位王吉武,有一年秋试,他考取后,天晚从远路返家,快到家时,遇一醉汉,抓住他问:“你是谁?”取刀就要杀。王吉武说:“我是王某,就是新科考取的人。”醉汉说:“我就是要杀死你。”说完疯狂扑来。当时有邻居跑来救护,王吉武才逃脱出来,但他回家后,这件事根本没有和家人说。第二天,醉汉醒来,忆起昨晚之
41、事,心里很害怕,认为吉武会上告他,就和几个邻居赶紧上门谢罪。但是吉武闭门不见,好像昨晚无事一样。这些人不知其意,都疑惑而回。王吉武的涵养很深,能够宽容人,他受到醉汉攻击,不但不和他计较,对家人也只字不提,这是以善心隐人之恶的境界。古代的大舜,隐恶扬善。大舜在河滨,见渔人争抢深潭,老弱只能在浅滩急流中打渔,大舜见了心里很悲哀,他也去打渔。见到争的人,隐藏其过,口中不说;见有谦让者,就赞扬效法他。一年后,渔人都以深水相让。所以,像圣王大舜这样,能够包容人,自己首先作出榜样来,久而久之,有过失的人自己就会惭愧,不求无过而他的过失自然会减少。如果不能容人,强求他无过,反而他的过失会越来越多。这个隐恶扬
42、善是做人很基本的修养,是贤善人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菩萨宝鬘论中说:“发露自己之过患,不觅他人之过失,隐藏自己之功德,宣扬他人之功德。”对自己,应当多讲过失,隐藏功德;对待他人,应当多讲功德,不宣扬过失。常见他人过失,就是诸恶之门;常见自己过失,就是诸善之门。所以六祖说:“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印光大师也教导我们,要常见自己是凡夫,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萨,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这样做才会与道相应。否则,日日自赞毁他,菩萨戒也会破掉。梵网经菩萨戒本说:“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隐密未来之计划君主法规论上说:“除
43、非无利无害语,心中斟酌之大事,若于非时脱口出,众人皆知事不成。”(除非是无利无害的语言,如果是心里斟酌的大事,在非时脱口而出,人们都知道这样事情是不会成功的。)汉地古书上也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以上讲了恒时需要隐秘的三个方面,就是自己的功德、他人的过失、未来的计划都要保密。萨迦格言上讲:“劣者隐瞒不密事,该密之事处处说,高士不隐非密事,宁死亦隐应密事。”下劣者不需要保密之事作保密,应密之事反而处处宣说;高尚者不会保密不需隐密之事,但是应密之事,即使砍头也不会泄露。大家了知取舍之后,在日用之中,应当照此如理行持。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不宣自己狡诈行,不宣自己之善行。不可宣说有三种
44、:就是不可宣说偶尔出离心;不可宣说自己的狡诈行;不可宣说自己的善行。不宣偶尔出离心首先讲一个故事。有一次,华智仁波切来到一个山洞,洞中的一个修行人问他:“你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仁波切答:“我从后面来,到对面去。”这人又问:“你生于何处?叫什么?”仁波切答:“我生在人间,叫无作瑜伽士。你在此处修什么法,住了多久?”修行人很神气地说:“我在此处修了二十余年,正在修无上的安忍波罗蜜多。”仁波切皱皱眉头,对他说:“虽然是很好,但我听说你是一个大骗子,骗了很多信众。”这一下,修行人气得跳起来,对华智仁波切说:“你说什么?我骗了谁,你要说清楚。你是不是故意来干扰我闭关修行?真是个贱种人。”华智仁波切心平
45、气和地对他说:“朋友你好,刚才你不是说修了二十多年的安忍波罗蜜多吗?这么大的嗔心是你自己的吗?”竹窗二笔中记载:以前有位老先生说:“举世无有一人不爱名声。”他边说边感叹。坐中一人起来说:“老人家讲得对,我看不爱名声的,只有您一人而已。”老先生听了高兴的欢笑起来,不知道自己已被人卖了。从上面的故事,大家可以体会到,大话容易说,但是说的不一定自己已真实行到。自己没有行到的,不能夸大,否则就成了自欺。我们偶尔生起一点出离心,未必是真正到量,所以不能随便讲自己证到何种境界。很多人喜欢自吹,实际上只是自欺,不值明眼人一笑。比如,有的人说“我已经证悟了等净无二”,为什么闻到不净粪还要捂住鼻子呢?有的人说“
46、我的出离心已经不退转了”,为什么一到城市,见到五光十色的境界,眼睛都发直呢?有的人说“我的自他交换修得很坚固了”,为什么一寸地基都不肯让步呢?有的人说“我已经通达了中观”,为什么一件小事在心里都摆不平呢?请问“中”在哪里呢?有的人说“我得了初禅”,为什么天天还要多吃多睡呢?四十二章经佛诫:“切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们不应随意而妄说修行境界。不宣自己狡诈行这是教人要有羞耻。无有羞耻之人,喜欢宣扬自己狡诈的行为,喜欢讲自己如何搞杀盗淫妄,如何精通世间法,讲起来也很自豪。如果有羞耻的话,不会觉得这些是光彩之事。所以,做人应有羞耻心,狡诈行为没有任何功德,如毒品一般,只会毁坏自己,不应宣扬。如果以
47、欢喜心宣扬,自己以此将坚固邪恶习气,也令听者中毒,增上三毒的染污。所以,邪恶不能宣扬,不能传播,这是精神病毒,应当以善的言教和行为来对治。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耻对于人关系极大,人有羞耻,就可以成圣贤,失去羞耻就会变为禽兽。发起耻心是改过的关键。印光大师也说:“耻之一字,其利无穷,有与圣近,无与兽同,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不宣自己之善行首先讲阳善和阴德的差别,行善为人知,就是阳善;行善不为人知,就是阴德。后者果报更大。古人有格言说:“积德于人所不知,是谓阴德;阴德之报较阳德倍多。”以阳善得到世间的名声,名声也是福,享受大名,
48、福报自然会随之而消失,所以阳善不如阴德果报大。假如名声与实际不符,名声很大,内在并没有实际的道德,那就更危险,往往会招来大祸。了凡四训上说:“为善而心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也,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所以行善着相和不着相,在获得福德上相差极大;同样,行善宣传和不宣传,结果也有很大差别。我们提倡,行善不求名利,不图回报,不自己宣扬,甚至来世三界的异熟果也不希求,这样才会与本性相应。唐代善静禅师,曾经沐浴时,舍利降落,他秘密收藏,
49、不许弟子示人。一次禅定时,忽有白鹤立在庭院中,温驯如听法者,善静让人赶出,凡是此等殊胜征相,都密而不宣。西方确指上说:“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于外,未久必败。”下面再讲一则故事:一次,华智仁波切准备到噶托寺去传法,离传法还有很长时间,他就去转绕寺庙边的舍利塔,当时没有人认出他。有个加绒喇嘛过来与他交谈说:“你对佛法很有兴趣,不知你懂得多少?”仁波切谦虚地回答:“佛法广博,我只略知一点。”加绒喇嘛说:“我正在学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这部论圆满宣说了佛法的一切道理,是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的著作,如果想听,我可以传给你。”仁波切很高兴地答应了。以后,他每天在加绒喇嘛前认真听受,从人生难得一直听到因果不虚
50、。有一天,加绒到城里办事,回来告诉“弟子”说:“今天听到好消息,华智仁波切已到噶托,两三天之后就要传法,你还是很有福报的。”华智仁波切说:“他有什么了不起?佛陀不是告诉我们依法不依人吗?”这一下,加绒喇嘛很不高兴,呵斥他说:“你真是胆大包天,对华智仁波切也这样不恭敬,应该把你摈出僧团。”两天以后,尊者坐在法座上对信众传法,加绒喇嘛也在场,他见到新收的“弟子”变成了华智仁波切,很不好意思,就想离开。华智仁波切知道后,对众人说:“加绒喇嘛是为我传授大圆满前行的上师,对我恩德很大,我很希望他能留下来,和我共同发愿度化众生。”圣者们是这样无我相、无人相、无功德相,不会以我执心推动而天天宣传自己的功德。
51、华智仁波切那么大的成就,可是丝毫不外露,没有一点架子,还在小喇嘛前虚心听法,这就是圣者的行为。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不可去的地方有三种:就是怨仇争斗的地方不可去;众人聚集的地方不可去;娱乐场所不可去。为什么这些地方不能去呢?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经常处在不清净的环境中,很快就会熏染不良习气,容易起烦恼造恶业。下面以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孟子幼时丧父,母亲带他一起生活。最初他家住在屠宰场旁边,孟子天天学杀猪,母亲见后心想:“不能让孩子这样下去,不能让他学杀生的恶业。”这样,母亲就赶紧搬家,搬到一个坟场旁边。但这次母亲又发现孟子开始在学挖地、造坟这类事,
52、这样发展下去,也没有多大意义。母亲又一次搬家,搬到一所学校旁边。这所学校教学生对圣人敬礼,放学回家对父母敬礼,还要学生好好学习圣贤书。当时孟子家没有钱,无法上学,但是孟子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他见别人怎么做,自己就会模仿,慢慢就能读书识字,而且进退有礼,母亲见孩子在这里能够学好,就在这里安住下来。由上面的故事,我们就知道人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接触好的环境,可以引发贤善的心念和行为,将来会成好的人才。相反,接触不好的环境,就是有善根也会渐渐变坏,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性情就会转变。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不接触染污的环境,至关重要。所以华智仁波切也是很肯定的讲到“不可去”,意思就是禁止初学者前往。初学者和瑜伽
53、士的行为有很大差别,狮子的行为,兔子不能简单模仿,比如济公活佛是得到自在的成就者,可以入酒店、妓院游戏,但初学者不能这样做。孔雀喝毒,羽毛反而更美丽,其他鸟喝毒,只会断送自己的性命。人应有自知之明,如果只是一个凡夫初学者,一定要行为严谨。怨仇争斗的场所不能去,更不能加入斗争。比如出家人,在家人与仇敌斗争时,如果自己加入,同样会生起粗猛的嗔心。嗔心起来,人是冲动的,什么都不会顾及,容易造下杀生的恶业。弟子规上说:“斗闹场,绝勿近。”凡是斗争场所,绝对不能接近。有一类人,特别爱看打斗的场面,对于斗争喜欢发随喜心,这样只会增上暴力的恶习,会造下很重的恶业。和这一条相关的,就是不能看宣传暴力的影视和书
54、籍。我们得一个人身很不容易,应该守持好自己的相续,如果接触这些恶浊的境界,在相续中播下暴力种子,迟早会以种子的力量起现行,最后只是毁坏自己而已。智者应当首先在因上防护,这样才是最安全的。人多热闹的地方也不要去。虚云老和尚说:“宁可在山林中睡觉,不去城市中办道。”在闹市中,环境极乱,逛一次街,浪费很多时间,只是消耗精力、增上散乱,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可能增上清净的智慧。古人也说:“热闹处中,人向前我落后,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意思就是:在热闹场所,别人都向前,我偏偏落后;在是非之地,别人都用口,我偏偏只用耳根。娱乐场所,包括歌舞厅、电影院、网吧、录像厅、酒吧、游戏机房、各种球场、体育馆等等,这
55、些地方都不应去。大恩上师这样教诫我们:“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有许多外境极具诱惑力,极易诳惑、煽动人的贪嗔烦恼。修行人必须十分注意,不让自己接触这些环境。一旦接近,凡夫确实难以对治烦恼,尤其是电视、电影,绝大多数都是引发众生自心烦恼的因缘。当然,要求你们根本上断除这些,有些人可能有困难,但是希望每一个想调伏自心的修行人,应该把握自己,不要去看”亲友书中如是宣说毁坏名誉的六法:“赌博以及看聚会,懒惰依附恶劣友,饮酒夜晚入村落,断毁名誉之六法。”所以,去麻将馆玩麻将,看聚会,夜晚入城市,或者参与恶友团体,都会毁坏修行人的名誉。作为出家人,这些方面尤其要遮止,否则不但会毁坏自己的名誉
56、,也有损佛教的清净形相。不宜言说有三种:无信者前不说法,未问不说自经历,不说不符实际语。不适合讲的有三种:就是在无信者面前不宜说法;别人未问不宜宣讲自己的经历;不宜宣说不符合实际的话。无信者前不说法涅槃经说:“有信之人则名可治,定得涅槃,疮疣无故。无信之人,名一阐提,名不可治。”又说:“非时非国不请而说,轻心轻他自叹随处而说,反灭佛法,乃至令无量人死堕地狱,则是众生恶知识也。”在广论当中,我们也讲过,作为法师应当观察对方的根器再说法,如果没有信心,不能随便说法。因为对方没有信心,对他传法,也不能接受,反而会生起邪见、舍弃正法等严重的过失,所以说法也不能盲目。未问不说自经历对于修学密法的人来说,
57、很多方面都需要保密。自己受过的灌顶,自己正在修什么法,自己的本尊等等,很多方面都不能随便对别人说。不说不符实际语明朝有个地方军事长官姓汤,才智文章颇佳,但是性格傲慢,常自夸文武全才,可以独当一面,所以大家叫他“汤一面”。后来调往陕西当参将,与寇匪交战,被一箭射喉而死,大家又叫他“汤一箭”。原来的“汤一面”竟然成“汤一箭”,所以大话不能乱说,否则大话会变成笑话。论语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永觉和尚广录上说:“大言必自招尤,小心终是寡过。”不该之事有三种:友前不该有喜怒,承诺不该有变动,行事不该有表里。不应该的事情有三种:就是朋友面前不应该喜怒无常;承诺不应该有变动;做事不应该表里
58、不一致。友前不该有喜怒君主法规论说:“浊世恶劣之众人,动辄欢喜动辄忧,时傲时卑柔暴等,行为日日多变化。”“最初之时易相处,久而久之不可靠,令人生起厌烦者,称为不稳重恶友。首先难得融洽处,诚心交往将成为,莫逆之交情稳固,称为稳重之善友。”(最开始时容易相处,但是时间久了不可靠,让人生起厌烦,这种人称为不稳重的恶友。首先很难融洽相处,以诚心交往将会成为莫逆之交,情意稳固,这样的朋友称为稳重的善友。)君主法规论这一段告诉我们,朋友有两种,就是不稳重恶友与稳重善友。不稳重的恶友,心态变化很快,开始时亲密异常,后来变得如怨家一般。这不是以道义相交。稳重的善友,情意坚固,几十年不会变心,甚至生命都可以托付
59、。承诺不该有变动先讲一个公案:东汉范巨卿,年青时读太学,与张元伯是好友(古代太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在两人返乡时,范巨卿对元伯说:“过两年,我再上门拜见尊父母。”这样就一起约定日期。两年已过,元伯对母亲说起此事,让母亲备饭菜等候巨卿。母亲说:“阔别已经两年,何况是千里结言,不要太相信。”元伯说:“巨卿是信士,绝不会违约。”到了约定之日,巨卿果然来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此后一晚,巨卿梦见元伯说:“巨卿,我在某日死,当在某时安葬,你虽未忘记我,但怎能赶上呢?”巨卿醒来,悲叹落泪,快马赶赴元伯家。人还未到,丧事已发引,至坟边时,棺材不肯进。母亲抚棺说:“元伯还有盼望吗?”就停下棺材。稍后,见有人号
60、哭赶白车骑白马而来,母亲说:“一定是范巨卿。”巨卿到后,叩丧而言:“元伯,你走了,死生路不同,你我从此永别了。”这样执绋引棺,棺材才向前。(绋是下葬时引棺入墓穴的绳子,古时送葬之人都要执绋。)巨卿留在墓边,修好坟树后,才离去。历史感应统记评论说:“吾读此传,辄流泪不能止,叹古人朋友之交,相信以心,生死不渝如此。书经称:朋友之交止于信。范张二君,其信之极致者耶?孔子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之一字,重于生命,范张二君,诚后人之模范。”君主法规论说:“一切实语高尚士,承诺之事纵微小,亦不反悔况大事,及已盟誓之诸事。倘若誓言稳如山,成办自己诸所需,成为众生依赖处,发威天人亦生畏。”印光大师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典型题汇编及答案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戒毒康复人员常规医疗服务工作总结
- 2024年保安人员劳务服务协议
-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结课论文
- 2024年回迁房屋购买协议格式
- 2024年合作伙伴合资经营协议
- 2024年学生暑假工聘任协议示例
- 物联网L1题库测试与答案2020第23部分
- 人教版《劳动教育》六上 劳动项目二《晾晒被子》教学设计
- (正式版)QC∕T 1208-2024 燃料电池发动机用氢气循环泵
- 中外合作办学规划方案
-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中医美容技术》课程标准
- CJJ207-2013 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加答案(易错题)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300题-整除-有标准答案
- 办公室装修工程施工方案讲义
- 医院护理人文关怀实践规范专家共识
- 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
- MOOC 陶瓷装饰·彩绘-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