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诊”考试前中国古代历史复习第1页,共45页。 运用历史概念复习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凸现了历史概念逻辑性的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 历时性。 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 发展 (或转变)、 结束 (完成或消亡) 的纵向发展过程。 研究历史概念的确定性为的就是给历史更确定的时空定位。 第 二 , 结 构性 。 所谓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就是指概念自身随时间变化而演变的时序性结构以及概念与其他概念相关联而形成的逻辑性结构。 历 史 科 考 试 说 明 明 确 规 定 : 学 生 要 学 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 阐述历史发
2、展的规律”。 历史概念则恰好反映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 本 质 属 性 和 发 展 规 律 。考查历史概念的结构关系,更能测试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或趋势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以核心概念为本,构建知识网,体现了概念教学的概括、联系性和迁移性,有利于培养学科思维、建立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学科理解力,达到 “核心概念 专题线索 模块整合”的高效统一。概念逻辑性的两个特点教师用理论基础“概 念本 来就 是历史 内容的重要组 成之一 ,也是 理解历史的基础 。从哲学的观念来说 ,概念是思
3、维的基本单位 。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之后而形成的知识单元 所以 ,在教学中引人核心概念 ,并强化对关键词的解读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教学环节 ”。抓住 、抓好历史核心概念 ,对促进历史教学十分关键 。第2页,共45页。高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注重考査对历史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学科核心概念,也称核心知识或核心素养,理解核心概念利于学生避免历史事实孤立无用,利于学生形成紧密相连的知识结构,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学习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历史核心概念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中心,是学生理解并能在忘记其非本质信息或周边相关信息之后,仍然能应用的概念性知识。历史核心概念是具有很强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这些
4、核心概念能够有效地组织大量的历史事实和其他概念,能够展现历史学科的逻辑结构,能进行丰富的历史思维,可以用众多的历史事实加以解释。高三后期关注核心概念学习 , 一个重要的益处是强化自己对于核心概念至关重要的那些历史事实的记忆理解,利于考生在新情境试题中及时有效地调用这些事实答题。否则,自己慢慢回忆或有他人提醒时,便会调用这些知识,但自己在高考时间紧迫、充满压力的情况下,就不能自如调用这些知识。考生掌握核心概念需要做到从核心知识的理解到深度运用(见图一),其具体策略有:1.注意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文化: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的抽象概括,理解历史概念就是要理解历史事实,而要透彻理解历史事实,就需要考生理解
5、历史现象背后反映的特定的思想文化,由此达成对概念的深度理解。深度理解核心概念提高历史思维教师用理论基础第3页,共45页。2.注意概念与相关概念的联系:要注意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的联系,需要注意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核心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注意将上位的核心概念拆分为一系列较为具体的概念,最终形成概念思维导图。例如,鸦片战争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展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图二):其实还可以不断扩展这些概念的上位与下位概念,以及横向关联概念,以保持理解的幵放性,这样才可以理解多种多样的新情境试题。3.注重对核心的概念的事实化理解:高考注重考査历史学科能力与素养,实际上大量的试题就是通过新颖别致的历史材料所
6、反映的历史现象,考查考生的历史理解分析推断能力。所以,考生应将历史事实性知识置于概念框架中,通过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理解概念,还应将概念放在一定的新情境下理解生动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梳理并理解核心知识,进而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样就可以避免纷繁的历史事实而杂乱无章,不知怎样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困难。具体说来,要做到:(一)注重利用史法理解核心知识“高考命题强调反映学术前沿;试题注重考查隐含的基本价值观”。国家考试命题中心刘芄老师强调高考将加大学习和研究方法考查;重视对基本历史理论理解和运用的考査;重视对学生“史识”的考査。所以,考生需要利用学术新成果,幵阔认知视野,灵活分析相关间题,
7、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持之有据,尤其不要过度推断,应关注程度词的陷阱,例教师用理论基础深度理解核心概念提高历史思维第4页,共45页。(二)注重形成深度的纵、横向知识结构历史依托时空构成历史知识结构,通过人的认知与理解发现历史的意义、演进趋势等,而且,近年来高考注重考査学生的历史学术意识,高考试题加大了对学科能力的考査力度,因此试题更加注重对概念的深层理解。4.注意核心概念的辨析与变式理解:考生要注意辨析概念的特征,精准掌握概念的内涵,也应注意通过变式理解,提高自己透彻理解概念的能力。例如,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二者涉及的方面有差异;海禁政策与中国对外贸易,明确海禁政策下还有中外贸
8、易,而且随着世界经济交流的加强,中国对外贸易额依然不小,但也要看到该政策影响了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领先世界,但背后是农业文明,不能得出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2011年四川卷就考査了该知识点),这一概念就需要关注时代背景下文明的差异。教师用理论基础深度理解核心概念提高历史思维第5页,共45页。5.强化对核心概念的突破性运用:高三后期复习如果只强调对史实信息的记忆性学习,仅凭大量的事实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无法达到深层理解的程度,因此需要精心组织与运用抽象概念,提升学科思维,因为高考注重历史学科能力素养的考査,高三后期学生储蓄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也具备突破性理解核心概念的基本能力,
9、只有深度理解并运用核心概念,才会突破“炒剩饭”而能力不见长进的瓶颈,才能有效应对新情境问题,进行有意义的分析与推断,否则,就会面对高考试题“熟悉而陌生”。教师用理论基础深度理解核心概念提高历史思维第6页,共45页。思维导图本身是一种语言,它能够直接体现思维结构,展现事物的复杂结构,抓住事物的核心内容。在观看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究,从而推导出纵、横思维模式以及两者交叉的思维模式,并且可以有无限各异的思维模式的生成性。1.纵、横思维模式的生成我们考虑问题纵向思维包括历时性思维、因果逻辑思维等模式,横向思维模式指事物的共时性等特征。2.发散聚合思维模式的推衍整理表 1 时,我们以中古中央集权体
10、制为核心,考究其在中古不同朝代的相应状态,这种以某个事件为核心进行扩散思维的方法即为发散性思维模式。与之相反,如果给出中古各朝代的政制的中央机构、地方行政建制,或是给出表 2 内容,而让我们去追寻其主题是什么,即为发散思维的逆向思维聚合思维模式。3.组合式思维模式的推衍生成在遵循两大原则的基础上,纵横模式、发散聚合思维模式的交错运用,我们推衍出的思维模式即为组合式思维模,这种模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状态和升华。教师用理论基础思维导图第7页,共45页。一、从战国的社会转型到秦汉的大一统时代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占比非选择题先秦131墓葬题151小农题142雅言题152儒者13%131海洋利用152孟
11、子与苏格拉底秦汉12刺史题151外戚题152宣帝题11董仲舒132史记题141祭天题19%11选官制度12王莽改革131海洋利用131汉唐地图141汉魏法律151儒学发展全国卷考题分布第8页,共45页。转型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军功授爵礼乐文化外儒内法济之于道百家争鸣文化专制封邦建国中央集权战乱纷争一统天下官僚政治青铜时代铁器牛耕井田时代土地私有一、从战国的社会转型到秦汉的大一统命题趋向探究概念思维导图必修二内容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概念,以推动社会转型的根本因素生产力发展为考察角度;必修一以“官僚政治”为核心概念,侧重转型的具体体现,以政治上的分权到集权以及血缘关系的逐渐突破的过程为考察角度;必修
12、三侧重儒家思想文化对政治、国家统一等的影响,如曾考过的“儒家的政治理想”、 “孟子的法制观念”、“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政治统治借助人伦秩序”小农经济察举制大一统第9页,共45页。【思维导图】全面解读小农经济第10页,共45页。2022/7/1624(2015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必修二内容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概念【典型题例】第11页,共45页。1)秦汉以后逐
13、步确立(时间概念);2)与贵族政治相对应;3)中央和地方长官由统治者任免并有一定任期;4)俸禄制:官僚领取俸禄而不是获得对封地和人民的统治权;【概念辨析】官僚政治与“官僚政治”相关的几个制度:1)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的重要标志。2)选官制:官僚产生的依据,包括察举、科举等途径3)监察制度:官僚服务和服从于统治者的保障。4)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均是官僚政治的载体。第12页,共45页。2022/7/1624(2013课标版全国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
14、、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必修一以“官僚政治”为核心概念,侧重转型的具体体现,以政治上的分权到集权以及血缘关系的逐渐突破的过程为考察角度;【典型题例】第13页,共45页。(2012课标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
15、主要方式必修一以“官僚政治”为核心概念,侧重转型的具体体现,以政治上的分权到集权以及血缘关系的逐渐突破的过程为考察角度;【典型题例】25(2015全国卷)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第14页,共45页。24(2015全国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必修三侧
16、重儒家思想文化对政治、国家统一等的影响,如曾考过的“儒家的政治理想”、 “孟子的法制观念”、“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政治统治借助人伦秩序”等【典型题例】24(2011课标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第15页,共45页。必修三侧重儒家思想文化对政治、国家统一等的影响,如曾考过的“儒家的政治理想”、 “孟子的法制观念”、“天下
17、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政治统治借助人伦秩序”等【典型题例】24(2014全国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第16页,共45页。 皇权政治与官僚政治,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东方专制主义的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专制指的是一人或一集团垄断政治、经济、文化权力的机制。所以专制不一定是个人独裁,也可以是群体独裁。更进一步说,真正意义上的“一人政治”是不存在的,独裁者必须有一个拥护他独裁
18、的“群众基础”。 斯大林独裁靠的是苏共的特权阶层,所谓“不是斯大林产生了独裁制,而是独裁制产生了斯大林”是也。中国的皇权专制靠的是官僚士绅阶级的支持。 郑靖远【观点解读】第17页,共45页。二、魏晋隋唐的发展时代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占比非选择题魏晋142养子题(儒家伦理的发展)11货币题(封建经济的发展)6%11选官制度131海洋利用141汉魏法律142南朝山泽管理隋唐141儒道佛(儒学地位的巩固与发展)3%11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的发展与成熟)131海洋利用131汉唐地图(中央集权的发展)132唐两税法(赋税制度的发展)151儒学发展151唐代币制改革(封建经济的发展)全国卷考题分布第18页,共
19、45页。封建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南方经济发展邸店、柜坊坊市分开草市商业都会商人地位二、魏晋隋唐的发展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唐诗、书法等儒释道三教合流 儒学复兴中央集权的发展选官制度的成熟文化的繁荣儒学地位的巩固与发展概念思维导图命题趋向探究必修二内容以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复习侧重,并注重南北经济的平衡发展对政治平衡发展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地域文化的冲撞与交流;必修一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为核心概念,侧重决策的法定程序与选官的严密科学、公平公开等积极角度复习;必修三侧重不同思想冲撞过程中的交流与融合,尤其强调在冲撞过程中儒学地位的巩固与发展。第19页,共45页。202
20、2/7/1625(2011课标全国卷)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图4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必修二内容以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复习侧重,并注重南北经济的平衡发展对政治平衡发展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地域文化的冲撞与交流;【典型题例】第20页,共45页。2022/7/1641(2013课标版全国卷)(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
21、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1(12分)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必修二内容以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复习侧重,并注重南北经济的平衡发展对政治平衡发展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地域文化的冲撞与交流;【典型题例】第21页,共45页。必修三侧重不同思想冲撞过程中的交流与融合,尤其强调在冲撞过程中儒学地位的巩固与发展。【典型题例】25(2014全国卷)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
22、,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5(2014全国卷)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第22页,共45页。时代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占比非选择题宋元132不抑兼并142交子题152经济重心12许仙题131程朱题141存天理151妈祖题23%131海洋利用151儒学发展全国卷考
23、题分布三、宋元的创造第23页,共45页。三、宋元的创造封建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创造政治哲学物质生产市民文化工技发明地方政治理学与心学宋词、元曲、话本活字印刷术通判与行省制概念思维导图命题趋向探究从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来看,元代几乎没有考题涉及过;整个宋元部分必修一的内容也几乎未考过。但宋元在地方政治上的作为,尤其是行省制仍是复习的重点;必修二以“封建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基础,强化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是封建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的认识,考题偏重宋人在商品经济发达基础上的创造,如“不抑兼并”“交子”等;必修三仍侧重儒学的发展,从理学与心学的精致与思辨体现宋人在政治哲学上的创造力角
24、度复习,另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的活跃与市民文化的兴起也是复习重点。第24页,共45页。必修二以“封建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基础,强化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是封建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的认识,考题偏重宋人在商品经济发达基础上的创造,如“不抑兼并”“交子”等;【典型题例】26(2015全国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26(2015全国卷)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的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
25、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第25页,共45页。必修二以“封建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基础,强化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是封建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的认识,考题偏重宋人在商品经济发达基础上的创造,如“不抑兼并”“交子”等;【典型题例】26(2014全国卷)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5(2013课标版全国卷)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
26、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第26页,共45页。必修三仍侧重儒学的发展,从理学与心学的精致与思辨体现宋人在政治哲学上的创造力角度复习,另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的活跃与市民文化的兴起也是复习重点。【典型题例】(2012课标全国卷)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6(2014全国卷)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
27、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第27页,共45页。2022/7/16时代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占比非选择题明清12内阁142张居正151状元题(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12结构调整132明代贸易141外贸题152区域贸易(经济发展中外对比与区域差异)11黄宗羲12王阳明132清代小说(文化世俗化)132京剧脸谱(文化世俗化、大众化)35%11盟旗制度131海洋利用132中英建筑(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141宋应星(文化发展的中外对比)142东北移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152养银廉制度四、明清社会发展的错位全国卷考题分布第28页,共45页。封建农耕
28、经济的高度繁荣重农抑商、海禁资本主义萌芽错位君主专制市民文化科技发明对外政策内阁、军机处小说、京剧总结、停滞闭关锁国概念思维导图命题趋向探究从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来看,必修一的内容侧重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即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并认识君主专制的强化是中国古代权臣乱政的根源;必修二“封建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的情况下,强调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注重中外对比和区域差异以及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与文化发展的影响;必修三仍侧重对传统儒学的反思与对先秦儒学的回归以及对民主的朦胧追求。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的扩大与市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四、明清社会发展的错位第29页,共45页。必修一的内容侧重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即
29、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并认识君主专制的强化是中国古代权臣乱政的根源; 【典型题例】27(2014全国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2012课标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第30页,共45页。必修二“封建农耕经
30、济的高度繁荣”的情况下,强调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注重中外对比和区域差异以及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与文化发展的影响;【典型题例】26(2013课标版全国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27(2014全国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
31、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第31页,共45页。必修二“封建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的情况下,强调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注重中外对比和区域差异以及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与文化发展的影响;【典型题例】(2012课标全国卷)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第32页,共45页。2022/7/16必修二
32、“封建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的情况下,强调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注重中外对比和区域差异以及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与文化发展的影响;【典型题例】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27(2015全国卷)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第33页,共45页。必修三仍侧重对传统儒学的反思与对先秦儒学的回归以及对民主的朦胧追求。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的扩大与市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典型题例】26(2011课标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中供热主管网提升工程监理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阜阳师范大学《舞蹈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阜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组装机械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徐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数学试卷一(有答案)
- 2024年二级建造师管理-学霸笔记
- 福建师范大学《素描(2)》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丰电子首次覆盖:超高纯溅射靶材领军者半导体零部件强劲成长
-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国企“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
- 电气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我的家乡湖北咸宁介绍
- 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 化学实验室安全应急智慧系统建设和实验规范
- 老年抑郁量表
- 特殊过程确认报告
- BJ单身日记-英文台词剧本解析
- 幼儿园好习惯好性格养成绘本:坏脾气的蛋糕
- CPK-数据自动生成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