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教案2006.3 2006.7 学年第 二 学期)课 程 名 称: 光纤通信授课学时:32学时授课班级:03通信工程任课教师:林金才中国传媒大学教案(首页)课程编号授课班级03通信工程学生人数36课程名称光纤通信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选课()授课方式理论(?)实验()实习()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总学时32学分2学时分配课堂讲授32 学时;实践课程学时教材名称光纤通信教 学 参 考 书1、刘增基等编著光纤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2、杨祥林等编著光纤通信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o3、Ge
2、rd Keiser著,李玉权等译光纤通信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顾腕仪等编著光纤通信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1999。授课教师林金才职称 副教授工科授课时间周四第1、2节课(8: 00 9: 50)授课地点1#-308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2学时 100分钟)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光纤通信的定义及系统组成;2、明确光纤通信的优缺点;3、了解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光纤通信的定义及系统组成。难点:理解光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三、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演示、提问。五、作业:1-1 , 1-2, 1-3, 1-4,
3、1-8, 1-9。六、参考资料:光纤通信杨祥林第一章,光纤通信刘增基第一章。七、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备注第一章 绪论第T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第二节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第二节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开场白明确本节课要 学习的内容。5分钟第T光纤通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1.1.1探索时期的光通信原始形式的光通信:中国古代用“烽火台”报警,45分钟欧洲人用旗语传送信息。1880年,美国人贝尔(Bell)发明了用光波作载波 传送话音的 光电话”。贝尔光电话是现代光通信的雏 型。讲解板书动画演示1960年,美国人梅曼(Maiman)发明了第一台红宝 石激光器,给光通信带来了新的希望。激光器
4、的发明 和应用,使沉睡了 80年的光通信进入一个崭新的阶 段在这个时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利用 He - Ne激 光器和CO2敷光器进行了大气激光通信试验。由于没有找到稳定可靠和低损耗的传输介质,对 光通信的研究曾一度走入了低潮。讲解板书课件演示动画演示1.1.2现代光纤通信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银(C.K.Kao)和霍克哈姆 (C.A.Hockham)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指 出了利用光纤(Optical Fiber) 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 和技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通信一一光纤通信的基础。指明通过“原材料的提纯制造出适合于长距离通 信使用的低损耗光纤”这一发展方向1970年,光纤
5、研制取得了重大突破1970年,美国康宁(Corning)公司研制成功损耗 20dB/km的石英光纤。把光纤通信的研究开发推向一个 新阶段。1972年,康宁公司高纯石英多,K光纤损耗降低到 4 dB/km。1973年,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的光纤损耗降低 到 2.5dB/km。1974 年降低到 1.1dB/km。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将光纤损耗降 低到 0.47 dB/km(波长 1.2 叱 m)。在以后的10年中,波长为1.55 pm的光纤损耗:讲解板书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1979 年是 0.20 dB/km , 1984 年是 0.157 dB/km , 1986年是0.
6、154 dB/km,接近了光纤最低损耗的理论 极限。1970年,光纤通信用光源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日本电气公司(NEC)和前苏联先后,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荡的钱铝神 (GaAlAs)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短波长)。虽然寿命只 有几个小时,但它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3年,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 7000小时。1976年,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1.3仙m的钿钱神磷(InGaAsP)激光器。1977年,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 到10万小时。1979年美国电报电话(AT&T)公司和日本电报电话 公司研制成功发射波长为1.55 pm的连续振
7、荡半导体 激光器。由于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的技术进步,使1970年成为光纤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Atlanta)进行了世界 上第一个实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试验。1980年,美国标准化FT - 3光纤通信系统投入 商业应用。1976年和1978年,日本先后进行了速率为 34 Mb/s的突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 以及速率为100 Mb/s的渐变型多模光纤通信系统的试验。1983年敷设了纵贯日本南北的光缆长途干线。讲解板书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随后,由美、日、 英、法发起的第一条横跨大西 洋TAT-8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于1988年建成。第一条横跨太平洋T
8、PC-3/HAW-4海底光缆通信 系统于1989年建成。从此,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建设 得到了全面展开,促进了全球通信网的发展。光纤通信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61976年),这是从基础研究到商 业应用的开发时期。第二阶段(19761986年),这是以提高传输速率 和增加传输距离为研究目标和大力推广应用的大发展 时期。第三阶段(19861996年),这是以超大容量超长 距离为目标、全面深入开展新技术研究的时期。1.1.3 国内外光纤通信发展的现状1976年美国在亚特兰大进行的现场试验,标志着 光纤通信从基础研究发展到了商业应用的新阶段。此后,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光纤从
9、多模发展 到单模,工作波长从0.85 pm发展到1.31 pm和 1.55 pm(短波长向长波长),传输速率从几十 Mb/s 发展到几十Gb/s。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产业的形成,光纤价格 不断下降,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光纤已成为信息宽带传输的主要媒质,光纤 通信系统将成为未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柱。在许多发达国家,生产光纤通信产品的行业已在 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光纤通信整体发展时间表.55 u m 相干校相1.5S n m j1(*0000100001 +mMm2, ”/1000讲解板书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100 10 119% 198 1980 1982 19S4 19(86 19S8
10、1990 1992光纤通信的优点和应用光通信与电通信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取决于对载波调制的频带 宽度,载波频率越高,频带宽度越宽。光通信的主要特点载波频率高;频带宽度宽(图1.1 )光通信利用的传输媒质-光纤,可以在宽波长范 围内获得很小的损耗。(图1.2 )频率滋长名称1 p4nl禁外线=A可见光线luuntz|1光打通信用)-10T1IZlOptn100 jun近虹外畿 枣红外线1 THz亚砧米波1 min-ItXJGIIz塞米湎EJ1HID liKll10 01 IkM素法SIIF)100 mm T1 GHz1 m分米渡ITT TF)ItXJMHj10 iu来油.VHF110 MH2inn
11、 m短源】口3中油:MF;1 Mtlz图1.1部分电磁波频谱1DM IOOM 1G 10Q 100G IT I0T 100T lOOOT唧梅11出9Tt讲解板书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1.2.2图1.2各种传输线路的损耗特性光纤通信的优点1)容许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很大;2)损耗很小,中继距离很长且误码率很小;3)重量轻、体积小;4)抗电磁干扰性能好;5)泄漏小,保密性能好;6)节约金属材料, 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光纤通信的应用光纤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光纤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与计算机网,以及在其它数 据传输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光纤宽带干线传 送网和接入网发展迅速,是当前研究开发
12、应用的主要目标。光纤通信的各种应用可概括如下:通信网构成因特网的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有线电视网的干线和分配网综合业务光纤接入网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通信系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 信号。用户要传输的信息多种多样,一般有话音、图 像、数据或多媒体信息。为叙述方便,这里仅以数字电话和模拟电视为例。下图示出单向传输的光纤通信系统, 包括发射、接 收和作为广义信道的基本光纤传输系统。50分钟讲解信息源接收信息宿车播收机用爱时机电展收机板书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发射和接收不管是数字系统,还是模拟系统,输入到光发射 机带有信息的电信号,都通过调制转换为光信号。光载 波经过光纤线路传输到接收端,再
13、由光接收机把光信号 转换为电信号。电接收机的功能和电发射机的功能相反,它把接 收的电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最后由信息宿恢复用户信 息。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在光发射机之前和光接收机之 后的电信号段,光纤通信所用的技术和设备与电缆通信 相同,不同的只是由光发射机、光纤线路和光接收机所 组成的基本光纤传输系统代替了电缆传输。基本光纤传输系统讲解板书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下面简要介绍基本光纤传输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光发射机光发射机的功能是把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并用耦合技术把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入光纤线路。光发 射机由光源、 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光源是光发射机 的核心。光发射机的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光源的特性
14、,对 光源的要求是输出光功率足够大,调制频率足够高,谱线宽度和光束发散角尽可能小,输出功率和波长稳 定,器件寿命长。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源有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或称激光器)(LD), 以及谱线宽度很小的动态单纵模分布反馈 (DFB)激光 器。.光纤线路光纤线路的功能是把来自光发射机的光信号,以 尽可能小的畸变(失真)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光纤线 路由光纤、光纤接头和光纤连接器组成。光纤是光纤线 路的主体,接头和连接器是不可缺少的器件。 实际工程 中使用的是容纳许多根光纤的光缆。光纤线路的性能主要由缆内光纤的传输特性决 定。对光纤的基本要求是损耗和色散这两个传输特性参 数都
15、尽可能地小,而且有足够好的机械特性和环境特 性,例如,在不可避免的应力作用下和环境温度改变时, 保持传输特性稳定。目前使用的石英光纤有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单 模光纤的传输特性比多模光纤好,价格比多模光纤便 宜,因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单模光纤配合半导体激光器,适合大容量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而小容量短距 离系统用多模光纤配合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更加合适。为 适应不同通信系统的需要,已经设计了多种结构不同、 特性优良的单模光纤,并成功地投入实际应用。.光接收机讲解板书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光接收机的功能是把从光纤线路输出、产生畸变 和衰减的微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经放大和处理后 恢复成发射前的电信号。光接
16、收机由光检测器、放大器和相关电路组成光检测器是光接收机的核心。 对光检 测器的要求是响应度高、噪声低和响应速度快。目前广泛使用的光检测器有两种类型: 在半导体PN结中加 入本征层的PIN光电二极管(PIN - PD)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光接收机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常简称 为光/电或O/E转换),是通过光检测器的检测实现的。 检测方式有直接检测和外差检测两种。直接检测是用检测器直接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 号。这种检测方式设备简单、经济实用,是当前光纤 通信系统普遍采用的方式。外差检测要设置一个本地振荡器和一个光混频器, 使本地振荡光和光纤输出的信号光在混频器中产生差 拍而输出中频光信
17、号,再由光检测器把中频光信号转换 为电信号。外差检测方式的难点是需要频率非常稳定, 相位和偏振方向可控制,谱线宽度很窄的单模激光源; 优点是有很高的接收灵敏度。目前,实用光纤通信系统普遍采用直接调制一直 接检测方式。外调制一外差检测方式虽然技术复杂, 但 是传输速率和接收灵敏度很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通信 方式。讲解板书课件演示 动画演示光接收机最重要的特性参数是灵敏度。灵敏度是 衡量光接收机质量的综合指标,它反映接收机调整到最 佳状态时, 接收微弱光信号的能力。灵敏度主要取决 于组成光接收机的光电二极管和放大器的噪声,并受传 输速率、光发射机的参数和光纤线路的色散的影响,还 与系统要求的误码率或信噪比有密切关系。所以灵敏度 也是反映光纤通信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1.3.3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比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具有更多 的优点,也更能适应社会对通信能力和通信质量越来 越高的要求。数字通信系统用参数取值离散的信号(如 脉冲的有和无、电平的高和低等)代表信息,强调的是信号和信息之间的 对应关系;而模拟通信系统则用 参数取值连续的信号代表信息,强调的是变换过程中信 号和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行业的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方法
- 电信网络故障快速响应应急处理流程全解析
- 社会责任感与个人成长的平衡研究
- 门面协议合同范本
- 科技助力下的电商物流安全新篇章
- 煤矿测量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莫氏接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社会舆论与健康教育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传播策略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船用快关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越南工程合同范本
- IP地址介绍和子网划分
-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 2023-2024学年北京重点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八年级(下)开学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 红楼梦薛宝钗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计算题200道
-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 《小儿计划免疫》课件
- 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
- 地推推广合作协议书
- 玄武岩纤维简介演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