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东园秘器_第1页
唐代东园秘器_第2页
唐代东园秘器_第3页
唐代东园秘器_第4页
唐代东园秘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 术 论 坛唐 代 东 园 秘 器东园秘器是古代的高级丧葬器物 。 但是,对此器物的研究却被学界忽略 。 甚至对“东园秘器 ”这一名称的解释也含糊不清 。 至今, 专门论及东园秘器的文章仅有邹清泉先生的 北魏墓室所见孝子画像 与“东园 ”探考 一文 此文仅就北魏时期东园秘器 的赙赠和纹饰进行了探讨 。 而对唐代东园秘器的研究仍为空白 。本文拟通过对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来还原唐代东园秘器的原貌, 对唐代东园秘器这一器物的形制给出一个形象和直观的答案 。一、 东园秘器古人“视死如生 ”的观念使得厚葬习俗经久不息, 而厚葬就是重视丧葬的内容和形式 。 对大臣而言,皇帝的赙赠作为一种荣耀广受社会舆论的

2、重视。 自西汉至唐, 东园秘器作为赙赠的重中之重更为社会和舆论所推重 。何为秘器? “秘器, 棺也 。” 何为东园秘器?有学者认为是随葬的各种陶器、镇墓兽等物品器统称为东园秘器不能认为砖上刻有 还有学者认为为死人制作的冥 其实, 这些说法都值得商榷 。“ 东园 ”二字就认为是 “ 东园秘器 ”。 既然秘器为棺,东园秘器亦属于秘器的一种,也应为棺 。 或许随着官员品级的提高, 东园秘器还包括椁 。后汉书 卷十上 皇后纪 :“事毕奏御, 赐葛布各有差 。 又诏中官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 以教授宫人, 左右习诵, 朝夕济济 。 及新野君薨, 太后自侍疾病, 至乎终尽, 忧哀毁损, 事加于常 。 赠以长

3、公主赤 绶、东园秘器 、玉衣绣衾 注: 东园, 署名, 属少府 。 主作凶器, 故言秘也 ”。 又汉书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上 载:“ 少府, 秦官, 掌山海池泽之税, 以给供养。 有六丞 。 其属官有尚书 、符节、太医、汤官、导官 、乐府、若庐、考工室 、左弋 、居室、甘泉居室, 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十官令丞 ”。 由此可知, 在唐徐志卿人的观念中, 东园秘器的名称是承东汉少府之 “东园署”而来, 尽管唐代的东园署令并不见有制造秘器的职能。 唐人的说法是否正确, 另需考证, 这并不影响本文的论述 。西汉时,史书中就有了将东园秘器赐予重臣权贵的记载 。 据汉书卷八十一 孔霸传 载:“元帝

4、即位, 征霸, 以师赐爵关内侯, 食邑八百户, 号褒成君,给事中, 加赐黄金二百斤, 第一区, 徙名数于长安 。霸为人谦退, 不好权势, 常称爵位泰过, 何德以堪之! 上欲致霸相位, 自御史大夫贡禹卒, 及薛广德免, 辄欲拜霸。 霸让位, 自陈至三, 上深知其至诚, 乃弗用 。 以是敬之, 赏赐甚厚 。及霸薨, 上素服临吊者再, 至赐东园秘器 、钱、帛, 策赠以列侯礼, 谥曰烈君 。”据后汉书卷七十八 礼仪下 注释载: 高皇帝主长九寸 。 上林给栗木, 长安祠庙作神主,东园秘器作梓棺,素木长丈三尺, 崇广四尺 。梓棺又称梓宫, 由此又可知: 东园秘器作为一种高级的葬具, 既被皇帝赐予了大臣,

5、又作为皇帝自己的梓宫 。 因此东园秘器应有不同的规格。东园秘器的赙赠制度自西汉后的历朝均有发展。 北魏时期, 这些赠予的秘器又分为东园温明 、东园第一秘器 、东园秘器等等级, 可见此制度在北魏已趋于完备 。 但东魏 、西魏和北齐 、北周的赙赠记载却甚少 据笔者的翻检, 东园秘器的赙赠在隋代并不见有文献的记载 。 而南朝东园秘器的赙赠仅见于梁陈两朝 。秘器在两汉是指棺椁,到唐代是否也是指棺椁呢?据乐府杂录 琵琶 载:“ 文宗朝, 有内人郑中丞, 善胡琴 。 内库有二琵琶, 号大、小忽雷 。 郑尝弹小忽雷, 偶以匙头脱, 送崇仁坊南赵家修理 。 大约造乐器, 悉在此坊, 其中南 、北二赵家最妙 。

6、时有权相旧吏梁厚本, 有别墅在昭应县之西, 正临河岸 。垂钓之际,忽见一物浮过, 长五六尺许, 上以锦绮缠之 。 令家僮接得就岸, 即秘器也 。及发棺视之, 乃一女郎, 妆饰俨34 文物世界 wwsj 2010.3学 术 论 坛然, 以罗领巾系其颈 。 解其领巾, 伺之, 口鼻有余息, 即移入室中, 将养经旬, 乃能言, 云: 是内弟子郑中丞也。 昨以忤旨, 命内官缢杀, 投于河中, 锦绮, 即弟子相 赠尔。 遂垂泣感谢, 厚本即纳为妻 。” 可知秘器在唐代亦为葬具, 就郑中丞的社会等级而言, 此所言的秘器恐仅指是棺 。 此物能浮于水上, 可见应为木质 。据唐六典 卷二三将作监左校署令条: “

7、凡乐, 兵仗器械, 及丧葬仪制, 诸司什物, 皆供焉 。”注“丧仪谓 棺椁、明器之属 。” 东园秘器理论上是由将作监来制作的 。综上所述, 无论是两汉还是唐代, 秘器的形制和其中包含政治的意味虽不同, 但都应该指葬具, 或为棺、或为椁 、或为棺椁 。 而东园秘器是一种高级的葬具, 既是皇帝专用的葬具, 又把它作为一种荣耀赙赠给大臣 。此外, 唐代东园秘器大规模 、有系统的赙赠始于贞观十一年, 止于天宝十一载 。二、 东园秘器的材质下表所罗列的人员皆被赙赠东园秘器, 并且有考古简报 。 本节拟通过考古发掘简报来探讨东园秘器的材质 。序 号表一勋臣葬具材质统计表备注太宗妃光宅元年发 棺, 神龙元年

8、改葬卒年显庆二年显庆三年乾封元年总章二年墓室发现未发现葬具泥土中夹有零星棺 木朽片石椁一具不但已朽的棺木成条块状散乱叠压, 衣 物零散且已成灰 。 张士贵 尉迟敬德 韦圭 李勣宪奉天皇帝李重润主章怀太子房陵长公 虢王李凤 阿史那忠 临川公主 永泰公主李贤懿德太子 韦泂 韦洵让皇帝李 李琮咸亨四年上元元年上元二年永淳元年神龙二年神龙二年神龙二年神龙二年神龙二年开元二十 九年至德元年物零散且已成灰 。石椁一具发现有腐朽的棺木 和骨骼残片仅发现长铁钉简报无载石椁一具石椁一具石椁一具石椁一具石椁一具石椁一具石椁一具年改葬高祖第六女不见有石椁神龙二年改 葬神龙二年改 葬神龙二年改 葬神龙二年改 葬神龙二

9、年改 葬注: 本表为赙赠东园秘器的 “功臣密戚 ”,并经考古发掘。其中 、 、 、 、 、 、 分别据陕西省文管会 、昭陵文管所陕西礼泉唐张士贵墓 ,考古 年第 期; 昭陵文物管理所 唐尉迟敬德墓发掘简报 ,文物 年第 期; 昭陵博物馆 唐昭陵李勣 (徐懋功) 墓清理简报 ,考古与文物 年第 期; 富平县文化馆 、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管理委员会 唐李凤墓发掘简报 ,考古 年第 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礼泉县昭陵文管所 唐阿史那忠墓发掘简报 ,考古 年第 期; 陕西省文管会 、昭 陵文管所 唐临川公主墓出土的墓志和诏书 ,文物 韦泂石椁 (文物1959 年第 8 期)文物世界 wwsj 2

10、010.3 35学 术 论 坛韦洵石椁 (现藏于长安博物馆 ) 秦王李茂贞石椁( 现藏于宝鸡市大唐陵博物馆 )年第 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长安县南里王村唐韦泂墓发掘记 ,文物 年第 期;陕西省长安博物馆 藏韦洵墓志和石椁 。 其他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唐李宪墓发掘报告 表九唐代皇亲陵墓墓门 、葬具、墓主纪文一览表,科学出版社, 年版。、 、 、 、 、 、 为传统文献和墓志记为赙赠东园秘器; 、 、 、 、 均号墓为陵,以皇帝礼或皇后礼埋葬, 葬具亦应属于东园秘器 。据韦泚墓志记载, 韦后之弟韦泂 、韦洵、韦浩、韦泚同于神龙二年迁葬时都得被赙赠东园秘器, 因本节是考察东园秘器的形制, 因韦

11、浩、韦泚的石椁未见公布, 所以暂不录入表中 。卒于麟德元年的郑仁泰墓中亦发现有石椁, 但墓志之中却未提及为东园秘器, 为慎重起见, 本文不将之纳入考察范围 。见陕西省博物馆 、礼泉县文物局 唐郑仁泰墓发掘简报 ,文物 年第 期。由此表可知:( ) 在尉迟敬德, 张士贵, 阿史那忠, 李勣四人的陪葬墓中不见有石椁的存在 。 那么, 是不是因为此时的陪葬墓并无椁来入葬? 其实不然 。在李勣和阿史那忠卒之前就入葬的韦圭和房陵长公主均有石椁 。 再者, 既然有入葬的殊荣, 不会仅以棺入葬之理 。 惟有棺椁才能体现功臣密戚的身份等级 。此外, 卒于高宗初年的临川公主 、虢王李凤墓中亦无石椁的发现, 按照

12、情理, 李凤作为亲王不应没有石椁 。 如上的种种异常, 只能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高宗初年, 太宗的功臣密戚所用的棺椁皆为木质 。 较之木椁更难制作, 但更易保存的石椁仅用于皇室的个别成员 。 这是因为太宗和高宗朝初期,中央王朝对厚葬之风有较强的抑制。 如唐大诏令集 卷八十的贞观十七年 戒厚葬诏 , 就是太宗禁止厚葬的诏敕 。( ) 东园秘器椁的材质经历了一个木质和石质并存到皆为石质的过程 。 随着赙赠范围的缩小, 王朝秩序的稳定和实力的增长, 椁渐发展成了贵重的石椁 。自中宗之后, 无论是皇室还是外戚, 皆得到贵重的石椁 。 玄宗开元二年虽颁布了 诫厚葬敕 ,但这是禁令的最后记载 。 此后用石

13、椁入葬的风气日重, 而政府的禁令显然已经不能抑制此种厚葬的风气了 。三、 东园秘器的形制如上文所言, 临川公主 、李勣 、尉迟敬德 、张士贵、阿史那忠 、临川公主 、虢王李凤的墓中没有石椁的发现, 这是因为木质的棺椁经过千年的腐蚀, 早已腐朽。 本节利用考古简报中有关石椁或安放石椁的棺床, 以期从有限的资料中得到较多的信息 。李寿石椁( 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36 文物世界 wwsj 2010.3学 术 论 坛序 号 表二勋臣张士贵尉迟敬 德李勣虢王李 凤阿史那 忠临川公 主韦泂韦洵棺床或石椁规格表卒年显庆二年显庆三年总章二年上元元年上元二年永淳元年神龙二年神龙二年(米)高长(米) 宽(米)备

14、注 仅存石质棺床 仅存石质棺床仅存土台砖边的 棺床 仅存石质棺床 仅存砖砌棺床 椁不见有石椁存有石椁 。 棺床 高一砖, 床上设石 存有石椁注:本表赙赠东园秘器的墓主皆有具体考古简报或实物。 数据来源如下: 陕西省文管会 、昭陵文管所 陕西礼 泉唐张士贵墓 ,考古 年第 期;昭陵文物管理所 唐尉迟敬德墓发掘简报 ,文物 年第 期; 昭陵博 物馆唐昭陵李勣 (徐懋功 )墓清理简报 ,考古与文物 年第 期; 富平县文化馆, 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管理委员会 唐李凤墓发掘简报 ,考古 年第 期; 陕西 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礼泉县昭陵文管所 唐阿史那忠墓发 掘简报 ,考古 年第 期; 陕西省文管会 、昭

15、陵文管所 唐临川公主墓出土的墓志和诏书 ,文物 年第期;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长安县南里王村唐韦泂墓发掘记 ,文物 年第期; 陕西省长安博物馆藏韦洵墓志和石椁 (未公布)。由此表可知:毋庸赘言,墓葬中的棺椁是安放于棺床之上的, 棺床的材质有石质, 也有土台,如是土台会以砖来砌边 。棺床的大小必能反张士贵的棺床宽仅 米,而尉迟敬德的宽竟可以达到 米。 由此可知,东园秘器的大小是因人而异, 并无严格的规定, 将作监在制作秘器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 。最值得注意的是阿史那忠的棺床 。 在成年葬主的棺床中,此人的棺床较为狭小 。 棺床的宽虽与同时期的张士贵大致相仿, 但长度仅为 米, 比之张士贵径

16、直少了 厘米之多! 并且阿史那忠尚太宗女定襄县主 ,如此显贵的身份却用在葬具上如此保守, 其中必定另有原因 。那么,是不是因为阿史那忠身材矮小才使得葬具如此狭小?对阿史那忠身材的描述,史书中并无记载。 但是, 阿史那忠有擒颉利的丰功, 是贞观朝的骁勇悍将, 属于矮瘦身材的可能性并不大 。旧唐书 阿史那忠传 载:“ 所历皆以清谨见称, 时人比之金日磾”,新唐书 阿史那忠传 云:“宿卫四十八年, 无纤隙, 人比之金日磾 ”据汉书 卷六十八 金日磾传:其母亲对其教诲甚有法度, 而金日磾特别以笃慎著称 。 如此看来,时人对阿史那忠的描述有入木三分的深刻 。 阿史那忠与金日磾都是以降服的异族将领身份在唐

17、王朝任官, 都保持着低调的清谨格调 。唯有如此,才能在立下丰功伟绩的同时免遭杀身之祸。 狭小的棺床,也浓缩出阿史那忠作为异族降将在唐王朝战战兢兢的生存现状 。不同时期的石椁除刻画线在变化,形制的规映棺椁的大小,特别是最外层椁的大小 。应该注意: 左、右图分别为韦洵和韦泂石椁上精美的刻画线文物世界 wwsj 2010.3 37学 术 论 坛格也在变化 。 将韦泂和韦洵两个石椁的规格与前面所列唐初的棺床相比较, 发现石椁刻画线的精美程度虽不亚于号墓为陵的永泰公主的石椁, 但形制明显小于表中所列人员的木椁 。 那么, 差别为何如此之大呢?以韦后当时的权势来看, 韦氏兄弟所受赠的石椁并不会降低规格 。

18、 因此, 这种差异只能解释为石椁风格的不同 东园秘器的刻画线越来越精美, 但形制开始趋小 。据前所引 乐府杂录 琵琶载, 可知唐代的棺外 是包裹有锦绮之类丝织品的, 此锦绮应该是弟子或亲友相赠 。另据通典卷八五 大殓 载:大唐园陵仪注 : “ 所右先以白素版书应入梓宫内,一物以上称名进入梓宫, 然后加盖 。 事毕, 覆以夷衾 。 ”可见梓宫(东园秘器 ) 的上面也是覆盖有单被的 。五、 结 语东园秘器是葬具 棺椁 。唐代初期 (太宗 、高宗时期 )东园秘器应为木质 的棺和椁 。 唐代东园秘器的材质经历了一个由木质 到石质的过程 。 但在开元年间之前发掘中亦发现部分的石椁, 如: 卒于贞观四年的

19、李寿, 麟德元年的郑仁泰, 开元八年的薛儆 ,开元二十八年的杨思勗 等人 。 它们虽然也用石椁入葬, 但是此石椁并不是能称之为东园秘器, 将之称为秘器更为合适 。东园秘器虽然为中央王朝统一的赙赠, 但似乎并无严格的规格 。 如阿史那忠, 他除了生前处世的谨小慎微, 甚至死后也刻意降低自己秘器的规格来低调入葬 。 那么, 是不是可以说东园秘器的赙赠并不是皆由中央的机构统一制作分配, 而是由中央政府赋予某个人有使用东园秘器的资格后, 才由此人的后人或家族来主持私下制作?唯有如此才能解释东园秘器的规格皆不一致, 且阿史那氏秘器的规格奇小。 当然, 据目前所残留的信息,新出资料的支持 。此外, 东园秘器外面还裹有锦绮此说法需要考古、衣衾等物品 。主墓清理简报 ,文物 年第 期。王学理汉景帝与阳陵 ,三秦出版社, 年版,第 页。唐段安节撰,罗广平整理 乐府杂录 , 页, 辽宁教育出版社, 年。 唐六典 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