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学前诊断一、选择题1. (201Z全国卷I)氧气分子在0 C和100 C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200 400 600 800 w/(m-s_1)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C时的情形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与0 C时相比,100 C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 数的百分比较大解析:选ABC根据气体分子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
2、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 速率的变化曲线的意义可知,题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选项A正确;题图中虚线占百 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小,所以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选项B正确;题图 中实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大分子平均动能较大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可知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C时的情形,选项C正确;根据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题 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能得出任意速率区间 的氧气分子数目,选项D错误;由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与0 C时相比,100 C时氧气分子 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选项E错误。(2015
3、全国卷口)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解析:选ACD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A正确。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不是一种化学反应,B错误,C正确,E错误。扩散现 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D正确。(2015-全国卷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
4、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解析:选BCD将一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仍是晶体,故选项A错误。单晶体具 有各向异性,有些单晶体沿不同方向上的光学性质不同,故选项B正确。例如金刚石和石 墨由同种元素构成,但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故选项C正确。晶体 与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天然水晶是晶体,熔融过的水晶(即石英玻璃)是非 晶体,也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晶体,故选项D正确。熔化过程中,晶体的温 度不变,但内能改变,故选项E错误。(2016-全国卷
5、I)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 也必定达到热平衡解析:选BDE根据热力学定律,气体吸热后如果对外做功,则温度不一定升高,说 法A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传热,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说法8正确。 理想气体等压膨胀对外做功,根据学=恒量知,膨胀过程一定吸热,说法C错误。根据热 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说法D正确。两个系统达到 热平衡时,温度相等,如果这两个系统分别与
6、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 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说法E正确。(2017-全国卷III)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 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初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解析:选ABD ab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不变,则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项正 确;ab过程发生等容变化,气体对外界不做功,C项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仅由 温度决定,bc过程发生等温变化,内能不变
7、,bc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项正确;ca过程发生等压变化,气体体 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B项正确;ca过程中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外界对气体做 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向外界放热,E项错误。(2017-全国卷口)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隔板=活塞 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 爨真空彳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r 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在自发扩散过程
8、中,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解析:选ABD抽开隔板,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不做功,与外界没有热 交换,因此气体的内能不变,A项正确,C项错误;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 功,D项正确;由于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在被压缩的过 程中内能增大,因此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项正确,E项错误。二、计算题(2017-全国卷n)一热气球体积为V,内部充有温度为T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 温度为弓。已知空气在1个大气压,温度T0时的密度为/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 1个大
9、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2)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解析:设1个大气压下质量为m的空气在温度为T0时的体积为V0,密度为0 =导在温度为T时的体积为VT,密度为 TOC o 1-5 h z P(T) = VT由盖-吕萨克定律得另=3联立式得P(T)=P&气球所受到的浮力为f=P(Tb)gV联立式得 f = VgPT。气球内热空气所受的重力为G=p(Ta)Vg联立式得TG = Vgp科(3)设该气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为m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mg=f-G- m0g联立式得m = VpfT T)m0oT
10、T答案:(1)Vgp0Tb (2)切为叩。扁寿志)外(2015全国卷I)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气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2.50 kg,横截面 旨之 积为S1=80.0 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 kg,横截面积为52=40.0 cm2; ,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40.0 cm;气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1.00X105 Pa,温度为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2,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 2温度为乌=495 K。现气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 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
11、。求: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气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解析:设初始时气体体积为匕,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缸内封闭气体的 体积为匕,温度为马。由题给条件得 TOC o 1-5 h z 匕邳12 + S209V2 = SJ在活塞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用pr表示缸内气体的压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S1(p1 -p) = mg + m2g + S2(p1 -p)故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由盖一吕萨克定律有滂T1 T2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T2 = 330 Ko(2)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o在此后与气缸外大气达
12、到热平衡的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设达到热平衡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由 查理定律,有TT T2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 =1.01X105 Pa。答案:(1)330 K (2)1.01X105 Pa(2016全国卷III)一 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 篇 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 平|、20.0 cm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20.0cm水银 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二:/5. cm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0=75.0 cm
13、Hg。环境温度不变。解析:设初始时,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1,长度为11 ;左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2=P0,长度为12。活塞被下推h后,右管中空气柱的压强为p1 ,长度为11;左管中空气柱 的压强为p2,长度为l2。以cmHg为压强单位。由题给条件得 TOC o 1-5 h z P1 =p0 + (20.0 - 5.00)cmHg,/(20.0 - 5.00l1= R0.0 - 2Jcm由玻意耳定律得p1l1=p1 11联立式和题给条件得p1 = 144 cmHg依题意p2 =p1l =4.00 cm + 20 ; 5.00 cm - h22由玻意耳定律得p2l2=p2 l2联立式和题给条件得
14、h = 9.42 cm。答案:144 cmHg 9.42 cm(2017全国卷I)如图,容积均为V的汽缸A. 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 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I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汽缸充u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汽缸导热。(1)打开K,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2(2)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3)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C,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解析:(1)设打开k2后,稳定
15、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依题意,被活 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0V=pV1(3p0)V=p1(2VV1)联立式得 TOC o 1-5 h z V-匕=2p1 = 2p0。打开K3后,由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旬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2(V2W2V)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得MW由式得3V2 =讶023由式知,打开K3后活塞上升直到B的顶部为止;此时p2为p2 =2p0o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3,气体温度从T1 = 300 K升高到弓=320 K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牛=争T1 T2将有关数据代入式得p3=1-6p0o
16、答案:(1)V 2p0 (2)在汽缸B的顶部 16p0(2017全国卷III)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a)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下 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和k2。K长为L顶端封闭,k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下 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连通。开始测量时,M与K2相通;逐渐提升&,直到 K2中水银面与K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且K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如图(b)所示。 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2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1和K2的内径均为d, M的容积为V0,水银的密度为p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待测气体的压强;(2)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解析:(1)水银面上升至M的下端使玻璃泡中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图书馆与档案馆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征收估价服务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开挖土方工程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钓鱼项目组织与服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弱电工程设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外语教师述职报告范文
- 建筑工程施工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版年薪制聘用合同
- 2025年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科级试用期满工作总结(4篇)
- 历史-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蚌埠二模)试题和答案
- 2025年从大模型、智能体到复杂AI应用系统的构建报告-以产业大脑为例-浙江大学(肖俊)
- 2025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属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中国古代神话》课件
- 供应商考核管理制度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期中复习:Unit 1~3+期中共4套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 山中问答教学设计
- 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与实践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