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之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_注释09历史共71页课件_第1页
历史文献学之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_注释09历史共71页课件_第2页
历史文献学之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_注释09历史共71页课件_第3页
历史文献学之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_注释09历史共71页课件_第4页
历史文献学之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_注释09历史共71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专题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一第六编、历史文献的注释、標點历史文献的注释(P130)一、传注与传注学注”即注解,“释”即解说。注释古人给它取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叫“训诂”,“训”就是解说的意思,“诂”是指古言。解说古言使人通晓,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注释。早期的训诂还主要是字词形、音、义的解释。后来其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对文献内容的解释。注释的种类很多,因传、注两种名称用的最多,所以历史文献的注释,也叫“传注学”。二.传注的源流演变起源:我国古代的注释起源很早,在远古文字产生之初就产生了。传注起源于何时?有人以为应该是在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分离时。文字同语言分离了,就有了注释。由于汉字的特点,一是方块字

2、,一是单音,应用起来与实际语言不能完全一致,加上古代以竹简和木版记录语言不能不求省,这就不免常有使别人不了解的地方需要解释,于是就产生了最初的传注。今天看到的先秦文献,行文有时夹着解释的话,可见在还没有产生专注的古代,说话者、著作者已经感到有些话有解释的必要,就随时插入解释,成为正文的部分。这种现象就是古代注解的起源。但也还不是后世形式的注释注释兴起还有其他原因。古代的语言不统一,情况复杂。一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为政,言语各异,文字异形。除因时代不同而语言有所不同之处,也有因地域不同而语言不同的。二是少数民族虽经同化,也不免语言文字的相异。是秦统一文字,废弃与秦文不合的六国文字,文章也成了定型

3、,到了西汉,今文就与古文出现差异两汉:注释学开始兴起。西汉时,注释开始兴起。西汉去古已远,周代文字(古文)此时绝大多数人已经不懂,加上各地方言,更增加了理解的困难,所以许多著作都得翻译为今文,换成汉朝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文献尊为经书,能解经者授为博士,研究经学、为经作注也就风行一时。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大量引用了尚书中的古文篇章。孔安国以今文字注古文尚书,毛公注诗经,董仲舒注春秋繁露。东汉时注释书更是大量涌现,不但注家客,注书的范围也汉代出现了注释的专门工具书标志着汉代注释发展水平的是尔雅、方言说文解字三部专书的出现。尔雅体例是缀辑周汉诸书怕文,把同义词分别归类,用通用词作解释

4、,这表的标准。如果此时没有大量的注释,就无法编撰出这样的专著。如果不是注疏的发展兴盛,也就没有必要编撰岀这样的专著。方言,全称轁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扬雄著,类集占今各地同又词,表明扬雄已注意到因古今地域变化而造成的语言陕。说文解字汉许慎著,是第三者副产品分析字形,考究字源和文字义的字书。收9353每字下面列解释,保的古义和古书例句,保存了古字形体,价值极高。汉代疏的特点是质朴、简略、谨严。这些特点使汉注在传注上占有很高的地位。隋唐时,特别是唐帝国建立,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对于经的解释要求一致。于是,规定五经的定本,由孔颖达编写的五经正义就成为天下士人学习的官本。然而孔颖达的正义仍是反映其

5、个人的观点,解释并不由官定。唐时,注释范围扩大,对先秦诸子和史书也加以注释。而在注释中引用许多前人和当时人的注解成果,这些被引述的书后来大都亡佚了,唐人注书有存古之功。当时还出现了玉篇广韵、经典释义这样专为注释工作提供方便的字典。其他重要著作有颜师古汉书注子书子络了字之度正2,而陆德明的经英释文这个时期的传注家尊重汉人旧注,因此唐人注疏的特点是演绎申说有余,而发明不足宋朝立国,理学盛行,治学讲求义理,形成一代学风主流。就注疏本身看,宋代人离秦汉更远古制更不了解,因而不免产生妄说。唐注虽详于考证,但又过于繁琐,这种繁琐对初学者很不方便。宋人则注重用简明的语言注释前人的著作。这时期对古书注疏最有贡

6、献的是朱熹,朱熹本身是理学家的代表人物,积极吸收汉注中的精华摒除唐注的烦琐,尽力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注释朱熹不迷信前人注解,大胆疑古。他推崇汉注只解释经文的字、词,不偏执自己的主观看法与主观唯心论的“六经皆我注脚”异路。一生注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楚辞集注。元明元代由于异族统治,学术遭到很大破坏。而且本身历史比较短。而明代思想文化禁锢加剧,学习八股文成为文人仕宦的必由之路,传统的注释之学衰落下降到了极点。但明末顾炎武开始提倡经世致用,在治经时开始注重考据,开有清一代朴学风气之先清代是注疏达到高峰的时代。此期对注疏研究已走到自由王国,出现了大批文字学家和大量高质量的注疏经史子集的著作。清人打破了对古人的迷信,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继宋人考证出伪古文尚书和伪孔传。又远超汉唐,纠正过去注释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