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医学分子生物学 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PCR、核酸 分子杂交、基因测序、生物芯片等)第三章 基因工程第四章 基因敲除与RNA干扰 第五章 细胞培养技术 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特定细胞、组织乃至机体作为一个生命单元中所有蛋白质的集合,即某一时段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是研究蛋白质组的科学,也即是研究生物体全套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阐明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与功能模式从整体的角度分析、鉴定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表达水
2、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的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 蛋白质组研究的必要性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蛋白质与基因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蛋白质在发挥功能的时候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这是在基因水平上难以预测的。 蛋白质的数量比基因的数量多。 基因组是静态的,而蛋白质组是动态的。 广泛的修饰加工过程,这些修饰加工过程是蛋白质功能发挥的结构基础,也是蛋白质高度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生物超分子体系是蛋白质功能发挥的更高级的组织形式 任一层次的生命活动都不是单个蛋白质分子的独立行为或功能的累加,蛋白质之间及与其它分子之间存在广泛的相互作用,
3、形成一个网络状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孤立地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无法从整体上系统而透彻地阐释生命活动的规律。 蛋白质组学的最终目的是全方位系统地解析蛋白质的功能,而具体的研究过程只能分解为不同的层面相对独立地进行,因此这些相对独立的蛋白质功能信息必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描绘出蛋白质功能的全景图。 DNAmRNA蛋白质转录翻译基因蛋白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生理状态蛋白质相互作用温度应激状态培养条件药物作用数量有限结构相对稳定复杂性多变性直接反应生命现象复杂的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蛋白质组研究技术蛋白质样品制备:包括各种组织细胞裂解、蛋白质沉淀、亚细胞组分分离及蛋白质分步提取的方法;蛋白质分离:2-D
4、E、双向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图象分析;蛋白质鉴定:包括氨基酸组成及序列分析,用于肽质量指纹图、肽序列标签鉴定及相对分子量精确测定的质谱技术(MS)或MS联用技术、蛋白芯片技术等;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凝胶阻滞分析,染色体免疫沉淀,DNAaseI足纹分析,核酸-蛋白质杂交实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酵母双杂交技术、酵母三杂交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共沉淀技术等;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荧光蛋白融合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等;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测定:X-射线晶体衍射及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蛋白质的功能研究:不同的生物学功能有不同的研究技术与方法。另外还包括高通量实验系统与大规模样品处理机器人等,以实现大
5、规模高通量蛋白质组研究。 蛋白质组研究技术 根据蛋白质溶解度、分子大小及形状、电离性质、生物学功能的差异进行: 1.根据等电点: 等电聚焦 2.根据分子量: 透析和超滤, 平衡离心, 凝胶过滤 一、蛋白质样品的制备3.根据电荷: 毛细管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根据蛋白质的亲和能力:亲和层析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目前蛋白质组研究中最有效的分析鉴定技术之一由两相组成: 第一相:等电聚焦凝胶电泳 (根据蛋白质电荷差异) 第二相: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根据蛋白质分子量差异)+pH 3pH 7.5pH 10+pH 3pH 7.5pH 10+pH 3pH 7.5pH 10+pH 3pH
6、 7.5pH 102-D Electrophoresis等电聚焦过程第一向等电聚焦酸碱IPG胶条pH梯度低分子量高分子量第二向SDS双向凝胶电泳示意图2-DE分析的基本步骤蛋白质溶解变性还原去除蛋白质杂质利用不同pK固定化电解质配置不同pH范围的凝胶利用软件设计配置 第一相电泳(IPGIFE)平衡第二相电泳(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银染色铜染色样品制备IPG胶制备双相电泳染色2-DE 技术 通过2-DE得到的蛋白质分离图谱,需要经过摄像或扫描转换为以像素为基础的、具有不同灰度强弱和一定边界方向的斑点电脑信号。 图像分析技术2-DE获得的蛋白质图谱原理 样品分子离子化后,根据不同离子间的质
7、量和电荷比值(m/e)的差异确定分子量。应用 蛋白质的序列分析 研究蛋白质的修饰二、蛋白质的鉴定质谱技术(二) 其它蛋白质鉴定方法Edman降解法测定蛋白质多肽的排列顺序核磁共振(NMR)、荧光光谱法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分子的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法、小角中子衍射法测定晶体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等第三节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一) 蛋白质核酸二) 蛋白质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一)蛋白质-核酸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1、凝胶阻滞分析 2、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 3、DNase足纹分析 4、核酸-蛋白质杂交实验蛋白质可以与末端标记的核酸探针特异性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电泳时在凝胶中的泳动速度比未与蛋白结合的游离探针慢,即
8、表现为相对滞后。该实验可以评价蛋白与核酸结合的特异性-体外1、凝胶阻滞分析(gel retardation assay)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s,EMSA),凝胶迁移分析(gel shift assay) 2、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 主要用来研究细胞内基因组DNA的某一区域与特定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如H3和非组蛋白如各种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技术。 EMSA可用于研究DNA与蛋白质的体外结合,但这并不能说明这种结合在细胞内也是同样真实存在的。而ChIP则可以用来证
9、实DNA与蛋白质在细胞内的特异性结合,因此,在研究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时,EMSA和ChIP往往联合使用,互为佐证。化学交联试剂使非组蛋白与所结合的DNA交联固定 活细胞状态 裂解细胞,释放染色质 超声或酶切处理,染色质DNA片段一般为200bp1000bp 特异性抗体沉淀蛋白质-DNA复合物 解交联释放出DNA并纯化 PCR等技术分析DNA片段 3、DNase足纹分析目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精确结合位点的研究方法。原理: DNase可以随机水解核苷酸中的磷酸二酯键,将DNA切成单核苷酸,而结合有蛋白质的DNA免于DNase的水解。 DNase足纹分析原理示意图4、核酸-蛋白质杂交实验TBE缓冲
10、液中DNA蛋白质杂交放射自显影 用于鉴定蛋白质与DNA的特异性结合和确定结合蛋白质的分子量。 基本步骤:蛋白质SDS转移至NC膜或Nylon膜缓慢复性、封闭、预杂交加入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作探针多次洗膜(一)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形式 1.蛋白质亚基的聚合 2.蛋白分子杂交 3.分子识别 4.分子的自我装配 5.多酶复合体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疏水键离子键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酵母双杂交系统 2.噬菌体展示技术 3.生物传感芯片质谱 4.定点诱变技术 1.酵母双杂交系统 (yeast two-hybrid system) 在真核生物的转录
11、起始阶段,需要有转录激活因子的参与。酵母蛋白GAL是一典型的真核细胞转录激活因子,其转录激活作用是由功能相对独立的DNA结合结构域(binding domain,BD)和转录激活结构域(activation domain,AD)共同完成的, 这两个结构域通过共价或非共价连接建立起特有的空间联系是导致结合和激活发生的关键。 1.酵母双杂交系统 DNA-BD具有与报告基因转录调控区特异结合的功能,DNA-AD则具有活化转录的功能。报告基因与BD融合的蛋白表达载体,表达的蛋白称诱饵蛋白(bait protein);与AD融合的蛋白表达载体,表达的蛋白称捕获蛋白或猎物蛋白(prey protein);
12、带报告基因的宿主细胞。 一、蛋白质蛋白质 DNA-BD具有与报告基因转录调控区特异结合的功能,DNA-AD则具有活化转录的功能。 若X和Y没有相互作用,则单独不能激活报告基因的转录;若X与Y之间有且发生相互作用时,就可以将BD和AD在空间结构上联结、靠近形成一个有效的转录激活子而与报告基因的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ion sequence,UAS)结合,进而发挥激活转录的功能,使受调控的下游报告基因得到表达。 UASLacZ/His报告基因表达X外源基因 BDGAL4 DNA-BD外源基因GAL4 ADADDNA-BD 质粒AD质粒表达表达融合蛋白融合蛋白酵母双杂交原理图
13、Y BDXYADYADRNA多聚酶 BDXDNA-BD和DNA-AD分开时不能激活转录,只有当两者在空间上接近时,才能呈现转录因子的活性。只有当蛋白质X与蛋白质Y间发生相互作用时,才能激活报告基因的转录,而当两者单独作用时均无此功能 。第二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核酸 (DNA, RNA) 碱基互补配对A=T, CG, A=U核酸变性与复性核酸合成 DNA复制(DNADNA), 逆转 录(RNADNA); 转 录(DNARNA), RNA复制(RNARNA); DNA复制 (replication) 由亲代DNA合成两个相同的子代 DNA的过程(DNA指导的DNA生物合成)。 半保留复制生物体内D
14、NA复制非常复杂 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 的碱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半保留复制的意义 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性的分子基础,但不是绝对的。 DNA的酶促合成:模板 (template) : 解开成单链的DNA分子;底物(substrate): 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ATP,dGTP,dCTP,dTTP);DNA聚合酶 (polymerase) : 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DDP),简写为 DNA-pol ;如何获得单链DNA模板?多种蛋白质参与(以大肠杆菌为例)解链酶(helicase);单链结合蛋白(singlestrand D
15、NA binding protein,SSB);DNA拓扑异构酶( DNA topoisomerase )解链酶( helicase ) 利用 ATP 供能,作用于氢键, 使DNA双链解开成为两条单链。单链DNA结合蛋白(SSB) SSBDna BDna C解链方向DNA解链过程形成超螺旋拓扑异构酶解除超螺旋DNA线性双螺旋从中间解链上下都过度拧紧超螺旋进一步解链就更加困难拓扑异构酶 I切开超螺旋的单链,再连接成双链。无需ATP。拓扑异构酶 II切开超螺旋的双链,解除超螺旋,再连接成双链。参与复制全过程剪切-旋转-连接DNA聚合酶DNA生物合成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 E . Coli DN
16、A polymerase )和Klenow片段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复制中DNA链延伸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323个氨基酸小片段5 核酸外切酶活性大片段 / Klenow片段 604个氨基酸木瓜蛋白酶Klenow片段是实验室合成DNA,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酶。 N 端C 端FG5 DNA聚合酶活性 5 核酸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DNA-pol I) DNA聚合酶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是单一多肽链的多功能酶,分子量为103kD,它具有3种酶活性: 5 3 DNA聚合酶活性。 3 5 核酸外切酶活性。 5 3 核酸外切酶活性。(DNA合成)(校对)(切除RNA引物和突变序列) DNA
17、聚合酶催化的反应 5 至 3 的聚合活性 dTTP3(dNMP) n + dNTP (dNMP) n+1 + ppi3 A T G C A A T T G C 5 | | | |5 T A C G ppi T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 DDDP) 5 A G C T T C A G G A T A 3 | | | | | | | | | | |3 T C G A A G T C C T A G C G A C 53 5 外切酶活性 5 3 外切酶活性?切除引物或突变的DNA片段辨认错配的碱基对,将其水解校对 核酸外切酶活性 复制的保真性
18、 ( fidelity ) DNA聚合酶对模板的依赖性,是子链与母链能准确配对的保证。 复制过程中,复制的保真性至少依赖三种机制:1、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2、聚合酶在复制延长时对碱基的选择功能3、复制出错时DNA-pol的及时校读功能DNA生物合成条件:单链DNA模板 (template) ; 底物(substrate) :4种dNTPs;依赖DNA的聚合酶 (DDDP); 引物(primer)DNA复制中为何需RNA引物?DNA聚合酶没有从头催化2个游离的脱氧核苷三磷酸聚合的能力;只能在3-OH端与按碱基配对的dNTP进行反应,生成磷酸二酯键;引物提供游离的3-OH末端;5 A-G 3 |
19、 | | | | | | | | | |3 T C G A A G T C C T A G C G A C 5引物酶 ( primase ) 在模板的复制起始部位催化NTP的聚合, 形成短片段的RNA,即引物(primer)。 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DRP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一条链合成是连续的(前导链), 一条链合成是不连续的(后随链);DNA聚合酶: 5 3 聚合酶活性聚合反应的方向性: 5 3 DNA连接酶 (DNA ligase)岗崎片段的连接 连接DNA链 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 P末端,使二者生成磷酸酯键,从而把两段相
20、邻的DNA链连接成完整的链。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在体外由引物介导的DNA序列酶促合成反应,即体外DNA扩增技术。DNA聚合酶(DNA dependent DNA polymerase,DDDP) 穆利斯 K. Mullis1945-,美国 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PCR酶促DNA合成 DNA聚合酶(DNA dependent DNA polymerase,DDDP) 合成DNA新链DNA模板:单链DNA引物:提供3OH末端底物:四种dNTP基本原理: 类似体内DNA复制(合成双链DNA)- DNA聚合酶 核酸的热变性和退火 变性-
21、 获单链模板 退火- 单链模板与引物结合 延伸DNA新链合成 指数扩增循环多次耐热的DDDPPCR 循环 第一步 加热变性靶序列靶序列PCR 循环- 第二步引物与靶序列退火靶序列靶序列Primer 1Primer 2BiotinBiotin53553533PCR 循环 - 第三步 - 引物延伸靶序列靶序列Primer 1Primer 2BiotinBiotin53553533Taq DNAPolymerase第1个 PCR 循环完成后 得到两个拷贝的靶序列靶序列 靶序列BiotinBiotin30次循环后靶序列扩增的数量No. ofNo. Amplicon CyclesCopies of Ta
22、rget122438416532664201,048,576301,073,741,7661 cycle = 2 Amplicon2 cycle = 4 Amplicon3 cycle = 8 Amplicon4 cycle = 16 Amplicon5 cycle = 32 Amplicon6 cycle = 64 Amplicon7 cycle = 128 Amplicon PCR的主要用途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二)基因的体外突变,多态性研究(三)DNA的微量分析 PCR扩增条件 94, 300S (预变性) 94, 30S(变性) 25 40cycles 5565, 30S
23、72, 30120S (退火,与引物有关) 72, 10min (延伸,与扩增长度有关) 45 65 209bp退火温度的选择 梯度PCR(多温控) PCR反应的影响因素: 模板 (DNA) 聚合酶(耐热的Taq DNA聚合酶) dNTPs(dATP,dCTP, dGTP,dTTP) 缓冲液 引物(DNA引物,10M) 与待扩增目的基因两端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决定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和长度。 DNA聚合酶 耐高温保真性(防止错配)活性(Mg2+)(35外切酶活性) Taq DNA聚合酶 (无35外切酶活性,35轮0.25%错配,与原始模板有差别) Ex Taq DNA聚合酶,Tth DNA
24、聚合酶,Pfu DNA聚合酶等 TaqDNA聚合酶活性依赖Mg2+(激动剂) 不同的酶需不同浓度的Mg2+ Taq:Mg2+对反应影响很大,0.5mM-1.5mM 终浓度 pfu:Mg2+ 2-3mM,dNTP、primer用量约增加一倍 外界影响: EDTA鳌合Mg2+ 选较低浓度TE(10mM Tris,1mMEDTA); DNA模板、引物和dNTP的磷酸基团均可与Mg2+ 结合,降低Mg2+有效浓度。 如果扩增产物或效率不理想,要注意调整合适的 Mg2+浓度 Mg2+ 质粒DNA 噬菌体DNA 染色体DNA cDNA 较小 较大 通常单拷贝 较小 变性较易 变性较难 非常大,变性难 变性
25、较易 模板用量 Plasmid:lng,Chromosome:300-500ng, cDNA:0.5-1l 注意: 模板质量很关键,防止交叉污染模板DNA dNTP 四种脱氧核苷酸,浓度必须一致 终浓度:50-200 M 注意:不稳定,保存时间长会失效; 与待扩增目的DNA两端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决定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和长度。 DNA引物(primer):解决方案: 避免反复冻融,分装冻存;引物设计一般遵循的原则 长度:1530bp碱基分布的随机性 G+C含量在40%60%, Tm=4(G+C)+2(A+T)两引物间避免互补,以防形成引物二聚体引物自身也不应互补,以免引起自身折叠引物的3端:不能修饰,不应错配引物的5端:可加修饰位点特异性:与非特异靶区之间的同源性不能超过70% 或有连续8个互补碱基同源 人工合成短寡核苷酸片段,Tm=55-80, 两条引物Tm值要相近,最好一致。 上游Primer与下游Primer 正向/反向引物 一条链为设计模板,5端相同, 3端互补引物设计(一) rat beta-nerve growth factor sequence 5-301 gttctacact ctgatcacag cgtttttgat cggcgtacag gcagaaccgt acacagagat361 caatgtccca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牧设备回收合同范本
- app软件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简约
- 佛山机械购销合同范本
- 京东供货方合同范本
- 加工协作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保密协议
- 动漫公司产品合同范本
- 修理提成合同范例
- 全款买车正规合同范本
- 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外文文献翻译2016年
- 控股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图.docx
- 高炉煤气安全知识的培训
- 2008 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试卷
-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PPT课件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_(全部标有注释)字母排序
- 人造革的几种生产制造方法
- 在银行大零售业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解学习
-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
- 水电站大坝土建安装工程悬臂模板施工手册
- 三体系内审检查表(共58页).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