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附答案_第1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附答案_第2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附答案_第3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附答案_第4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考号:_外装订线试卷第 =page 8 8页,共 =sectionpages 8 8页试卷第 =page 7 7页,共 =sectionpages 8 8页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科学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对“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进行研究,要改变的条件是()。A土壤B阳光C水分2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现象的是()。A金华的许多植物冬季会出现落叶现象B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为刺状C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充

2、沛3“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竞争C共生4生态瓶中的小鱼越多,小鱼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就()。A越多B越少C没区别5下列哪些人类活动有可能成为引发沙尘暴的原因?()过渡开垦荒地营建防风林退耕还草发展畜牧业,提高放养牲畜数量ABC6下列各组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钻石B烛焰,发红的钨丝C月光,萤火虫7一天早晨,小科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65米,两个小时后再去测量,树的影子可能为()。A3米B65米C8米8下列图片中的现象,利用了光的反射的是()。ABC9如图所示装置,要想看到大树,A镜片正确的安装方法是()。A镜面朝下B镜面朝上

3、C朝向无所谓10为了准确评价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效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需要装入相同温度的冷水B先制作完的先放阳光下C实事求是,认真记录112020年11月28日,我国“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深潜海试任务并顺利返航。它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13次下潜,多次突破万米。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大家比较认可的说法是()。A海水冲刷B大地震C两个板块碰撞12一般情况下较大河流的下游可能会堆积很多的细沙,这是由于下游的水流速度()。A慢B快C静止13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会造成水土流失。下列不属于影响侵蚀的因素()。A土地坡度大小B土壤肥力C有无植被覆盖14“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盆地底

4、部是宽阔不一的平原,这些平原形成的原因是()。A土壤流失B土壤沉积C流水侵蚀15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破坏性很大。为防止泥石流发生,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强监测,提前建设护坡B做好水土保持工作C发展畜牧业,加快对当地的开发16小朋友玩的蹦蹦床是利用蹦蹦床受压会变形,产生()的原理制成的。A弹力B拉力C重力17如图所示的测力计读数(单位:N),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A一个小学生B一个苹果C一只铅笔18古时候,人们搬运重物,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这样做()。A可以减少重力B使表面光滑,减小摩擦C变滑动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19“我们的小缆车”实验中

5、(如图),运动的小缆车受到的力有()。A摩擦力,重力B摩擦力,拉力,重力C摩擦力,拉力20下列对于自行车设计的描述,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尾灯是一种装饰B轮胎上花纹为了节省材料C轮与轴之间装滚珠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21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探测器携“月壤”返回地球。经检测“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而且非常干燥。所以我们认为绿豆种子放入其中_发芽。22如图,如果把蚯蚓放在盒子中间,它会朝_爬过去。23婺城区许多校园里都有漂亮的水景池塘,里面有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的水景池塘可以看成一个_。池塘里面所有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_。24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

6、,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墨经中有这样精彩的纪录:“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光是沿_传播的,_游戏利用了该原理。当光碰到物体后会发生_,潜水艇上的_是利用这个原理做的。25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温度计上,一起投射的镜子越多,温度计显示的示数就越_,说明光的强度越_,温度越_。26夏天适合穿浅色衣服,冬天多数人喜欢穿深色衣服。因为深色衣服反光能力_,吸热能力_;浅色衣物反光能力_,吸热能力_。(选填:强;弱)27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度884886米,这种地形在地形图上可以用棕褐色表示。那地形图上大片的蓝域表示的是

7、_,绿颜色表示的是_。282021年01月04日晚,在安徽宣城广德市发生33级地震,江苏南京等地网友称有震感。地震是由地球_引起地形发生变化,而风化作用也能使地球表面地形发生变化,它是在_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29我们在探究土壤成分时,当把土壤倒入水中,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_;搅拌静置后出现了分层,最下层的颗粒最_。(选填:大;小)30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水是因为受到_力的作用才往低处流的。31我们在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实验时,为了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可以目测,但不够精准,所以我们通过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_来比较。322020年11月24凌晨,长

8、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升空是靠喷气发动机喷气时产生的_力升空的,我们上课时安装的_也是靠这个力运动的。评卷人得分三、连线题33把下列生物和土壤的关系用直线连起来。细菌靠腐烂的生物为生蚯蚓在土壤中做窝老鼠穿过土壤并占有适当位置植物的根分解动植物残留体蜗牛和甲虫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34观察弹簧测力计。(1)标出各部分名称:_(2)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先检査指针是否指在_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_。测量的力_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35请你根据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讲述的是这样一个场景:树上有一只蝉,它一边吃着树叶,一边鸣叫,

9、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想捕蝉,但不知后面又来了一只黄雀。(1)该生态系统中,树叶属于_,螳螂,黄雀属于_。(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可表示为_。(3)如果大量捕杀黄雀,首先出现的现象可能是_,整个生态系统会_。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下表是三(3)班第8小组研究“在阳光下,平放、直立、和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的纸袋哪个升温快?”的记录表(单位:)。纸袋摆放的情况刚开始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和地面水平121314141516和地面垂直121213131414和太阳光垂直12131516182036这个实验中,纸袋的规格要_,纸袋的_要不同。37这个实验研究的是()。A纸袋

10、大小与吸热的关系B纸袋颜色与吸热的关系C光的直射、斜射与吸热的关系38在金华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怎样放置吸热效果最好?()。A斜放朝南B斜放朝北C平放在屋顶39你自己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哪些地方的设计是为了提高热量的吸收?举两个例子。_。探究雨水侵蚀土地的实验。某个实验小组想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有无植物覆盖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决定做对比实验。他们先找来喷水壶,灌了200毫升的水,再在塑料盆底一侧挖几个洞,铺上石子,再倒入土壤,种上草,做成4种土壤样本,如下图。40选择一组合适的材料来做对比实验,要达到实验目的,他们的选择可以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丁41在这个实验中,喷水壶喷水

11、模拟的是_。喷水壶里面的水统一都用300毫升,是否可行呢?_42这个实验中,土壤表面的草()。A原来种好B临时种上去好C两者效果一样43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_。用橡皮筋作动力橡皮筋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也经常使用它们。小科同学使用橡皮筋制作了橡皮筋动力小车(如图),请你回忆课堂实验回答下列问题。44小科同学转动车轮将橡皮筋缠绕到车轴上,实验时发现小车运动方向与橡皮筋缠绕方向_。45小科同学制作的橡皮筋动力小车是利用橡皮筋产生的()运动。A重力B弹力C反冲力46小科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如下表数据: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实验记录日期:2020年10月27组别缠绕

12、圈数小车行驶距离(厘米)小车行驶距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距离A215181717近B436422839中等C652605455远D810151212近分析ABC三组实验数据小科得出了结论: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_,小车行驶的距离越_。47观察D组数据,我们发现此组数据不支持小科同学的结论。下列哪种情况可能是造成D组数据的原因()。A橡皮筋缠绕8圈时,产生的力变小了,导致车轮打滑B橡皮筋缠绕8圈时,产生的力变大了,导致车轮打滑48如果你在做实验时,和小科同学一样也遇到了车轮打滑问题,你会用下列哪种方法解决车轮打滑问题()。A减轻小车重量B让小车在更光滑的地面行驶C让小车在更粗糙的地面行

13、驶答案第 = page 12 12页,共 = sectionpages 12 12页答案第 = page 11 11页,共 = sectionpages 12 12页答案:1B【详解】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最终那个变量与这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对比实验中,我们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在“种子发芽实验”中,我们要对“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进行研究时,需要保持水分、土壤的条件不变,改变的条件是阳光。2C【详解】植物的形态与它们的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会慢慢进化出与生存环境相匹配的形态,并随着不

14、停的优胜劣汰,最适合生存的植物形态便延续了下来。A、金华的许多植物冬季会出现落叶现象,植物落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度过严寒的冬季,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叶为刺状,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少雨的沙漠环境,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热带雨林地区降雨量充沛,是这一区域的气候特点,但是没有涉及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关系,故C错误。3A【详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存在捕食关系的生物就是敌对关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揭示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4A【详解】生态瓶中的植物通过光

15、合作用释放氧气,供动物呼吸。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而生态瓶中植物的供氧量一定,所以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5C【详解】形成沙尘暴一般要有丰富的沙尘源、强风 作用等条件,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枯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人类在草原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过渡开垦荒地、发展畜牧业,提高放养牲畜数量都会引起土地退化,沙漠化等生态系统失衡,最终造成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符合题意;有利于防治沙尘暴。6B【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烛焰,发红的钨丝、萤火虫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钻石、月光自身不能发光,能反射光,它们不属于光源。所以B符合题意。7A【详解】影子是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影子的形成

16、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一天内物体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变化,从早上到中午再到傍晚,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的方向是西-北-东。一天早晨,小科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6.5米,两个小时后再去测量,树的影子缩短,可能为3米。8C【详解】光的反射一种光学现象。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A、在光下形成影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该选项不正确;B、放大镜聚光是光的折射现象,该选项不正确;C、利用镜面观察利用了光的反射,该选项正确。9A【详解】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两面平面镜且平行相对放置。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特性,制

17、作潜望镜时,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且必须平行相对放置,A镜面朝向下,下面的镜面朝上才可以,因此A符合题意。10B【详解】为准确评价各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应将它们同时放到阳光下,并装同样温度、同样多的水。比较我们制作的天阳能热水器效能时,除了同时放在阳光下,还要保持水量、水温都相同,通过太阳能热水器的升温快慢来比较效能。所以先制作完的先放在阳光下的做法是错误的。11C【详解】世界最深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在海平面下11034米。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比如太平洋板块向菲律宾板块下面俯冲,板块进入地幔之后逐渐融化消失,发生碰撞的地方也

18、就形成了海沟。12A【详解】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河流下游水流速度慢。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13B【详解】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所以雨水对土地有侵蚀作用,AC属于影响侵蚀的因素,B不属于影响侵蚀的因素。14B【详解】金华地貌的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

19、积平原便逐渐形成。15C【详解】泥石流是指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冲刷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为防止泥石流发生需要加强监测,提前建设护坡,做好水土保持工作,AB做法正确;C做法错误,不利于防止泥石流发生。16A【详解】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小朋友们玩的蹦床是利用蹦床受压形变后会产生弹力的原理制成的。17B【详解】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1牛

20、约等于100克的力,图中测力计示数为2.2牛,约等于220克的力。给出的选项中,一个小学生和一只铅笔都不符合事实,一个苹果比较接近。18C【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这样做是为了变滑动为滚动,减小重物运动时的摩擦力。19B【详解】读图可知,“我们的小缆车”实验中,运动的小缆车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垫圈的重力提供的对小车的拉力,小

21、车自身的重力等作用,故B正确。20C【详解】自行车在设计上用到了很多物理知识,有的为了省力,利用轮轴来达到目的;有的为了减小摩擦,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加润滑油等;有的为了增大摩擦,使接触面变得更加粗糙;为了安全起见,加装车尾灯。A、自行车的尾灯具有很好的反光性能,是由很多个三个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组合构成的,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将从后面各个方向射来的光线都能原路反射回去,便于后面的汽车司机发现自己,是为了安全而设计的,不只是一种装饰。A的叙述错误。B、轮胎上的花纹增加了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是增大摩擦力,不是节省材料。B的叙述错误。C、轮与轴之间装滚珠轴承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为了减小摩擦。C的

22、叙述正确。21不会【详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月壤非常干燥,无法提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所以绿豆种子放入其中不会发芽。22背阴的地方【详解】蚯蚓的形态结构决定了它适应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在实验装置中,把蚯蚓放在盒中间,它会朝背阴的地方爬去。23 生态群落 生态系统【详解】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校园里漂亮的水景池塘,里面有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的水景池塘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群落,池塘里面所有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

23、4 直线 手影 反射 潜望镜【详解】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的意思是影子颠倒,在光线相交下,焦点与影子造成,是所谓焦点的原理。这个实验可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手影游戏利用了该原理。当光碰到物体后会发生反射,潜水艇上的潜望镜是利用这个原理做的。25 大 大 高【详解】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光强温度高,光弱温度低。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温度计上,一起投射的镜子越多,温度计显示的示数就越大,说明光的强度越大,温度越高。26 弱 强 强 弱【

24、详解】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本领是不同的。像黑色等强光吸收热量的能力强,携带的热量就多。弱光吸收能量的能力差,携带的热量就少。黑色是所有光色中吸收热量能力最强的光。我们在夏天时常常选择浅色的衣服,而冬天会选择深色的衣服,这是因为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能将吸到光反射一部分出去,深色衣服反光能力差,吸热能力强。27 海洋及湖泊 耕地、平原和森林【详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不均,海洋大,陆地小。陆地分布北半球大于南半球、东半球大于西半球。地球上海洋及湖泊的颜色是蓝色,所以地球仪上颜色最多的是蓝色,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28 地壳的运动 外【详解】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

25、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而风化作用也能使地球表面地形发生变化,它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29 空气 大【详解】我们在探究土壤成分时,把土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里有空气。取一根玻璃棒搅拌这杯放入土块的水,搅拌时要注意玻璃棒不能碰烧杯的壁和底。静止沉淀后的物质分为两层,上层颗粒小,下层颗粒大,水面漂浮了一些细小的物质。上层的物质是黏土,颗粒小,下层的物质是沙,颗粒最大,漂浮在水面的物质是

26、腐殖质。30重【详解】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就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31时间【详解】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且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相同,根据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来判断,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用时少的速度快。32 反冲 气球小车【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2020年11月24凌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27、,火箭升空是靠喷气发动机喷气时产生的反冲力升空的,我们上课时安装的气球小车也是靠这个力运动的。33【详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细菌分解动植物残留体,蚯蚓靠腐烂的生物为生,老鼠在土壤中做窝,在土壤中做窝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蜗牛和甲虫穿过土壤并占有适当位置。34 0刻度 平齐 不能【分析】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详解】

28、(1)弹簧测力计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组成。它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常用工具。(2)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平齐。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35 生产者 消费者 树叶蝉螳螂黄雀 螳螂数量增多 打破平衡【分析】当食物链中的某一种成员消失或猛增时,就会破坏原来的食物链,影响很多生物的生存。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详解】(1)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

29、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该生态系统中,树叶属于生产者,螳螂,黄雀属于消费者。(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可表示为树叶蝉螳螂黄雀,起点是树叶,箭头指向吃的一方。(3)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大量捕杀黄雀,螳螂会因为天敌的减少而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会打破平衡。36 相同 摆放方式37C38A39把热水器背面用反光板,减少热量散失;将热水器倾斜与太阳光垂直放置等。【分析】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36根据控制变量法则,要研究“在阳光下,平放、直立、和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的纸袋哪个升温快?”这个实验中,纸袋的规格要相同,纸袋的摆放方式要不同。37根据题意研究“在阳光下,平放、直立、和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的纸袋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