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铁区间隧道近接建筑施工分析分区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地下轨道交通。由于城市建筑物密度较大,导致很多地铁隧道与建筑物比较接近,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近接建筑施工过程会对原本平衡的受力状态造成不利影响。不同工程项目由于所处位置的地理环境、施工方法、工程大小不同,所以对建筑造成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2。依据施工工程项目对近接建筑物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对相关的影响区域进行科学划分,进而推断对不同区域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指导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对近接工程影响分区进行争辩时涉及到的内容主要包括分区影响因素、分区准则以及帮助施工工程等3。本文以某城市地铁线区间隧道近接建筑
2、施工具体项目为例,对近接建筑施工工程影响分区开展分析与争辩。1近接建筑施工工程影响分区模型及其划分方法11影响分区模型概述。工程影响分区指的是在进行正常隧道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基于相关准则,其对近接建筑物影响程度大小的区域划分方法。通常可以划分成为三个区域,分别为无影响区域、弱影响区以及强影响区域。对于无影响区域不需要实行特殊的措施,依据常规施工措施进行施工即可;对于弱影响区域通常也不需要实行特殊的帮助措施,但需要对施工过程加强把握,避开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强影响区域则需要考虑通过特地的帮助措施开展施工工作。对于地铁隧道项目而言,需要穿过的地层区域相对较长,使得其地层条件变化状况显著。为了便利计
3、算,通常假设沿隧道所在区域的地质具有相同的性质。本争辩在计算时将地层假设为连续的弹性体,并且通过摩尔库伦屈服准则进行计算,地面上的建筑物载荷均匀的分布在水平地面上。在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状况以及近接施工工程影响分区特点的基础上,地铁区间隧道与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处理,结果见图1。2工程影响分区划分方法。假设地面上没有建筑物时,开挖隧道的平安系数用K0表示。地面上存在不同类型和高度的建筑物时开挖隧道的平安系数用Ki表示,将上述的两个参数作对比,可以得到平安比值a,其中a=Ki/K0通过平安比值a可以确定地面建筑物对隧道开挖平安程度造成的影响。其中a越大说明影响程度越小,假如a等于100%,则说明地
4、面建筑物不会对隧道开挖平安造成影响。隧道拱顶与建筑基底之间的距离H越小,那么隧道开挖导致的潜在裂开区域就会延长到建筑物地基中,影响程度就越大。相反的,假如H很大,那么潜在裂开区域不会对建筑物地基造成影响,这些区域只会集中在隧道拱顶四周。结合实际状况,本争辩将三个影响区的界限划分方法规定如下:强弱影响区域之间的界限为平安系数K随H的变化曲线的突变点对应的位置区域;a几乎接近100%勺区域为弱无影响区域界限。工程影响分区1分区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开展相关分析计算工作。计算时考虑到隧道长度较长,所以依据平面问题进行处理。为确保模型计算的精确性,设置隧洞左右边界以及下边界的区域范围全部超过隧洞尺寸的4
5、倍以上。隧洞顶部区域的大小则依据实际状况设置。模拟仿真分析时为简化计算过程,节省模型分析计算的时间。忽视了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爆破震惊的影响。但不会对计算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本文所述的地铁工程项目沿线地层变化幅度比较大。从上至下依次为土层、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对应的厚度分别在215m、213m和225m。仿真分析时假设全部的隧道围岩具有相同的属性,全部依据中风化花岗岩的属性进行设置,具体属性参数如下: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5GPa和0.25,密度为24.5kN/m3,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0.6MPa和35。以某建筑物正好位于隧道上方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建筑物的重量载荷以及基地的宽度分别为
6、265kPa和12m,隧道高度以及跨度分别为65m和6m。计算了拱顶距离建筑基底的距离H的大小对隧道围岩平安系数和潜在裂开区域的影响。争辩结果发觉,当H不超过6m时,随着H值的不断增大,平安系数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潜在裂开区域延长到了建筑基底区域。也就是说隧道施工会对建筑产生显著的影响,建筑处在施工工程的强影响区范围内。当H为6m时,围岩平安系数消灭突变。也就是说H为6m是强弱影响区域的分界。H超过6m后,隧道围岩平安系数随着H的增大,其增大幅度格外小。当H为18m时,潜在裂开区域仅消灭在隧洞四周区域,建筑基底四周的区域不存在任何问题。随着H的不断增大,平安比值a也随之渐渐增大。当平安
7、比值a在75%左右时,隧道开挖造成的潜在裂开区域正好不会对建筑基底造成影响。进一步对其他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同样的规律。基于此,可以将平安比值a等于75%寸对应的H值来划分弱无影响区域。基于上述的施工工程影响分区方法,本争辩最终得到的强弱影响区域分界值为6m,弱无影响区域的分界值为18m。22计算结果与分析。以隧道宽度6m和建筑物载荷265kPa分别作为基础宽度D0和基础载荷P0。分析了建筑载荷P/PR隧道跨度D/D0、水平距离L/D0、基底宽度B/D0四个影响因子对施工工程影响分区的影响。取P/P0为04、1、2、4,D/D0分别为1、2、3,L/D0分别为一1/2、1/2、32、72,B
8、/D0分别为1、2、6。基于以上工况条件建立模拟仿真模型进行分析计算,提取相关的结果进行争辩和分析。以下具体介绍四个影响因子对对施工工程影响分区的影响规律。1)P/P0渐渐增加的时候,施工工程影响分区分界值总体上呈现出渐渐变大的趋势,但是增大速度表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规律。说明地面上建筑的载荷大小会对工程影响分区产生格外猛烈的影响。具体而言,当P/P0为0.4时,强弱分界和弱无分界分别为0.5D和1.5D;当P/P0为1和2时,强弱分界和弱无分界分别为1D和3D;当P/P0为4时,强弱分界和弱无分界分别为1.5D和5D。2)D/D0渐渐增大时,施工工程影响分区分界值渐渐降低,表明隧道跨度大小会对
9、工程影响分区产生格外猛烈的影响。当D/D0为1时,强弱分界和弱无分界分别为1D和3D;当D/D0为2时,强弱分界和弱无分界分别为0.75D和1.75D;当D/D0为3时,强弱分界和弱无分界分别为0.5D和1.33D。3)当L/D0在1/21/2范围变化时,对施工工程影响分区分界值没有任何影响。而当L/D0超过1/2且不断增加时施工工程影响分区分界值渐渐降低。当L/D0为1/2和1/2时,强弱分界和弱无分界分别为1D和3D;当L/D0为32时,强弱分界和弱无分界分别为0和1D;当L/D0为力2时,强弱分界和弱无分界全部为0。4)无论B/D0取多少,强弱影响区分界值始终保持不变,为1D。而当B/D
10、0为1时,弱无影响区分界值为2D;当B/D0为2和6时,弱无影响区分界值均为3D。地铁区间隧道近接建筑施工工程实例1工程概况。某城市地铁线穿过城市中心,需穿过高层办公建筑的区域属于双洞单线隧道。隧道断面尺寸分别为高度65m、跨度6m。隧道四周的建筑A投入使用已经20年,主楼总共17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15层,裙楼总共4层,其中地下1层,地上3层。整个建筑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约为66m和15.5m,基底的埋深约为10m左右。隧道行走方向与建筑中轴之间的夹角为45,隧道顶板与基底之间的距离H在1517m范围内,其中岩石掩盖厚度约为710m。四周一座建筑B投入使用已经10年,该建筑总共29层,其中地下
11、4层,地上25层,基底埋深在15m左右,隧道顶板与基底之间的距离H在12m左右,其中岩石掩盖厚度为14m。隧洞穿越的这部分建筑区域表面掩盖有厚度为915m的土层,土层下面为花岗岩且颗粒比较粗大,局部地方还存在有脉岩。强风化花岗岩的厚度在57.8m,部分花岗岩结构已经消灭了损坏现象,经过检测发觉围岩级别属于V级。中风化花岗岩掩盖厚度在9.812m范围内,属于比较简洁裂开的软岩,检测发觉花岗岩级别属于田级。3.2工程影响区域划分。在计算建筑物载荷时依据层数进行计算,其中地下每层依据40kPa计算,地上每层依据15kPa计算。依据以上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得到两个建筑的载荷分别为305kPa和535kP
12、a假设隧道正好从两个建筑中间穿过,依据上节计算结果可以知道,两栋建筑物的强弱影响区域分界值以及弱无影响区域分界值分别是6m和18m。依据两栋建筑基底与隧道顶板之间的距离H可以得出结论:建筑A处在弱影响区域,建筑B处在强影响区域。33工程影响区域划分。结果的实践验证本文所述的地铁隧道工程项目已经完成施工并交付使用。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平安,对隧道围岩以及四周建筑物的沉降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监测。依据当前阶段执行的规范标准以及工程项目设计要求,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假如能够将隧道沉降量把握在16mm以内,并且变形速率把握在每天2mm,就认为是满足要求的。经过系统全方位的监测,发觉隧道开挖过程中建筑A的最大沉降量大约为5mm,最快的沉降速度为每天1.35mm,完全能够满足相关规范标准以及设计要求。建筑A属于弱影响区域,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实行任何措施,施工过程没有对建筑A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建筑B,经过本文的计算分析可知,属于强影响区域范围,经过监测发觉建筑B的基础最大沉降量达到了20mm,已经超过了规范标准要求。为了对建筑B的变形进行把握,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在建筑周边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第八章行政合同合同标的物交付规范
- 房地产工程劳务施工承包合同监理服务协议
- 物流仓储设施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仓储物流中心代建与供应链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低碳节能项目承包贷款合同
- 2025版水电站水钻打孔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财务风险预警复习题库含答案
- “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培训”测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泰州烟草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分析2024年
- 2024年云南省绥江县移动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财会业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20题)
- 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措施
- 作业许可管理PTW
- 生产记录培训课件
- 第八章 主生产计划
- 老旧小区屋面改造的施工监理技术措施
- 2025年体检科工作计划一
- 自己的冲刷公式
- 有限空间监理实施细则
- 【MOOC】探秘移动通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数字图像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