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第1页,共29页。答题步骤:第一步:通读语段,把握中心;第二步:读透原句,找出其本身之美;第三步:比较句子,找出不同;第四步:根据规律,答出妙处。第2页,共29页。比较原句与改句在哪些方面有不同:1、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看突出强调了什么2、各种句式的变化分析原句句式的表达效果3、语序的变化分析原句语序的合理之处4、用词的变化分析原句用词的妙处5、修辞的变化分析原句运用何种修辞的妙处6、语体色彩的变化分析原句语体的合理之处或原句语体的效果7、人称的变化分析原句人称的效果第3页,共29页。变化一下单句某些成分的顺序,看语意有何不同。 原句:在这个寒假,每天从早到晚,面临高考的我认真
2、地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任务。 改句:面临高考的我在这个寒假每天从早到晚认真地完成任务,各科老师布置的。 月亮升起来了,静静地、悄悄地。 你干什么去了,昨天晚上? 荷塘四周有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单句如果打破了正常的结构顺序,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些成分,哪个成分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便是强调哪一个。第4页,共29页。训练:按要求将下列语句进行变换。 我们不会遗忘这广布于民间最本真也最质朴的含有浓郁乡愁的鱼鳞瓦。1、强调不能遗忘的对象。2、强调鱼鳞瓦的特点。解答:1、这广布于民间最本真也最质朴的含有浓郁乡愁的鱼鳞瓦,我们不会遗忘。(宾语提前)2、我们不会遗忘鱼鳞瓦,这广布于民间最本真也最质朴的含有浓郁乡愁的。
3、(定语置后)第5页,共29页。 变换句子成分的位置,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训练1:将划横线的句子改成下列的说法,意思差别不大,为什么原文的效果更好? 原句:站在窗前,望着远远近近的屋脊,白生生覆盖着棉被一样,(先前那些黑黑白白、沟沟洼洼的差异,都被一只神奇的手,一夜间抹平了)。 改句:站在窗前,望着远远近近的屋脊,覆盖着棉被一样,白生生的。 解答:(1)原句的重点强调“覆盖着棉被”的形态,与下文的“抹平”一脉相承。(2)改文 将“白生生”后置是突出了颜色,与下文照应不起来。第6页,共29页。训练2 原句:老舍笔下的 趵突泉处处充满生机, 泉水清浅鲜 洁, 大泉日夜翻滚, 小泉姿态优美, 景致十分
4、动人。 改句:老舍笔下的 趵突泉处处充满生机, 清浅鲜 洁的泉水,日夜翻滚的大泉,姿态优美的小泉都十分动人。解答(1)原文用短句,且句式整齐,和谐,简洁、富有韵律美。(2)将泉水、大泉、小泉单独成句,突出了各自的特点。第7页,共29页。训练3: 原句: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森然。 改句:记得照片上在蓝天苍山下的峭壁上如蛇一般蜿蜒的十八盘,让人望之森然。 解答(1)原句用两个短句,由看到到感受,符合逻辑,且节奏感更强。(2)原句“在峭壁上”做补语,更能突出十八盘的险峻; (3)“在蓝天苍山下”做后一句的状语,突出了在其烘托下给人的感受,与下文形成对比. 第8
5、页,共29页。 比较复句 比较两句话的不同: 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 各个分句的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或侧重点不一致。 第9页,共29页。训练:原句: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像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改句:它们离开了槐树,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就好像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 解答:原句的表述符合逻辑顺序,语意层层推进,突出槐叶飘零带给作者的人生思考。注意:按什么语序组合,一要注意要表达的语意和侧重点,二要符合逻辑顺序、认知规律。复句类型包括:并列、承接、递进、转折、选择、因果、条件、假设、目的。 第10页,共29页。
6、 比较不同复句关系的表达效果。 训练1:原句:到了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改句:到了冬天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不时也会下着微雨,微雨寒村一派冬霖景象。 解答:(1)原文先写雨,再写雨中村庄,再写境界,符合认知规律。(2)关联词“而”,表转折,强调了后面的悠闲境界,引出下文对“悠闲境界”的具体描绘。第11页,共29页。训练2:比较修改后的语句与原句的表达效果。 原句:散文写作中的乡愁,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挽歌,更应该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 改句:表达乡愁的散文写作,不是农耕文化的挽歌,而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 解答:(1)原句的主语是“乡愁”
7、,是名词,改句的主语“散文写作”是一个动态词语,与后面的“挽歌、序曲”不搭配。(2)“不仅是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肯定两者,侧重后者。而“不是而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与事实不符。 第12页,共29页。训练3:把下面两句话,按要求的语气组成两个不同的单句.(可增删个别字词) 1.我们的猎手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小说. 2.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从他身边跑掉. A.表惋惜意味的语气的单句是: B.表讽刺意味的语气的单句是: 当我们的“猎手”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小说时,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从他身边跑掉了。 当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从他身边跑掉时,我们的“猎手”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小说呢。 第13页,共29页。 比较两种句
8、式的不同效果 训练:原句:(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改句:(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规整的拥有最强捍的生命马拉松健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带着期盼,翻越各种障碍。解答(1)原句没有把规整、企盼、众目睽睽”作为修饰语,而是单独成句,突出了重点。(2)原句三个短句形成排比,突出了水一往无前的气势。(3)原句的排比句读起来节奏铿锵,富有韵律,颇有感染力。第14页,共29页。1下列语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白矾远去,如血的夕阳照着散落的村庄,也照着纵横交错的水流和阡陌相连的
9、小道,这时稀疏矮小的房子中升起袅娜的炊烟”,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散落的村庄,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水流,阡陌相连的小道,袅娜缠绕的炊烟。童年的生活虽然贫瘠,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答案】原文白矾远去,夕阳如血,句式整齐、和谐;夕阳如血单独成句也突出了其特点。原文映照着后面五个短语形成排比,突出了夕阳映照的范围,具有画面感。且读起来音节和谐,富有韵律。 第15页,共29页。2、下文中画线的句子若改成“人们渐渐感觉到了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也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
10、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其表达效果不如原文,为什么?(4分) 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于此,你不渐渐感觉到了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吗?不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而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吗? 【答案】原文使用反问语气,能够增强语言气势和文章感染力,表明结论确定无疑; 原文运用第二人称,既与上文中的“你”相照应,又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16页,共29页。答题角度小结:1、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形象拟人:把物人格化,富于情趣排比:加强语言的气势,起突出强调的作用第17页,共29页。答题角度小结:2、句式特点长短句短句: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长短句结合:句
11、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整散句整句: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整散句结合:灵活自然,使语句波澜起伏,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句:语气强烈,给人掷地有声的感觉。双重否定句:肯定的意味更浓烈。第18页,共29页。答题角度小结:3、改变语序、句序强调突出作用更合事理等逻辑关系4、语体特点口语:自然亲切、生动活泼、灵活简短书面语:庄重严谨5、语言特色形象生动、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等第19页,共29页。答题角度小结:6、精妙用词动词: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形容词: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
12、出作者的情感拟声词: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名词罗列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或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营造特定意境。)还可分析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第20页,共29页。答题角度小结:7、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便于抒发感情,好像面对面的交流,无形中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表达效果还可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1页,共29页。强化
13、训练第22页,共29页。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那间被抛之九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 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身体的所有温暖仿佛都要被漫入骨髓的冰凉抽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更好,为什么?(4分)答:原句“浸入骨髓
14、的冰凉”作主语,与前句“天很冷很冷”相照应,陈述主体一致:与下句“留下”搭配。原句用主动语态,更能突出强调“冰凉”的影响力。第23页,共29页。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了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已经伸进家。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她喊孩子,“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他并不知觉他的脊背上爬满了
15、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影子”。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案:原句将修饰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姿态、形象特点;原句采用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画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第24页,共29页。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坑,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
16、,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象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成:“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案:从句式看,原句使用倒装,强调了冬天屋里的温暖让作者无比眷恋。原句使用修饰语“呜呜”“在叫啸”等,形象地描写出了北平的冬天寒意逼人。原句能更好承接上文,在简陋房子里感受到暖意
17、;同时引领下文,西北风的强劲带来的满身灰尘。(共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第25页,共29页。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又充满温情,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严厉而又古板的家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文中句
18、子表达效果更好?(4分)答:改句为普通的常式句,比较平淡;文中句子将“严厉而又古板”独立出来,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挂钟的铁面无私。原句结尾“严厉而又古板”与下文的转折“充满温情”衔接照应得更紧密。原句采用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第26页,共29页。鼓槌和花镲变换起花样,一两百人的阵容,起伏推涌,推涌起伏。让人想到一次次洪峰冲击,一座座堤坝高垒,一排排人墙坚持。领舞的女子忍不住,从高台上跳下, 跳入这波涛中,波涛更加亢奋了。从小就见识过漫漫大水、以前担惊受怕的这群汉子、这群婆娘,把自己变成了涛,化作了浪。大雁列阵而过,台风要来了,后面还有霜雪,还有冰凌。但河口人已没有什么好怕的,他们站在这坚固的黄河大堤上,看着滔滔涌涌的黄浪,就像看着十万亩小麦浩荡的景象。威风锣鼓仍然在响,众志所趋的气势,和黄河,和野荷,和苇丛,和如林的抽油机涌在一起。女声的尖嗓,男声的粗吼,同锣鼓铜镲混在一起。那是痛快的迸发,是放浪的欢畅。你看呐,随着鼓、随着镲、随着吼叫,他们匍匐又起来,跳起再蹲下;他们往左边歪,他们往右边歪;他们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搅得这一片天地山海轰鸣,烟尘蒸腾!入海口一片苍茫,从天上飞驰而下的黄河,浩浩汤汤,又流到了天上。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起来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卷-2025届高考物理4月模拟预测卷(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宜宾市2024-2025学年初三语文试题周练试卷含解析
-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计量文化传播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二校联考2025届高三5月考前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辽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六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西安思源学院《基地社工服务与田野基地建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汕头市龙湖区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北重公司第三中学2025年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南充市高2025年高三第三次联考(江苏版)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南方小学二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DB11-T 1253-20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2025年河南林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陕西2025年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聘2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浙江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必背附答案
- 2025年浙江温州市工业投资集团所属温州快鹿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21369-2024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 2025年陕煤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题库管理办法
- 2024-2030年中国审计服务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模式分析报告
- 拍卖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答案附后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