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中考复习必做题目讲课教案_第1页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中考复习必做题目讲课教案_第2页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中考复习必做题目讲课教案_第3页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中考复习必做题目讲课教案_第4页
初中物理力学实验中考复习必做题目讲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随堂练习-20160301满分:班级:姓名:考号:一、实验题(共31小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斜面”实验装置图.实验前他做了如下猜想: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度有关.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分别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面斜度“斜倾程.A斜面粗糙程度木块重重G/K斜面高h/n拉力F/N斜面长s/wi自用功总功W机械效,率H-1木板走面0.1Q.60.50.20.3-2较陡木板表面20.210.50.40.5S锻,3最陡木板表面20.31,40.50.60门4最陡毛巾表面20.3L60

2、.54(1)实验中,测有用功和总功的原理是,测机械效率的原理是(2)请将上表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3)比较两次实验可知猜想A是正确的.(4)比较1、2、3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当斜面粗糙程度、木块重量相同时,斜面越平缓沿斜面的拉力越,机械效率越.(5)从数据分析可知使用斜面可以省,但不能省。(选填力”和功”)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重手黑mt 升的高 度A/n测力计 示翻布加测力计 移动距 离5小机械效新140. 11.36 3260.12,40.383R340*1L40.55蒲440.21,41.05那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中,测绳

3、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且(静止时/拉动时)读数。(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图做的。(选填a:b或c(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所示;3.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4、;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f甲、f乙,则 L填序(2)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块被撞击得越远.研究表明:当小与物体的有关;(3)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号);f甲f乙f甲vf乙f甲二乙。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这是为使杠杆所受的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如果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杠杆左高右低,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调;或将右端的螺母向调。(2)调节好以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在实验中有一组同学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经过实验,获得了下列数据:

5、动力F1/N切谓L1M阻力鹿加阻力臂必54554(3)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实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如图示,某小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器材: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为杠杆的支点。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除了可以消除自身的重力影响,还可以方便地测量或读出调节时,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如何操作:某实验小组记录两组数据如下:实的序号动力动力臂hm阻力B*阻力臂8m122011021S4根据分析,这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选填:“1或“2/的一组肯定有错误。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动力臂的实际值比记录值(选填:大或小)。如图所示,

6、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了物块甲和乙(甲和乙的体积相等但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1)分析比较实验,可以知道甲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N;(2)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3)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

7、4)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是正确的.(5)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6)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7)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保持了不变,进行探究、验证.小阳同学在研究物体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水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请你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物体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式为:物体捧开水的体积厂加LU31.5XW-匕二an3。城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N0.49口9$L471.96Z452,5H.某同学为验证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8、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 乙丙T风(1)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No(2)根据图乙和图戊两次测量的目的是间接测量。1.6N,然后让石块完全.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如图甲、乙,先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则石块受到水的浮力为N.(2)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石块拉出水面,随着石块露出水面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的水的浮力越来越(选填夭”或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3)通过比较图乙和图,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跟

9、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如图所示,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金属块下表面所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p水=1.0M03kg/m3)实验数据如下:次数12345078h/cm023Sa101214F/N6.756.2EE.7EE.254.754.2E4.2E4.25(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N,第4次实验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No(2)分析表中15次实验数据,说明:(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金属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10、3(4)金属块的密度为kg/m。.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祛码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图所本的实验。(1)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序号)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器把皮肤刺破书包要用宽的背带.研究液体压强所用的仪器是压强计,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2)如表是某同学做耕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序号摘体嗥皮膜酉向压强计左情面(卬右

11、液面(mm)液面高度差Cmm1水3朝上侬2142323朝下1侬2142333朝侧面侬2141234$朝侧面1712295259期倒面1532428469朝信面旧24692根据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1)在讲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才等于木块受到的.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右表。分析比较序号和的实验数据,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12、实验次教接触面压力摩擦力1木块与木板0,6N2木块与木板5N1.ON3木块与毛巾5N1.2N(2)在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3)在上述实验中都运用了相同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二法”。.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组成员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记录

13、弹簧测力计示数(见表格).根据知识,可以知道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分析图中(选填甲、乙“、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实验祝数甲乙丙测力计示数N243.1工5.学了质量与密度后,小江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fi fl fi HflIIM| Jllll(1)还未开始测量,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选填平衡螺母”、游码”或平衡螺母和游码”)向(选填左、右”)端调;(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

14、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3)小明改正错误后,称量中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所称物体的质量为g;(4)然后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将其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液面达到的3位置如图丁所示,则所测物体的体积为cm;根据测量结果可求出物体的密度为3kg/m。.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祛码并移动游码直至

15、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只填字母序号).(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选填方”或右”J(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kg/m.小英同学在测定盐水的密度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中已经记录了最初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1表示的是他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盐水的体积,如图2表示的是他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请根据图中的情况,帮助小英完成实验数据表格的填写.蜃杯碎水的总房量mg晓杯和剩

16、余盐水晌总质量mig倒出盐水的质量口世盅水的体积Vvay盐水的密度5ISO.小红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她的实验过程如下:(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至一处,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io(3)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平衡时的读数为m2。(4)如图乙所示,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3(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5)若水的密度为p水,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

17、,石块的体积为。(6)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p石。(7)此实验过程中若将(3)(4)顺序对换,则所测密度的误差是偏。19.小京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小京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o、Vl、V2、V3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利用图中测量出的物理量和P水计算小蜡块的密度,写出小蜡块密度的甲乙丙丁.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i;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1)请补充步骤的内容。(2)

18、为了记录相关数据,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将表格第一行所缺的项目补充完整。烧相喷总质量携烧杯和利命盐水的总质量也曷筒内盐水的质/盐水的密度(3)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p=。(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如图所示为小强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的透明玻璃板(选填薄”或厚”);(2)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3)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4)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5)在利用蜡烛B确

19、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应该选取两根(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2)甲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未点燃蜡烛与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这说明什么?(3)乙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如图乙。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

20、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加热时间t/min012345573910水的温度30313233043536373339401食用油的温度/t3032,53537.54042.5曲4T.55052.555.小丹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研究煤油和酒精热值的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17所示的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燃烧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加热两个烧杯中质量相等的水,并记录杯中水的初温和末温(如下表)。温度计一温度讨国 17初温末温甲杯水温/C25乙杯水温/Q2580(1)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酒精两种燃料,热

21、值较大的是;(2)小丹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瓶中燃料减少的质量并记录;利用公式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酒精的热值。你认为他的实验结果(选填准确”或不太准确”),理由是:。25.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C,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

22、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选填相同或不同).(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26.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将导体AB、开关S、灵敏电流计和蹄形磁体按下图进行了连接和组装。(1)小明闭合开关后进行了如下操作:A.只让导体AB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B.只让导体AB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其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填写字母);(2)实验中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选填字母);A.换用磁

23、性更强的磁体,增加磁场的强度B.将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流表(3)如果将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闭合开关S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7.沈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V,不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Q,电源选用两节新干电池。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如图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2)闭合开关后,他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示数几乎为0,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填写字母序号)A.开关接触不良B.小灯泡灯丝短路C.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D.电流表断路(3)电路正常后,闭合开关,测得的几组数据如下表;L7VLA12.0Q.2232.50.22第二次实验时

24、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Qo他通过计算发现灯丝的电阻是不同的,同时还了解到其他同学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LA- gY Y/28.小明探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时,电路图如图(E 为定值电阻,电流表 A选用00.6A量程,电压表 Vi选用为 。15V量程,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50Q1A”的字样10F)所示.电源电压/、艾,Ri03V量程,电压表V2选用为(1)请根据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乙。(2)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A与电压表Vi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2的示数不为零,则电路存在的故障(3)排

25、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i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13工,也压表VI的不数(V)L6L.8L02.22.4.电流表A的示数X16113),20X22L241如表所示.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4)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得到几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IU2图线,如上图所示,则电源电压是V.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得小于Q.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A.29.小军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所使用的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1)请你帮助小军画出实验电路图。(2)小军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如图18所示,请你帮助他将电

26、路连接完整。(3)闭合开关S前,应把图18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选填A或B)端。(4)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A.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5)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V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9所示,其值为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厩19.某同学利用斜槽测小球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如图。其中B是AC的中点。用刻度尺测得SAc=84cm,图上方的秒表每一小格代表1s,指针的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将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好。OG0路段距离sm运动时间方$平均速度vin.riAB04240.10

27、5BCAC0.8410.12.请记录下列量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1)图6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11121314/cm(2)图7中停表的读数为7答案部分.考点:功机械效率试题解析:有用功和总功的原理是W=FS,测机械效率的原理是刀=WW用/W总;由表中第四组实验数据可知,W有=Gh=x0.3m=0.6J,W总=Fs=1.6NX0.5m=0.8J,斜面效率r=WW用/W总=0.6J/0.8J=75%;由表中3、4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斜面粗糙程度不同而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时,斜面的效率不同,由此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余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猜想A正确;由表中第1、2、3此实验数据可知,当斜面粗糙程度相

28、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从数据分析可知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答案:(1)W=FSY)=WW用/W总(2)0.60.875%(3)3、4(4)小低(5)力功.考点:机械效率试题解析:在测绳端拉力时,需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且需要在匀速拉动时读数;Y=Wr用/W总=Gh/Fs=4N0.1m/(1.8N私3m)74%由数据知第2次实验中,s为h的3倍,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为6N,其它3组为4N.所以第2次实验是用b图做的;第4次实验s为h的5倍,所以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第4次实验是由c图做的;分析第1、2次实验,两次所用滑轮组相同

29、,但第2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机械效率也大于第1次的机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提高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两次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第3次实验的动滑轮较重,而机械效率较低,所以可得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第3、4次实验只是改变了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机械效率没变,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答案:(1)匀速拉动时(2)74%(3)bc(4)增加物重越低(5)无关.考点:机械能试题解析:本实验研究的是小车,由于是质量不同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因此探究的是小车的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0、;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那么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不同,小车推动木块做功,运动距离越远,做功越多,动能越大所以根据控制变量法可得结论是:当质量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因没有改变木块和接触面,所以受到的摩擦力相同,即f甲=f乙;故选答案:(1)小车(2)质量速度(3).考点:杠杆试题解析:(1)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如果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杠杆左高右低,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左调;或将右端的螺母向左调。(2)调节好以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

31、了便于测量力臂。(3)实验数据只有一次,故出现偶然性。答案:(1)在水平位置平衡、重力(作用线)、左、左(2)便于测量力臂(3)一次实验不能得出普遍性结论.考点:杠杆试题解析:调节杠杆平衡的法则就是要记住,哪一端高就要向那一端调就好。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的过程中其力臂是逐渐变小的,故其力必然逐渐变大。答案:水平力臂平衡螺母向左调1小变大.考点:浮力及阿基米德定律试题解析:(1)由知,物体甲的重力G=3.0N,由图知,物体甲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拉力F=1.0N,贝UF浮=6F=3.0N1.0N=2.0N;同是物体甲,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可知物体所受浮

32、力相同,由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猜想A错误;(3)由图所示实验可知,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3N-1N=2N,由图所示实验可知,铜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4N-2N=2N,铁块与铜块的密度不同,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因此由与所示实验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故猜想B是错误的物体甲浸在水中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所受浮力不同,所以分析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能够验证猜想D;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由可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以上结论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

33、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5)分析可知,保持了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答案:(1)2.0;(2)A;(3)B;(4);(5);(6)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7)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考点:浮力及阿基米德定律试题解析:当物体浸在液体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比例系数是9.8M03N/m3,即F浮=9.8X103N/m3川排.故答案为:F浮=9.8M03N/m3V排答案:F浮=9.8M0N/mW排.考点:浮力及阿基米德定律试题解析:因为木块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由测力计示数可知为1.2N;图乙和图戊一个测量空桶的重力,一个测量桶与排开水的重力,因此

34、,通过这两步可间接测量木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故答案为:(1)1.2;(2)木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答案:(1)1.2;(2)木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试题解析:(1)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G-F=1.6N-1N=0.6N;(2)石块受到的浮力:F-G-F,石块的重力G不变,测力计示数F越来越大,则石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3)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而液体密度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图乙与图丁所示实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等而液体密度不同,可以用图乙与图丁所示实验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答案为:(1)0.6;(2)小;(3)丁.答案:(1)0.6;

35、(2)小;(3)丁.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试题解析:(1)当金属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金属块重,即金属块重为6.75N;第4次实验时,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为F浮=G-F示=6.75N-5.25N=1.5N;(2)由第1次试验到第5次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未浸没时,随着浸入深度的增加,即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增加,受到的浮力增大,说明: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3)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深度增加,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不变,B图符合题意,选填B;(4)物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F,=G-F.=875N-4.25N=2.$N,由浮力计算公式“25MI。、,修1 口X1伊

36、依/明*金属块的质量G675.V_为洲=Q.675Ag,金属块的密度为g1口0 675kg2 510*310答案:(1)6.751.5(2)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3)B(4)2.7.考点:固体压强试题解析:(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央,过作用点作垂直于水平地面,如图所示:(2)图甲和图乙,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乙图压力大,乙图力的作用效果明显,由此可得: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货车行驶时,地面的受力面相同,承载质量越大,对地面压力越大,压强越大,路面易损坏,符合题意;蚊子口器尖,受力面积小,在压力的情况,压强大,易刺破皮肤,不

37、符合题意;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定,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大;答案:(.考点:液体压强试题解析:压强计,它是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来测定液体内部压强的.(1)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现象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朝各个方向压强相等;(2)3、4、5三组数据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2、3三组数据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5、6两组数据,是控制了液体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

38、,液体的密度不同,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答案为:高度差;(1)在同一深度液体朝各个方向压强相等;(2)3.4.5;1.2.3;5.6答案:高度差;(1)在同一深度液体朝各个方向压强相等;(2)3.4.5;1.2.3;5.613.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摩擦力试题解析:考查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1)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才等于木块受到的拉力,此时二力是一对平衡力;2)读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分析比较序号2和3的实验数据

39、,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相同,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由实验现象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在上述实验中,研究一个量和多个变量的关系时,每次只研究其中一个量而控制其它的量不变,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拉力;(2)2,3;大;(3)相同;匀速直线;(4)控制变量。答案:(1)匀速直线;拉力;(2)2,3;大;(3)相同;匀速直线;(4)控制变量.考点:摩擦力试题

40、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与摩擦力相等,(2)比较甲、乙两图发现: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由此可知研究的是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比较甲、丙两图发现: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由此可知研究的是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且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答案:(1)二力平衡条件;(2)甲、丙.考点:密度的测量试题解析:考查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天平、量筒的读数;密度基本公式的计算。(1)在测量前的调平时,若天

41、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称量时,应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放祛码,即图中的物和码放反了;同时加减祛码用镣子,而图中是用手加减祛码的,所以这两个地方错误;(3)图丙中物体的质量:m=20g+20g+5g+2.4g=47.4g;(4)由图丁可求物体的体积:V=30mL-20mL=10mL=10cm3.物体的密度:户二堂二%4二474匕及”=474x10三姐,威。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右;(2)直接用手拿取祛码;物体放在了右盘,祛码放在了左3盘;(3)47.4;(4)10;4.74X10。答案:(1)平衡螺母;右;(2)直接用手拿取祛码;

42、物体放在了右盘,祛码放在了左3盘;(3)47.4;(4)10;4.74M0.考点:密度的测量试题解析:考查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的应用;量筒的使用。(1)测固体密度的基本方法是: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代入公式户二孩算出固体的密度;所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CBDEA;(2)指针指向刻度盘右侧,右盘较低;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3)小矿石的质量m=50g+10g+2g=62g,小矿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小矿石的密度尹二竺二望二威二工馆。V20亡所故

43、答案为:(1)CBDEA;(2)左;(3)3.1M/kg/ml答案:(1)CBDEA;(2)左;(3)3.1M03kg/m3.考点:密度的测量试题解析:因为天平平衡时将祛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就是所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所以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1=100g+10g+5g+2g=117g.又因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150g,所以倒出盐水的质量:m2=m总-m1=150g-117g=33g.根据盐水在量筒中的位置可以得出倒出盐水的体积为V=30cm3.利用密度公式户/得:鼻水甘=答案:.考点:密度的测量试题解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

44、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直至天平平衡;(5)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3(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排开水的质量为mJ=m3-m2;若水的密度为p水,石块的体积为M石二V部二n_m石一叫一曲水N石.i-(6)石块的密度为一,.-,(7)此实验过程中若将(3)(4)顺序对换,则所测水与烧杯的质量m2变小,因为提出石块时会有水带出,则所测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因此测得的石块的体积变大,故测量石块的密度偏小.答案:(1)零刻度;左叫一叫m3 m2 Hl 1P水)小叫-明.考点:密度的测量试题解析:由甲乙可知G=F浮=p水gV排=p水g(

45、V1-V。)m=p水(V1-V0)由丙丁可知蜡块的体积为V2-V3.考点:密度的测量试题解析:(1)根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所以还需要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就可以了,所以应该的操作室: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2)量筒内盐水的体积/cm(3)根据密度公式:二VV所以答案为V答案:见解析.考点:平面镜成像试题解析: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由于玻璃板既能透光也能反光,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

46、面的距离、物到镜面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4)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用一个等长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来代替像,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5)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故答案为:(1)薄;(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4)像与物大小的关系;(5)不能。答案:(1)薄;(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4)像与物大小的关系;(5)不能.考点:平面镜成像试题解析:(1)实验时应该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实验中,如果玻璃板后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则说明像

47、和物的大小是相等的;(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实验中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向点燃的蜡烛方向倾斜.答案:(1)相同(2)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3)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考点:热机试题解析:(1)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2)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3)第6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分析比较水在第5min、10min和食用油

48、在第2min、4min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的长,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大答案:(1)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2)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3)第6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分析比较水在第5min、10min和食用油在第2min、4min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的长,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大.考点:比热容和热值试题解析:考查热值。(1)由表中记录的数据可知:燃烧了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加热两个烧杯中质量相等的

49、水,甲杯升高的温度高,说明煤油的热值大;(2)由于实验中存在热损失,如:燃料没有完全燃烧、水不能全部吸收热量,所以实验数据不准确。答案:(1)煤油(2)不太准确;装置密封性较差,有较多热量损耗。(或:燃料没有完全燃烧).考点:比热容和热值试题解析:分析:(1)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大小需要控制的变量包括:吸收的热量,不同物质的质量,加热的时间和加热的方式(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的液面相垂直;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3)已知液体和水的质量相同,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温度变化不同,说明它们的吸热能力不同(4)当水达到沸点开始沸腾时,液体没有沸腾,说明它们的沸点不同由此可以提出探究的问题解:(1)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因为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是吸热的多少、物质的质量、加热时间和方式,与酒精的多少无关,所以B选项多余(2)在丙图中,水的沸点为98C;因为沸点低于100C,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在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时,不同液体升高的温度不同,说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4)水沸腾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